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1991年 0卷 1期
刊出日期:1991-01-25
论文
论文
0
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性与曲折性
梅介人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发展过程,指出这个过程的四个主要特点——客观性、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讨论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曲折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两种不同性质和形式的曲折——正向曲折和负向曲折。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275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促进社会稳定的功能与机制
黄金芳,田云清
我们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迫切地提出了社会稳定的问题。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浅层的、孤立的和局部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深层的、具有渗透力的“经络”联系的全局问题。为了寻求社会的良性运行发展机制,对社会稳定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79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论真、善、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统一
林剑
1 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知识体系中的“最高的智慧”。在所有的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这似乎是一个无可怀疑的共同见解。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视野里,哲学的唯一目的和任务就是对外部世界的发展及其总的图景进行解释与描述,哲学活动就是要达到对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与思维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即达到“求真”的目的。而“善则只是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73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生产力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道德进步的尺度
刘锋
道德进步的尺度,即以什么为标准衡量道德进步与退步,是伦理学最基本而又缺乏深入探讨的问题.在全社会密切关注商品经济对我国道德生活影响的今天,研究此问题,既是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现实的要求。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36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论科学理论的系统发育机制
薛杰
理论的系统发育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竞争理论的发展。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常会出现相互竞争的理论或者假说。面对相互竞争的理论或假说,就要求科学理论工作者做出选择,因此,研究理论的系统发育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215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关于加强乡镇政权自身建设的几点思考
陈苏宁
虽然借神州改革开放的恢宏之势,我国对乡镇政权采取了简政放权、撤区并乡等措施的改革,但由于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没能跟上主客观条件的变化等,政府机关干部玩忽职守、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对乡镇政权机关来说,既贬抑了其权威,又削弱了其地位及影响;以致党的威信下降,感召力减弱,不利于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28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论影响乡镇政府发挥职能作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李希文
乡镇政府的职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第52条作了规定,指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行使7项职权。概括地讲就是,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发布决定和命令。执行本行政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保护全民和集体财产和公民私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36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论冯桂芬的“本辅思想”在“过渡时期”的意义
高路
冯桂芬的“本辅思想”产生于中国由完全的封建社会向一个不确定的新的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它不仅导引了地主阶级的改革—洋务运动,对资产阶级的改良—戊戌维新也产生过影响。究其原因就在于它与中华民族在“过渡时代”的需求相吻合。其最大特点是将巩固传统文化的观念与重构文化的观念相结合,使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项内政改革措施都具有本体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融的机制,从而具有进步趋势。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74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略论谭嗣同中西文化观的激变
陈建林
伴随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西学东渐的涓涓细流顿时汇成奔腾巨滔,涌入中国,与积淀既久的中国古老文化发生碰撞、相拒、调适与整合,激荡了半个世纪,促成了中国近代的社会文化变迁。戊戌维新运动则是其中的第一次高潮。本文试图将维新运动理论“旋风”的谭嗣同、放进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的整体背景中,探讨其文化观激变的原因及其特色。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25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浅论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的拓荒
卢万玉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四十年来,中国之大事,无不与李鸿章有关系.”对这样一个复杂人物的评价,在他盖棺后的近80年来“论犹未定”。误国、卖国之罪不可否定,但也还有爱国进取之心。本文仅就他在洋务运动时期,对中国近代化的开拓功绩,作点赘论.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71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新军阀史下限应为1949年
邹孟贤
国民党新军阀史下限问题,国内史学界主要存有两种意见:一是将下限定在抗日战争前,一是把下限定在1949年,以国民党南京政府被推翻为主要标志.持前一种意见的人认为:随着“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形势发展的严峻,国民党主要军事集团逐渐改变了政治立场和态度,先后宣布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表明国民党对内对外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明国民党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29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也谈1945—1950年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揭书安,顾莹惠
1945年至195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同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出发点的矛盾日趋尖锐,使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从而逼迫美国外交政策的决策者作出一次又一次的选择。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468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巴黎公社与社会革命——兼论法国近代政治史
董煊
1 青年马克思曾对法国革命进行过虽然是零散然而却十分精湛和深刻的研究.可以断言,对法国革命的研究是影响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马克思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法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另一方面也尖锐地指出了法国革命的内在矛盾性:即私有制同资产阶级政治原则的矛盾。《人权宣言》曾把私有制(财产)与“平等、自由、安全”同列为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私有制在革命时代的历部宪法中都得到明确肯定,并在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15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论腓特烈二世的工业政策
何兰
腓特烈二世,这位非凡君主富有戏剧性色彩的一生,吸引了无数历史学家为之着墨。然而,人们的注意力多集中于他那轰轰烈烈,引人入胜的军事、政治、外交生涯与功绩,却漠视了他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30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论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问题与对策
任焦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最基本的队伍,是办好高等学校的前提条件之一。这支队伍素质和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兴衰。高校教师队伍已面临着21世纪的严峻挑战,若不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难以适应21世纪对高校教师的要求。本文拟联系我校实际,探讨我国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问题与对策。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21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解决教师高级职务限额紧张问题之管见
王德福
“限额紧张”,尤其是高级职务限额紧张,已成为当前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首要难题。正确分析这一问题,提出恰当的解决对策,是教师职务评聘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问题。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33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探寻社会主义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杨新起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的文化现象,属于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在我国明确地提出校园文化的概念,是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中期。对于校园文化的界定,可说是见仁见智,众说不一。如果把校园文化界定为学校的一切,那它与学校教育便没有什么区别,这样就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53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世界近代史重点和理论问题研究》出版发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近代史重点和理论问题研究》一书,由黄振教授、杨朴羽教授等主编,全国10多所高等院校学者协同撰写,著名史学家吴于廑教授写序.该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贯彻百家争鸣精神,吸收最新学术成果,具有理论性、现实性、综合性和学术探讨的特点.全书共分世界近代史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39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我国古代幽默微型小说发展述略
向柏松
这是一篇从文学史角度勾勒我国古代幽默微型小说发展轮廓的研究论文。古代幽默微型小说滥觞于先秦寓言,生长于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受传奇影响,唐代更进一步,至明清进入成熟期。文章对每一时期幽默微型小说的发展状况、形成原因和艺术特色,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56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骚体赋应为骚体诗——为骚体赋正名
周禾
1 在中国文学史上,辞赋向来都是一个纠缠不清的概念。本来,辞是辞,赋是赋,这二者之间虽有联系,但区别还是很明显的。辞指的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诗,而赋,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特产,是指介于诗与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先秦时代是没有辞这一概念的,把屈原等的作品称作楚辞那已是汉代的事了。先秦虽有赋的概念,但那与指文体的赋却有很大的距离。《左传》、《国语》等典籍多有“赋”字,但都用作动词,它们或指诵读前人的作品,如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45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论谢灵运的情感结构及其诗歌的形式结构
戴建业
本文不同意把谢灵运山水诗形式结构割裂的原因,仅仅归结为玄言诗影响的传统说法,而认为主要根源于诗人自身存在的深沉情感结构的分裂。文化构成驳杂而又缺乏主导信念,使诗人找不到何处是自己的精神归宿,无论是在政坛还是在山林都感到无所适从,于是就不得不在自己所描绘的山水之外,另发一通与山水不相干的议论,因而不可避免地破坏了他的山水诗形式结构的完整。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268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融会性特征
夏昌琼
融会性是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一个颇具民族特色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主要于其外在形态和内在表征两个方面显现出来.从外在形态上看,广泛运用于各艺术门类的众多审美范畴往往在内容上表现出相交叉、相重迭,在精神上表现出相交汇、相融通的特征。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许多美学范畴在内涵及其运用上并不单单属于某一艺术样式,而往往为其他艺术门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00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文化语言学的方法
萧国政
文化语言学作为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文化语言学的方法主要有:实地参与考察法,共层背景比较法,整合外因分析法。前者主要是获取材料的方法,后二者是分析材料、建立理论的方法;而整合外因分析法又是进行共层背景比较的理论依据,它指引和规定着文化语言学比较方法的性质、步骤和内容;同时,整合外因分析法又是文化语言学研究和整个人类学研究产生内在联系,以及使语言学研究对当今社会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理论基础。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88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认知与方法》丛书第一批出版书目
1990年12月,浙江科技出版社隆重推出了《认知与方法》丛书第一批书目10本,多层次多角度地探讨了现代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是我国建国以来全面深入探讨认知与方法的首批系列著作.该丛书由张巨青、刘文君主编,陶德麟任丛书顾问并作序.丛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为指导,创造性地探讨了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211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横县平话中的韵随调转现象
闭克朝
1 横县平话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古的一个韵母,在今横县平话中随着声调的不同而有单元音和复元音两种不同的音质。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韵随调转现象。横县平话的韵随调转现象只出现在止、遇两摄字中.止摄,又只限于开口字和今已变成开口的微、尾、未三韵的合口唇音字。在这个范围里的止摄字,凡今读阴平、阳平、阴上、阳上四调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78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推广普通话的理论和实践
朱建颂
自从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以来,已经30多年了.在这一段不算短的时间里,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学校教学,群众交往,特别是影视广播,都在广播使用普通话,成效是不小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普通话还远没有普及;在公共场合乃至对外交往中,只讲方言、不讲普通话的,大有人在;有的大城市的居民,还以讲方言为荣;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84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物类名词后用“们”的语法现象——兼论修辞现象和构词现象的差异
陶振民
1 “们”作为表复数的语缀,用在指人名词和人称、物称代词的后面,这是公认的用法。对物类名词后用“们”的现象,现在通行的看法是,物类名词后用“们”系拟人用法,这种观点的依据是;“们”是专用来指称人的复数的。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57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英、汉定语位置比较
李定坤
英语和汉语的定语位置,有同有异,变化较多。总的来看,英语定语位置比较灵活,汉语定语位置比较固定。汉语定语多置于中心词之前,英语定语则前置后置都很普遍。汉语定语以前置为主,这就限制了汉语句子的长度,英语定语后置的可能性大,这就便于英语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82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姚雪垠文学创作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
范军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990年10月23日至25日,湖北省文联、中国作协湖北分会、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七个单位在武昌联合举办了著名老作家姚雪垠文学创作60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70余人,荟萃在风景优美的桂子山——华中师大,就姚雪垠的创作思想、美学追求和文学成就进行了全面、热烈而又深入的讨论.
1991 Vol. 0 (1): 0-0 [
摘要
] (
115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