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1992年 0卷 1期
刊出日期:1992-01-25

论文
 
       论文
0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结构论
朱虹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结构。从其内部看,有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中多种理论观点之间的同一与差别。从其外部看,它又从各个不同侧面与其它相关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是在这种内外结构的矛盾运动中存在、变化和发展的。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263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学习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
吴桂荣
为了反对和防止“和平演变”,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反对“私有化”。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这里所讲的以公有制为主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21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论渐进决策在我国社会改革中的作用
李珍刚
我国社会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国家体制的变迁、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整合等方面,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社会混乱,影响改革的历史进程。因此,采取何种方式推动和深化改革,使改革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是当前摆在我国各级决策者特别是高层决策者面前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从决策方式看,渐进决策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现实之路。所谓“渐进决策”,是指决策者以现行政策为基点,依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对现行政策内容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200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论认识氛围的要素与结构
吴家清
1认识氛围,是认识主体周围的社会气氛,是认识主体所处的认知社会形态,是认识系统周围的与认识活动有直接关系的那部分社会因素的总和。这是从内涵与外延相统一的角度对认识氛围进行界说的。从内涵方面看,认识主体所处的认知社会形态就是认识氛围。要理解认知社会形态,必须弄清认知社会关系。所谓认知社会关系,就是认识主体出于认识的目的,在认识过程中直接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它是一定社会中的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共同形成的。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必然要发生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客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43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析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民主
郑忆石
经济民主是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结构,也是当代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引以自豪的社会成果。那么,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民主”呢? 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经济民主”就是通过民主的方式,在经济生活领域建立一个满足人的基本愿望的社会。无论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还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都由于其某些弊病而不可能建立一个满足人的基本愿望、适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社会。根本的出路在于:通过吸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各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44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马布利对私有制的批判
侯书和
同以往的社会主义空想家对私有制的论述相比,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布利,对私有制的剖析更为系统化和富有开创性,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使得马布利对私有制的批判超出了同时代思想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受到严峻挑战和许多人盲目崇拜私有制的今天,重读马布利对私有制的批判,不无积极意义。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63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建设“圆形”的文学批评
王先霈
本文针对现代若干文学批评流派把文学圆圈上的一小段孤立和凝固起来的现象,倡导建设全面的、辩证的、适合文学审美特性的批评,即圆形批评。圆形批评在中国有久远的传统,刘勰对圆的崇尚,涵融了玄学、佛学对贯通自如、空明朗彻境界的追求。圆形批评的圆,体现在对客体把握程度和主体思维运转形态两方面。创作思维的圆圈造成文本内涵的圆圈,批评家努力感应它们;批评家的直觉感应与洞见性理论观念首尾相接,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发展不是直线推进而是螺旋环绕。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41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语言批评的世界:求索于言意之间
孙文宪
语言批评的世界并非仅仅局限在形式主义的狭小天地里。批判吸收新批评与结构主义批评的合理因素,我们从语言批评的三个测度中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有着广阔的空间.语言批评的三个测度是:(1)在文本与历史构成的语意场中揭示语义交相引发带给文本的复义,(2)阐释潜存于文本中的深层结构的蕴意,(3)通过言语分析剖析言说主体的心理和意图.由于三个测度间的对立源于文学活动的言意矛盾,因此,当语言批评在这个层面上展开思路时,则能揭示审美意识向语言形态转化的复杂性,并获得其他批评难以实现的、充分阐释文本丰富蕴含的深度.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00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青年恩格斯文艺批评三题
李中一
青年恩格斯思想的发展与青年马克思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些不同之处。马克思青年时代较长生活在青年黑格尔派中间,这是一个主要研究哲学的派别,因而他很快转入了哲学研究,文艺批评理论和实践相对较少。而青年恩格斯大部分时间是在主要从事文学活动的团体“青年德意志”中渡过的,卷入“青年黑格尔派”时间很短,因而他从早年的文艺创作很快转入了文艺批评。当时人们把他看作“青年德意志”最有代表性的政论家和文艺批评家。这是恩格斯一生中唯一以文艺批评为其中心活动的时期,也是他一生中少有的取得文艺批评大丰收的时期。其文艺批评思想相当丰富。本文不能一一述及,只能谈三点。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44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宋代以后的辨体批评
王济民
作为中国文学主流的诗和散文自先秦发展到宋代已经非常成熟;而唐宋以后,词和小说勃然兴起,又展示出中国文学新的风貌。因而,文学体制的辨析成为宋代以后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辨析集中表现为对诗与文、诗与词、文章与小说诸关系的批评实践和理论考察。一、诗与文诗和散文在先秦时期已很发达,而此时的文学批评还没有发展到对二者体制关系进行探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98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文学作品的文化阐释
王耀辉
导言:文学批评的文化视角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和艺术文化学的兴起,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文学与文化之间深刻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存在,它既要受到特定民族、特定时代文化传统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也集中显现着特定民族、特定时代的文化流向和文化心理内涵。文学在文化大系统中决不是一个弧立的存在,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82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文学批评中的疑问文本
胡亚敏
“疑问文本”一词首次出现于英国学者凯瑟琳·贝尔西的《批评的实践》一书,而她又是从法国现代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关于话语类型的论述中借用过来的。本维尼斯特在《普通语言学问题》一书中根据语言的三种句型限定了三种话语: 任何地方都承认有陈述、疑问和祈使这三种说法,尽管它们都以谓语为基础,但却按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31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败求和,胜亦求和——宋高宗屈膝求和心理分析
李克武
揭开南宋初年的历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这就是以宋高宗赵构为首的南宋统治者,在当时激烈的民族矛盾中,对金人的步步进逼一和再和——不仅败时求和,而且胜时亦求和。对于宋高宗屈膝求和的原因,史学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见仁见智,已有多种说法。无疑应该肯定,宋高宗之所以屈膝求和,政治、经济和军事原因是重要的,也是主要的,但这并不是说除此就不再有别的原因,如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心理原因。笔者以为,一定排齐内人的心理状态,人的性格、动机,对一定时空内人的言行有着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今人如此,古人亦如此。因此,从心理的角度对宋高宗对金屈膝求和原因进行分析定能有助于我们对宋高宗屈膝求和这一特殊历史事实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下面试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37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黄遵宪历史观发展初探
顾志华
黄遵宪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诗人。他所处的时代,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下,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是社会经济、阶级关系起着急剧变化,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时代。他长期担任驻外使馆官员的职务,不辱使命,做了不少有益于我国人民和维护国家主权的工作。回国后,他参加强学会,创办《时务报》,又在湖南协助陈宝箴实施新政,推行维新变法主张。康有为称赞曰:“中国变法,自行省之湖南起。”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倡导诗歌改革,创作了大量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战斗诗篇,被誉为“中国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11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李渊与江都“弑逆事件”关系的探讨
韩乐学
大业十四年(即义宁二年)三月十一日隋炀帝被宇文化及一伙杀于江都(扬州)。宣告了隋王朝的灭亡,李渊很快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一“弒逆事件”是宇文化及一伙的单独行动,还是有其他方面的联系、插手?李渊与这一事件有无关系?本文就这一问题,试作一些探讨。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59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卓识孤怀 雄视千古——读张舜徽先生《郑学丛著》
庞子朝
《郑学丛著》,是史学家、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一部文献学论著,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训诂学专著。张先生一生,博览群籍,无师自通,潜研不倦,笔耕不辍。他治学严谨,著述宏富,至今海内外出版、翻印其学术专著达二十种之多。张先生认为:“清代二百六十余年的学术,特别是乾、嘉学者,都围绕了‘许郑之学’努力用功。”“当时,朴实治学的精神,形成了风气,各效所成,写出了不少专著,留下了丰富的成果。”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93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明实录》地名校勘
谢贵安
现今最通行的《明实录》版本是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的校印本。该校印本是以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红格钞本为底本,并以广方言馆本、抱经楼本、北京大学本、礼王府本、嘉业堂本、安乐堂本、天一阁本、明内阁精写本、梁鸿志影印本、内阁大库藏清初明史馆钞本等数十种本子作对校本,对《明实录》中正文的错误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的校勘。这项工作始于抗日战争之前,中经战争停顿,至台湾南港后才继续进行,“费了许多人的心血”(校印本序)。参加这项校勘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47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确立一条全新的教学原则——知彼知己
程少堂
我们认为,根据《孙子兵法》思想,教育学应当确立一条全新的教学原则——知彼知己,(按:本文着重号全系笔者所加)下面对此详加讨论。一、“知彼知己”是一条全新的教学原则“知彼知己”是《孙子兵法》中最著名的一句话。著名的《孙子兵法》研究专家郭化若先生指出:《孙子兵法》不仅把“知彼知己”看作是正确指导战争的先决条件和基本原则,而且把“知彼知己”贯穿于战争指导的全过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23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升学竞争问题的比较研究
袁祖望
升学竞争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即使发达国家也概莫能外,只不过其竞争性质、激烈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众所周知,日本是学历主义的社会,考生纷纷以争夺名牌大学为目标,这使得升学竞争格处激烈、残酷,因而素有“考试地狱”之称。美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已经趋于大众化,但青年要进名牌大学,仍然需要竞争。法国基本实行证书制,中学毕业会考科目多,时间长,要求严,近年来的合格率一般仅维持在65%左右;名牌大学在此基础上还要单独考试,录取率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98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教育有效需求不足及其引导
袁持平,吴超林
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教育供求的均衡。如何在教育供给有限的条件下,消除教育有效需求不足,实现教育供求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便成了理论上和政策上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理论和政策的角度,侧重从经济方面探讨教育供给有限条件下的教育发展问题。在理论上,分析考察生产性单位和非生产性单位教育有效需求的形成过程,及其教育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政策上,分析财政、收入、就业、人力、产权等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35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从“混合”到单一:四言诗的支体特征及衰落原因
高华平
四言诗,或称“四言”、“四言体”和“《诗经》体”,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种古老而特殊的体裁;它既是一种以每行诗句四字为特征的古老诗体,又是一种藉儒家经典《诗经》的产生而著名的文学形式。也正由于上述特点,在四言诗的研究领域,长期以来又形成了两种偏向:一种是以汉代以来经学家为主体的、基本将四言诗置于“《诗经》经学”的附庸地位的研究;另一种是包括传统小学在内的、完全基于四言诗诗句字数和语词形式的语言学研究。而很显然,在这两种偏向上的四言诗研究,是很难准确揭示四言诗的发展规律和兴衰机制的。笔者认为,要真正阐明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82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八股文历史地位再认识
程翔章,东子
明清之际盛极一时的八股文从它正式出现于中国历史舞台之日起,就与科举制度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由于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八股文遭到了很多人(特别是今天的人们)的唾骂和指责,故与之联袂而举的八股文理所当然地也被很多人目为十恶不赦的祸害,于是厌弃之,毁坏之。很多人羞于谈论八股,目前一些谈文体、讲文学、说科举的文章、书籍即使对八股文偶作介绍,也几乎是千篇一律地使用“无价值”、“敲门砖”之类的贬词来痛斥一通,以示极大的鄙弃和厌恶.我们认为有必要把八股文的风行和影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决不能以庸俗的学术态度简单地对八股文予以彻底否定,更不能随便拈来几个贬词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它嘲弄讥讽一番,或将它一概骂倒。诚然,八股文形式刻板,作法苛严,在科举取士的过程中引起过种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212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净化”与“化人”:中西方早期文艺社会功能观的差异
袁定坤
“净化”说是亚里斯多德在《诗学》里提出的,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里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行动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陶冶”又译为“净化”——笔者注)。这里,亚理斯多德讲到悲剧的作用,用了“净化”这个概念。“净化”原文作katharsis,作宗教术语,意思是“净化”;作医学术语,意思是“渲泄”或“求平衡”,但亚里斯多德这里讲的“净化”,含义究竟是什么?美学史上几千年来争论不休。我们认为比较令人信服的笺释是朱光潜先生在他早期美学著作《悲剧心理学》里作出的。他认为,所谓“净化”就是“情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53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陶行知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会议综述
胡栋龙,李炳珊
1991年11月24日—25日,湖北省人大、政协、民盟、教育学会、陶行知研究会在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举办陶行知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会议。来自全省各地的20余名陶研专家和学者出席了大会。大会对陶行知教育学说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现将代表们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借鉴陶行知教育学说的合理成分,促进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主义教育体系的建构和完善,赋予陶行知研究以丰富的现实内涵和强烈的时代意义。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183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论东晋南朝文化精神对儒家理想的叛离——兼论东晋南朝的文化特色
孔定芳
魏晋南北朝之际,承汉末经学虚伪矫饰端绪,文化思想领域“儒学独尊”一统天下格局崩坏,魏晋风流,士风激荡,士大夫们开始了文化精神的重构。处于儒学式微、老庄方滋文化氛围下的曹魏西晋士大夫,由于深受儒风濡染,更由于文化传统的巨大惯性,儒学观念已固化为他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故而,其时文化精神的重构不免陷于儒道双栖的两难之境,体现出傍徨不定的矛盾性。永嘉乱后,南北对峙,文化分途。北朝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儒学趋盛,东
1992 Vol. 0 (1): 0-0 [摘要] ( 245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