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1993年 0卷 5期
刊出日期:1993-05-25

论文
 
       论文
0 毛泽东关于语言问题的论述
刘兴策,刘斌
毛泽东不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是我国人民使用现代汉语的典范。毛泽东不是语言学专家,可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与工作实践中,总是高瞻远瞩,经常论及语言的学习与运用等问题。他对于语言问题的精辟见解,至今还闪耀着灿烂夺目的光辉,并成为我国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在纪念毛泽东诞生100周年的时候,我们重温他对语言问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9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毛泽东著作中比喻的结构类型
汪国胜
一、前言 1.1 毛泽东著作是现代汉语的典范作品。毛泽东著作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比喻。全面地考察毛泽东著作中比喻的运用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现代汉语中比喻的基本面貌。 1.2 对于比喻,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拟从结构的角度对毛泽东著作(《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中的比喻作一系统的描写,也可以说是以毛择东著作为语料,对现代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99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毛泽东著作中是非性反问句的反意类型
萧国政
反问句在表义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形义相反”,即一个反问句的语表形式是VP,那么它对应的语里非反问等义形式(简称“语里形式”)就是-VP(VP的否定形式);反之亦然。本文讨论是非性反问句的语表形式和与之等义的语里形式之间语义对应关系的类型——反意类型。揭示出反问句反意的类型,不仅能打通反问句从语形到语意的理解通道,使语言教学、机器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21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论毛泽东著作中的同指词语
吴永德,朱磊
本文以《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为例,考察现代汉语中各类同指词语的语表形式和语用价值,并以此论证毛泽东在运用同指词语方面所独具的特色。这里所说的“同指词语”是指称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组词语。其中自然也包括词汇学范畴中具有严格同义关系的同义词。为叙述方便,下文有时简称“同指”。例如: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2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对外开放理论的新突破——论邓小平对马列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王璘
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主流的新形势下,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提出我们不但要实行改革,对内搞活经济,而且要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坚持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这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1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及其构建
刘锋
一、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必要性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头绪繁多。我认为,构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0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略论社会开放与社会发展
刘祖云
在社会学研究中,人们常常根据其社会内外联系的多少及其强弱将社会划分为封闭型社会(closed society)和开放型社会(opened society)。一般来说,前者是指建立在小生产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社会,后者则是指新大陆的发现、新航路的开通、环球航行的实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产业革命的发展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现代社会。由此可见,在世界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3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
钟坚
10多年来,在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中国经济动态变革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沿海特区经济异军突起,为总设计师邓小平所筹划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添了绚丽光辉。一我国经济特区,经过10多年的风雨春秋,已经在南国的大地上建立起来了。寻觅其发展的足迹,我们发现其间经过了三个阶段。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77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论金融模式的差异及模式的转换
杨凌云,徐学庆
金融模式是经济体制模式的派生物,它源于后者而又服务于后者。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模式就必然伴生有相应的金融模式。本文从经济体制模式与金融模式二者的内在联系入手,分析不同经济体制下金融模式的差异,探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金融模式及其实现的途径。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1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与发展》出版
宋斌
由张家骧教授、万安培副教授主持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与发展》(40万字),1993年4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传播、运用与发展的学术论著。它史料翔实、考证严肃认真、研究全面深入,对有关经济事实评价公允,重点总结并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8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行业协会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孟祥华
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迟早要恢复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席位(以下简称“复关”)。“复关”后,既可享受系列的贸易及关税优惠,同时又必然承担一系列对等的义务,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也将是全面、持久、广泛和深远的。从总体和长远上看,利弊共存、利大于弊;从局部和短期上看,利弊参半,甚至某些行业或部门是弊大于利。因此,在我国社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7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多义系统的文化观照
王作新
语言里的词往往是概括地反映客观对象的若干特征,而不只是一种特征。在具体的言语中,突出或强化某种特征,并使之固定下来,能够独立运用,这样词就逐渐具有了多义性。多种意义的有序聚合,便构成了词的多义系统。多义性是语言里大多数词具有的属性。英语动词take,据《the Advanced Learner's Dic-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0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新注新译《资治通鉴》序
张舜徽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名誉会长、我校历史文献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导师张舜徽教授,于1992年11月27日在武昌逝世。张教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他的逝世,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更是本刊的巨大损失。几十年来,张教授一直十分关心本刊的发展。在1955年本刊创刊号上,他惠赐数万言的力作《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基本书籍及其读法》;在1992年本刊百期纪念中,他又著文勉励本刊“日进无疆,发出更大的光芒!”对他的逝世。本刊同仁深为悲痛。这里,我们特地发表张教授逝世前一星期写作的《新注新译资治通鉴序》,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景仰与缅怀之情。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884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高山仰止——读《讱庵学术讲论集》札记
张三夕
《讱庵学术讲论集》(岳麓书社1992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讲论集》),是张舜徽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学术著作。它包括先生的学术报告、单篇论文、群书序跋、友朋书札及论学问答等内容。近60万言。其中大部分是用语体文写作的,少部分是用文言文撰述的。行文上除保持张先生各种专著所特有的简约平易、从容畅达的一贯风格外,还体现着先生生动活泼、机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8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英印殖民国家机器问题初探
杨昌沅
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花费了100年时间(1757—1858年),并在逐渐占领的印度领土上建立起压迫、剥削印度人民的庞大的殖民国家机器。笔者就此问题作粗略探讨。一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出现,是与1600年创立的英属东印度公司的侵略活动紧密联系的。1613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西海岸苏拉特建立第一个采购站;17世纪末又在印度南海岸建立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0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印度议会民主制述评
闵光沛
印度宪法确立了印度的议会民主制。该宪法于1949年11月26日通过,并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按照宪法条文规定,印度实行“一种联邦议会的政府体制”。其要点包括:实行成人普选权,规定凡在审定资格之日年满21岁的印度公民都有选举投票权(1989年通过一项修正案,将投票人的法定年龄降低至18岁);联邦中央的立法机构由两院组成,联邦院即上议院,为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21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试论近代印度、中国的铁路政策——兼论两国资产阶级的早期成长环境
陶笑虹
近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活动的开展,铁路逐渐出现在东方古国印度和中国的国土上。由于两国近代社会的不同特点,导致两国政府在铁路问题上实行了两种不同的政策,其结果分别对两国近代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印度和半殖民地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的冲击和影响。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7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拉杰普特时代印度宗教的发展与变化
庄万友
拉杰普特一词,源于梵语的rajan和putra,意思是“王子”。7世纪中叶,一度统一过北印度的戒日帝国解体后,北印度各地独立的王公多以“王子”或“王孙贵族”自居,相互混战,割据称雄,导致大部分地区的分裂局面一直延续到13世纪初。许多史家因此而将北印度历史上这段政治分裂的时期称为“拉杰普特时代”。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20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诗眼:中国诗歌美学的重要概念
范军
“诗眼”是古代诗人、诗论家对古典诗词创作和鉴赏经验的理论概括。何谓诗眼,古人说法不一。清人刘熙载的看法较为圆通和恰切:诗眼不只是“某字工,某句警”,而且是与全诗主旨有内在联系的“神光所聚”之处。诗眼即诗的眼目,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警传神的地方,是“一动万随”、能够揭示“全诗之指”的关键所在。它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警句,都无不与整首诗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7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论张三丰传说
刘守华
元明之际的著名道士张三丰,是一个不仅在中国道教史上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相当地位的人物。他以创编太极拳和武当内家拳知名于世,又有《张三丰先生全书》传留至今。声名显赫为皇帝所景仰,却又行踪飘忽不知所终,给人们留下难解的谜团。近年出版的由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指出:“永乐间,属全真一系的道士张三丰,受成祖的歆仰而隐遁高蹈,以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95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来自“花间”,超出“花间”——论荆南词人孙光宪的创作成就
刘尊明
一、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重要词人孙光宪是五代荆南词人,《花间集》收其词共25调61首,仅比温庭筠少5首,却比韦庄多13首;另外,《尊前集》收其词23首,皆《花间集》所无者,合计起来共达29调84首之多,除了南唐的冯延巳,孙光宪可谓唐五代文人中写词最多的一个。若单就《花间集》而论,温庭筠是晚唐词人,那么《花间集》中五代词人写词最多的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5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屈原“发愤以抒情”新探
袁定坤
一、“愤”就是“怒”吗? 有人提出“发愤以抒情”是屈原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这是很有道理的。屈原《九章·惜诵》开篇就提出“发愤以抒情”,可以说概括了屈原诗歌创作的总特征。屈原作品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抒情性,而情因愤生,他的作品强烈的悲剧美感力量源于一个“愤”字。对这个“愤”作何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25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楚风丝绸纹饰风格特征略论
辛艺华
楚风丝绸织品,这个人类古代文明灿烂一页的发现震惊了世界。它无言而雄辩地向我们展示一个久已消亡的文明所曾达到的高度。作为规模宏大的楚文化的一个侧面,楚风丝绸积淀着特定的时代美感。它的创造者们在极受限制的手段中,通过千姿百态,无穷变化的神、人、龙、凤、花草纹饰的异构和同构,极其气派地显示
1993 Vol. 0 (5): 0-0 [摘要] ( 15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