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1998年 0卷 3期
刊出日期:1998-03-25

论文
 
       论文
0 随附性: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新“范式”
高新民
随附性是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一个新范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本文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对当今随附性研究之缘起和主要问题,随附性的种类及其相互关系,随附性与还原、决定的关系,西方随附性研究的得失及启示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文章最后认为:随附属性与关系是宇宙万物尤其是心理现象中的一种在过去被忽视了的但又极其重要的新属性、新关系,对它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将丰富我们的宇宙结构图景和心身理论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18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J·金的随附性理论初探
殷筱
西方著名的心灵哲学家J·金是当代随附性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他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对随附性的描述性说明以及对随附性各概念所作的细致分类,他还在随附性的讨论中引进了可能世界的理论和模态算子。虽然J·金的随附性理论遭致了赫尔曼、皮特里等人多方面的非议和责难,但是,J·金把随附性看作是一种不同于因果关系的协变、依赖或决定的关系范畴,无疑为我们解决传统的心身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我们认识宇宙的结构图景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120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论认知科学联结主义模型的前景
熊哲宏,胡志东
本文在描述联结主义模型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理论优势和应用价值两个方面对联结主义的前景作了初步分析。联结主义以其新的计算模式、人脑作为并行处理系统的真实工作模型、解决常识知识问题的可能性等,而明显优于符号处理模型。在神经网络的技术应用方面也有广阔的前景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171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观念转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世纪话题
王齐洲
本世纪初,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相伴而生。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体系是随着中国文学史学科体系的定型而确立的,它们的基础都来自于传统文学观念的现代转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不仅接受了西方现代文学观念,采纳了西方价值标准和研究方法,而且使用了一整套西方权力话语,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学术研究的新格局。其积极意义是促成了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使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现代学术接轨。其消极影响是抹煞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事实上存在的差异,忽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现象的研究,把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印证西方文学思想的材料,丧失了与西方文学平等对话的权力。21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将摆脱一切向西方看齐的民族自卑心理,以我为本,转换观念,重新确立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179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试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语言意识
孙文宪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意识的构成中,语言意识占有重要的一席。现代批评在其发展的数十年中,一直在为如何理解文学和语言的关系而困扰。其一方面通过文言与白话的论争,揭示了文言话语系统的意识形态属性,另一方面却又在传统语言观念的影响下,表层化地把这种矛盾理解为文字与口语的对立即工具之用的矛盾,造成现代批评对语言的检讨始终游移在“体”、“用”之间。观念的含混不仅影响了现代批评语言意识的成熟与深化,而且还淡化甚至消解了对文言批判的力度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186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文学批评的文化视界及其方法论意义
王耀辉
本文认为,具有现代哲学思辨性和理性批判精神的批评思维的建构,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究中,应给以充分重视的一个问题。而建立起自觉的、更具有哲学涵摄力的文化视界,将使文学批评既具有一种更为深邃的历史意识,又具有一种哲学的思辨性和理性精神。文章从文学艺术的文化本质和文学批评的哲学出发点两个层面,论证了建立文学批评文化视界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从“文化观照的整体性原则”、“理性观照的批判性原则”、“面向未来的前导性原则”三个方面,探讨了建立文学批评文化视界的方法论意义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20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史学四题
章开沅
本文认为:1.离异与回归是人类文化史上经常交替出现或相互伴生的两种趋向,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离异与回归都需要适度:离异不可无根,回归不可返古;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在资本家个人与资产阶级整体之间,多做一些集团研究,然后再进行类型的归纳与区别,可弥补既往阶级分析的缺失,所得结论比简单的上中下层划分更切合实际;史学的发展,需要通识与通才,通识非但可贵,形成亦殊不易,史家如缺乏通识,则易流于支离破碎,乃至成为之学;识山不易,识史更难,史感并非与生俱来,昔人诗词中亦有富于史识史感者,读之可以增添治史悟性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137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论清政府对外方略的改变
高路
清政府盲目自大地将中国封闭于世界之外,因而在19世纪初迅速地落后于西方诸国。被西方炮火打开大门后,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清政府仍抱“中央帝国”的观念,持旧有的御夷之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内部从中央朝政的主持者到沿海、江南一带的疆吏因内忧外患的逼压,因受西方人“和平”策略的诱导,因有了较多的对外接触的体验,思想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共同促成中央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出台了新的对外方略。新的对外方略是中国认同西方资本主义国际外交规则的开端,也是中国外交政策近代化的嚆矢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152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新论
董泽芳,黄学文
关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严重影响了学科发展。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在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论上存在误区。并提出确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充分考虑本学科研究的系统性、灵活性、时代性与本土性特点,应根据时代发展与学科建设的要求,从三个层面上揭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在认识论层面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社会现象;在目的论层面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社会互动的机制及协调发展的规律;在选择论层面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中的教育社会问题。研究对象的三个层面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可以在整体上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通过对教育社会现象,尤其是对教育社会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与社会互动的机制及协调发展的规律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319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简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吴康宁
鉴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社会学仍处创建阶段,有必要在学科性质问题上形成一些基本认识。本文扼要评析了国外学者关于教育社会学科性质的三种观点,即“规范学科论”、“事实学科论”和“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论”。结合对上述三种观点的评析,本文提出了三点看法:第一,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第二,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特殊理论学科;第三,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662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的探讨
孙绵涛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关于管理的论述的分析,指出马克思论述的是管理的属性而不是管理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讲的管理的属性不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而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本文还运用马克思论述管理的属性时所提供的方法论对教育管理的属性,进而对教育管理的本质属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科学教育管理的本质是教育管理者按照教育管理自身的规律和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阶级的要求,为更好地促进人类自身再生产从而为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教育目的而服务的一种活动。本文还对研究教育管理本质观对认识其他教育管理观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270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湖北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人才竞争力问题研究
李以章,刘仁忠,高杨帆,雷毅
本文考察了湖北省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人才的现状,并在纵向比较的基础上与有关省份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表明:湖北省技术市场已初具规模,在高新技术如汽车制造、生物工程、激光技术等领域已形成一定优势;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科技人才的主要力量已投入生产第一线。但同发达地区及周边省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科技大省的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结构不合理。为此,建议成立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环境稳定和引进优秀的科技人才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240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渠道
张启春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现状、问题的分析,说明必须建立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三方各自在资金筹集中的地位和责任,明确了各自应承担的方式和份额,以及对基金筹集的财政管理问题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157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马克思恩格斯美学中的现实主义艺术精神
董中锋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中,现实主义既有作为创作方法的意义,又有作为艺术精神的内涵。作为艺术精神,它强调的是创作主体的现实精神——直觉与勇气,它注重的是文本的现实精神——真实再现。“莎士比亚化”是艺术精神的形象化表述,是主体的现实精神与文本的现实精神完美统一而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在莎士比亚那里,现实主义从一种艺术风格、一种艺术方法深化为一种艺术精神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215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康德的徘徊——康德纯粹美与依存美关系探微
蒋峦
康德的美学思辨始终围绕纯粹美与依存美的关系展开。首先康德从定义、对象以及各自的价值与困境上将二者严格区分开来。同时他也重视二者的关联,这种关联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二者具有关系的同一性,即在同一对象上纯粹美与依存美可以得到统一以及二者具有一致的根源与基础——“合目的性的形式”。第二,康德的美学思辨已内涵有辩证转化的因素,即在一定的条件下纯粹美与依存美可以相互转化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210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回归功利: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之走向
姚晓南
如何界定审美文化的功利性,成为9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研究的焦点问题。传统美学的功利观,更多关注的是美和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其审美文化的内涵相对而言是狭窄的。而当代审美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相互融合,大大扩展了审美文化的内涵,其生活化、实用化、技术化、商品化及其与大众生命活动的同一性特征,宣示了审美文化向现实社会生活的功利性回归。这种回归,是美学的进步而不是退步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179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略论联邦德国争取统一的努力
黄正柏
1990年德国统一是联邦德国长期努力的结果。联邦德国在困难的条件下,长期坚持了统一的目标,从多方面努力为此创造条件。到80年代末欧洲发生剧变的条件下,及时提出并大力推动德国统一,终于实现了目标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140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阿登纳与法德和解(1949~1963)
梁瑞平,吴友法
法德和解是二战后西欧、乃至世界政治格局中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本文结合二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国际形势,分三个阶段重点论述了阿登纳在法德和解过程中的作用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387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工业化与德意志帝国内外政策的调整
邢来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德意志帝国已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化国家。国家的迅速工业化使帝国政府在内外政策上作了一系列的调整:经济上,由自由贸易政策转向贸易保护主义,继而又采取促进出口、进军国外市场的新方针;统治策略上,由对工人运动的镇压政策转为和解政策;对外政策上,“大陆政策”变成“世界政策”,开始角逐世界霸权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255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试论中国现代书评的发展及特点
刘卫
本文勾勒了中国现代书评文体发展的脉胳,对不同时期书评文体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从时代变迁及文体自身演变的角度探讨了成因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12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浚源疏流 体备思精——评林非主编的《中国散文大辞典》
阮忠
浚源疏流体备思精——评林非主编的《中国散文大辞典》阮忠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其实中国也是一个散文的国度。近几年来,散文为广大读者喜爱而有一股股创作与欣赏热潮,闲适散文、文化散文、抒情散文等等同时并出,彼此竞放,令人目眩。相形之下,当代散文...
1998 Vol. 0 (3): 0-0 [摘要] ( 151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