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微信公众号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0年 44卷 2期
刊出日期:2010-02-25

 
       论文
0 一个带位势半线性方程爆破解的渐近行为
杨光胜
主要研究半线性抛物方程ut=Δu+V(x)|u|p-1u爆破解的渐近行为.在本文中,假设N≥3并且1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196 ) HTML (1 KB)  PDF (1057 KB)  ( 154 )
0 具有广义分解的态射的广义(i,…,j)逆
孙志敏
研究了预加范畴中具有广义分解的态射的广义(i,…,j)逆,并给出了广义(i,…,j)逆的存在的充要条件及其表达式.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119 ) HTML (1 KB)  PDF (1085 KB)  ( 166 )
0 涉及重级零点的亚纯函数正规族
高明
证明了涉及零点重数的亚纯函数的一个正规定则:设F是区域D内的一族亚纯函数,若对于F中的任意函数f,f的零点重级均≥k,k为正整数,(E)(0,f)=(E)(0,f(k)),且存在正数h<1,使得当z∈(E)(1,f(k))时有|f(k)(z)|1+|f(z)|k+1≤h,则F在D内正规.从而推广了已有的结果.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152 ) HTML (1 KB)  PDF (1016 KB)  ( 127 )
0 混合分组数据下交叉步进加速寿命试验的参数估计
俞自由,蔡万科
讨论双应力交叉步进加速寿命试验在获得混合分组数据情况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问题.当产品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利用EM算法给出参数极大似然估计的迭代式,并提供迭代运算的初值.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174 ) HTML (1 KB)  PDF (932 KB)  ( 154 )
0 一类二阶具复杂偏差变元的微分方程周期解
陈月红
通过Mawhin连续性定理和周期泛函的强不等式,研究了一类二阶具复杂偏差变元的时滞微分方程x″(t)+f(t,x(t),x′(t-τ0(t)))x′(t)+g(t,x(x(t-τ(t))))=q(t)的周期解问题,得到了关于此类方程的周期解存在性准则.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149 ) HTML (1 KB)  PDF (1068 KB)  ( 113 )
0 一类具有星形结点的三次微分系统的赤道闭轨线的性质
冯光庭,张兴安
利用Poincaré映射证明了一类具有星形结点的三次微分系统的赤道闭轨线只能为双曲的或二重的,并给出了其稳定性的判断方法和在赤道内扰动的性质.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16 ) HTML (1 KB)  PDF (1020 KB)  ( 117 )
0 关于余剩余格的一点注记
朱怡权,朱小琨
进一步研究了余剩余格的一些性质,并证明了余剩余格等价于具有条件(S)的BCK-格,最后基于余剩余格的形式给出了格蕴涵代数的一种等价刻画.所得结果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余剩余格的代数结构,也为相关多值逻辑系统的研究提供又一途径.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194 ) HTML (1 KB)  PDF (914 KB)  ( 177 )
0 基于一阶线性广义反射函数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及其周期解
孙长军
研究了具有一阶线性广义反射函数的微分方程的形式,研究了该类微分方程等价类,同时研究了该广义反射本身的形式.最后,研究了该微分方程的周期解与稳定性.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32 ) HTML (1 KB)  PDF (926 KB)  ( 158 )
0 基于H.264运动估计算法的研究与优化
王原丽,江根,王琴琴
在相同的重建图像质量下,H.264 比H.263 节约50%左右的码率.但是H.264 获得优越性能的代价是计算复杂度增加.运动估计是视频压缩中的关键技术,占视频编码计算总量的50%以上.然而一般的运动估计算法在获得较高准确度的同时,常常伴随着较大的计算量,所以,本文的算法就是在清华大学推出的经典运动估计算法UMHexagons 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使其在图像准确性与计算复杂度之间达到较好的平衡.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174 ) HTML (1 KB)  PDF (1325 KB)  ( 200 )
0 无标度网络的级联故障模型及控制方案
周海平,蔡绍洪
提出了一个基于无标度网络的含能量耗散和扩容功能的级联故障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网络中节点的能量耗散和容量扩充是驱动系统向自组织临界状态演化的重要因素.此外,为了减小网络级联故障的规模,对网络中的一些关键节点进行了控制,研究结果显示只要对网络中极少数的关键节点进行控制就能大大降低整个网络的故障规模.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198 ) HTML (1 KB)  PDF (939 KB)  ( 241 )
0 非再生协作多频带超宽带系统资源优化分配算法研究
杨婷婷,张淑芳,孙忠华
分析了非再生(前向放大AF)中继多频带UWB两跳协作通信系统的信噪比,推导其误符号率SER的闭式表达式及上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两个优化目标即发送总功率最小化及覆盖范围最大化提出了不同的资源优化分配算法,并将求解一元三次方程的方法应用到数学推导中.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318 ) HTML (1 KB)  PDF (1134 KB)  ( 156 )
0 OFDM系统中一种降低PAPR的改进算法
曾小红,冯庆旭,李玲远
OFDM系统的一个主要缺点是信号的PAPR很高.如何降低OFDM中的PAPR是有效应用OFDM技术的关键之一.由于PTS算法的复杂度太大,不容易在应用中实现.而IPTS算法可以降低PTS算法的复杂度,但性能与PTS算法性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通过设置不同的门限值,对属于不同门限值的PAPR符号采用不同的算法来降低PAPR.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大幅度降低复杂度的同时,可以得到较好的性能.如果适当改变门限值,可以在复杂度与性能之间达到折衷.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33 ) HTML (1 KB)  PDF (1057 KB)  ( 361 )
0 MIMO-OFDM两跳再生中继系统下的迭代功率分配
陈艳红,高科,刘守印
分析了发射端与中继端和功率受限条件下MIMO-OFDM两跳再生中继系统发射功率优化问题.为最大化系统容量,提出一种迭代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根据两跳信道条件,不断调节其发射功率,直到两跳容量相差达到设定的门限值,天线上功率分配考虑在各子载波上每跳各天线之间等功率分配和利用注水原理进行功率分配;其次,分析迭代功率分配时迭代精度的选择问题,最后,研究在功率分配之前考虑子载波配对.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迭代功率分配系统容量得到有效优化,迭代精度的选取是权衡算法复杂度与系统容量的结果,考虑子载波配对系统容量亦有进一步提高.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52 ) HTML (1 KB)  PDF (1029 KB)  ( 134 )
0 基于f可调δ-P1近似的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的解析
柴成钢,刘泉
呈现一种基于可调f参数的δ-P1近似理论,结合自适应遗传算法和非线性曲线拟合,获得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和各向异性因子)的多步非线性优化算法;其中关键步骤是第一步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精确地确定自由程,而优化用到数据来源于蒙德卡洛模拟(MC).结果表明,结合可调f参数的δ-P1近似理论,采用以自适应遗传为主的算法可以大大减少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的估计误差.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175 ) HTML (1 KB)  PDF (943 KB)  ( 201 )
0 三维无单元法模拟岩体裂纹扩展
马泽玲,黄永东
针对岩体结构的复杂性,尤其是裂纹扩展这个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问题,采用无单元滑动最小二乘法来构造位移函数,该方法不需要划分网格,能较好地模拟岩体等介质中的裂纹传播,不仅可以保证计算精度和收敛性,而且可以减少计算难度.文中首先介绍了无单元法的基本思想和程序设计思路,重点推导了三维岩体的无单元计算公式和编制了三维无单元程序,计算了一坝体的位移和应力.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158 ) HTML (1 KB)  PDF (1157 KB)  ( 181 )
0 1-[2',4'-二氟-(1,1'-联苯)-4-基苯基甲基]-1,2,4-三氮唑的合成与表征
陈勇,高俊飞,张贵林
以2,4-二氟联苯为起始原料,经酰化、还原、氯代、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1-[2',4'-二氟-(1,1'-联苯)-4-基苯基甲基]-1,2,4-三氮唑.目标化合物为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其结构用红外光谱、1H NMR、MS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304 ) HTML (1 KB)  PDF (1034 KB)  ( 169 )
0 氟氰戊菊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程靖,周翌雯,古扎力努尔·买提沙地克,代利苹,刘露
用光谱手段研究了在pH=7.4的生理酸度条件下农药氟氰戊菊酯(FC)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荧光研究表明,FC浓度的增加会引起BSA 342 nm处荧光有规律地猝灭.采用Stern-Volmer方程分析了猝灭的机理为静态猝灭.计算了热力学参数,由焓变(ΔH<0)和熵变(ΔS<0)值推断FC与BSA之间主要靠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生成自由能变ΔG<0,表明此作用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通过同步荧光和圆二色谱实验证实了结合过程中BSA构象的变化.圆二色谱实验的结果显示了BSA中的α-螺旋结构的损失,说明其微环境及构象均发生了变化.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16 ) HTML (1 KB)  PDF (1169 KB)  ( 148 )
0 不同原料对镁铝水滑石晶体结构及形貌影响的研究
周建良,朱健,陈肇雄,邱丽玲,何雪琴,霍艳
采用双滴定法,分别以氯化镁和氯化铝、硝酸镁和硝酸铝、硫酸镁和硫酸铝为原料合成了镁铝水滑石.用XRD、SEM和FT-IR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红外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上述几组原料均能合成出具有典型水滑石结构的样品,其中以氯化镁和氯化铝为原料合成的水滑石样品晶体结构较好,形貌规整、均一;以硫酸镁和硫酸铝为原料制备的水滑石,存在edge-face效应,XRD和IR分析显示,该样品的晶体表面吸附有SO2-4.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471 ) HTML (1 KB)  PDF (1379 KB)  ( 287 )
0 分散剂对铁氧体烧结粉体的影响
孙文婷,陈存华,王丽霞,谢光远,曾艳
采用加入分散剂的方法对传统氧化物法制备Mn-Zn铁氧体进行改进.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激光粒度分析仪观察烧结体显微结构及粒度情况.并分析了原料配比与材料磁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加入分散剂后欲烧粉末的粒度有了明显减小、粒度分布也更为均匀、粉体颗粒的基本形状为球形,有利于使用低温烧结技术.同时分散剂的加入使烧结体的软磁特性更加突出.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344 ) HTML (1 KB)  PDF (2489 KB)  ( 267 )
0 铝灰渣高效利用的试验研究
苏晓梅,李小忠,申秀英
以废铝灰渣为原料利用碱酸碱法制备聚合氯化铝,探讨加热温度、混合物配比、保温时间对固相热分解阶段的影响,以铝灰溶出率为指标探索酸溶及碱溶的最佳工艺.对处理后的残渣进行XRD图谱分析,以确定残渣的主要成分.且通过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对所制备的聚合氯化铝溶液中铝水解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碱酸碱处理后铝灰的溶出率高达95.94%,由此可合成高浓度(0.53 mol/L)高Alb(>85%)含量的PAC溶液.且铝灰经此工艺处理后剩余残渣量少,主要成分为α-Al2O3.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22 ) HTML (1 KB)  PDF (1069 KB)  ( 665 )
0 Ni-In合金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活性
李俊华,邝代治,冯泳兰,唐文清,费锡明
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Ni、In电极和A、B两种不同类型Ni-In合金电极,考察了这些电极在0.2 mol/L NaOH溶液中的伏安行为;同时讨论了葡萄糖在所制电极表面的催化氧化行为. 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中Ni电极和Ni-In合金电极对葡萄糖的氧化都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其中A型Ni-In合金电极的催化作用最强;在镀液中Ni2+、In3+ 摩尔比为5∶1时得到的A型Ni-In合金电极对葡萄糖催化效率最高,同时葡萄糖浓度在1~10 mmol/L之间与其氧化峰电流成线性关系. A型Ni-In合金电极性能稳定,抗中毒能力强,可以作为葡萄糖燃料电池的高催化活性电极.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83 ) HTML (1 KB)  PDF (1054 KB)  ( 446 )
0 OH-Fe-有机柱撑膨润土的制备及其对苯酚的吸附试验研究
林森,杨维,施爽,陈淼琚,金丰尧
研究了羟基铁(OH-Fe)-有机柱撑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并将其作为苯酚的吸附剂,探讨OH-Fe-有机柱撑膨润土对苯酚吸附的影响因素及吸附机理.在原土进行钠化的基础上,做出铁柱撑剂对其进行无机柱撑改性;再用CTMAB对其进行有机柱撑改性.结果表明:有机改性的柱撑膨润土,能大幅度提高对苯酚的吸附能力.将OH-Fe-有机柱撑膨润土作为PRB的反应介质应用于修复苯酚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是可行的.在有机吸附剂用量30 g/L、吸附时间45 min、pH为8的水体中苯酚(10 mg/L)去除率达到82.8%,处理后苯酚质量浓度达到地下水水质Ⅲ类标准.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99 ) HTML (1 KB)  PDF (1108 KB)  ( 317 )
0 汉江挥发、半挥发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研究
张文漫,马先锋,韩长绵,罗军,刘明阳,曾强
采用P&T-GC/MS分析汉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选用无干扰纯净水和恒温吹扫捕集,提高了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SPE-GC/MS分析汉江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时,水样直接过C18小柱进行固相萃取,C18采用遮光处理,避免半挥发性有机物光解,提高了检测的回收率,监测到的25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回收率为75%~91%.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27 ) HTML (1 KB)  PDF (1055 KB)  ( 137 )
0 颗粒体病毒对小菜蛾幼虫酚氧化酶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孟海燕,张亚琴,王林华,黎路林
研究了小菜蛾颗粒体病毒(Plutella xylostella granulovirus, PxGV)对小菜蛾幼虫体内的酚氧化酶(PO)和保护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体病毒感染后,虫体内PO活力与对照组相比相对升高.对照组虫体内PO活力一直随日龄增大而下降;感染组虫体内前3 d PO活力也随日龄增大而下降,第5天降至最低点,第6天后又反弹升高.PxGV感染对虫体3种保护酶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在对照组和感染组虫体中均随日龄增大而升高;同时,感染组虫体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之下,PxGV感染对小菜蛾幼虫体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变化的影响较小.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45 ) HTML (1 KB)  PDF (1223 KB)  ( 354 )
0 1株新型产芽孢的Serratia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李娜,许尚营,袁利玲,郑永良,袁永泽,杨江科,刘德立
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分离到一株产芽孢的菌株HS-1E,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荚膜,有运动性,有微弱固氮能力.能在无氮培养基中缓慢生长.在LB、肉汁固体培养基上,菌落为有光泽的红色圆形.对该菌株HS-1E的16S rRNA基因的全序列测序并进行DNA同源性分析,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在此树状图中,它与Serratia属的关系最近,与粘质沙雷氏菌的同源性为99.0%.其主要生理生化特征也与Serratia属相符.但由于产芽孢的Serratia属以前从未报道过,故HS-1E为Serratia属的1个新种.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197 ) HTML (1 KB)  PDF (1527 KB)  ( 151 )
0 气态甲醛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DNA损伤作用
李兰,程文文,高娜娜,常青,熊国梅,丁书茂
为研究气态甲醛对外周血白细胞DNA的损伤作用,选用SPF级昆明种纯系雄性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用浓度为0.5 mg/m2、1.0 mg/m2、3.0 mg/m3气态甲醛对小鼠进行连续动态染毒72 h,染毒结束后,观察外周血白细胞的DNA断裂和DNA-蛋白质交联的状况.实验表明:气态甲醛能诱导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DNA断裂,在各染毒浓度组与对照组均有及显著差异,在0.5 mg/m3 浓度组DNA断裂效应比1.0 mg/m2,3.0 mg/m3浓度组高;1.0 mg/m2,3.0 mg/m3浓度组出现明显的DNA-蛋白质交联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气态甲醛暴露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DNA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43 ) HTML (1 KB)  PDF (977 KB)  ( 110 )
0 不同盐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杜氏盐藻psbA基因表达的影响
吕文兵,刘红涛,薛乐勋
利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和不同的光照强度条件下杜氏盐藻psbA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杜氏盐藻在2.5 mol NaCl的培养基中,其 psbA mRNA的表达达到最高,与其它各组不同NaCl浓度(1.5 mol,2.0 mol,3.0 mol和4.0 mol)相比,差异显著(P<0.05);高浓度的NaCl(4.0 mol)能明显抑制杜氏盐藻psbA基因的表达.此外,与暗培养相比,杜氏盐藻在3 000 lx和4 500 lx的条件下,psbA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其中4500 lx光强下psbA表达量达到峰值.但高光强(8 000 lx)与暗培养相比,psbA基因的表达量无差异(P>0.05).上述结果提示,高浓度的盐(4.0 mol)和高光强(8 000 lx)能明显抑制PsbA基因mRNA的表达;而适量浓度的盐和光照条件能促进PsbA基因mRNA的表达.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152 ) HTML (1 KB)  PDF (1398 KB)  ( 228 )
0 几种表面活性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影响
胡春红,王红星,樊淑华,李俊
在液体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AES、Tween-80、Tween-20和SDS),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37℃恒温振荡培养,在不同培养时间测定培养液OD值,比较4种常用表面活性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表面活性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都表现出抑制作用,但抑制效应不同:AE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次为Tween-80和Tween-20,SDS抑菌作用最弱.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89 ) HTML (1 KB)  PDF (986 KB)  ( 396 )
0 湖北省2009年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及其影响评价
陈正洪,任永建,王凯
利用湖北省77个气象站2009年6月1日~9月10日(102 d)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气温的极端特征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年属于高温热夏年,高温过程开始早、结束迟、持续长、范围广,其中6、7、8月全省大部各出现了一段长达半个月以上的高温热浪过程,9月初还出现一段短暂的高温过程;2)高温强盛、极端程度大.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最大值各有5、4、11站创历史同期新高,可见低温更异常;全省有2站极端最高气温创年历史新高,2站平年历史记录.有5站高温日数超过40 d,通山多达47 d,公安的28 d和监利的37 d创历史新高,武汉39 d,为1951年以来第5位;3)气温变幅大,高温间歇期间气温多偏低,如盛夏(7月下旬~8月上旬)气温明显偏低,"三伏"不热,8月底出现强降温过程,过程降温12~15℃,多处极端最低气温创8月历史最低记录;4)极端高温对电力、健康、农业影响大.高温期间用电量屡破记录,空调供应断档,武汉市居民中暑及死亡人数同比大幅上升;由于同期降水偏少,8月中下旬出现大范围农业干旱.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15 ) HTML (1 KB)  PDF (1458 KB)  ( 180 )
0 宜昌市主要气候要素及极端事件变化趋势研究
何明琼,陈正洪
根据宜昌市1952年~2008年57年间21个主要气候要素及其极值资料,通过趋势分析和年代际比较,揭示宜昌市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当地城市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宜昌市6项气温因子中,有4项为升温趋势,2项为降温趋势.其中年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极显著上升,1970年代中后期升温速度加快;年极端最高气温和37℃以上的高温日数表现下降趋势.2)年降水量、降水日数均为减少趋势,而年最大日雨量、暴雨日数为弱增加趋势.年平均相对湿度显著减小,年最小相对湿度以1970年代为界,先增后减.3)年平均风速、极大风速、最大风速及大风日数均一致性减小,后两项为极端显著减小;4)年日照时数下降趋势显著.5)年雾霾总日数、轻雾日数、霾日数均极显著增加,而年大雾日数显著减少.可见宜昌市大部分气候要素变化显著.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33 ) HTML (1 KB)  PDF (1093 KB)  ( 274 )
0 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历史
景才瑞,揭毅,景高了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历史是一个漫长的百家争鸣的历史.李四光教授生前曾致力于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其成果后来集于<中国第四纪冰川>(科学出版社)与<李四光全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之中.他与当时一些中外反对派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辩论,也得到一些中外学者的赞同.基本上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建国后又一再时起时伏引起了不少人争鸣.最近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迭出,很有再一次论述其分布与冰川类型的必要,如极大陆型冰川、亚大陆型冰川、极海洋型冰川、亚海洋型冰川等等.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85 ) HTML (1 KB)  PDF (974 KB)  ( 797 )
0 中国典型城市入境旅游流西向动态转移规律研究——以沪-西旅游流为例
郑长海,马耀峰,吴姝冬
以沪-西旅游流为例,利用person相关系数、转移量和年际变动指数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沪-西入境旅游流西向动态转移的规律特征及东部典型城市对西部典型城市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程度和相关关系,从而为西部典型城市制定旅游规划、开展旅游市场营销、发展国际旅游业等提供科学依据.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12 ) HTML (1 KB)  PDF (923 KB)  ( 132 )
0 武汉市旅游生态足迹评价研究
李会琴,侯林春
根据旅游生态足迹的模型及内涵,计算了武汉市旅游生态足迹.2006年,武汉市旅游生态足迹为405 111.94 hm2,人均0.01 217 hm2.其中,旅游交通生态足迹为263 368.8 hm2,占65.01%;餐饮生态足迹次之,为123 745 hm2,占30.55%.在旅游生态足迹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中,化石能源地占用最多,为66.93%,旅游活动的能源消耗较大.从产业产出的角度看,旅游生态足迹效益是本底生态足迹效益的8.32倍,旅游业较其他产业相比,具有较强的经济拉动作用.最后,根据旅游生态足迹的结构,从武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32 ) HTML (1 KB)  PDF (1050 KB)  ( 128 )
0 论校园旅游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
龚胜生,任唤麟
从校园旅游与教育的本质出发探讨校园旅游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校园旅游之所以具有教育功能,是因为校园旅游者富于求知性,校园旅游资源富于启迪性,校园旅游活动富于体验性,而校园是教育的场所,教育是学校的主要职能.校园旅游与城市旅游、文化旅游、教育旅游联系紧密,但校园旅游是为校园文化所吸引,城市旅游则为城市文明所吸引;校园旅游通过校园文化发挥其教育功能,文化旅游则通过异质文化发挥其教育功能;校园旅游寓教于游,教育旅游则以游助教.校园旅游教育功能的实现,有赖于校园旅游社会效益的发挥,有赖于校园旅游的组织与管理,有赖于校园旅游产品的合理设计,有赖于校园旅游市场的准确定位,同时也有赖于校园旅游理论研究的深化.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205 ) HTML (1 KB)  PDF (1112 KB)  ( 280 )
0 洪湖养殖区水生植物种子库现状及水生植被恢复策略研究
丁小青,贾延亭,杨娇艳,安彦杰,杨劭
洪湖大面积围网养殖对水生植被破坏严重,为探讨洪湖养殖区水生植被恢复策略,在一个典型的养殖区域内进行了水生植被常规调查、水质调查、种子库调查、自然恢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鱼类密度过大是水生植被退化主要原因和水生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而水质不是关键的限制因子.(2)养殖区种子库水生植物14种,平均密度为467±345 ind/m2.(3)养殖区现场2种自然恢复试验分别有5种、14种水生植物得到恢复.研究结果表明在洪湖养殖区现有水质条件下,仅通过严格控制草食性鱼类的密度,水生植被即可自然恢复.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176 ) HTML (1 KB)  PDF (1104 KB)  ( 208 )
0 湖北排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资源多样性初步研究
黄志远,王晶,刘晨,吴法清,洪远平,张泽芳
2008年11月17~23日和12月22~28日期间,对湖北省仙桃排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冬季鸟类资源及其生境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8种,隶属15目31科.对鸟类的居留型、区系组成及重点保护鸟类进行分析,当地有冬候鸟27种、留鸟29种、夏候鸟11种、旅鸟1种;古北种35种、东洋种20种、广布种13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7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28种,被列入CITES的鸟类有8种,被列入CRDB的鸟类有3种.针对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362 ) HTML (1 KB)  PDF (1069 KB)  ( 321 )
0 长江中游水环境的变迁与城市的演变
黄建武,田文宇,揭毅,张海林
分4个时期初步探讨了长江中游的水环境在历史时期的变迁,并以荆州、武汉、宜昌等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为例,分析了长江中游地区水环境的变迁对城市空间位置、空间形态、功能、兴衰和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362 ) HTML (1 KB)  PDF (1027 KB)  ( 181 )
0 基于水质模型的洪湖生态环境用水量估算
魏珂,杜耘
以洪湖为例,从生态调水的角度出发,向湖体输入改善水质的生态环境用水,并根据物质守恒原理建立湖泊水质模型,对生态环境用水量进行了估算,得出在年入湖污染物质排放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满足洪湖TN浓度达到Ⅲ类标准(TN=1.0 mg/L)所需的生态环境用水量为23.2×108 m3/a.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186 ) HTML (1 KB)  PDF (1059 KB)  ( 210 )
0 襄垣县虚拟水消费的时空变异分析
赵达伟,赵先贵,张丽慧,张玲,杨斐
虚拟水研究是当今水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1978~2007年山西省襄垣县虚拟水消费量进行了时空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该县虚拟水消费量呈上升趋势,城镇增幅远大于农村;粮食产品的虚拟水消费量减少,畜产品、水产品的虚拟水消费量增加,消费结构趋于多样化;各乡镇人均虚拟水消费量有较大差异,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均虚拟水消费量较低.可见,采取积极的消费模式可以在不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极大地节约用水,从而缓解水资源压力.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176 ) HTML (1 KB)  PDF (1284 KB)  ( 162 )
0 王恩科教授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176 ) HTML (1 KB)  PDF  (0 KB)  ( 12 )
0 夸克物质物理教育部创新团队介绍
2010 Vol. 44 (2): 0-0 [摘要] ( 137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我刊参加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 第三届全国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再次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22 关于我刊近期发现假冒网站的声明
22 我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湖北优秀期刊”等多项荣誉称号
22 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办公情况说明及COVID-19专题征稿启事
22 本刊荣获2019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称号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正式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
  下载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版权授权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学术诚信声明
地图管理规定
作者个人信息修改操作说明
  友情链接
22 华中师范大学
22 OSID
22 知网首发
22 中国编辑学会
22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22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22 中国期刊协会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武汉市珞瑜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田家炳楼7楼华师学报编辑部 邮编:430079 电话(传真):027-67868127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