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7年 0卷 4期
刊出日期:2007-04-25
论文
论文
0
科学心理学"意识自然化"的现象学解构
伍麟
心理学总是围绕着它的最基本问题即意识问题而展开。自然主义的知识社会学背景使得主流心理学家把意识看作是"自然的",意识存在等同于或类似于自然存在,受制于自然存在所服从的时空法则和因果关系。现象学认为,意识的重要性在于意识先于世界的"本体先在性"以及它的根本的指向性,即意向性。心理学不仅需要研究特定的意识经验的内容,还需要研究意识经验的动作以及在意义所指的活动中意识经验的本质特征。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21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社会化小农研究:逻辑与历史的起点
徐勇 项继权
20世纪以降,在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支配下,传统的小农长期被视之为被贬抑和被批判的对象。与传统的农户经济相关的“小农经济”、“小农意识”都属于落后的代名词,要加以改造。但是,传统总是会以其特有的方式顽强地表现自己。经历一番改造以后,传统的生产单位——农户再次复活,成为中国农村的基本生产、生活和交往单位。[第一段]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22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主持人语:社会化小农研究:逻辑与历史的起点
徐勇,项继权
20世纪以降,在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支配下,传统的小农长期被视之为被贬抑和被批判的对象.与传统的农户经济相关的"小农经济"、"小农意识"都属于落后的代名词,要加以改造.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11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社会化小农的历史进程:中国的经验
刘金海
小农的社会化是一个立体式的过程,主要表现在纵向一体化与横向社会化两个方面。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国家化过程消灭了传统小农,通过组织整合和计划经济实现了小农与国家权力的纵向一体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引导着小农进入一个社会化的交换过程之中。正是由于前后相继的两个向度的一体化过程,小农开始进入到一个立体式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传统小农开始向社会化小农转变。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24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社会化小农:空间扩张与行为逻辑
郝亚光
自给的自然经济、同质的生产方式、强大的行政权力及惯性的封闭心理,使传统小农的生活空间既狭小又相互隔离。以货币支出为压力、以劳动力转移为路径、以社会交换为内容、以分享城市文明为目标的交换空间、就业空间、生活空间和意义空间的扩张与延伸,给小农带来的未知因素(发展的机会或风险),使他们的行为预期不再稳定,也使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25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信息改变小农:机会与风险
韩轶春
文章以小农为研究对象,从信息维度考察社会化过程中信息对小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依赖,信息成为小农走向社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二是信息排斥,信息的不确定性潜藏着瓦解和摧毁机制,小农质疑信息的真实性、畏惧信息的复杂性。信息这柄双刃剑诱导小农向社会迈出一步的同时,又产生收缩作用退回半步,形成半闭半开的信息循环。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23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从"以业为商"到"以农为市"——社会化小农的市场维度考察
卢昌军,邓大才
认识当今农民,要从小农与市场的关系着手,通过小农与市场结合的程度、方式、媒介考察小农的性质及其变化。文章认为,当今小农与市场的关系大异传统小农与市场的关系,从"以业为商"走向"以农为市",农村、农业、农民分别成为交易内容、市场载体和商品主体。当今小农是"无人不市",当今乡村是"无物不商",小农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蜂窝结构"走向"网状结构"、从"人情交换"走向"货币交易"。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17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经济精英
刘德忠
农村经济精英就是在农村中先富起来,并对当地乡村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人.之所以能够成为精英,是因为他们拥有其他人所没有的"社会资本".农村经济精英的社会资本主要通过圈子、财富、技能等途径获取的,在经济精英成长过程中,通过提供资金、技术和信息、营销网络为其带来财富的积累,并通过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维护农民利益、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做农民的意见领袖而发展为政治精英,实现社会资本的增值.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18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社会保障改革中的类社区基金会成长
李莉
在我国,伴随着第三部门的兴起,通过社区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提供福利和保障的社会功能,实现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成为社会保障制度从国家中心主义模式向福利多元主义模式转换的有效方式。中国类社区基金会作为实现中国社会保障社区化的重要载体和社会保障服务的供给者,在弥补政府供给缺口,规避家庭邻里和市场组织的不足,提供优质高效的保障服务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正是基于类社区基金会在中国社会保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类社区基金会的合法性建设,完善类社区基金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健全类社区基金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实现类社区基金会社会服务与社会保障功能的发挥。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14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公共物品边界的变化与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
王廷惠
公共物品的边界和范围,实际上很难明确划分。大部分物品介于纯粹公共物品和纯粹私人物品之间。引入产权制度、组织以及技术等排他手段,公共物品能够由私人有效供给。争胜竞争市场过程中的企业家行动总是能够展示出公共物品的多种私人供给方式。一定情况下,搭便车和排他问题不再成为提供公共物品的制约因素,非赢利性行为下的民间公益,也是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一种现实模式。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18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农村公共服务与生态环境发展
杨妍,孙涛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短缺及严重失衡,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当前,城乡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显失公正,使得环境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村环境公共服务体系的创新,是解决城乡环境公平问题,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发展的有效途径。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24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
涂正革,肖耿
本文运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1995-2002年期间的年度企业数据,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框架内系统地研究了3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前沿技术进步(FTP)。本文发现:(一)前沿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工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推动力,1996-2002年大中型工业前沿技术进步平均贡献率高达1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提高;(二)本文归纳了前沿技术进步的四大驱动力:行业竞争、全球化及外商投资、企业产权改革以及经济周期扩张的大环境;(三)通过技术进步贡献率对企业的制度及行业经营环境等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不可忽略;大型企业的技术进步显著高于小企业;欠发达地区的技术进步速度高于发达地区;开放、竞争性行业的技术进步远远高于垄断性行业。因此,本文认为深化企业产权改革、加强资本市场建设、打破行业垄断、促进行业有序竞争是中国工业增长模式转变的惟一途径。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17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不良资产处置机构的转型与退出机制研究——几个典型案例分析与现实思考
曹小武
为处置不同时期或不同性质的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各国资产管理公司采用了不同的运作与存续模式。综合美国等几个样本国家资产管理公司实际案例,总结了其影响转型、退出机制选择的各类要素。具体到我国不良资产市场实际和机构运作现状,提出了已经完成政策性现金回收任务的资产管理公司可逐步转型成为主营不良资产批发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或融入存款保险体系的最新建议。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23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自由职业者:近代中国社会群体研究的新领域
朱英
自由职业者,从表面上看在中国似乎是一个产生于现代的流行词汇,不像来自于近代历史语境中的历史名词。其实,“自由职业者”和“自由职业团体”的称呼,在民国时期的报刊和官方文件中均已频繁出现,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历史词汇。所谓自由职业者,在民国时期主要是指需要通过专门的考试,取得资格后得以从事专门职业的人,范围包括律师、医师、会计师、工程师、审计师、教师、记者等。[第一段]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14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主持人语:自由职业者:近代中国社会群体研究的新领域
朱英
自由职业者,从表面上看在中国似乎是一个产生于现代的流行词汇,不像来自于近代历史语境中的历史名词。其实,“自由职业者”和“自由职业团体”的称呼,在民国时期的报刊和官方文件中均已频繁出现,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历史词汇。所谓自由职业者,在民国时期主要是指需要通过专门的考试,取得资格后得以从事专门职业的人,范围包括律师、医师、会计师、工程师、审计师、教师、记者等。由于这些人共有的一大特点是具有某种专业技术或技能,所以也有学者称之为近代中国的专业群体。如所周知,社会群体不仅在社会学研究中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地位,而且在历…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14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近代中国自由职业者群体研究的几个问题——侧重于律师、医师、会计师的论述
朱英
所谓近代中国"自由职业者",并非现在泛指的一般意义上的自由职业者,而是有着特定的时间和范围限制;它不是当今研究者想当然式的自我概括而成,而是在民国时期即已有之,因而完全是一个"原生态"的历史概念。研究近代中国的自由职业者群体,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也不乏现实借鉴意义。要在现有基础上推动近代自由职业者群体向纵深发展,除了在挖掘相关原始资料上苦下功夫,需要对近代自由职业者群体的兴起原因及其初步发展,对其职业观念、职制建构、职业活动、社会活动、政治参与、生活样态、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发掘,并进一步讨论作为整体性的自由职业者群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变化、国家—社会关系演进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16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昭股东之信仰":近代职业会计师与公司制度
魏文享
近代公共性的职业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与公司这一新式经济组织形式有着紧密的关联性。会计师在改良政府与民间审计制度的呼声下兴起,而公司制的建立与完善则是职业会计师群体发展的主要市场动力。昭股东之信仰,理公司之财务被早期会计师视为其职业的立足点。会计师为扩大职场空间,主动参与到公司法的修订,积极开拓公司层面的业务,推动近代公司监管及财务制度逐渐走向完备。不过,近代会计师与公司制度之良性互动仍受制于宏观社会经济制度。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15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近代中国西医群体的产生与发展特点
尹倩
近代以来,西方医学被传教士带到中国,推动了中国西方医学的传播和西医教育的发展。西医的人数迅速增加,形成新的职业群体。他们总数不多但发展迅速,分布地区极不平衡,同时内部构成复杂,良莠不齐,给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社会转型带来深远的影响。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32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唐宣宗"大中政治"述评
张卫东
历来史家对"大中政治"评价较高,或称之为"大中之治"。不过详细考察大中政局,实际上只是唐宣宗凭借超强的个人能力,勉强维持统治而已,对当时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则视而不见,或者是故意回避。因此,宣宗死后,被掩盖的矛盾立即爆发,迄于唐亡。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20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从民间著述到官方教材——从元陈澔《礼记集说》看经典诠释的独特现象及其思想史意义
曾军
元陈澔的《礼记集说》是一部诠释《礼记》的私人著述,以简便浅近著称,明初取代郑注孔疏成为科举考试的官方教材,独立学官三百多年。到清代,该书屡屡受到批评,逐渐退出《礼记》诠释的中心领域,走向边缘化,并被经学史和思想史淡化甚至遗忘。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14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
财政部教科文司、华中师范大学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
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农村政治"三位一体",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逐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基于对70个县市的农村文化实证调查,本文认为当前农村文化发展滞后是投入不足、体制不顺、技术环境变化、社会结构转型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立足于农民群体的文化需求,本文提出了以保障文化发展权为核心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并探讨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应该采取的原则、策略和路径。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26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我国民营文化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调研课题组
民营文化企业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本文以抽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当前我国民营文化企业现状,认为我国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存在认识不足,缺少政策引导以及融资困难,企业税费负担较重等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民营文化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途径,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集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同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给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18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近代特殊教育的开路先锋——依塔德驯化野孩教育实验的历史回顾
杨汉麟,李贤智
依塔德是19世纪上半期法国著名的特殊教育家。他利用5年时间开展了驯化野孩维克多的特殊教育实验,分阶段对野孩进行了感觉、智力、情感等方面的训练,探索并开创了一套特殊教育的方法,在教育实验领域成功地进行了训练弱智及多重残疾人的实践。作为历史上最早的特殊教育实验,依塔德的尝试与探索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并给后人诸多有益的启示。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72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中西方特殊教育模式的比较
邓猛,朱志勇
本论文在回顾西方融合教育和中国随班就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随班就读的概念及其与西方融合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随班就读的本质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随班就读属于全球范围内的融合教育运动范畴,是西方融合教育的形式与我国特殊教育实际的结合,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融合教育模式。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92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教育关怀:优质全纳教育的内核
侯晶晶
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教育关怀的充分渗透可以从化解残疾学生的伦理恐惧、培养积极心态与健康人格、改善学校管理、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同辈群体和谐共处、善用教育方法等多方面提升我国全纳教育的效能。本文对此进行了学理和实践方面的论证。
2007 Vol. 0 (4): 0-0 [
摘要
] (
16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