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1999年 0卷 1期
刊出日期:1999-01-25
论文
论文
0
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曹阳
我国当前出现的市场需求不足、生产过剩是相对的不足和相对的过剩,相对的是大众的支付能力,而九亿农村居民是中国大众的主体,农民收入增长放慢是最终消费需求不旺的主要原因;提高农民的收入,实质是要提高他们的可支配收入,这里的症结是要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减负是增收的前提;减负是政府的主要职责,而增收主要依赖农民自身的创造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并不需要特殊性保护,而是迫切需要消除制度性歧视,创造一个平等的自由竞争环境;由于工业品“短缺”时代的基本结束,中西部农村地区不能再走东部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工业的老路,中西部农村地区要有新的发展思路。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56
)
HTML
(1 KB)
PDF
(0 KB) (
7
)
0
本刊“村民自治”专栏文章获重大社会反响
邓宏炎
《新闻出版报》发表文章介绍健专栏三篇文章村极《新华文掬》持我本刊今年第二期刊发“村民自治。专栏文章一组共三篇,均被《新华文摘》第八期转载,《新华文摘》封面有“村民自治研究(三篇)”的醒目标题。在此之前,新闻出版署机关报《新闻出版报》发表了介绍该专栏的文章。’‘村民自治”一组文章之所以得到权威报刊的认可,主要理由有四:第一,切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十周年。我刊作为学术理论刊物,较早开辟了村民自治专栏。第二,此专栏论题意义重大。该专栏的编者按指出:…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28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试论农业组织制度创新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艾建国
本文在对我国农业基本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效率与公平是我国现行农地产权结构选择的主要依据,同时分析了以人口或劳动力平均分配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前提所形成的户营经济,目前存在着生产单位小型分散、与市场环境不适应等主要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制度变迁的成本分析,在以稳定农村土地基本政策和承包关系为基本框架和出发点的前提下,探讨了农业产业化这一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户营经济组织形式,并进一步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20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国际化
梅德平
农业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同时农业国际化又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是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实行农业的对外开放,走农业国际化道路对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应在加大农业利用外资的力度、完善农业利用外资的优惠政策以及对农业国际化的宏观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218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周光庆教授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周光庆教授近年从传统训估学出发,深入到语言与哲学的关系领域,尝试研究中国古典的解释学,发表I系列论文8篇.他在《中国社会科学M”8年第3期发表的《王粥(老子》解释方法论》一文是其中之一,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水文认为,王迅的玄学理论,是通过革新东汉经学注重名物训话、繁琐考据的解释方法,重新解释《老子》、《周易}》和《论语》而建立起来的。何晏也是玄学倡导者.但其理论成就不如王粥,主要就是因为他没有找到适合的新韵解释方法。因此,研究王迅的经典解释方法论,对探讨中国古典解释学,对透视魏晋玄学,都有重要的意…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6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20世纪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范先佐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20世纪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历程,总结了这门学科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指明了学科面临的一系列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227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关于素质教育的哲学思考
王坤庆
在我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主潮。然而围绕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出现了一些争论。本文从哲学特别是教育哲学角度,对当前争论的主要问题发表了看法,并在赞同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提出了培养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实施主体教育等深化教育改革的建议。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89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熊铁基教授《秦汉文化志》问世
凡夫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熊铁基教授撰写的《秦汉文化志》1998年IO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作者继《秦汉新道家略论稿》、《汉唐文化史》、《秦汉军事制度史》之后的又一力作。这部近三十万字的学术论著综述了秦汉时期的文化,既利用了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又有自己的特色。书中概括地介绍了秦汉文化的历史背景,讲述了与文化有关的制度和政策。对文化的几个重要方面:学术、思想、文学、风俗等,均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并注重其发展和彼此间的联系,注重其特点和新内容。本书许多章节内容,如“社会思潮”、“礼仪…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49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逆境教育问题初探
翟天山,杜时忠
文章指出,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着六个方面的主要缺陷,这些缺陷的产生与他们成长的环境密切相关。依据这样的分析,作者认为应该实施“逆境教育”,具体包括生活逆境教育、心理逆境教育和现实困境教育。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257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逻辑考察
郭元祥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从逻辑的角度考察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认为理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需要考察二者不同的逻辑基础;教育理论具有逻辑理性,而教育实践具有实践理性;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统一不仅是观念上的统一,而且应是逻辑上的统一。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236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论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政策
朱英
本文主要论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在面临各方面严重困难的情况下仍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推行了保护工商、鼓励创办实业、恢复市场经济、倡导兴农垦殖等一系列有关的政策与措施,对于促进民初工商各业的发展,从许多方面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38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现代写作精要》简介
凡夫
江少川副教授的《现代写作精要》一书,于1998年7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从现代视角出发,对五彩缤纷的写作世界作了“精要”描述,将讲述写作理论与方法技巧结合起来。全书约21万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写作引论”,探讨写作活动的本质和写作主体的建构;中篇为“写作过程”,内容包括“从生活源流中聚材炼意”、“在主体思维中构思运思”、“在语符转化中优化组合”、“于命笔加工中完善尽美”四个部分。下篇为“分类写作”,分类讲解了当代社会生活中使用效率高的一些文体的写作要求。《现代写作精要》简介@凡夫…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33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近代中国商会与市民社会研究的力作──评朱英著《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
章开沅
市民与市民社会近些年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讨的热点,人们多以为是由于西方(特别是美国)史学界的影响。其实,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里,50年代中期国内史学界早已讨论过与此相关的问题。当时可以争鸣的学术问题真是屈指可数,所以有人讥之为“五朵金花”。其中的一朵“金花”,即有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许多争论,都涉及到市民和市民斗争。后来这一问题的争执又延伸到太平天国史研究,在关于太平天国革命性质问题的讨论中,也涉及到有无市民力量参加及其作用如何等等。甚至在另一朵“金花”——中国近代史分期的讨论中,不时也出现…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41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论严复的神秘观
杨昶,王玉德
严复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新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观念具有两重性。本文剖析了他的神秘观,审视了他对宗教和传统方术的态度,指出严复想利用宗教的正面功能来改造中国,其宗教观不可轻易否定;而严复晚年溺恋世俗迷信,不仅是他在精神上“发育并不充分”的先天痼疾造成的,也是多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所致。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22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杨度对清末民族问题的认识
李里峰
作为君主立宪派的中坚,杨度对清末民族问题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并曾以民族问题向革命派发难,宣传君主立宪。杨度对清末民族问题的认识包括三个要点:一、蒙、回、藏等族因国民程度低下而极易分裂,从而导致瓜分亡国;二、满汉矛盾起因于清朝统治政策的失误和满汉之间的双重误解;三、驳斥革命派的“亡国”论和“排满”论,进而得出中国只可行君主立宪而不可行民主共和。本文对上述观点的得先进行了评议,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204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漕运与社会制衡
吴琦
中国古代集权社会,统治者十分重视社会的稳定与否,总是想方设法着力于调控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其中,漕运是统治者平衡、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封建社会后期,统治者熟练而频繁地利用漕运进行社会制衡与调控,消弭诸如重赋、灾祸以及物价波动等造成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港运的社会制衡功能主要表现在赈济灾荒与平粜市价两方面。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5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汉唐节日饮食礼俗的形成与特征
姚伟钧
节日饮食礼俗的形成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社会活动中,适应生产、生活的要求而创造出来的,许多年节形成和成熟于汉唐时期,并传延至今。每个节目都有不同的饮食礼俗,集中反映了汉唐文化的内容和色彩。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201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九十年代的思想裂变─—“当代思想史”片断
樊星
在90年代的多元文化思潮中,后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是两股影响较大的思潮。本文在开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了当代国内外学人多角度阐释两大思潮的思想格局,还揭示了当代思想裂变的壮丽景观,又分析了90年代思潮与80年代思潮的联系与流变轨迹,并对之作出了独到的评析。本文宏观评述思想、文学、艺术、史学的开阔视野,是作者尝试拓展思想史写作新思路的一个特色。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261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太阳意象的契合与悖逆─—郭沫若与屈原之比较
沈光明
在中国文学史上,太阳意象密集性的出现,认真说只有两次,一次是在屈原的辞赋里,一次是在郭沫若的《女神》中。本文由此对两位诗人笔下的太阳意象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认为,屈原、郭沫若之所以在审美意象中有这种契合性的选择,是因为这两位诗人都处于历史的转折时期,都表达了转型时期人们对光明的一种期待。但由于两位诗人处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他们对太阳意象的理解极不相同。屈原多以类比自况的形式来证明自己人格之伟大,郭沫若则是以太阳意象来表达“五四”之子们对光明的渴望与对力的赞美。理解上的差异也意味着人之自觉的程度与距离。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477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新诗的“自由化”与“格律化”及其他─—论郭沫若闻一多诗美主张和创作表现的异同
李乐平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和闻一多因其个性特点,对诗之精神的理解和对诗歌创作的态度不同,而形成了二者美学追求上的显著差异。前者认为新诗创作应追求“自由化”,并强调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创作的真谛;后者则主张新诗创作必须讲究“格律化”,并认为“相体裁衣”才是好诗产生的基础。这种差异也使他们在诗歌创作的风格上运然不同,前者倡导平民意识,后者强调高雅追求。同时,二者的诗歌创作,无论是表现手法还是创作方法乃至构思特点,又表现出某种一致性,并都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这种现象表明,无论在何种理论指导下进行艺术创作,也无论倡导何种艺术风格,只要炉火纯青到情思与意境的浑然一体,就能够创作出不朽的艺术作品。郭沫若与闻一多之间的论争与创作追求的异同,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632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关于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的构想
曾祖荫,来非时
一个民族的艺术范畴发展史,可视为该民族以元范畴为逻辑起点和思辨核心的审美心理发展的历史流程;而艺术范畴体系,则是该元范畴符合审美心理规律的历史的展开,并且呈运动状态的、逻辑有序的基本概念系统。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乃是元范畴“道”随历史分期发展向二级本质(范畴)转化,并由第三级子范畴(具体艺术范畴)从意动、形态、价值等三个层面上的展开所构成的审美心理一思维之网。道与艺术形象的对立统一,是贯穿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发展史始终的基本矛盾。其本身具有自我运动的特点:一是道由外在于艺术而逐渐渗入艺术,最终完全艺术化;二是道由外在于艺术主体而逐渐内化于艺术主体。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53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东晋玄道释的世俗社会化与审美向气化自适美论的转化
陈竹
东晋之气化自适美论是曹魏暨正始时期自然——自由的气化精神向南北朝文气说整合、归总、体系化过渡的必经中介,其间起关键作用的是郭象玄学及以此为契机的儒道释三教的合流。在这种思潮中出现的观念、范畴的转化,从心理一思维学底蕴上说,都是通过中国原型文化固有的气论之心理一思维方式这个唯一途径才得以实现的,无疑也对气论美学观有所推进与发展。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51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语言与文化─—从语言的分化融合看文化及其发展
赵宏
本文认为;1.不同的地方文化往往会在各地的方言中打下自己的烙印。因此,方言是考察文化及其发展变化的宝贵材料。2.分析语言的社会变异可以确定说话人的地位、职业、年龄、性别,同时还可以确定交际双方所处的是一致关系还是权势关系。3.对某一语言中源于其他语言的底层语言成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揭示文化史上被掩盖着的大量事实。本文用各种论据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论证。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75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语言的功能:描述还是完成行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鲁苓
本文以奥斯汀提出的“描述还是完成某种行为”命题作为一种视角,切人言语行为论所阐述的语用学基本问题;由此出发,就言语行为论对语言学发展的意义以及它自身的理论缺陷作出简要的评析。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4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壮侗语族语言汉语借词语音系统的比较研究
陈宗林
本文主要讨论壮侗误族语言的汉语借词。旨在通过壮侗语族各语言汉语借词的横向比较,找出它们在音节结构、声调、声母和韵母方面的共同特征,并透过壮侗语族诸语言汉语借词声母或韵母的变异现象,追溯汉语语音历史演变的痕迹。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壮侗语族语言汉语借词的音节结构相似,声调、声母和韵母都有比较整齐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这是壮侗族语言在历史上长期受汉语影响的结果,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重要佐证材料。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249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国家机关侵权行为认定及赔偿探讨
宋才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国家机关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构成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权责任的根本要件,是其侵害行为的违法性,直接的、实质性的要件是其损害的事实。必须依法认定国家机关行政、刑事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人身权、财产权的侵权行为,依法确认相应的行政赔偿、刑事赔偿义务机关。受害人有权依据国家赔偿的程序、时效及计算标准的规定,向赔偿义务机关索赔。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3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限制竞争行为与我国反垄断立法
邓保同
本文在比较归纳国外对限制竞争行为认定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反垄断立法应认定的限制竞争行为体系,主要包括固定价格协议、划分市场协议、联合抵制和排他性交易、价格歧视行为、搭售及行政性垄断。而不适用反垄断法的限制竞争行为,只包括自然垄断和国家特许垄断。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72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论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王新华
当前投资者和消费者都找不到自己的“热点”,生产和消费双双下滑;随着经济的逐步回落,长期投资收益和长期居民收入双重预期下降,导致民间投资倾向和居民消费倾向同时下降,使内需』总量下降,显现通货紧缩的症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暴发和宏观调控目标“软着陆”产生碰撞效应,加剧了经济的下滑,延长了本次周期经济的低谷期,是导致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我国现阶段经济总量过剩和有效供应不足同时并存,呈现出结构性失衡的状态,严重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导致通货紧缩的基本原因。面对当前紧缩的经济环境,我们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高增长─—低通胀’”的宏观调控目标,着力改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使国民经济步入“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轨道。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087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澳门经济发展概况及其主要特点
谭克绳,徐昌琴
澳门在16世纪80年代至17世纪30年代,曾是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国际商埠。20世纪60年代以后,澳门经济经过长时间衰落之后开始持续增长,形成了出口加工业、旅游博彩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建筑业四大经济支柱,其经济特点为:1.以博彩为中心的旅游业成为第一大产业;2.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规模小,分散经营;3.对外依赖性很大;4.产业门类不齐全,行业分布过于集中。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817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一部研究布哈林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力作─—《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评介
郑建邦
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这使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更加关心并努力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和历史命运,特别关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近期,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聂运鲜教授撰写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布哈林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一书,就是这种努力探索中的一个可贵的成果u该书以列宁的晚年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运用丰富的文字材料和史实,比较全面论还了布哈林一系列鲜为人知并具有创见的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和观点,展现了布哈林对…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7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评孙绵涛教授主编的《教育政策学》
黄兆龙
华中师范大学孙绵涛教授主编的、由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政策学》,是目前中国大陆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研究教育政策问题的的学术专著,为教育科学百花园又增添了新的奇葩。“一个革命政党的任何行动都是实行政策。”“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话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的教育政策,是其领导与控制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没有共产党、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的教育政策,就没有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就没有全民族素…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257
)
HTML
(1 KB)
PDF
(0 KB) (
7
)
0
在观流辨异中见唐宋诗歌风采─—评阮忠著《唐宋诗风流别史》
赵辉
新近武汉出版社出版的阮忠《唐宋诗风流别史》,谈的是唐宋时期诗歌流别的风格特征以及它的源流变异。本书不乏“仁”、“智”之见,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宏观上对流别与流别之间、流别与杰出诗人之间的关系作鸟瞰式观照,把握流别及时代诗歌创作的塑作风貌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作家与作家之间、流别与流别之间总存在着横向或纵向的影响,并由此而衍生出新的文学流别。因而,对文学流别的研究,只有跳出流别的圈子,从微观人手,从宏观着眼,方能理解不同流别诗风形成的来龙去脉,把握时代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唐宋诗风流别史》…
1999 Vol. 0 (1): 0-0 [
摘要
] (
155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