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1992年 0卷 6期
刊出日期:1992-06-25
论文
论文
0
博求人才 广育士类——祝贺学报哲社版出版100期
王庆生
我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到今年11月,正式出刊100期。从1955年创刊到现在,学报已走了38个春秋。38年来,学报犹如桂子山上一束艳丽的报春花,一泓清澈的泉水,给华师人带来希冀和信心。她扶植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使华中师大立足中南,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学报是华中师范大学的一个窗口,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随着学报散发出的阵阵诱人的油墨馨香,华中师大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数十个国家,都有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和朋友,学术地位也日益提高。仅据1991年的统计,学报所发表的文章,被《新华文摘》摘转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36篇,被《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转33篇,被3种以上文摘报刊摘转8篇。这个数字,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报中是首屈一指的。这虽然不能成为鉴别学报水平高低的唯一依据,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校的学报哲社版确实是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3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美成在久 日进无疆 为纪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百期刊成而作
张舜徽
时间过的真快,从1955年华中师大创办学报以来,已经快四十年了。在这悠长的岁月里,由于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全校师生员工的支持,服务其间的全体工作同志们的共同努力,终于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按时出版一期,到今天已有一百期向社会发行了。这一百期刊物的出版,非有毅力、恒心,不能做到几十年没有间断,并且精益求精,一天天走上健康发展、日新月异的道路。据校内外读者的反应,认为这一刊物的质量,是随着国家的兴旺发达,时代的飞跃前进而变化发展的。所以人们都肯定它,推崇它。这一成绩的取得,却不是一件偶然的事!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9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学报扶我走上学术之路
王坤庆
六年前,当时我正读研究生二年级,为了迎接湖北省首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我在导师王道俊、郭文安两位教授的指导下,撰写了《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一文。在大会宣读后,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将此稿投给我校学报。当时的责任编辑宋才发老师读了此文后,马上首肯,决定予以选用。我的文章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增刊上发表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新华文搞》1987年第12期全文转载,当时的《国内外教育文摘》也发表论文摘要。可以说,它是我成功的处女作,而学报则是我成功之路上的铺路石。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5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为繁荣学术、发展理论作出新的贡献——纪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出版100期
肖汉森
正当全党和全国人民热烈欢庆党的14大胜利召开,在各条战线进一步掀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热潮中,我们满怀激情迎来了本刊编辑出版100期喜庆。在此,我们以万分崇敬的心情,感谢当年创办本刊的倡议者和筹办者!感谢本刊自创办以来为本刊不吝赐稿的专家学者们!感谢校内外各部门曾经以各种方式关心和支持过学报工作的同志们!同时,对过去和现在长年累月在学报岗位上辛勤劳动、默默奉献的本编辑部的同志们表示最诚挚的慰问和感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原名《华中师院学报》)创办于1955年,当初为文、理合刊,不定期编辑出版,内部发行,发展至今出版100期时,已是早已文、理分版,哲社版每年定期出版6期,向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7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史略
范军
大学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进行学术交流的高层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也是体现大学教学科研面貌和学术水平的一面旗帜、一个窗口。办好学报是办好大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从1955年正式创刊,迄今已走过了近40年的发展历程。1992年11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期面世,这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学报是学校发展的产物,也是学校历史的见证。今天,回顾学报创办以来几十年风风雨雨的曲折道路,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办好学报,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繁荣学术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53年10月20日,原华中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华中师范学院,成为文理科综合性的师范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0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中国文学批评的深层契合
赖力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学,研究者面临的文化环境和指导思想都是不可更易的。第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环境,以及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文艺批评传统。对此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在接受它们潜移默化影响的同时进行时代的创造性变革。第二,建设当代中国文艺批评学的指导思想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从文化类型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一种外来文化,它的批评原则、思维方式、具体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受制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批评对象,具有区别于中华本土文化的特点。要使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原理对建设当代中国的文艺批评学具有指导的有效性,要使我国的批评学建设具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和中国固有文艺批评的结合点,笔者认为,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0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模型建构与演绎型批评文体——文学批评文体研究
潘凯雄
在人类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着眼于其文体形态的考察,演绎型文体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它的主要特征就在于按照某种一般原理和某种程式进行推导和解析。因此,对演绎型文体的研究实际上就含有两重使命:首先,研究这某种一般原理和某种程式的本质、地位、特征何以构成等等;其次,探讨其种种推导和解析方式。在这双重使命中,对前者的研究又是至关重要的,很难设想,一个完整的演绎型文体能够没有一般原理或某种程式的支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那某种一般原理或某种程式是演绎型文体构成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0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诗学中的解构批评
陆扬
1 《论文字学》中,德里达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思想,是打破西方哲学或科学理论的形而上学传统。这是因为在概念中兜圈子的抽象思维,无论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出现,必然是以思想、言语、文字的秩序排定,故而背后总有逻各斯中心主义在作祟。这便是理论的一般倾向,何以总是具有封闭性的原因。但是,在文学,特别是诗的文字中,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突破,则往往具有出人意表的好效果。他提到本世纪美国的意想派诗学,认为它是东方文化.具体地说是汉字文化,在西方逻各斯中心的思想传统中,撕开的第一个裂口:“这就是费诺罗萨的著作的意义,他对庞德与其诗学的影响是尽人皆知的:这一无以缩减的意象的诗学,有如马拉美的诗学,最先打破了最为坚固的‘西方’传统。中国表意文字赋予庞德的文字的那种瑰奇想象,因此是具有无法估量的历史意义。”有关汉字的非逻各斯中心的特征,以及此一特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7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电影叙事中的故事、情节与叙述
李显杰
当电影由一种纪录性“写实”(卢米埃尔)呈现,演进为以某种“特定叙述方式”展示故事,从而引起人们的推想、悬念和惊奇时,电影成为严格意义上(“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的艺术。这在卢米埃尔的《水浇园丁》中初露端倪,在梅里爱的“排演片”、“变形片”中已得到确认。故而乔治·萨杜尔说:“梅里爱以他真正叙事性的影片,创造了故事片的样式。”到了格里菲斯的手中,电影艺术的叙述方式已奠定基础(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格里菲斯创造了电影的句法。在1908年以前电影还只是在拼凑字母;但自从有了格里菲斯之后,它就开始有了银幕文法和摄影修辞了”(拉姆萨语);苏联电影学派则使电影艺术的特定叙述方式得到完善和深化(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蒙太奇理论和文法规范);被人们称之为“现代蒙太奇”(戈达尔式)的叙述方式和方法,则强化了电影叙事的破碎感、断裂性,使电影的故事性更晦涩、更迷乱,从而增强了人们对电影艺术叙述方式自身的关注。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30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周作人“五四”时期文学观的基督教影响
胡绍华
周作人是“五四”时期颇有影响的新文学理论家。他在倡导“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理论主张、译介外国文学,评论作家作品,以及从事新诗和小品散文创作的同时,也向新文坛评介了大量耶稣、基督和《圣书》(即《圣经》,《新旧约全书》),以及基督教的博爱、人道、平等、同情等宗教意识。这些同他接受的西欧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学说、近代民主主义思想一起,形成他“五四”时期文学观念的基本思想材料。研究他接受基督教影响的方式和思想特点,不仅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他当时多方面的文学活动,而且对了解基督教与五四文学的关系也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21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永恒旋律的无穷变奏——中国文学的“痴—负”原型研究
邱紫华
1 “痴心女与负心郎”的创作主题在我国文学中出现很早,以后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艺术形式的丰富化,这一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差不多以全部艺术的形式加以表现,从而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原型母题。这一主题在中国文学艺术中执着地出现不是偶然现象,它之所以成为原型母题正说明符合了民族审美心理的需要。可以认为,这一母题积淀了中华民族对人生爱情中这类悲剧的审美情趣以及对伦理上的是非善恶的道德评价。“痴心女与负心郎”主题从出现到成为原型母题有一形式变化和内涵深化的过程。就内容而论,它从单纯的性爱悲剧演变为以性爱为基础的人生社会悲剧,不断增强内涵的道德性和社会性;就形式的演变而论,从最早的四言体叙事诗发展为传奇小说、唱词、戏曲、电影、长篇小说等多种表现形式。正是内容的不断深化决定了这一主题要寻求更多种更成熟的艺术形式加以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0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试探李贺诗歌中的色彩变异
周劼
印象派画家莫奈在一幅描绘伦敦的风景画中出人意料地把伦敦大雾绘成紫色,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在平常所认为的固定不变的色彩的色相上,可以找到另一条审美之路——色彩变异的审美。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当莫奈用笔和颜料把雾绘成紫色时,文学,特别是极其看重意象和画面效果的诗歌,应该更容易或更早地找到这个新的审美视野。事实也正是如此。先于莫奈一千多年的中国唐代诗人李贺,一个天才的美的感受者和追索者,在他那些瑰丽奇诡的诗歌里,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诗人眼中的色彩不是固定不变,而是流动变异的。李贺诗歌中的色彩变异的手法可以归纳为四种:色彩的超常组合;色彩的反常(包括颜色的逆反);环境色的渗透;虚色的妙用。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4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评《中国山水诗史》
赵谦
华中师范大学丁成泉先生,积数年心力精心结撰的《中国山水诗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版)的问世,填补了我国山水诗和自然美研究的空白。山水诗史的研究,难度颇大:一是千百年来,由于儒家功利主义文学观的影响,以及“诗言志”传统的束缚,使山水诗的研究起步甚晚。客观上,中国历史深嵌于中国诗歌之中,大量的借物言志的抒情诗与表现自然美规律的山水诗杂揉一起,难以厘分。二是我们民族虽然创造出大量精美的山水诗与山水画,受到世界其他民族的喜爱与艳羡,却没有形成自然美的理论,没有总结出山水诗创作的系统艺术经验。只是到了清代,沈德潜、叶燮、乔亿、朱庭珍、魏源等,才对自然美的本质有了些微理解,才开始探寻山水诗创作的艺术规律,但仍谈不上科学化系统化。这就造成了山水诗研究中几乎没有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3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明清小说的艺术世界》出版
古草
明清小说,林林总总,蔚为大国。它们通过长篇章回形式,或是短篇结集形式,展现的英雄世界、传奇世界、鬼狐世界、科举文化病态世界、社会人生悲剧世界、近代社会广角世界,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由黄清泉、蒋松源、谭邦和撰著的《明清小说的艺术世界》(华中师大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从一个崭新的思维视角,审视和研究明清小说,按明清小说发展的历史进程,对其优秀小说所建构的艺术世界,进行了宏观研究和整体把握。这本28万多字的专著构架新颖,思路开阔,颇多创获,其中关于文言小说、才子佳人小说、家将小说与武侠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3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论法家的形成与影响
姚伟钧
法家学说的形成,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成熟的一个标志,它使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有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探讨法家学说的形成,无疑是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深层结构的入门之处。但是.对于法家学说的产生及其嬗变.文献记载比较简略,缺乏融汇贯通,所语且多牾,后世也无人就此作过专门系统研究。有鉴于此.故笔者不揣浅陋,就此问题略陈管见。一、礼治的内涵与兴衰礼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所确认的社会行为规范,具有法律的功能,因此,探讨法家的历史渊源.必须从礼说起。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20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史记》“人民性”悖论
谢贵安
建国以来,史学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史记》有“人民性”,“处处从人民立场上来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支撑这种观点的主要证据有四:一是司马迁“大胆地歌颂农民起义领袖的历史功绩”;二是“写了不少游侠、刺客、龟策、日者、货殖等下层社会的人物”;三是“热情地颂扬了那些对国家民族有贡献、对广大人民有过好处的历史人物”;四是“司马迁从同情广大被压迫人民出发”,“敢于揭发和抨击那些强暴的统治者及其御用的大小爪牙的各种罪行。”这种观点及其证据是错误的。“人民性”是对人和事进行阶级定性的词汇,它与“有同情人民的表现”不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立场是从人民利益出发的。而《史记》的出发点却是西汉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9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简论元丰时期审计制度的改革
张全明
元丰年间,在熙丰变法的浪潮中,也包含有对审计组织及其制度在内的各种政治、经济管理与监督体制的改革。然时至今,论及此者却甚少。当时在审计组织及其制度方面主要采取了四项重大改革措施:一是重点变革了北宋前期沿袭百余年的财审合一的内部审计旧制,恢复和发展了原有的比部职能及其审计制度,实行财、审分离的外部审计体制;二是在库藏系统中创设了名实相符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司。据史载,这是中外审计史上最早以“审计”明确命名的审计组织,同时也是我国审计制度日趋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三是新设了都拘辖司,以代替原三司所属之内部财审合一的部分审计机构,行使户部审计职能;四是改造、调整了诸军诸司专勾司等专门审计中央机关与军队系统的内审组织,使部分内部审计部门及其责权能重叠交叉、彼此牵制,希冀以此作为解决当时冗官与财匮等社会矛盾的主要手段之一,从而发展与完善了军队系统中的审计组织,成为南宋审计院的前身,并影响至今。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9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也谈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以史说诗”的治学方法——兼与万绳楠先生商榷
高华平
陈寅恪先生作为近代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从治学方法上讲,为世人所共同瞩目的,是他考察某一问题时,从文、史、哲多视角的透角,博综古今、触类旁通的思考,和由此而总结的“以诗证史、以史说诗”的方法。“以诗证史、以史说诗”作为一种卓有成效的治学方法,史学界和文学界多看成是陈寅恪先生采用朴学方法注释元(稹)白(居易)等人古典诗歌的结晶。本文不赞成这一习惯的说法,本文认为,从陈寅恪先生重要的史学著作《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以下简称《讲演录》)来看,陈先生“以诗证史、以史说诗”的方法,实际是以最广义的“文化”来界定其“诗”和“史”的内涵的,“以诗证史“就是以最广义的文化史料来考证“正史”,“以史说诗”也就是将传统的文化作品放到最广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阐释。在“证史”的过程中陈先生使用了“阶级分析法”,但这种方法并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实际上只是一种“文化决定论”,因而《讲演录》的整理者万绳楠先生认为陈寅恪先生是中国近代史学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先行者或“过渡桥梁”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5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汉书》十二纪标点句读札记
王继如
《汉书》之宏深艰奥,学人皆知。自东汉迄今,钻研此书者,代有名家。中华书局点校本博取前修之成果,汇聚时贤之智慧,点校成绩,斐然可观。然因《汉书》之深奥,或由取舍之失当,仍有可议之处。颜注之标点,亦有可斟酌之处。前修时贤于《汉书》之句读,固智者之论,然亦偶有疏失。今取十二纪中事涉标点句读者十二例,缀成一篇,以就正于方家。各条首列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版之标点(专名号因未论及省去),后以按语陈述己见,有谓点校本可议者,亦有谓点校本不误而前修时贤之说可议者,非谓所举十二例点校本均误也。此与专纠点校本失误之作有所不同。为便检阅,括号中出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版之卷数、页码及虚受堂《补注》本页码,a、b各表示正反面。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25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1924年后李大钊并没有放弃国际主义
黄德林
作为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者,李大钊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同时,由于李大钊所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制约,在李大钊身上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某些过渡的痕迹,存在着若干与他向共产主义者迈进这个主旋律不太和谐的杂音。对于这些不足我们当然要给予实是求是地评析。但是,有少数研究者在评价李大钊时,却把一些不存在的错误加在李大钊身上,这当然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对于李大钊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出版了一本《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的专著。作者对李大钊的思想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细致分析,其中的一些观点对我们研究李大钊思想无疑是很有启发的。但是,书中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9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第二次国共合作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权主张
李敬瑄
列宁在《论两个政权》一文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一点,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毫无疑问,无产阶级为实现解放自身和全人类的任务,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然而,在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权主张又必然要受到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际形势和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及革命任务等诸因素的制约。纵观第二次国共合作从酝酿到形成、发展的前后十几年中,为着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权,中国共产党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多次调整了自己的政权主张,有力地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28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略论抗战后期中国的大国地位
黄胜林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是世界上特别是亚太地区有影响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代中国本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现在能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绝非朝夕之事,而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我认为,中国在40年代前半期已确立了在世界的大国地位,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并取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伟大胜利的结果,同时也与罗斯福的对华政策分不开。但由于中国当时仍未摆脱半殖民地的命运.这种地位当然不可能名符其实。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8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探析
蔡建中
蒋介石制定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曾是国民党处理内政、外交、军事及其相互关系的一个基本政策。它对于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政治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对这个政策的探讨是进一步研究蒋介石的政治思想、中日关系史和国共两党关系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究竟在何时形成与确立?海峡两岸的许多学者的认识颇不一致。大陆学者的看法大致有三种:其一。蒋介石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之后确立;其二,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以前提出,《淞沪停战协定》签订之后正式确立;其三,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以前酝酿产生,同年11月30日由蒋介石正式提出并把它作为南京政府的“基本国策”。台湾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的认为1931年7月蒋介石决定“攘外必先安内”是一种策略;也有的认为在一二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84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中国近代军阀的封建迷信意识
邹孟贤
军阀是封建性的事物,军阀们的思想意识充满了封建主义。中国近代军阀主要指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军阀诸派系。他们入民国后,表面上不宣扬“天命”、“神权”、“君权”一套,但实际上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依然主要是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和迷信思想。其统治思想和统治方法,无一例外都是封建主义的,或者说基本上是封建主义的。如果说和古代军阀有所不同,则是由于历史条件不一样,中国近代军阀除封建思想意识外,还伴有资本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统治思想和统治方法。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27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毛泽东应用哲学的本质内涵及其意义
唐志龙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毛泽东关于应用哲学的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中国具体实践问题的一个创造性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民族化的一种具体途径和表现形式。这些思想在过去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发挥过极大的指导作用,对今后党的实际工作也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是高度统一的。但是,在这个统一体中,二者又有着各自相对独立性。侧重对方法论进行研究,必然形成一定的应用哲学思想.毛泽东的应用哲学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具体运用于研究中国实际情况,从而转化成各领域一系列具体指导规律的科学思想结晶。“指导规律”这个全新概念,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提出来的,也散见于其他科学著作中。毛泽东阐述“指导规律”时是与方法即“怎么做”联系在一起的,是讲方法即“怎么做”的客观内容与本质问题,这就是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48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关系的认识嬗变
张大松
一、古代素朴的发现与证明统一观在经验自然科学初创的古代,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的关系较为密切,人们对此形成了素朴的发现与证明统一观。这种素朴统一观主要表现为亚里士多德倾向和毕达哥拉斯倾向。亚里士多德在构建他的归纳——演绎科学研究模式时阐述了发现与证明相统一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的任务在于探索事物的原因,而事物的原因是“借证明去认知的”,即借助能产生科学知识的三段论去认识。因为三段论的前提是普遍的真实的基本原理,它又是结论所断定的事物情况的原因。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4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前进中的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
黄杰
1991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校档案馆正式成立,它标志着我校的档案工作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校档案馆藏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现馆藏档案3万余卷,分华中大学、中华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三个全宗,按档案类别分党政管理、教学、科研、基建、设备、产品、出版物、外事、财会、人物、实物、照片、历史等13个大类。每年递增档案千余卷,由原来单一的文书档案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多门类、多载体、多全宗的综合档案管理体系。校档案馆内部现设两部二室,即馆办公室、编研室、监督指导部、档案管理部,并正筹建校史陈列室。工作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36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管理
赵晓光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整个科学研究事业的一个重要而有机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迅速,科研项目的总量、种类逐年增多,科研成果层出不穷,科研队伍日益扩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又进一步提出了大力发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针。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必须通过改进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管理水平,促进今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分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一种有具体研究对象和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研究活动。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和复杂以及客观存在的研究层次差别,只有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划分成若干类别,才能确定每一个具体研究项目的性质、意义,从而便于规划和管理.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1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浅析私学与中华文化的传衍
蕲阳侠
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或工具的教育,其组织形式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表现出官学与私学两种类型。其中私学除了极少数历史阶段外,人们研究甚少,尤其对它在赓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历史作用更是探讨不多。其实、概观中国私学的发展历程,比较官学而言,无论从历代文教政策对其控制和束缚来看,还是从这种教育活动者们从事教学和学术活动来看,都处于一种比较自由的状态和环境之中,而且大多私学教育者或则绝意仕途潜心学问,或则失意官场退守学宫,都在一定程度上热心讲坛、乐于职守,尤其一些学问渊博的私学大师多以传承文化学术为己终身职志,因此,在中华文化的递嬗播衍过程中,这种教育发挥了真正传薪者的角色作用。本文拟对这种角色作用的发挥就其积极的一面浅作勾勒,以待方家。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58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简论《周易》的管理思想
李佩琴
《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一本奇书.它由“经”“传”两部分组成.“经”记载有六十四个卦名、卦辞,象征不同的事物和事理;卦由六根代表阴阳的爻组成,每爻有爻题、爻辞,象征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传”包括《系辞》上下、《彖传》上下、《象传》上下以及《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七种十篇文章,统称为《十翼》。据学者考证,《经》《传》不是同时形成的,《经》更古老些,殷墟遗址出土的陶器和卜骨上已有用数字表现出的卦形,经过许多智者的劳动,不断丰富发展,才形成了《周易》,传说中的伏羲氏、周文王、孔子都可能有过贡献。《周易》是我国古代先民实践和智慧的结晶,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大约成书于西周末年、春秋战国间. 时至近代,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家对《周易》倍感兴趣。数学家发现《易图》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理论,发明二进制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就是从中国的八卦受到启发的.他曾把“易图”说成是“流传于宇宙间科学之中最古的纪念物”。天文、地质、医学、物理学界、国际国内都有虔诚的《周易》信奉者和研究者。六十年代起迅速发展的系统科学,其思维方式与《周易》的哲学内涵十分接近,因而《周易》又成为管理理论研究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20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本刊一九九二年总目录
博求人才广育士类—祝贺学报哲社版出版100期,············································……王庆生(6)·1美成在久日进无疆—为纪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百期刊成而作·,·············,········……张舜徽(6)·2学报扶我走上学术之路·················································································……王坤庆(6)·3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繁荣学术、发展理…
1992 Vol. 0 (6): 0-0 [
摘要
] (
14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