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1997年 0卷 3期
刊出日期:1997-03-25
论文
论文
0
香港回归前的公共财政研究
乔洪武
《基本法》第107条强调平衡预算、避免赤字及政府总开支要与香港总产值增长率相适应。这是未来特区政府应坚持的财政原则。这一原则源自香港政府长期一贯坚持的“量入为出”的审慎理财哲学。然而,港英政府在90年代后过渡时期则逐步背离了“量入为出”原则。本文通过对港英政府背离这一原则的原因、后果及我国政府干预的研究,说明坚持香港政府以往一贯奉行的、在《基本法》中又加以重申的“量入为出”原则,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与稳定的重要条件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271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借鉴X效率理论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刘小怡
X效率理论是最近20年来在西方经济学界兴起的经济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加强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调整国有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的同时,建立起一套针对所有代理人的激励机制。2.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3.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方法。4.必须改变国有企业的外部环境过于宽松的局面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167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对我国金融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
杨凌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是以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其自身增长的。在总量得以长足扩张后,我国金融业必须积极探索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具体对策与思路是:1.对我国金融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要有足够认识;2.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3.进一步强化中央银行职能;4.要大力发展国有商业性金融机构;5.一定要提高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167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教会大学史研究的文化视野
章开沅
从20年代后期开始的教会、教会大学“本土化”进程,并非全都是由于民族主义的挑战和政府法令的压力,基督教内部的顺应潮流趋向与适应环境机制也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人们常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应包括业已在相当程度上“本土化”了的基督教文化。加强宗教和宗教文化研究,不仅可以借此吸取传统文化的营养,而且有助于宗教自身正常的、健康的、趋向高品位的发展,使宗教与社会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156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晚清社会转型的教育需求与教会教育的演变
余子侠
晚清社会转型要求教育由传统的“治人之教”转向为“治事之教”,逐步实现教育的国际化、专业化、世俗化和相对的普及化。由于中国教育转型显得过于沉重滞缓,致使教会教育乘间获得立足发展的条件,并在某种程度上承负了转型社会对教育提出的部分职责和需求。教会教育亦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受教育与社会之间供需法则的支配而发生自己的改变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243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张凌高与华西协合大学
秦和平
本文通过对张凌高主政华大校务业绩的分析,探索张凌高与华西协合大学发展完善间的关系,从中认识中国教会大学的变化,历史地认识“教会学校”的性质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329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论50年代末急于求成的社会心理
陶季邑
本文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指出,在我国50年代末存在全国性急于求成的社会心理,并进一步分析了形成这种社会心理的原因,探讨了这种不良的社会心理对当时及以后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使今人认识到急于求成的危害性,坚定反“左”的决心;还使今人认识到社会心理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因此,当前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注意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动向与特征,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155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对中国50年代“新经济政策”的探讨
王丽荣
文章对党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遗留问题而提出的中国式“新经济政策”的前因后果进行了考察。认为它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继续,是痛感过渡太急太快的一种补救措施,是受苏联“新经济政策”启迪的结果。但这种中国式的“新经济政策”尚未实施就放弃了。党的好思想、好政策一再受到“左”的冲击,呈现断裂——修复——再断裂——再修复的曲折发展。文章讨论了这一现象及其原因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192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文化冲击、革命与近代宗族社会——以近代湖北黄州宗族社会为例
林济
本文以近代黄州宗族社会为个案,考察文化冲击、革命与近代宗族社会关系。作者认为清末以来西方文化冲击使近代宗族社会传统士绅领导阶层出现断层,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传播又使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从思想上完成对宗族制度的批判,成为农村社会革命的领导者。农村社会革命实现对宗族制度的物质批判,而它又是清末以来文化冲击的发展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236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评伽达默尔解释学的问答逻辑
何卫平
问答逻辑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理论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他思想中最具有独创性的部分之一。它来自两个方面的启示: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和柯林伍德的对话逻辑。伽达默尔通过对两者批判性地融合与升华建立了一种与哲学解释学相适应的问答逻辑,这种逻辑从一个非常重要的侧面深刻地揭示了理解和解释的本质,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解释学理论,至今仍是一个非常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研究的课题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222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科学问题演化的动力学思考
刘冠军
科学问题自身的内在矛盾——已知和未知、未知和欲知、科学主体和科学客体的矛盾是科学问题演化的直接动力;科学主体的创造性思维和对真、美、善的追求是科学问题演化的关键性动力学因素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150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西西弗斯的石头——论科学中的形而上学
杨足仪
作为对宇宙、人生的深切和终极关怀与探索的哲学形而上学所具有的完备性,是其它科学所不可取代的,也是一切学问的基础,其它学问的有效性、合理性由它得到说明和辩护。实际上,对世界本质的形而上的信仰和追求是西方众多科学家、哲学家的共同理想。而西方自然哲学史也就是寻求科学知识确定性基础并努力为科学合法性辩护的历史。事实表明,形而上信念已逐步内化为科学家的思想、良知、研究纲领、规范结构或科学的精神气质之中,形而上学是科学中的西西弗斯的石头,将永远存在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222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试论“人的自由发展”的涵义
涂艳国
“人的自由发展”既与“人的发展”相关,又与“人的自由”相联。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人的发展是在活动中并通过活动进行的;人的活动有自主与非自主两种状态,人的自由就是人的自主活动状态;人的自由发展只能存在于人的自主活动状态即人的自由之中,但人的自由并不等于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个性自由的实现,主要是指人按照自己的内在本性的要求去支配自身的发展;但现实的人的自由发展又要受一系列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人的自由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338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教育价值的辩证概念
张巽根
本文对教育价值进行科学认识,追究它“是什么”的问题。这一研究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承认许多教育价值事实及所处的位置,也决定了认识的成果即教育价值的辩证概念是建构起来(不是抽象出来)的。本文由哲学概念“价值”推演出教育价值概念的结构,以各种教育价值观为概念的内容,用结构来组织内容,形成综合统一的概念。将它概括为:教育价值是指以教育的属性满足人的需要的不同种类与不同层次的总和。并予以图示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231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语文教育学学科方法论
陈菊先
语文教育学学科作为跨世纪的语文教育的理论形态,从方法论看,它是多学科高度综合渗透的产物。它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建构其体系,因此必须用不同层次的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方法来研究它、完善它。本文认为,研究语文教育学的方法涉及哲学方法,有机的、大系统的综合方法,教育科学方法和现代语文教育学理论四个层次。上述方法依次为方法论基础、中介方法、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140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现代汉语语法事实挖掘说略
段益民
本文试图通过探讨语法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流程,揭示语法研究中观察、描写、解释的操作性特征。文章分析了坐标的界定及语料的初始处理,探讨了语形、语义、语值、语境的层级证明法,论述了语言解释的层递性类型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18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试谈在动态研究中发掘语法规律
吴继光
语法规律的发掘要在动态研究中进行。本文从对象格式与相关格式、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语法形式与交际功能、共时系统与历时系统、语法事实与语言的外部因素等五个方面讨论了在动态研究中发掘语法规律的常用途径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148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现代汉语语用价值之考究
郑贵友
本文从两个方面讨论了现代汉语语用价值考究的问题:一、语值考究的语言学前提和基础;二、语值考究的对象、内容和基本方法;三、语值考究的方方面面;文末附带一个简短的说明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52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V在了N”结构新探
董晓敏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中“V在了N”结构。“V在了N”指“站在了门口”、“躺在了床上”一类结构。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使用情况;第二,说“了”;第三,说“V”;第四,说“在”;第五,说“N”。最后从总体上描述了“V在了N”的结构功能、语义特征和语用价值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285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的科学幻想——鲁班造木鸟故事的古今演变
刘守华
唐人笔下记述的鲁班以巧手高艺制作载人飞行的木鸟的传奇故事,包含着用人工制造飞行器以征服天空的科学幻想。它可能对现代飞机的发明研制有过积极影响。它深深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中,可视为世界上同类型故事的最早记载或源头。俄罗斯李福清博士断定这一故事由印度传来的论据不足,在中印文化交流中不能完全否认中国故事传入印度所造成的双向交流事实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639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文化流程中的“中山狼”
林继富
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中山狼故事,以其独有的哲理思想和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民众,因而廓清其来龙去脉,把握其文化属性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将我国中山狼故事置于世界民间故事的流程中加以研究,在比较中既探讨了该故事的共性,又分析了该故事的民族个性,并得出其文化之源。在大量的文本分析中,着重解剖了中山狼型故事交流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161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在探求中形成中国特色——读邢福义《汉语语法学》
季光
在探求中形成中国特色——读邢福义《汉语语法学》季光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1898年,《马氏文通》的出版,是一个极大的转折点,标志着汉语研究一个新时期的开始。”(《〈中国现代语言学丛书〉序》)为纪念《马氏文通》出版100周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最近推...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203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确保学术质量 争创一流学报
确保学术质量争创一流学报我校文科学报1996年文摘率居全国前列最近,中南财经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服务部提供了一份《检索咨询服务报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的文摘率处于全国期刊的前列,在2000多种期刊中排第18位,在400多种大学学...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107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当代文学事业的一项基础性建设——《中国当代文学辞典》评介
潘石文
当代文学事业的一项基础性建设——《中国当代文学辞典》评介潘石文辞书编纂,是铺路搭桥的伟业。不屑为之者有,不敢问津者众。以中国当代文坛而言,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怎一部“书”而了结。然而,王庆生先生及其助手,不惮繁难,从1986年起着手编纂《中国当代文学辞...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207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皮亚杰哲学思想研究的心理学意义——读熊哲宏《皮亚杰哲学导论》
程利国
皮亚杰哲学思想研究的心理学意义——读熊哲宏《皮亚杰哲学导论》程利国由皮亚杰创立的发生认识论,无疑是人类知识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熊哲宏教授撰写的《皮亚杰哲学导论》一书(简称《导论》),为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注入勃勃生机。诚如《导论》所指,发生认识论包含哲...
1997 Vol. 0 (3): 0-0 [
摘要
] (
250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