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6年 55卷 5期
刊出日期:2016-09-28
论文
论文
0
“分田到户”改革的辩证性反思
宋亚平
以“分田到户”为主要内涵的农村改革孕育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其特定的使命与目标背后有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客观缘由。对于“分田到户”功过是非的评判,在其诞生之初就饱含争论。事实上,理性探讨“分田到户”功过是非的过程中,必须清晰地认知该事物背后所潜藏的历史隐情以及遵循的现实逻辑。如今,围绕“分田到户”构建的体制机制正遭遇多重现实困境。站在深化农村改革的新关口,客观地认知“分田到户”的功过是非和理性地对待“分田到户”的既成局面,既是破解当前“三农”工作多重现实困境的必然要求,也是探寻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必要前提。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335
)
HTML
(1 KB)
PDF
(2243 KB) (
13
)
0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腐败及其逻辑机理
李增元 周平平
在现代化进程中,资本、技术、人力与土地的有机结合,使农村土地具有了较大增值空间,也给农村土地腐败带来了可乘之机。农村土地腐败问题之所以产生,利益驱动下的多元主体竞相介入获取利益是土地腐败的内在驱动力。不同利益主体之间通过各种策略相互博弈,在利益冲突中相互妥协并构建利益结盟,是土地腐败的实践过程表达。在多元主体参与的博弈中,权力主体与资本主体各有所图,权力主体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追求个人利益,资本主体具有趋利性。为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有权主体往往利用掌握的权力与能够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资本主体相互交融、妥协,进而共谋,达成共识,侵害广大农民的合法土地财产权利,农村土地腐败由此产生。当然,防止土地腐败问题的发生,还需要从法制建设、制度建设等层面寻找突破口。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183
)
HTML
(1 KB)
PDF
(1571 KB) (
17
)
0
政治过程视域下群众路线的功能演化
刘 伟 吴友全
基于政治过程的理论视域,可以发现群众路线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政治过程中的功能演化。在革命时期,群众路线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对群众利益的聚合,并成为政策执行和政治动员的手段。在建国后三十年的政治中,群众路线成为领导人政治表达、权威建构及调控内输入模式弊端的工具。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中,内输入模式受到挑战,中国共产党通过对群众路线的再运用,一方面打开制度之门,实现从内输入到有限政治参与的转变,以此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用来调适自身以应对治理挑战,同时重塑国家、政党、社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新的政治平衡。群众路线是当代中国政治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补充和辅助,只要中国政治未实现充分的制度化,弹性化的群众路线就能够在中国的政治过程中发掘政治空间并发挥作用,因此是当代中国政治可资利用的的宝贵传统。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210
)
HTML
(1 KB)
PDF
(1535 KB) (
8
)
0
“群众”抑或“公民”:中国信访权利主体论析
田先红1 罗兴佐2
我国的信访制度是以“群众”为逻辑起点的。在长期的信访实践中,“群众”一直构成了信访的权利主体。改革开放后,“公民”的权利观念渗透到信访制度中,信访制度的权利主体逐渐发生从“群众”向“公民”的转变,并因此带来了一些新问题。近年来,“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群众路线的重要性被反复强调,执政党仍然十分重视群众路线这一极其重要的国家治理遗产,并在整治官僚集团过程中重新诉诸群众路线。“群众”逻辑与“公民”逻辑构成信访制度中的一对矛盾体,二者的角力与消长深刻影响着信访制度的改革走向。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220
)
HTML
(1 KB)
PDF
(1495 KB) (
5
)
0
中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
涂正革1 叶 航2 谌仁俊1
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如何推进“人的城镇化”是“新常态”下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本文采用2004-2013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运用考虑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识别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模式,研究发现:(1)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推进缓慢,城市间存在两极分化,但在近些年有所改观,继续提高低水平城市城镇化率是摆脱城市差距、加速新型城镇化的重心。(2)工业化是中国推进城镇化的首要动力,尤其对于非城市群城市。(3)第三产业正在成为中国推进城镇化的新兴力量,特别在城市群城市,城镇化发展模式逐渐由工业化主导转向第三产业主导。(4)对外贸易是中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力量,中国工业出口产品多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城镇化发展带来的高昂劳动力成本而出现衰减。(5)政府推进城镇化应该适时适当干预,使“土地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相匹配。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621
)
HTML
(1 KB)
PDF
(1521 KB) (
6
)
0
基于要素错配的产业转移效率缺失及其纠正
刘新争
产业转移的有效性在于产业转出或转入之后其与转出地或转入地要素资源是否能够实现高度耦合。由于要素配置与产业转移空间布局上的不匹配,现阶段的产业转移呈现出包括产业空心化、集群发展质量不高等诸多表征在内的效率损失。具体原因在于:产业区域转移速度与劳动力要素区域转移速度不匹配、资本与劳动力要素的空间错配、产业分工的空间锁定、技术封闭与技术转移迟滞等要素配置问题。要提高产业转移效率,一是加快发展创新主导产业,增强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外移的内在推力,加快产业转移步伐;二是要通过提高中西部地区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其市场自由度,增强其对资本流入的拉力;三是多举措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四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转移与承接规划。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210
)
HTML
(1 KB)
PDF
(1240 KB) (
2
)
0
论建设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傅才武 严星柔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以共同的语言文字、历史记忆、传统价值观和共同心理特征等为纽带组成的民族文化有机体。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弱化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的问题,反而因价值鸿沟、历史解构和利益渗透等因素导致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的高度复杂化,民族文化与国际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相互嵌套和联动,引发民族文化主体性危机和政治紧张。建设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目标连接在一起,日益成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和民族整体利益所在,需要进行总体性的战略规划和政策设计。厘清全球化和现代化条件下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归纳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经验,梳理现代国家中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民族(族群)认同的次序,以建立引导文化认同通往国家认同的政策逻辑,既是进行战略规划和政策设计的理论前提,也是本文要着力阐述的重点内容。本文提出,要确立以文化共同体为基础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目标,把握全球化和现代化带来的重建民族文化认同的历史性契机,借助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和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重建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和国家认同三条技术路径,建设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204
)
HTML
(1 KB)
PDF
(1871 KB) (
5
)
0
我国文化产业并购热的解析与反思
潘爱玲 邱金龙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掀起了文化产业并购热潮。理性看待这股并购热潮对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产业并购可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行业和区域集聚、标的资产高溢价以及业绩补偿协议成为并购的主要特征。文化产业并购热潮的形成,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入分析发现,我国当前的文化产业并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障碍和隐患:部分企业过度追求政策红利,盲目进行跨界并购;条块分割与进入壁垒降低了跨地区并购的效率;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缺乏实质性融合,跨所有制并购难度大;“三跨”并购整合效果不理想,等等。由此本文从政府、中介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规避粗放型并购、提升并购绩效的对策建议:政府层面,从政策推动转向体制和法律保障;中介层面,大力发展文化中介,完善中介服务职能;企业层面,正确评估自身的并购能力,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做好核心人力资源的整合。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319
)
HTML
(1 KB)
PDF
(2088 KB) (
3
)
0
语言服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王宇波1 李向农2
语言服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可以创新语言服务的模式,拓宽语言服务的外延,增强语言服务能力,丰富“国家语言服务”体系的构想。在资源整合、空间拓展、技术跨界融合等方面可以促进语言服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升国家语言能力。促进“互联网+语言服务”创新融通,是满足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实施的迫切需要,是把中国打造成融通世界的枢纽和桥梁,以及构建“中国+”特色“命运共同体”的有效途径和基础保障。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293
)
HTML
(1 KB)
PDF
(1040 KB) (
6
)
0
基于语料库的旅游文本英译文词汇特征及翻译研究
熊 兵
本文基于汉英旅游文本平行语料库和英文旅游文本可比语料库,对旅游文本英译文的词汇特征及特定旅游词汇的汉英翻译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旅游文本英译文与旅游文本英文源文的词汇难度非常接近,前者比后者略低,但并无显著差异。与旅游文本英文源文相比,旅游文本英译文的词汇变化不够丰富,词汇重复率偏高,词汇密度略低,其信息量也略低一些,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明显偏低。旅游文本英译文中,对自然景观特别是山川河流的介绍占重要分量;而旅游文本英文源文中,对城市景观及旅游设施的介绍占很大比重。在汉英旅游翻译中,译者需加强对某些最常见的共核动词(如take,get)的灵活使用,并要特别注意对名词“home”及动词“offer”的灵活运用。另外,“scenic spot”并非“景点”一词理想的译文,“tourist spot”、“travel spot”及“beauty spot”比“scenic spot”更适合作为“景点”一词的对应译语。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252
)
HTML
(1 KB)
PDF
(3221 KB) (
35
)
0
地名:镌刻在地球上的历史
邵则遂 唐 磊
地名是在约定俗成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对某一地域的指称,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活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产物,是镌刻在地球上的历史。地名以语言文字为物质外壳,不仅囊括了语言、历史、地理、移民、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文化信息,还能为明确地域归属、维护国家主权提供佐证。将地名中渗透的语言、历史、移民、地理等科学内涵进行挖掘整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地名研究意义重大,地名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和保护。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267
)
HTML
(1 KB)
PDF
(1184 KB) (
4
)
0
清宫文物散佚与征集
郑欣淼
清代帝王十分重视文物收藏,特别是乾隆皇帝,更使宫廷收藏达到了极盛。然而,自近代以降,清宫文物的聚散存藏与国势盛衰和民族荣辱息息相关。19世纪中后期,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劫掠和焚毁、八国联军对皇室财宝的抢劫与破坏,成为中华文化史上令人痛心的一页。辛亥革命后,逊帝溥仪暂居宫禁,大量清宫文物以各种形式流出紫禁城,散佚于国内外。故宫博物院成立后,清宫文物公之于世。20世纪三四十年代,故宫文物南迁及部分文物运台,最终形成了“一个故宫,两个故宫博物院”的局面。抗日战争胜利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财政支持下,故宫博物院在清宫文物的征集、回购和追索方面做了极大努力。与此同时,超过850万件的清宫文物经由国家主管部门调拨,散藏于国内众多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及其他机构。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清宫文物被赋予了民族文化命脉的意义。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216
)
HTML
(1 KB)
PDF
(3245 KB) (
6
)
0
全球传播语境中的国家创伤与媒介记忆——中、日、美、英“南京大屠杀”相关报道(1949-2014年)的内容分析
余 霞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表征和记忆,关系到其意义能否真正得到世界认同。高度媒介化的社会,集体记忆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可通过媒介如何表征记忆来观察和理解集体记忆。本文将“南京大屠杀”媒介记忆置于全球传播语境中,力图呈现它的世界面貌。主要运用媒介记忆理论、创伤记忆理论和框架理论,以内容分析法为主,研究1949—2014年间中、日、美、英四国媒体有关“南京大屠杀”及相关事件的报道,旨在描述不同国家媒介记忆的差异,分析其记忆框架,探讨形成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1)各国媒介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采用了不同的框架。中国以“创伤”为框架,围绕历史之痛和现实之伤展开记忆;日本以“质疑”为主导框架,回避自己加害方和中国受害方的身份,报道立场和情感偏向模糊、暧昧;美国和英国以“冲突”为主要框架,强调事件的新闻价值,即冲突本身以及冲突的解决。(2)不同媒介记忆框架对“南京大屠杀”意义的解读存在差异。中国将它定为国家创伤进行纪念在全球传播语境中可获得支持。(3)各国“南京大屠杀”媒介记忆框架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各种框架之间的竞争、对立和冲突。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288
)
HTML
(1 KB)
PDF
(1216 KB) (
21
)
0
从报纸生产商转向内容提供商——报业内容产业价值链的断裂与重构
张勇军 江作苏
报业本质上是内容产业,是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主的产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报业传统的内容产业价值链:新闻采集——印刷——发行——广告,即“二次销售”模式发生断裂,发行量和广告额双重流失,并带来上游的新闻纸生产和下游的报纸印刷、发行投递等辅助产业的衰落。因此,报业的内容产业急需对价值链进行重构:在内容产品的生产链环节,开启用户导向、网络优先的新型生产模式;在内容产品的营销链环节,改变二次销售的模式,实现多次发布、多次销售;在内容产品的辅助链环节,则将印刷、发行等辅助环节进行剥离或外包。最终,报业要重构一个生产高品质内容、多渠道发布的内容产业链,实现由报纸产业向内容产业的转变。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183
)
HTML
(1 KB)
PDF
(1373 KB) (
5
)
0
信息化助推农村教学点发展的成效、问题及对策
付卫东 王继新 左明章
农村教学点复兴对于方便偏远贫困地区学生就近入学进而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作用不可低估,但当前农村教学点发展存在着教育质量、师资以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诸多困境。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建设“一体、双核、四驱”模式的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等措施,使得农村教学点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显著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沟通机会增多。但与此同时,信息化助推农村教学点发展还面临经费投入不足、协同不力和数字化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UGBA运行机制、加大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完善教师激励约束机制和加强农村教学点学生信息化管理等建议。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202
)
HTML
(1 KB)
PDF
(1681 KB) (
20
)
0
教育均衡视角下农村教师资源配置的现实困境及改革对策——小规模和大规模学校的对比研究
赵 丹
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县域内学校师资水平良莠不齐、特别是小规模学校和大规模学校之间在教师资源配置方面的巨大差异,成为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突出问题。本研究对西北四县的调查显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县镇大规模学校在教师数量配置、年龄结构、专业匹配程度、培训机会、教师流失率、教学质量等多方面差异显著。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推拉合力”对教育领域产生直接影响、教师编制及管理制度脱离小规模学校实际、教师调配和交流政策不合理,以及教师激励政策虚化等多方面制度性和政策性问题。由此,教育决策者应创新农村教师供给形式、进一步完善教师招聘、调配和激励政策,探索农村教师素质提升的创新机制,确保城乡教师资源的质量均衡。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358
)
HTML
(1 KB)
PDF
(1282 KB) (
18
)
0
补偿机制下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淘汰行为研究
宋朝阳
对实行了培养过程分流淘汰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予以招生计划补偿,可以降低培养单位因淘汰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研究生而产生的实际成本,是推进分流淘汰机制的可行措施。补偿制度的设计需要考虑影响培养单位淘汰决策的因素,包括对未来的预期、补偿率、补偿周期等。采取不同的补偿办法,培养单位会选取不同的淘汰行为,多个培养单位间的淘汰行为也将相互影响。本文运用博弈论等工具,对不同淘汰补偿机制下培养单位的淘汰决策行为进行研究。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227
)
HTML
(1 KB)
PDF
(769 KB) (
8
)
0
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内涵、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宏达1 许亨洪2
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是教育部近年来提出的一项明确要求,是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应当高度关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是高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就是要加强实践育人整体性制度的设计与推进,促进不同实践育人活动的管理融合和价值提升,对其内涵的把握就是要注重共同目标实施的顶层设计、重视共同参与实现的师生互动、强调共同作用发挥的过程融合、加快共同优势提升的机制共建等;同时要针对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理念偏差、能力不足、机制不畅、方法不活等问题,进一步凝聚共识以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工作体系、对接需求以探索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有效形式、抓住重点以破解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实际难题、分类推进以促进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特色发展。
2016 Vol. 55 (5): 0-0 [
摘要
] (
475
)
HTML
(1 KB)
PDF
(982 KB) (
15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