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2年 51卷 4期
刊出日期:2012-04-25
论文
论文
0
20世纪前期乡村社会冲突的演变及其对策
王先明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的二元特征与趋势,更为深刻地诠释着近代城乡分离的基本格局和社会冲突的时代特征。持续不绝的乡村社会矛盾和冲突,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表征着社会生活失序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它既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危机到来的前兆,也是乡村危机爆发的历史推助力。20世纪以来的乡村危机的生成原因已超越了传统时代“因土地集中而两极分化、因政治贪腐而民怨四起”的循环规则,形成了生存危机与发展危机的双重特征。对此,各政治集团和社会力量的对策多着力于解一时之困,而未能谋根本之图。历史固然不可重演,但它所凝结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却可昭示未来。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114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归农运动”与乡村建设人才思想的转变
任金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一部分知识分子在“下乡去”的呼声中走进乡村,与乡村建设运动相与为一以推动农村的复兴与发展,形成声势浩大的“归农运动”。但受客观环境及个人动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运动所产生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乡村建设人才思想则在总结与反思中逐步走向成熟:从致力于通过宣传呼吁等方式动员知识分子下乡转变为探索人才选拔、培养标准与方式的制度性建构。这一思想转向从长远看也有利于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考察“归农运动”的形成、发展,分析运动中所产生的问题及影响,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乡村建设运动历史进程的理解。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142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中国社会福利政策:迈向社会公民权
[美]托尼?赛奇 周凤华(译)
中国社会政策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否正变得更具包容性,并向基于公民权而不是基于出生地和工作地的新福利体系发展?本文研究发现,尽管中央的政策包含着发展社会公民权的意向,试图迈向一个更平等、更包容的福利体系,但仍然面临着重大经济条件限制、服务递送能力不足以及地方政府官员激励机制等制约条件。地方官员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限制福利的范围及福利服务的人数,在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福利体系上,这一问题尤其突出。中国的福利服务供给正在转向一种新的体系,它不仅是有亚注入国家的一些共性,也表现出超越亚洲范围的一些重要特征。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147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韩国的社会福利、有效治理与发展
[英]林斯坦 王敬尧(译)
在两代人的时间里,韩国取得了三个大的发展成就:经济上从贫穷转变为繁荣;社会安全网覆盖面扩大,独裁制转变为民主制,即使是威权主义统治,也是有目的的威权;将发展扩大到社会发展,这一点借助社会政策得以实现,并有助于使韩国的现代化不单是冷酷的经济增长。除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韩国也在非政府组织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组织机构的多元性,使得经济和社会发展得以持续,而无需经历发展型国家减缓以及从威权政府过渡到民主政府的危机。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44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地方治理中新型社会组织的生成与意义——以H市平安协会为例
张小劲 李春峰
在中国近年来兴起的新一轮地方治理创新实践中,许多地方出现了以参与治理为导向的新型基层社会组织。相对而言,这些新型基层社会组织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出现,活跃于公共领域,拥有地方政府以及基层权力机构和自治组织所缺乏的多种社会资源,同时又嵌入地方政府所主导的治理结构之中,从而使原有的地方基层治理结构发生了深刻而微妙的变化,并且带来了特定的效果。本文通过对H市平安协会案例的调查和分析,系统描述了这种新型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微观机制和基本功能。本文认为,在当下普遍存在的治理危机中,这种新型基层社会组织的产生不仅是地方政府理性选择的结果,而且对政府再造与社会重建具有双重的功效,进而展示了作为地方治理创新的第三种路径在未来进一步获得发展的可能性。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21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中国地方合作主义的社会条件——巫溪“乐和模式”中北京地球村功能及其转型的初步考察
吴强
巫溪县乐和模式自2011年3月正式推行以来,在县乡层级同时取得村社和谐共治、“息访稳定”双重的良性社会效果。本文基于对巫溪乐和模式的实地调查,围绕北京地球村在其中所发挥的角色和功能,进而考察北京地球村在过去15年间的合作主义路径变迁,试图就中国地方合作主义的社会条件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合作主义不同形态和合作伙伴及关系的探讨,本文研究确认了北京地球村所介入的地方合作主义模式,从高调倡导国际公民社会和环保主义的引入,与中央政府合作,参与全国性环境政策制定,宣导行动下沉到巫溪县农村,参与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改革,组织以“弟子规”为核心、颇富儒家色彩的“乐和农民协会”。这一转变历程揭示出独立NGO在中国真正的合作主义空间以及地方合作主义在中国的前景。并且发现,独立的NGO和GONGO(官办NGO)都是“乐和模式”中,乡村乐和协会与村两委及地方政府间形成协商合作的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和社会条件。中国未来地方合作主义的发展,既需要制度层面对农村协会结社等进行制度确认,也需要足够规模的独立NGO和资源足够雄厚、社会建设意图明确的GONGO进行充分合作。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157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分析——对成都市的实地调查研究
高文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内容。本文利用2010年成都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龄对参保有正的影响,但当年龄增大到一定阶段以后参保概率开始下降;从事纯农业劳动的农村居民,参保的倾向更高;家庭外出务工人员越多,参保的可能性越大;户主的年龄越大,参保的概率越高。同时还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参保的概率反而越低;家庭规模越大,参保的可能性越小;健康状况越好的人,参保的概率越低。出乎意料的是,家庭人均收入和人均资产对参保并没有显著影响。另外,性别、婚姻状况、党员身份、户主受教育程度和户主性别等,对参保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对我国推进新农保工作有一定参考意义。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228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与农村的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吕亚荣1 王春超2
资本以逐利为本性,当前,在农业产业链条整体利润比较高、政策扶持力度比较大、进入农业门槛比较低的背景下,工商业资本采用直接和间接方式进入农业生产、流通等领域,谋取利润。本文对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带来的土地流转问题进行的分析表明,农村土地流转以政府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为主,忽视农民话语权,土地流转后出现改变农地原有用途而缺乏监管、弱势劳动力就业难、收入低等问题,并且围绕土地租金管理和分配、企业和社区农民共处中的利益协调等问题时有矛盾和冲突发生。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的投资额大,对局部地区的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关系调整都可能带来较大影响。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175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论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的作用——以湖北省为例
傅才武
在全球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宏观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自然生态资源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提升而具有了“价值增量效应”,在文化本体性价值之外被赋予了产业价值、品牌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溢出性价值”。中西部地区因现代化相对晚发而得以保存下来的丰富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资源,日益成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梳理欠发达地区资源分布状况并评价其禀赋特征,在区域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内嵌入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安排,可以借以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转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26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陈少峰
本文把文化产业分为内容产业、平台与传媒产业、延伸产业与一般文化制造产业三个基本模块,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运行质量的基本对策。文章提出,着重发展和提升文化内容产业,是繁荣我国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点所在。本文还针对如何改革文化产业结构体系和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应当采取哪些具体政策和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191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论王元化“文心雕龙研究”版本修订——从“心史裂痕”到“潜反思”
夏中义1 何 懿2
《文心雕龙创作论》及其版本修订,不仅是王元化的学术行为,也可将其视为作者生命史上的心灵事件。以92版为参照,79版被删削的最醒目的内容,可概述为“三去”,即“去阶级分析”,“去偶像语式”,“去规律标签”。王元化半世纪前研究刘勰的内驱力,既源自学理追求,更源自体制内自我救赎。由此楔入,可依稀辨析作者自1961-2008年,于龙学一案所绵延的心路历程确有四个环节构成:“适时图存”→“心史裂痕”→“不期荣幸”→“良知乏宁”。作为驱动79版撰写的价值意向链的两个环节,“心灵裂痕”全然被“适时图存”推着走,其走向是线型的,故它是被迫的,不无羞辱感的。79版虽然给作者带来“不期荣幸”,让作者鸿运连连,但也带来“良知乏宁”的心病,于是王元化采取“潜反思”的方式,即把他包括《文心雕龙创作论》所有版本在内的全部“心史病历”公示于众,将一个“真实的自我”交给历史。从中可鉴一个大知识分子对思想史的敬畏暨文化道义感。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10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构
梅新林
文学地理学学科建构的逻辑基点在于学科定位,由一般的文学地理现象研究到文学地理学学科意识的自觉再到明确的学科定位,对于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构具有奠基性和导向性意义。在从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定位走向学科建构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在理论、方法与体系建构三大核心环节同步推进,系统整合。根据文学地理学学科建构的要求,今后应重点在文学地理学理论、断代文学地理、区域文学地理、城市文学地理、文人群体活动空间以及文学地理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152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论周扬文艺思想在当代的嬗变
熊元义
周扬新中国以来文艺思想及其实践,为建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出了贡献。周扬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主要包括如下方面:规定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内容,要求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规律,发挥文艺的批判功能,社会主义文艺都应该具有自己民族的形式和特点。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中期两次对当时中国文艺发展的不满改变了周扬的命运,也促进了周扬文艺理论的调整。周扬的文艺理论正是在这种反思和调整中日渐完善的。周扬提出“我们的文艺是多样性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统一”论的萌芽。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279
)
HTML
(1 KB)
PDF
(0 KB) (
8
)
0
论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现代转型
黄念然
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现代转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现代转型的基本态势与内在规律。近代以来中国文学文体的革新意识和新批评文体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现代转型的重要契机;这种转型的向路不仅表现在批评本体意识的凸现中,更表现在对传统批评文体的现代改造和新的批评文体样式的创造中。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现代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促成了中国文学批评话语方式的新变,使得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言说方式呈现出从隐喻性言说和召唤性言说向归纳性言说和演绎性言说转型的基本势态。而在文学批评的现代性扩张中进行的这种现代转型所造成的可能性负面因素也是批评界必须加以正视的。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132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朱元璋社会保障思想研究
王卫平
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关心民生,重视社会保障,提出并实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涉及灾荒救助、救济鳏寡孤独、养老、优抚优恤等方面,可以说在历代封建帝王中,朱元璋对于社会保障问题最为重视。其所以如此,除了受到传统民本思想影响外,与他注重吸取历朝历代的统治经验和教训,尤其是他出身贫苦以及早年复杂的人生经历有关。朱元璋的社会保障思想表现出较为全面系统、实践性强等特点。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156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东西汉水辨——兼论古人的汉源观念
刘淑颖
汉水是中国古代文献中一条很重要的河流。班固作《汉书?地理志》,指出存在东、西两条汉水,前者上源为漾水,至武都后东流为汉水,自沮县以下同今汉江,后者即今嘉陵江。《水经》则认为漾水并非东汉水的上游,而是西汉水即今嘉陵江的上游。这两种记载之间的矛盾引起后世学者长久的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梳理历代文献的基础上,对东、西汉水进行了辨析,认为在这一问题上《水经》所述更为可信,而《汉志》的记载可能是由于对地图的误读。不同历史时期文献对汉源的记录,反映了古人对汉江源头认识的变化过程。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255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制度何以育德?
杜时忠
本文回答了何以提出制度育德、何谓制度育德以及制度何以育德三个问题。面对经济与道德背离的时代难题,有必要超越传统的教育理论与德育理论,把落在传统教育学理论视野之外的制度纳入进来,把制度看作是教育的资源、教育的手段,甚至是教育的过程,倡导建构道德的制度来培育道德的人。制度育德有两种含义,即制度培育、促进社会道德与制度培育、发展个人道德,教育学关注的是通过学校制度来培养个人的道德或道德的个人。实现制度育德有三步曲:第一,“制度是教育资源”:彰显学校制度正向的多方面的育德功能;第二,“制度是教育过程”:确立优良学校制度的品质,对现行学校制度进行批判性审视,建构公平正义、民主平等、自由发展的学校教育制度,把制度建构活动变成教育过程;第三,“制度是生活方式”:把成文的制度规定与有组织的制度活动,通过内化与外化双向机制,变成稳定的制度化行为模式,化为学校制度生活,通过学校制度生活来培养学生品德。这三步曲也就是制度育德的三种机制。应该强调的是,倡导制度育德并不否定环境育德、榜样育德等其他德育模式。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89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
冯建军
生活是德育的根基,而不仅是德育的手段,生活与德育具有本体的关系。德育不是“回归”生活,而是“建构”生活;不是回归“现实生活”,而是建构“可能生活”。德育不是建构“所有生活”,而是建构“道德生活”。德育不仅关注道德“生活内容”,而且关注“道德生活方式”。因此,德育就是生活德育,是个体在完整的生活内容中,以道德的生活方式,自觉建构一种道德生活。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202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奥巴马政府任内的教育政策
周满生
本文对奥巴马执政三年多来的教育政策进行了梳理。奥巴马重视教育及其改革,其教育政策主要体现在重视增加教育投入;重视提高教师质量;重视改造失败学校;强调家长责任,强调学生责任;强调高等教育要降低学费负担,给更多学生提供入学机会。文章对奥巴马教育政策的实施成效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政策一方面延续了多年来共和党与民主党政府达成的默契,即强调由联邦政府领导和推动教育改革,并通过制订教育标准、测验、择校、责任制及不断调整并继续提供资助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的传统;另一方面他不受共和党原有教育政策框架限制,提出了较多以低收入阶层为优惠对象的教育主张。该政策既得到不少美国民众的肯定,也受到反对党和其他方面的质疑。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19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培养的经验及其启示——基于胜任特征的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
马红宇 唐汉瑛
本文从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切入,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对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培养起决定作用的基于胜任特征的学校心理学家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培养的主要经验:通过阶段式培养目标的设计来满足不同层次培养对象的差异化需求;培养效果需要充分的培训时间和对实习环节的重视来保障;以行为主义为指导的培训方法是有效提升胜任特征的重要途径;多方法、综合性的评估确保了培养效果评价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最后,结合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现状,从明确培养方向、规范资格认证制度、探索有效可行的培养方法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培养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180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论中国理论心理学的概念、困境与实践领域
杨文登 叶浩生
理论心理学是以理论、思辨的方法研究心理学理论问题的一个研究领域。按其外延由小到大的顺序,可以分为元理论研究、实体理论研究、分支学科、心理学理论研究等不同的层次或领域。当前,由于国际理论心理学逐渐走弱、原创性不强及自我定位过窄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理论心理学正陷入困境。要走出这一困境,中国理论心理学应考虑到自身概念的层次性,在保持元理论研究传统的同时,拓展外延,改变职能,多做其他心理学科所忽略或不擅长做的“协调”工作,甘于担当推进心理学事业的“协作者”与“润滑剂”。自觉协助实验心理学等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进行研究,当好沟通心理学与邻近学科、心理学与社会民众、国内心理学与国外心理学的桥梁,并在这些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存在价值,拓展自己的实践领域与生存空间。
2012 Vol. 51 (4): 0-0 [
摘要
] (
199
)
HTML
(1 KB)
PDF
(0 KB) (
20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