|
|
战后台湾医疗与公卫体制的变迁 |
刘士永 |
中央研究院,历史所,台北? |
|
Changes of Medical and Public Sanitary System in Taiwan after the War |
中央研究院,历史所,台北? |
|
摘要 为对抗台湾恶劣的卫生条件,日本殖民政府以防治疫病作为公权力介入医疗体系之开端;尔后以法令与行政管理作为管理医疗的常态性关系,台湾现代医学教育从此诞生.1945年台湾改隶,然公卫遭战火摧残、瘟疫再度四起,独立恢复战前医疗水平似不可为.战前东亚最主要的美国医疗援外单位,洛克菲勒基金会、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关系深远,亦因此与1947年之国防医学院渊源深厚.1949年后,这些外援藉由一批随国防医学院来台的协和校友,为挣扎中的台湾公卫事业注入新的力量,也为傅斯年掌校时的台大医学院"改制"提供了脚本.透过一批自大陆时期就与美方密切合作的医疗与卫生专家,1949年后逐渐把外国援华的资源移转到台湾,并将影响范围推广到国防医学院以外的台湾其他医学院与医院.从疟疾的DDT喷洒计划到荣民制药厂的出现,代表了战后台湾的医疗与卫生体制正逐渐走出日据时期的架构.从医学教育的分科与新设系所的出现,到美式公卫体系深入基层,乃至于自制学名药、处方药的努力,都可看到战后台湾的医疗与公卫将走向今日更多元化的方向.
|
|
收稿日期: 2010-04-25
|
[1] |
宋亚平. “分田到户”改革的辩证性反思[J]. , 2016, 55(5): 0-0. |
[2] |
李增元 周平平.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腐败及其逻辑机理[J]. , 2016, 55(5): 0-0. |
[3] |
刘 伟 吴友全. 政治过程视域下群众路线的功能演化[J]. , 2016, 55(5): 0-0. |
[4] |
田先红1 罗兴佐2. “群众”抑或“公民”:中国信访权利主体论析[J]. , 2016, 55(5): 0-0. |
[5] |
涂正革1 叶 航2 谌仁俊1. 中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J]. , 2016, 55(5): 0-0. |
[6] |
刘新争. 基于要素错配的产业转移效率缺失及其纠正[J]. , 2016, 55(5): 0-0. |
[7] |
傅才武 严星柔. 论建设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J]. , 2016, 55(5): 0-0. |
[8] |
潘爱玲 邱金龙. 我国文化产业并购热的解析与反思[J]. , 2016, 55(5): 0-0. |
[9] |
王宇波1 李向农2. 语言服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J]. , 2016, 55(5): 0-0. |
[10] |
熊 兵. 基于语料库的旅游文本英译文词汇特征及翻译研究[J]. , 2016, 55(5): 0-0. |
[11] |
邵则遂 唐 磊. 地名:镌刻在地球上的历史[J]. , 2016, 55(5): 0-0. |
[12] |
郑欣淼. 清宫文物散佚与征集[J]. , 2016, 55(5): 0-0. |
[13] |
余 霞. 全球传播语境中的国家创伤与媒介记忆——中、日、美、英“南京大屠杀”相关报道(1949-2014年)的内容分析[J]. , 2016, 55(5): 0-0. |
[14] |
张勇军 江作苏. 从报纸生产商转向内容提供商——报业内容产业价值链的断裂与重构[J]. , 2016, 55(5): 0-0. |
[15] |
付卫东 王继新 左明章. 信息化助推农村教学点发展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 , 2016, 55(5):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