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3年 52卷 2期
刊出日期:2013-02-25

论文
 
       论文
0 治理集体产权: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政府与农民
袁方成
近年来,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致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村社区建设被赋予了很高的价值和期望,得到愈加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农村社区建设所带来的村庄空间格局、村民居住环境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引发了社会和学界的诸多争论,不同地区的农民对此也持有不同的意见和态度。在历时数年全国性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从村庄产权治理的角度考察并讨论了农民态度差异性的原因及其演进逻辑。本文认为,社区制取代村委会制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而其中最重要的在于以村庄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社区产权的深刻变化。正是由于在这种制度变革中,各地政府对农民的宅基地、耕地以及村集体资产的产权关系,采取不同的治理政策措施,导致各地农民群体极具差异性的态度反应和行动选择。而这些蕴含不同意义的态度和行为,反过来又成为政府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和乡村发展的动力或阻力。实践证明,地方政府愈能细化和规范农民的产权边界,满足并维护农民的合理收益,愈能获得其认同和支持,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就愈能顺利实现。可以预见的是,乡村集体产权的改革与变迁,正在重新构建农民与集体、政府之间的权利关系,也将对乡村社区组织和权力结构发挥重要的影响。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188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反脆弱性发展:突破发展陷阱的路径——基于西藏城镇社区发展的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
李雪萍
先发地区的社区发展采用“先导式发展”路径,贫困落后地区难以遵照此路径,因为多重脆弱性叠加是贫困落后地区社区发展的陷阱,突破发展陷阱,需要反其道而行之,在助强的同时,补齐短板,建构“反脆弱性发展”。脆弱性分析是揭示一定区域内社会、社区结构的范式,将其具体化为社区脆弱性分析框架并应用于解释社区脆弱性及其应对时,可理解为三个环节。用社区脆弱性框架分析西藏社区发展,可见其外部脆弱性与内部脆弱性叠加、累积式脆弱性与冲击式脆弱性叠加、结构性脆弱与胁迫性脆弱叠加。反脆弱性发展中, “政府服务社区”是反脆弱性社区发展的主体格局建构, “增强地域力”是反脆弱性社区发展的能力建构。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154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中国农户的历史变迁与行为特征
唐 鸣 梁东兴
农户自身特点、认同逻辑、活动场域的变化是影响农户变迁与行为特征的主要因素,而农户的历史变迁与行为特征又构成了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基础。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农户是典型的原子化小农,其认同逻辑上生存性价值居首,活动地域局限于村庄集镇。人民公社时期农户被组织进公社成为集体化小农,认同逻辑上本体性价值发生转变,活动地域牢固束缚于公社。改革开放后农户流卷入市场成为社会化小农,并在当前呈现出认同逻辑上社会性价值凸显,活动地域方面呈现出进入市场难“入城”的局面。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302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中国农民工的信任结构:基本现状与影响因素
符 平
基于全国性调查数据的分析,本文呈现了农民工信任结构的现状,并从人口结构特征、社会交往和政府支持角度考察了不同信任范畴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工对不同对象的信任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社会信任、政府信任和市场信任,总体上呈现出以“家”为核心往外推及的差序格局特征,但政府信任呈现出“逆差序格局”特征。性别对各种信任都有显著影响。两代农民工在以社会关系为载体的社会信任范畴中并无差别,但新生代农民工对政府的信任度要显著低于其父辈。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工越倾向于市场信任和社会信任,而文化程度越低越倾向于政府信任。农民工的职业地位越高,其市场信任和政府信任度越高;越低则倾向于社会信任。政府对农民工的支持和帮助越多,获得的信任度也越高。而社会交往的对象与农民工信任的对象具有明显的叠合效应。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202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和归属性质研究
王福重
外汇储备,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特殊且重大的问题,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对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长期增长都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外汇储备投资的安全性,外汇储备的最终归属,也是困扰外汇储备的重大问题。本文认为,追求贸易顺差的重商主义情结是外汇储备规模累计过大的主要原因,外汇储备的最终归属是全体居民而非央行,把外汇储备在居民间分解,是可以而且应该考虑的。放开民间对外投资,是解决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的根本性措施。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151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项本武1 张鸿武1,2
论文使用1995—2010年中国29个省的面板数据,构建包含城市化因素的地区经济增长模型,运用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方法,对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表现为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协整关系,且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带动经济增长平均增加2.33个百分点;从短期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表现为我国区域生产函数的长期稳定(协整)关系对短期经济波动具有显著的抑制调节作用的同时,滞后二期的城市化水平变动对短期实际产出变动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论文将实证结果与国内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增长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讨论了本文研究结论的深层次原因以及相应的政策启示。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266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格己致知——从德国哲学论哲学之为“知己”的科学
叶秀山
在欧洲哲学的传统里,从苏格拉底开始,“认识你自己”就不只限于从道德修养方面去理解。“认识你自己”不仅仅是“人贵有自知之明”的意思,欧洲哲学由此开出了一个大传统,到黑格尔总其成,欧洲哲学成为“‘知己’之学”。现当代哲学,尤其是现象学系统,从海德格尔到列维纳斯,皆不失“认识你自己-知己”这个欧洲哲学的传统。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217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当代中国消费伦理规范体系研究
周中之
消费伦理规范体系是伦理规范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构建当代消费伦理规范体系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能更好地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提出并阐述了消费伦理的两大原则,即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和谐的原则;提出并阐述了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和科学消费三大规范,倡导节俭和合理消费相统一的消费、符合保护生态环境要求的消费以及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180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及其思考
高 玉
语言是文学、文学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关键性因素。1990年代之前语言视角的文学研究非常薄弱,成果有限,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的语言工具观,仅仅在语言形式的层面上研究文学不可能深入到文学的根本问题,不可能认识到文论术语、概念和范畴的话语意义,也不可能认识到翻译作为语言转换所造成的文本差异性。1990年代之后,由于受西方现代语言学、语言哲学、文学理论、翻译理论的影响,文学研究在语言的层面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文学理论话语研究、文学问题关键词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言思想层面研究、翻译文学及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意义和作用研究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目前语言视角的文学研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文学语言问题的史实清理与理论问题、文学话语与文学理论关键词问题、翻译文学与文化和文学交流的问题、文学语言的诗性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和文学理论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208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论卞之琳诗歌的语言艺术
夏 莹
词汇、句法和修辞能反映出语言背后潜藏的思维方式和诗学观念。本文从卞之琳诗作的词汇、句法和修辞三方面考察了卞之琳诗歌在语言艺术上的创新和贡献。卞之琳用日常化语汇、科学词汇、文言词汇入诗,嵌用具象词和抽象词,更新了语言表达程式,为现代诗歌带来新意象、新内涵与新观念。句法上,倒装、复辞和插入句的使用,既有效地结构了诗句,又唤起了新的想象逻辑和诗思。言语反讽、情境反讽和总体反讽的结合,赋予了诗歌显著的智性化特征。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210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现代中国文学的自我认同
王乾坤 王书婷
上世纪八十年代黄子平等人提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及其引起的学术链,是相关学界一次自觉的自我认同思潮。吴炫以“文学性”为标识的本体论“穿越”是其中最有深度的环节,“个体性”是其立论基石。谭桂林等人的质疑富有启示地指出了它可能引起的思维混乱和绝对化模式。本文在梳理这一思潮的同时,审理了其中的核心概念。本体论上的“独一”没错,但“独一”并非“独尊”。“文学性穿越”只能是一种文学的应然指向,而不可归于某一种模式。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196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晨报副刊》与沈从文的早期创作
赵 楠 吴晓东
初到北京的沈从文,因由《晨报副刊》等报章杂志的肯定与帮扶,从给大学生“讲故事的人”成长为著名作家。沈从文也在尝试投稿与接受读者反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路数,无论是能够引起文学青年共鸣的讽刺题材作品,还是能够引起都市读者好奇的湘西资源,都与作者的此种经历与经验有关。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271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中国电影史链条上的主旋律电影及其未来走向
彭 涛
“主旋律”口号提出的初衷,是基于对异质性价值的疑虑或者排斥,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其领地日渐收缩的一种“应激反应”。主旋律电影与中国电影史链条上各相关时期的电影既有承继关系,也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作为主流意识形态重要载体的功能始终未变。主旋律电影在坚守自身价值范畴的同时,也兼容、挪用了一些其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范畴,其内涵在扩展、丰富,疆界在拓宽。如果主旋律电影走向一种融合了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本土价值和外来价值的文化,它就有可能创造出一种具有广泛文化辐射力的“共同文化”,主旋律电影也因此会走上一条前景更广阔的道路。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211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袖舞之来源与历史嬗变
梁 宇
本文围绕衣袖与袖舞的关系,通过原始遗址、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秦汉时期典籍及考古例证,对各个时期的袖舞与衣袖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分析,试图阐释人类服装在何时起产生了衣袖?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袖与舞的联姻?袖作为舞具,其发生、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等问题。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254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你的名如同倒出来的香膏”——圣贝尔纳的爱情观与世界观
彭小瑜
启蒙运动以来,西方修道传统遭受过一系列的批评。中文对修道精神(asceticism)一语的翻译为“禁欲主义”,凸现了现代文化对它的误解和贬斥。中世纪的修道传统饱含着对人和世界的热爱,修道人士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尽管有着灵修化的色彩,但是他们对尘世的感情并非没有见解,这些见解往往能够超越封建社会经济和政治利益的约束。对贝尔纳以及他的同时代人来说,不仅人与神之间的爱,必须借助人与人之间的爱情话语来表达,而且人与人之间的爱也必须依赖人与神的爱来升华和强化,方能够变成无私的、能够突破种种社会偏见和成见障碍的大爱。因为如此,中世纪修道院的爱情文学往往具备现代人道主义的色彩,与托马斯·默顿和让·勒克莱尔的境界息息相通。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315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美国建国初期对古典民主与共和传统的辩论及利用
晏绍祥
建国初期的美国,因其社会和文化中浓厚的古典氛围,充分利用了古典世界的民主与共和政治遗产。在制定宪法过程中,代表们就有关中央政府权威、参众两院的设置、行政首脑的单人负责制以及常备军的创设进行辩论时,都从正面或者反面参照了古代的先例。在批准宪法过程中,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围绕着近代国家中共和政体是否可行、议员与选民的关系、选民的权利和政府的权力、常备军在近代国家的角色等,都借用古典传统做了深入讨论。反联邦派的理想,在许多方面复活了古典共和与民主传统。可以说,古典传统在构建近代美国的基本政体过程中,确实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不管是联邦党人还是反联邦党人,都对古代做了创造性的解读,给古代历史添加了不少近代的内容,也忽略了古代政治中很多非常关键的因素。他们是在近代国家的框架和制度中来利用和改造古代传统,代表制、总统制、独立的司法系统和常备军的创设,典型地反映了近代国家的要求而非古代的传统。当美国政体初步稳定下来并表现出活力时,古典传统就逐渐退居幕后,不复成为美国政治中的根本因素。潘恩和杰斐逊对古代传统的拒绝,代表了当时美国相当一批政治精英的心态。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250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试析康熙朝中叶对汉族文化政策与大一统政治之关系——以安定江南为例
罗晓良
康熙朝中叶是清朝建立多民族的大一统专制帝国的关键期,因为帝国的疆土和统治区域基本形成于此时,采取何种文化政策,是清朝统治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康熙帝十分重视各个被统治民族在思想文化上的多元化问题。他积极地了解汉族的文化,并将之视作一种政治资源加以利用。在争取汉族精英对满清认同的同时,他利用了这种多元文化的影响为清朝的大一统政治服务。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401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
范先佐
当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而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农村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难点问题的破解。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研究经历和调查,就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留守儿童的教育、寄宿制学校和农村教学点建设等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决不能忽视上述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并就如何破解上述难点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224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高水平大学资源配置有效性研究——美中两国几所知名大学的对比
马陆亭1 罗建平2
高水平大学财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既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更是学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通过对美中两国各三所知名大学案例的剖析,试图揭示高水平大学资源投入的重点,探求经费结构的规律。通过收入、支出结构及教师配比的研究,本文提出高水平大学特别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保持较低的生师比并提高教师待遇;重视对学生的资助,使得最优秀的学生安于学业;科研经费应主要来源于政府各类基金,以使大学有稳定的经费渠道并满足国家需要。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155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论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合法性依据
孟 凡
学生是消费者的观念是影响大学学生评教制度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使我国大学学生评教制度具有了表面上的合理性。但如果片面强调满足学生消费者的要求,会使学生评教制度在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之间面临严重的合法性危机,破坏三方的信任关系。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合法性依据应是基于促进学生学习视角的大学教学质量尺度,遵循学科知识标准。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214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体育彩民的界定及购彩心理与行为特征
王 斌 史文文 等
体育彩民是指持续购买体育彩票三个月或更长时间,且每月至少购买一次体育彩票的个体。作为体育彩票的消费主体,体育彩民的购彩心理与行为特征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未来研究应注意多种研究方法的应用、分群体研究的深入、购彩行为指标的开发和购彩决策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2013 Vol. 52 (2): 0-0 [摘要] ( 302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