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0年 49卷 5期
刊出日期:2010-05-25
论文
论文
0
故宫文物南迁及其意义
郑欣淼
故宫文物南迁为故宫博物院发展史上一段重要历史,其意义与影响极为深远.本文以档案资料、史实事件为基础,将其置于当时历史背景之中,深入探讨其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与现实意义.首先,将其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背景,故宫文物南迁是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壮举,其历时之久、迁徙地域之广、任务之艰巨均为世界罕见.其次,将其置于中国抗日战争之背景,故宫南迁文物得以完整保存是中国抗日战争在文化领域的一大胜利,其艰辛的播迁历程也使故宫文物与国家命运、民族精神紧密联系.第三,将其置于中国文化教育西迁的历程,故宫文物与其他文化机构共同开展的文物清点、典籍校抄、公开展览等工作,对西南诸省的文化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第四,将其置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背景,故宫先贤奋力守护故宫文物、积极举办文物展览、严格制定规章制度等项工作,不仅保证了故宫文物在战时的安全典藏,而且培育了视国宝为生命的典守精神.故宫文物南迁也形成一个故宫两个博物院的局面.两个博物院重走当年文物南迁路线,温故知新,继承和弘扬这份珍贵的精神遗产,更感到历史赋予的重任.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552
)
HTML
(1 KB)
PDF
(0 KB) (
8
)
0
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与风险控制——7省18个互助资金试点的调查与思考
黄承伟,陆汉文
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与风险问题主要受社区信任环境的影响.保障农户的自主决策权和管理权,是建立、继续强化社区信任的基本途径,也是互助资金安全有效运行的根本所在.农户的主体权利是比互助资金运行规则更重要的问题.在良好的社区信任环境与权利结构下,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与风险问题主要受农户还款意愿的影响,而农户还款意愿主要受社区信任/信用环境的影响.农户参与权和自主决策权、管理权的实现是建立、维续、强化社区信任/信用的基本途径,因而也是互助资金安全有效运行的根本所在.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17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社区发展基金的变迁、管理及绩效分析——以云南省剑川县、禄劝县社区发展基金为例
程玲,向德平
社区发展基金是农村微型金融的新型供给形式,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办法,是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和村民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云南省剑川县、禄劝县社区发展基金项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考察了社区发展基金的发展变迁过程,分析了社区发展基金的运作模式与管理机制,评估了社区发展基金的绩效,剖析了社区发展基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199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贫困村互助资金发展现状及政策选择
蔡志海
通过对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联合开展试点的"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简称互助资金)进行的大规模问卷调查,全面考察了互助资金在各地农村试点三年来的基本制度安排、运行状况和绩效.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互助资金发展中存在的五大困境:制度困境、资金困境、管理困境、风险困境和绩效困境,并一一提出了走出这些困境的可能性政策选择.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112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灾后重建中农民参与的双重性——以四川地震灾区 "光明大爱屋"援建项目为例
江立华,陈雯
本文以四川地震灾区中江县"光明大爱屋"项目为个案,探讨农民的参与性问题,提出"农民参与的双重性"特征.学界以往的研究往往把制度架构以及农民自身能力当成阻碍农民参与的主要原因.我们在对光明村的实地调查中发现,村民们能力并不缺乏,他们对本村的建设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且在将真实意愿"前台化"的过程中,也没有遭遇制度上的阻碍.然而,农民依然没有因此而持续有效的参与.相反,在经济因素与权威因素的影响下,他们重新回到"后台",并继续维持着以往的"虚假遵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在社区参与过程中具有主动性与软弱性并存的双重特点,正是这一"双重性"特征影响了农民的参与程度.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180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灾后村庄重建:公共产品性质变异及其供给特点
李雪萍
学术界就公共产品性质的研究,由"公私二分法"到"二维连续分布",皆关注产品的原始属性;英格·考尔等认为产品性质在很大程度上由政策及其他集体行动来决定,即是一种社会建构.社会建构中,产品性质发生变异,均衡性公共产品是其典型.灾后村庄公共产品供给中,产品性质变异:私人产品转化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向纯公共产品靠拢.性质变异后,公共产品供给呈现出新特点:主要供给基本生活资料,很强的时效性,无偿性,普及性,强制性.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163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制度缺陷与路径选择
叶剑平,田晨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同时,也带来了其他现实问题,城市房屋拆迁中的突出矛盾已引发了社会的诸多争议.本文从我国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相关法律和政策入手,结合<物权法>中提出的理念,分析我国现行拆迁政策的缺陷和成因,并运用博弈论思想对政府、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等利益相关主体进行简要分析.在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基础上提出完善拆迁政策和模式的建议,以期能更好地为公共利益和城市建设服务,实现"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187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中国古代的货币政策思想:"称提"述论
邹进文,黄爱兰
中国是世界上有悠久的货币经济和丰富的货币思想的文明大国."称提"是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上一个非常独特而重要的术语,是中国货币思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上谈"称提"的人很多,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对"称提"这一术语的缘起、宋元明清时期人们对它的议论作了系统研究,并将"称提"与现代西方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政策作了比评,分析了中国古代"称提"政策失败的原因.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431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现代道德嬗变略论
龙静云,熊富标
现代道德的嬗变不仅表现为体系及其规范的变化,而且还表现为道德主题、道德话语方式的剧变,一系列的变换也导致道德功能的弱化和被遮蔽,甚至道德的很大一部分逐渐消融于法律等硬性的制度之中.本文在对一系列道德嬗变进行现象性描述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道德嬗变这一现象背后的根原展开透视,认为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交往方式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是导致道德嬗变的原因;而推进道德嬗变朝着正确方面和轨道发展的现实路径,是建构合理合情的社会结构、健全有效的社会制度安排、推进个体的美德建设以及繁荣与发展生态伦理学.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196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作为研究"应当规律"之学说的伦理学——论康德对休谟问题的回应
张传有
休谟关于"是"与"应当"问题的提出,对康德道德哲学的形成发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有反面的,更重要的是正面的.正是在对休谟问题的回应中,康德提出了要把应当规律作为伦理学研究对象的重要思想,并且分别从普遍性、目的论以及自由等层面对他所提出的应当规律的正当性作出了论证,这些理论对促进伦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253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国民党"三大"前后的商会存废之争与商民协会的解散
朱英
1929年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后,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场十分激烈的商会存废之争;随后又发生上海总商会会所被打砸、职员被殴伤,愤而"闭门"停止办公的风潮,使得上海商人团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更趋尖锐;国民党中央不得不对整个上海商人团体进行整顿,最终作出取消商民协会的决定.从商民运动兴起之初即延续不断的商民协会与商会之间的矛盾冲突,至此终于宣告结束.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231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察商道观世变:朱英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
魏文享
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朱英具有广泛影响,其研究论著宏丰,主题集中,自成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朱英在早期资产阶级、经济政策、商人文化、商会、商团、商民协会、同业公会、自由职业者群体等诸多领域均有专深研究,受到海内外学界广泛关注.梳理其学术脉络,商道为研究主干,世变为论说土壤,由阶级、团体及至于社会,由商人群体扩散至自由职群,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寻求商人世界的原生态,整体、精细历史观的特征极为明显.朱英的学术道路,在"50后"学人中颇具代表性.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195
)
HTML
(1 KB)
PDF
(0 KB) (
7
)
0
新兴的"被X"词族探微
刘云
近期媒体上涌现出一大批新兴的"被X",这些新兴的"被X"有两类:一是原先没有,新近才产生的组合;二是原先已有,但表义有变化的组合.本文从产生与发展、结构与特点、流行原因等角度对"被X"词族加以分析与阐释.认为"被X"词族具有较强的造词功能,既具有相当的类推性和能产性,又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多样性;既适应了表达新时期社会生活多元化、思想意识多元化的需要,又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当代汉语的构词方式和表达手段.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122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上古汉语时间复句说略
匡鹏飞
时间复句是上古汉语复句系统中的一个类别,它包括时间分句和正分句两个部分,时间分句主要表达与正分句所述事件有关的时间意义.上古汉语时间复句多为无标记的意合式,其时间分句包括普通句式和特定句式两种;也有不少有标记的形合式,根据标记的特点,可分为单标式和双标式两种.着眼于时间分句对事件时间的表达方式,可把时间复句分为时间背景类时间复句和事件背景类时间复句两大类,前者包含直陈式和含蓄式两个次类,后者包括同时、先时和后时三个次类.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179
)
HTML
(1 KB)
PDF
(0 KB) (
7
)
0
汉语时间词的两个核心要素及其理论价值
姚双云
"时基"与"时示"是现代汉语时间词的两个核心要素,时间词的内部一般都包含了这两个概念.现代汉语时间词最主要的构造方式是"时示+时基",其次是"时基+时示".其内部构造规律可以作为判定时间词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汉语的本体研究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均有应用价值.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142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认知视角下汉语存现构式的语篇组合模式研究
张珂
就汉语存现构式的句法特征、语义特征以及语篇功能特征而言,其语篇组合模式对汉语存现构式的研究在探讨汉语存现构式表达时/空层级关系的作用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为指导,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存现构式的语篇组合模式进行探讨,发现汉语存现构式有四种构式殊型,这四种构式殊型有六种组合方式,在这六种组合方式之中,每个构式殊型都可以自己和自己组合在一起,这样的组合方式我们把它称之为单调组合(monotonous series).另外,这四种构式殊型可以两两之间进行组合,所以这些组合被称为非单调组合(non-monotonous series).这两种组合又分别对应于四种不同的图形和背景之间的时/空关系模式,即背景共现模式、轴心背景模式、连续背景模式及平行背景模式.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13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艺术:错构与孤离的非常态之美
潘公凯
本文所探讨的是西方艺术作品与生活的边界问题,这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难点.从外部宏观地重新审视生活的形态,可将其分为"常态"和"非常态".艺术作品是一种"非常态"的构成,是一种非逻辑结构,又可称为错构.错构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错构,即内部结构上的非逻辑性;第二种是错置,是与周围环境的非逻辑性;第三种是错序,是存在于时间上的非逻辑性,强调时间上的倒错.这三种类型都是错误的时空结构,恰恰可以解释现实和艺术的差异.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16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东方延迟模仿与西方写生模仿及其不同文化基因
陈龙海
本文旨在探讨东方与西方的艺术在表现方法上的根本差异:东方为延迟模仿,西方为写生模仿.作者认为,在原始时代,东方与西方的艺术有着相同的原点;造成东方与西方的艺术分道扬镳的原因在于东方与西方的不同文化基因.本文从东方与西方不同的社会结构、哲学认识论进程以及由此影响下的审美观念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延迟模仿与写生模仿不能截然分开,这两种模仿方式在东方与西方的艺术中常常彼此渗透、相互交叉.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168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礼仪中的楚美术及其审美解读
王祖龙
作为楚民族丧葬礼仪的产物,墓葬是专为死者灵魂布置的"象征性空间".这个"象征性空间"的器物及其装饰表现为特定的生命主题:其一是乐生,乐生及其视觉表达注重龙凤云气装饰和对世俗生活场景的描绘,体现了楚人对生命的眷恋和礼赞;其二是事死,事死及其视觉表达围绕灵魂的归宿而展开,体现了楚人对永恒的"幸福家园"的向往.乐生与事死的二重变奏铸就了楚美术特殊的艺术品格和审美旨趣.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145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科举政治与科举学
刘海峰
科举政治是指以考试选拔为官员主要录用方式的官僚政治.科举时代多数中高层官员由进士出身,而科举牢笼天下英才,不仅能消弭反叛力量,所选拔者尤多报效国家的志士.科举与古代地缘政治、吏治、朋党等问题都有密切的关系.科举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从隋唐到明清1300年间,大部分政治精英从科举选拔出来,科举对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产生的影响利大于弊.科举政治研究从一个侧面有力地支撑着科举学,促使科举学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166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论高中教育机会的差异性公平
冯建军
高中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具有排他性与选择性.这决定了高中教育机会公平是一种以才能为核心的差异性公平.它旨在依据才能的大小分配教育机会,使每个人得其应得,满足个体发展的差异,实现个体发展的公平.保证才能的公平,前提必须是才能选拔程序的公平,包括选拔制度本身的公平和制度执行的公平.程序公平是高中教育机会公平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高中教育的非义务性,以及才能发展方面不利群体的存在,要求公平的教育还必须考虑到非才能的因素,包括收取学费和对不利群体进行补偿,但非才能因素必须服从于才能第一的原则.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20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影响因素与政策选择
雷万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总量锐减并向城镇集中.以省(市、自治区)为单元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本文探讨了影响义务教育学校数量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在校生数量是影响学校布局最主要因素.总体看,"自然型调整"是影响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主导力量;但2001年之后,"政策型调整"的作用力日益凸显.从人口波动、城镇化发展及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趋势看,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应实现战略转型,遏制"一刀切"式撤点并校行为、实施"小规模学校建设工程"、建立多元参与、民主决策的机制是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改革的重点.
2010 Vol. 49 (5): 0-0 [
摘要
] (
188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