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1989年 0卷 2期
刊出日期:1989-02-25
论文
论文
0
简析陶行知认识论的发展阶段
董宝良
对于陶行知哲学认识论问题,历来存在着唯心与唯物的争论。本文以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追溯陶行知思想发展的轨迹,提出陶行知的哲学认识论有其独自的发展逻辑,应分为四个阶段加以概括:1、“知是行之始”;2、“行是知之始”;3、“行知行”;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文章最后提出,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陶行知哲学认识论的四个发展阶段,是正确把握和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关键。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170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陶行知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周洪宇
陶行知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关系到陶行知研究能否获得新的突破,是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理论课题。文章在归纳、分析、批评庸俗社会学方法论在陶行知研究中的种种表现的基础上,从政治气候、队伍素质、研究态度、民族文化心理及学术传统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其产生的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原因。进而提出关于建立陶行知研究的方法论体系的初步设想,即由方法论(最高层次)、具体方法(中间层次)、研究程序(最低层次)有机构成的立体网络结构。文章在对以上三个层次的具体展开和论证中,强调了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对多学科方法的借鉴以及事实认识、因果分析、价值评价构成的研究程序三步骤。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162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陶行知的教育社会学思想初探
陶景飏,张华新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人民教育家之一。他一生历经了无数的艰辛和危难,对改革旧教育,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新教育,进行了不懈的实践和探索。他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前途着想,把教育和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针对中国这样一个文盲众多的农业大国的社会教育问题,力求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加以解决。正是在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在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并形成了较系统的教育社会学思想。陶行知关于生活教育的定义是这样提出的:“Life education means an education of life by life and for life”。这个定义应该包含三个部分的含义(1)是生活即教育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221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试论陶行知的女子教育观
蕲阳侠,黄瑞彩
女子教育,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对女子教育的论述,从理论上形成了自己的女子教育观和完善着整个生活教育学说;他对女子教育的推进和实验,在实践中为中国女子教育探索着发展途径,使中国女子教育跨进新的历程。为此,探究其女子教育的主要观点,明晰其女子教育观的发展过程,进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其女子教育的理论实践作出分析和评判,既有助于教育理论宝库的丰富,更有鉴于现时教育事业的发展。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252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陶行知普及教育理论的现实可行性探究
喻本伐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普及教育始终是“新教育运动”的核心问题。为了推行普及教育,政府方面曾制订、颁行过不少计划、方案;民间的有识之士们也曾不遗余力地实践过。然而,成效不显;且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教育的危机感,随着普及教育设想的幻灭而加剧。在“神圣忧思”的激荡下,有人认为,只有把陶行知的普及教育理论全面付诸实践,在我国普及教育的夙愿才能尽快实现。面对这事关宏旨的建议,怦然心动是自然的。然而,历史的经验又告诫我们:有必要首先进行一番理性的探究,用审慎而准确的选择,来取代用心良好而结果大谬的轻率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87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试论陶行知科学技术教育思想与实践
伍文,熊贤军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为中国教育的改造而披荆斩棘开辟先路的过程中,极其重视和提倡科学技术教育,长期不懈地进行科学技术教育实验。这些都是其伟大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此,目前教育界所进行的研究还不多,而总结应用和推广其科学技术普及思想和经验,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本文拟对陶行知科学技术教育认识的发展,及其进行科学技术教育实验的成就和对我们的启示,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文化教育科技界的同志。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114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现实·梦幻·艺术——电影艺术与梦的本体比较之二
李显杰
电影作为以机械性技术工具构筑“审美幻像世界”的艺术形态,具有既实且虚、似真尤幻的双重性呈现特征,它的内核在于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审美表现。电影艺术世界表现人类历史进程的更高的“事实真相”。物象真实性与虚构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导致电影艺术世界的梦幻性呈现方式;而电影艺术形态隶属于艺术创造系统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最终是人类自觉的有机创造,与不自觉的梦幻运作有着本质区别。文中在论证电影艺术世界与梦幻世界相通相异的同时,对文艺美学讨论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艺术创作中的无意识等问题提出了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电影艺术与梦本体异同的基本之点,建立了理论模式。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183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论创作客体的双层结构
罗培坤
文艺创作的客体是作家艺术家所观照和反映的对象,这个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由此,我们引出了这样的论题:作为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其结构不是单一的,而是双层的,它由客观外在的生活和主观内在的生活所构成。但是,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作为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其结构恰恰是单一的,那种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等外在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文艺反映的唯一对象的观点,曾经在文艺界占据统治地位。即使是今天,有人在解释“深入生活”时仍然认为,作家艺术家只要投身劳动生产第一线,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叫做深入生活。这种把文艺反映的对象仅仅归结为外在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观点,正好说明人们不理解或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127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从生活现象到文学现象的心灵化过程——论艺术创作的感受特征
普丽华
感受的敏锐、丰富、独特是一个文学家的才能和第一特征,这已是众所公认的。它规定了艺术感受的品质,使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区分一个木材商人、一个植物学家和一个艺术家对一株松树的不同感受。由此,我们便可以接受这样一个判断:一切生活现象只有变成文学家的心理现象才有可能变成文学现象。蝉是一种昆虫,是大树的敌人。然而在诗人的眼中笔下它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唐代有咏蝉三绝: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135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学习西方美学史的良师益友——推荐《西方美学名著引论》
涂途
近年来,随着“美学热”的掀起和持续,学习和关心西方美学史的人也愈益增多。这是非常自然而正常的,因为美学如同其他的科学一样,作为特定的思想领域一定也要“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恩格斯语)现代的美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在内,并非从天而降,而恰恰是人类几千年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总结和结晶。因此,要真正学好和弄通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不了解和不熟悉过去的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前提,看来是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172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永远的怀念
章开沅
去年秋季以后,李宗一、黎澍、陈旭麓三位同行学者先后猝然逝世,这是史学界,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重大损失。三人之中以李宗一同志年纪最轻,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他与我曾同往日、美参加国际会议,其勤奋好学、诚朴待人给中外学者留下深刻印象。前不久,我接到张朋园兄自台北南港来信,也说:“最近突然接获李宗一逝世的不幸消息,以他那壮硕的体格,惊讶不已,难于相信!年初他替我找到民国修云贵两通志,铭感五中,无以为报,只有等将来至其灵前一哭!”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109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缅怀旭麓师长
刘望龄
去年12月3日中午,当我翻开刚送到的《文汇报》时,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教授因突发心肌梗塞,溘然长逝的噩耗,赫然入目,顿时喉哽泪盈,双手颤抖,哑然不能出声,我真不敢相信我所尊敬的旭麓先生竟如此匆匆地与世长辞了。此后多日,一直沉浸于悲痛之中,终日少言寡语,形同患病,而旭麓先生的音容笑貌和多次相见的情景,时时在眼前显现。我第一次拜见旭麓先生,是远在27年以前的1961年10月。当时,旭麓先生蒞临武汉出席“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大多是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如吴玉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157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对共产国际“保卫苏联”口号的历史考察
本范
“保卫苏联”是共产国际的基本政治口号。共产国际的一切重大政策措施和革命活动,都是在“保卫苏联”这个总的政治口号和战略思想指导下实施的。因此,研究共产国际的历史经验,不能不首先对“保卫苏联”这个口号进行一番考察。 1 共产国际前期“保卫苏俄”的口号是以“不许干涉苏维埃俄国,在法律上承认苏维埃俄国,从各个方面切实支援它恢复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在共产国际领导下,一个广泛开展的“不许干涉苏俄”的群众性革命运动的浪潮,几乎席卷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无产阶级援助苏俄的救灾运动,真正发展成为工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187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论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德国政治变革的关系
萧汉森
马克思主义认为:危机是政治变革最强有力的杠杆之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深刻的经济危机,对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思想意识和国际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变革所产生的作用更为直接和突出。本文拟就三十年代初期德国社会政治局势的发展来看这次经济危机对政治变革所发生的关系。一、危机造成的社会阶级结构变化是政治变革的基础许多德国人正在谈论道威斯计划对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带来的生机之时,于19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240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战后初期和五十年代英国对西欧联合的政策初探
黄正柏
西欧国家联合自强,是战后世界历史的重要现象。今天联合的西欧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人们发现,作为欧洲主要国家之一的英国,对西欧联合却长期采取了消极乃至“拖后腿”的政策,直到六十年代初才申请加入西欧共同市场,七十年代初才正式加入。联系丘吉尔的“欧洲合众国”的响亮口号,人们要问,英国在战后初期和五十年代对西欧联合到底持何主张?它如何看待自己与联合的欧洲的关系?原因何在?本文试就此初作探讨。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152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新中国成立前后艾奇逊的对华政策主张
林利民
1949年1月20日,艾奇逊出任美国国务卿,次日,蒋介石“引退”,美国对华政策作何选择一时更为引人瞩目。其时人民解放战争胜负已成定局,蒋政权全面崩溃和中共夺取全国胜利指日可待。上任伊始,艾奇逊必须回答这些问题:1.如何对待蒋政权,是继续支持它还是抛弃它,2.如何对待呼之欲出的新政权,是承认它还是公开敌视它?3.实行什么样的对台政策?是把它归还给新中国还是割裂它?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502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国外雅典民主起源研究综述
晏绍祥
当代西方著名古史学家雅克托·埃连伯尔格在其《从梭伦到苏格拉底: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希腊文明概观》一书的前言中说:只要人类继续存在,希腊文明就会以其多方面的活动给人类提供各种经验和借鉴,因此,人们对希腊历史的研究也就不会终止。同样的话也适用于对雅典民主的研究。尽管古典时代以来,尤其是十九世纪末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古代雅典民主的起源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但迄今为止,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十分热烈。八十年代初以来,我国史学界对此问题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一些文章,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见解。这里介绍一下西方学者的看法,对我们深入探讨雅典民主的起源,或许会有所启发。因见闻有限,难免挂一漏万,欢迎学界前辈与同人批评指正。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228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从上海看晚清通俗文化的崛起
乐正
本文阐明了晚清上海通俗文化的崛起与繁荣,其表现为:各种大众化的文化传播形式涌现,使文化向市民全面开放;旧的文化形式和风格得到改造,使之逐渐贴近民众,更加通俗化、大众化;市民文学、市民文艺地位上升、影响扩大;文化生活的商业化日趋深厚。认为:通俗文化在晚清的崛起与繁荣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它与近代西学东渐运动一道,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文化新潮流,构成了近代中国新的文化格局。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139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人类早期航海之谜初探
张富强
本文以爱琴地区史前遗址的黑曜石器物为依据,并结合考古学和民族学的新近成果,对人类最初的航海活动进行了探索,认为:爱琴地区的猎人采集者约在一万三千年前渡海到弥洛斯岛开采黑曜石是迄今所知的最早航海活动,而远古人类抵达澳洲、美洲、欧洲则在更早,人类如何跨越白令海峡和直布罗陀海峡之谜一旦得以揭开,将有助于,将最终澄清人类航海活动发生的最早年代和地点等诸问题。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106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江亢虎的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党
沈骏
在中国早期介绍社会主义的人中,江亢虎是比较有影响的。江亢虎(1883—1954),原名绍铨,江西弋阳人,曾任清朝刑部主事等职,他早年游历日本和欧洲,因而受到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1911年辛亥革命后,提倡社会主义,在上海创立了中国社会党。应该说,江亢虎在中国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是有一定的地位的。但是,他后来投靠了北洋军阀和蒋介石,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又投靠了日本帝国主义,堕落为一个无耻的汉奸。这些经历影响了人们对他的早期思想与活动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笔者认为对于变化多端的历史人物,应采取“分段论”的方法,根据他们的思想与活动的变化分段进行评论。同时,还必须和评论其他人物一样,采取同一标准,不能因人而易。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273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加伦与北伐战略计划的制定
谈方
加伦,是苏联将军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留赫尔在中国的化名。1924年10月底,他奉命到达广州,任广州革命政府军事总顾问,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仅就加伦将军与北伐战略计划的制定问题,作一点初步的探讨。一、反对1924年底至1925年初孙中山的军事冒险,提出北伐的先决条件是东征巩固根据地北伐是孙中山先生以广东为革命根据地,向北发展,铲除军阀,统一中国的既定政策。加伦到达广州时的局势是:北方时局因直奉战争中吴佩孚及曹錕溃败而发生变异,商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159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湘鄂西苏区和中央苏区等土地政策之比较研究
张修全
中国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农民土地问题的解决是革命胜利的关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湘鄂西苏区,是在“八七”会议精神推动下,于两湖秋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和整个中国革命进程相联系,湘鄂西的土地革命斗争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现分述如下: 从1927年9月湘鄂西苏区开始创建到1929年12月鄂西党“三大”之前,这一时期为根据地的开创时期。土地革命在湘鄂西主要是打倒土豪劣绅,进行抗租、抗税、抗粮的斗争。基本上还没有深入到土地制度的改革。其所以如此,客观上是因为环境不允许,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180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近年来高校语言学研究成果综述
张晖
近年来,高等学校语言研究成果累累。下面略作介绍,难免挂一漏万,谨请专家、学者指正。一、语言学理论和现代汉语研究中央民族学院马学良主编的《语言学概论》一书,据根我国50多个民族的语言材料和使用语言文字的情况,阐明语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对许多语言新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从而丰富了语言学理论。本书在归纳音位系统,分析句子结构,划分方言土语,设计文字方案以及词典编纂等方面均作了较为具体的阐述。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从我国语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191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类比和英语构词
李兴华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的。英语词汇和其他活语言的词汇一样,是不断地增长的。人们遇到新的事物、新的经历,提出新的观念时,他们便需要创造出新词,或赋于旧词的新义,或借用外来词来表达这些新东西。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动荡不安和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英语词汇的增长速度确是前所未有的。在英语新词的创造之中,类比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的,而且已知其中的一个对象还具
1989 Vol. 0 (2): 0-0 [
摘要
] (
157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