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付卫东1 付义朝2. 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展望[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2): 167-176. |
[2] |
许祖华 狄洁文. 《故事新编》对人的价值重估与油滑修辞[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2): 100-107. |
[3] |
张立荣 张金庆. 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协调逻辑:一个复合型分析框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2): 19-28. |
[4] |
高文书 谢倩芸.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人力资本需求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2): 41-50. |
[5] |
王 婧1 胡惠林2. 我国文化国情的几个基本特征——基于中国文化发展指数体系(CCDIS)的测评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2): 74-82. |
[6] |
徐 畅. 印象与认识:抗战时期鲁西冀南乡村老百姓眼中的八路军[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2): 133-144. |
[7] |
宋剑华. “中间物”与鲁迅自己的生命哲学[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2): 90-99. |
[8] |
哈迎飞. 论鲁迅小说中的“他者”与“自我”——以《伤逝》研究为中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2): 108-113. |
[9] |
桑 兵. 辛亥首义之区的汉奸问题[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2): 114-122. |
[10] |
章开沅. 研究与践行陶行知要与时俱进[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2): 145-146. |
[11] |
周洪宇. 陶行知历史定位新论[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2): 147-152. |
[12] |
申国昌 唐子雯. 陶行知义务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当代价值[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2): 153-159. |
[13] |
余子侠 王海凤.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入关东北学生的教育救济[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2): 160-166. |
[14] |
崔 晶. 从传统到现代:地方水资源治理中政府与民众关系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2): 1-7. |
[15] |
王栀韩. 从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台湾淡水河系的治理机制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2): 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