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5年 54卷 5期
刊出日期:2015-05-25

论文
 
       论文
0 中国农村公共财政投入现状与需求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课题组
文章采用“横向”与“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方法,开展了中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研究,同时运用课题组开展的10省区市问卷调研和实地考察结果,综合分析、评估了中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机制、分摊情况及亟需改进之处。新世纪以来,虽然政府财政投入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投入资金中稳占主导地位,但囿于中国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与薄弱的发展基础,以及财政投入机制中诸如专项转移支付为主、财权事权不匹配等问题,财政投入的资金使用效率长期徘徊于较低水平。课题组遵循支出法定原则,分别采用渐进主义预算原则,对“十三五”规划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开展了总体预测与分类估测,主张政府必须保持并适度加大财政投入规模,做到应保则保,足额保障,及时保障。完善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参与为辅,一般公共预算保障为主,转移支付侧重于均等化保障为辅的财政投入机制。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217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地方财政视角下的农民市民化成本
王敬尧 叶 成
中国城市化的核心在于进城农民的市民化,而农民市民化的关键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公共服务又必然涉及相应的财政支出。为合理有序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必要对城市地方政府相应的财政成本进行测算。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区域划分和规模大小分别测算不同地区大中型城市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年人均财政投入,并以之推算出2014年—2020年农民市民化的地方财政成本增量、流量和总量。由于农民市民化财政成本具有动态累积性,并非一次性支付,在达到稳定状态前必然导致地方财政压力会逐年递增,为缓解资金来源问题,仅靠土地转让的一次性收入必不可取,应建立统筹人口、土地和财政政策的“人—地—财”挂钩机制,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的财政成本压力。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185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论城市社区治理的专业化道路
陈伟东 吴恒同
较之乡村治理,中国城市当局很早就已经创造了一套以人身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准军事化治理技术,并在历史演进中逐渐发展。建国以后,城市社区治理方法经历了经验方法到行政方法的过渡,目前仍然以行政方法为主。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国家治理理念的转变,使得缺乏弹性的行政方法已经无法有效实现社区治理和居民自治使命。从居民需要结构和特点出发,当代城市社区治理需要走向精细化、理性化为特征的专业化道路。治理技术的普遍引入,不但可以推动城市社区治理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改变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方式和社会程度。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231 ) HTML (1 KB)  PDF  (0 KB)  ( 33 )
0 历史视域下的社区文化建设新趋势
杨 敏
社会治理及其体制创新正广受关注。在构建社区共同性、利益共同性、意义共同性、秩序共同性的过程中,传统的回归与复兴不断在社区建设中激发出新的活力。对于迅速迈向现代性纵深的当代中国,“传统的发明”也越为频繁,传统的回归与复兴尤其引人关注。在历史视域中和“传统—现代”论的视角下,通过“传统—现代”、“大传统—小传统”、“大社会—小地方”关系的探讨,凸显社区文化建设中传统的重构与新构的重要意义。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215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住房保障的补贴模式、标准与范围研究
邓宏乾1 贾傅麟1,2
本文运用消费者选择模型,比较分析保障对象在不同补贴模式下的选择行为,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补贴模式;以居住水平和福利水平为评价指标,构建住房补贴效率、公平评价函数,求解合理的补贴标准;以住房可支付能力测度指标,研究准入标准的划分方法,结合住房保障供给水平,界定住房保障的补贴范围。研究结论表明,现阶段我国住房保障应选用配物补租与实物配租相结合的补贴模式,依据住房消费支出份额制定多层次、反梯度的补贴标准体系,根据政府的住房保障的财政预算支出和财政支付能力,采用住房消费支出份额、合理住房消费标准相结合的方式界定补贴范围。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179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内源融资、管理者自信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中小板上市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李永壮1,2 闫国栋1 宁晓林2
根据融资优序理论,本论文在充分考虑中小板上市公司融资特点的基础上,以行为公司金融为视角,以内源融资研究为起点,企业绩效为终点,以管理者自信作为内源融资与企业绩效的调节点,利用深沪两市2010—2013年的中小板上市公司动态面板数据为样本,深入探讨内源融资、管理者自信与企业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留存收益与企业绩效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企业定额负债与公司绩效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管理者自信在每股留存收益和定额负债对企业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中均有正向调节作用。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179 ) HTML (1 KB)  PDF  (0 KB)  ( 10 )
0 对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思考
吴根友
撇开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仅从纯粹的文化传承角度看,任何民族与任何时代的思想创造都离不开知识视野与思想视野的扩展。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发展历史,就是通过“三教纷争”再到“三教合一”的历史过程而实现的。佛教与道家道教思想的发展也是如此。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就需要通过对三大思想传统,即中国哲学传统、西方哲学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融合而实现广义的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而就狭义的中国哲学而言,在思想的视野里至少要通过融合新仁学、自由意志、社会实践等观念,实现自己的创新。全球化的时代早已经到来,“世界哲学”的观念已经产生,而且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而“世界哲学”恰恰要实现自己“求通”哲学的本性。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201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与机制研究
韩秋红
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是在对中国社会发展作出积极回应,并提供对于特殊时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思想启发中开始的,更是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中实现了对自身的认识与反思后而融入中国社会的。当前,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从“适应中国社会”走向了“表达中国文化”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西方哲学主动融入中国哲学新形态的建构中,成为中国哲学新形态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主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开始以融入的方式开显自身的理论发展方向;产生了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诸多理论成果。“积极应变、自觉反思、主动融入”是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整体发展机制,由此也形成了西方哲学中国化研究的理论自觉。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19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心理内容研究
宋 荣1,2
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布伦塔诺、罗素等人都曾对心理内容问题予以关注和思考。当代心理内容研究是传统意向性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并已成为探索心灵世界的一个专门领域。虽然当代心理内容研究的流派众多且争论不断,但学者们仍有着诸多共同的研究旨趣,如对命题角色问题、内容自然化问题等的关注,由此而形成了三大研究传统:分析传统、现象学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传统。究其实质,心理内容是主体心灵指向对象的方式,它体现了心灵把握世界的特有能力,主要在四个维度上被呈现出来,即语言维度上的心理内容(指语言表达主体所理解或把握的语句或语词的意义)、逻辑维度上的心理内容(指用来呈现语句意义的命题)、现象学维度上的心理内容(指经验内容)和表征维度上的心理内容(指心灵中对象被表征的方式)。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206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朱光潜诗学及其意义的再认识
王光明
朱光潜诗学对中国新诗建构的意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朱光潜认为新诗的问题:一是修辞未能“立其诚”,二是形式与技巧方面的功夫下得不够,新诗过于信任“自然流露”,虽然诗人“确是有话要说”,却不注意诗的“说话”方式,“没有说好”。新诗与古典诗歌的不同,是视野、感觉方式和想象方式的差异等更为内在的问题。朱光潜的《诗论》深入考察了构成诗歌“宇宙”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抓住语言这一关键因素,梳理诗歌与其他文学类型的区别,并从其音与义关系的历史演变中总结诗歌发展的规律,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较完整的诗学体系。这个诗歌体系,不仅具有理论的自洽性,而且有相当的历史感,其中西汇通的研究方法和开阔的历史视野,堪称诗学研究的一个典范。朱光潜的诗学超越了“局内人”的视野,从学理上回应了中国新诗变革中许多迫切需要澄清的问题。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274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抗战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周晓风 凌孟华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抗战文学研究承接着新时期以来的活跃态势,不仅研究规模进一步扩大,研究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就。在研究史料的新开掘方面,纸质史料的新开掘包括抗战时期期刊介绍、文献目录与书目提要、抗战时期期刊汇编、史料丛书与档案披露、抗战文学的作家全集与丛书出版、抗战时期作家佚作发掘整理;而抗战文学史料的数字化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抗战文学研究视野的新拓展呈现出令人可喜的新局面,突出表现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与抗战文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抗战文学、抗日战争与区域文学以及报刊传媒与抗战文学等几个方面。新世纪以来抗战文学研究理论话语的新收获突出表现为,研究者在新语境下对于抗日战争和抗战文学社会性质的重新体认,其中大多是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和反思,以及对于抗战文学审美特征的重新界定。在史料的开掘、研究视野的拓展以及理论话语探讨方面皆有众多有待深入讨论的话题。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274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民间的何以成为民族的——文学民族形式论争中的文体及语言问题
刘进才
出于抗战救亡的现实诉求,民间文学旧形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民间形式的利用也遇到艺术的旧形式与艺术所承载的新内容之间的矛盾。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是中国新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对于自身的反省与清理,重点是如何从民间的形式走向民族新形式的创制,讨论中提出的文体及语言上的“新综合”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即在继承古典、采纳民间、采用“五四”以来外来形式的新综合基础上造就民族文学的新形式。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203 ) HTML (1 KB)  PDF  (0 KB)  ( 17 )
0 钞本时代的文本抄写、流传与文学写作观念
孙少华
钞本时代集体性的选本、类书和社会性或个体性的钞本,皆有不同程度的文字改变,体现了编纂者对钞本文学的认识和对当时文学写法的取向与导向。刻本时代呈现出的钞本时代的文字变化情况,说明中古时期的文本观念,是将文本视作一种“公共资源”,因而才具有不断改变文本文字的可能性。通过钞本时代的选本、类书与钞本、刻本,可以大致了解周秦汉唐时期文学文本的抄写、传播和写作观念。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284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0 土地改革中“群众路线”的实践与调适——以华北根据地为中心
王先明 孙启正
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中共面临着双重任务:分配土地和发动群众。战争的外部环境使后一种任务尤其重要。在群众路线的实践中,中共强调了其放手、撑腰,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一面,使群众在经济上翻身的同时得以政治上翻心。在实践中,这一导向使土改蒙上了暴力色彩。中共最终通过复查、纠偏以及贯彻全面的群众路线得以将土改从一定程度上拉回正轨。群众路线在践行中的偏向几乎不可避免,但其所引发的群体心理及其不良后果,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241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中国老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刘固盛
本文回顾了大陆、港台以及国外汉学界过去在老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并认为未来中国老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贯通性研究、思想史研究、专题研究以及老学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研究等方面。论文还指出了思想史与学术史、社会史、诠释学及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于老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而老学研究的旨归则在于,把中国老学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生成联系起来,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以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181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联邦德国对外文化政策的发展和调整
邢来顺 岳 伟
联邦德国的对外文化政策经历了对外文化政策平台创建和对外文化交往恢复时期、对外文化政策重要性提升和对外文化多元主义凸显时期、对外文化多元主义政策的强化和完善时期以及新世纪对外文化多元主义政策的调整时期。第一个时期缺乏明确的对外文化政策理念,以“文化输出”为主,目的在于改善德国形象;从第二个时期开始,对外文化政策成为联邦德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联邦德国的对外文化政策转向多元主义合作模式,强调德意志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平等交流与合作。此后其对外文化政策虽不断调整,但多元主义文化合作取向一直未变。与此同时,鼓吹民主、自由等西方价值观始终是联邦德国对外文化政策的不变基调。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18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
范先佐
乡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的是四千多万乡村学生的基本人权和发展权利,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途径。如果乡村教育发展不好,底层群体就无法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这也将直接影响我国教育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对湖北、江西、山西、云南等4个省部分县市乡村学校的调查,就乡村教育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短板在乡村,而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教师,发展乡村教育的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295 ) HTML (1 KB)  PDF  (0 KB)  ( 141 )
0 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地区差异问题研究
曾晓东 易文君
教师工资改革的目标不仅仅是要不要涨和涨多少,而是随着财政制度的完善不断系统化教师工资制度结构。其中,教师工资的地区差异实现机制是基础性结构构成之一。本文通过考察教师工资地区差异的理论依据,分析我国现行的教师工资地区差异的实现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说明我国用绩效工资实现教师工资地区差异的作法存在预算标准不清、保障水平过低等问题,而且,由于教师工资中的基本工资不可变,地区差异工资部分的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已经占教师实际工资的50-80%,不断拉低教师工资的预算等级。最后,文章还在刚刚出台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的框架下,探讨了在财政联邦主义框架下实现教师工资地区差异的可能性。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202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农民工随迁子女普惠性民办校发展的困境与政策应对
刘善槐 邬志辉
通过对我国4个东部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调查发现,当前城市义务教育承载力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规范并支持农民工随迁子女普惠性民办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够有效缓解流入地政府的财政与教育用地压力,合理化解流入地政府“财政供养人口只减不增”的师资配置困局,灵活应对随迁子女的非预期流动。但它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包括财政经费支持有限与价格管控过紧,师资队伍不稳定与发展动力不足以及随迁子女升学路径不畅与流动过频等。为此,应科学核算随迁子女民办校的办学成本,政府以购买学位方式提供足额的经费补贴;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流入地教育部门提供办学指导与教育资源支持;流入地教育部门严格监测教育质量,逐步淘汰低层次学校。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20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动机还是认知:验证性信息搜寻的心理机制
伍 麟
验证性信息搜寻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研究问题。可以从传统动机、认知、动机和认知相结合等三方面考察验证性信息搜寻的心理解释机制。传统动机取向的解释机制主要围绕防御性动机展开,受防御动机驱动的信息搜寻者会主动搜寻支持性信息,回避冲突性信息,并且对支持性信息进行更加深入和积极的阐释。认知取向的解释机制将动机性推理理论的不同加工目标观点与认知加工类型观点整合起来,提出“加工数量”假设,强调不一致性信息比一致性信息引发更强烈的认知分析,达到与偏好不一致的判断结论比与偏好一致的判断结论需要更多的信息,这种认知加工上的不对称性数量导致个体对不一致性信息比一致性信息更加批判性地对待。动机和认知相结合取向的解释机制认为,准确性动机并非像传统防御性动机那样表现出较为独立的因素,而总是与认知因素结合在一起,决策一致性信息主观上被认为具有性质上的优势,在搜寻过程中更加系统性地偏好一致性信息。
2015 Vol. 54 (5): 0-0 [摘要] ( 277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