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7年 56卷 1期
刊出日期:2017-01-27

论文
 
       论文
1 论基层社会自治
周庆智
当前的基层治理结构,有自治空间,但没有自治权,是单中心(集权)权威秩序,不是多中心(分权)自治秩序。基层社会自治的建构,一是自治权的法律保障,即明确社会自治权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不同层次的自治体之间的权利内涵和边界。二是政府、社会、市场等领域的多中心公共治理主体的形构。三是重构主体社会。祛除社会对国家的依附性,自治原则才可能建立起来。从基层总体治理上看,建构基层社会治理的自治权力结构体系,具有社会利益组织化和社会秩序维系的制度创新意义。
2017 Vol. 56 (1): 1-11 [摘要] ( 400 ) HTML (0 KB)  PDF (1467 KB)  ( 86 )
12 从二元结构到全景关照——中国传统乡村治理研究的视角转换
姜晓萍 代珊珊
“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阐释范式,覆盖了政治学界针对传统中国乡村治理领域的研究。本文在重新剖析、审视这种阐释范式的基础上,认为“官治绅理”的分析逻辑虽然能够通过对治理主体进行本质性解构来说明传统乡村治理的权力逻辑与组织行为,但却忽略了乡村治理中“民意”的张力与作用,无法清晰揭示在中国传统乡村“治理场域”中的权力—权利内在逻辑。虽然学界已有突破原有研究框架的努力,但本文认为仍需在前人基础上将研究视角从传统的“国家—社会”二元主体分析维度,转向国家—民众—士绅(以民众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分析维度。并且还要突破传统研究范式仅仅从静态治理主体解构乡村治理结构的局限,从动态的治理机制视角解码中国传统乡村治理的运行规律,实现从二元结构到全景关照的研究视角转换。
2017 Vol. 56 (1): 12-19 [摘要] ( 323 ) HTML (0 KB)  PDF (1263 KB)  ( 46 )
20 “流”“守”之间:农民市民化的区域差异及影响要素——基于全国20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袁方成 王 泽
农民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东部快、中西部慢”的渐次滞后格局是其区域差异化的显著特征。全国20省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市民化进程与政府政策、主体意愿和行动能力三项要素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意愿和能力是市民化进程区域差异产生的关键要素。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市民化进程,从而促进均衡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各地户籍—土地改革的政策协同,以及广大农民主体意愿与行动能力的相互协调。
2017 Vol. 56 (1): 20-30 [摘要] ( 267 ) HTML (0 KB)  PDF (1416 KB)  ( 260 )
31 基层民主治理单元的下沉——从村民自治到小社区自治
刘 强 马光选
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中国政治改革减缓之后,中国的政治改革阵地向基层转移,在广大农村发展起了村民自治的民主形式,但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中国的村民自治走向何方?村民自治为什么目前陷入低迷状态?这一系列的问题还有待解答。从村民自治的发展情况来看,一种观点认为其在衰落的同时走向农村社区自治;另一种观点认为村民自治并没有衰落,只是缺乏有效实现方式而已。但从最新的经验出发我们会发现,村民自治一直备受诟病而且举步不前的原因在于其治理的组织单元过大,而治理单元的细化和下沉,小社区自治是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之一,其优势在于对现有村民自治条件下无法解决的公共服务、集体发展、社会秩序、社会关联和民主权利等方面的难题的化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因为治理单元小、集体行动易于达成、利益关联密切和激励及时有效等特点,在农民组织化、农民公共利益和农民公共生活的创建等方面都大有作为。
2017 Vol. 56 (1): 31-38 [摘要] ( 421 ) HTML (0 KB)  PDF (1213 KB)  ( 29 )
39 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政府间税收划分
谷 成 蒋守建
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划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责的履行,影响到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高。基于经济视角的传统分税理论对政府间税收划分的考察忽视了现代国家治理参与主体的多元性,难以在中国政府间税收划分的实践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指导作用。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中国目前的政府间税收划分模式忽视了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导致了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和债务规模的扩张,制约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地方政府负责程度的提高,使转移支付结构的调整面临较大阻力。中国政府间税收划分模式的改进应在明确地方税和政府间转移支付关系的基础上,遵循政府间税收划分与支出职责相匹配的原则,用税率分享制替代收入分成办法,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保证地方政府的负责程度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辖区居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税收遵从水平,从而改善国家治理的透明性、负责性和有效性。
2017 Vol. 56 (1): 39-47 [摘要] ( 351 ) HTML (0 KB)  PDF (1275 KB)  ( 20 )
48 MBA品牌感知质量对职业经理人角色认同的影响研究
孔 靓 李锡元 王艳娇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研究MBA品牌感知质量对职业经理人角色认同的影响,包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及工作价值观的调节作用。以238名参加MBA教育的职业经理人为样本,运用层级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MBA品牌感知质量对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在MBA品牌感知质量与职业经理人角色认同起部分中介的作用,内在价值正向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经理人角色认同的正相关关系,外在报酬负向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经理人角色认同的正相关关系。
2017 Vol. 56 (1): 48-56 [摘要] ( 366 ) HTML (0 KB)  PDF (1102 KB)  ( 24 )
57 社会诞生于人的制度性建构——论社会的起源与本质
韩东屏
在社会起源问题上,人类学有同程说和非同程说这两派的四种见解。前三种均难以成立,只有第四种即张岩的非同程说可以证成,但也存在诸多不足。要想真正说通,还得重新证明两个判断:一为氏族是人类社会而不是动物性群体;二为氏族之前的原始群中的个体已是真正的人而不是正在形成中的人。关于第一个判断,可以通过比较氏族和原始群的群体性状来证明;而第二个判断则可通过若干相关事实和合理推论得到确证。由此可以确定,最初的人类社会即氏族,并不是随着人的诞生而同时诞生的,而是被先于氏族而存在的人创造出来的。其动机是为了化解“原始僵局”,而创构手段是一套制度安排。因此,社会乃是一定疆域内的所有个人的人为组合体。社会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中的伟大事件,它不仅使人类在群体性状上从此脱离动物界,而且还改变了人类原有的演化图景。
2017 Vol. 56 (1): 57-65 [摘要] ( 376 ) HTML (0 KB)  PDF (1242 KB)  ( 96 )
66 “哲学不是什么”的探问
左亚文 谢月华
“哲学是什么”与“哲学不是什么”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从反面阐明“哲学不是什么”,才能从正面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不是客观知识,它指向的是具有无限性和终极性的对象,因而它没有确定的结论和标准答案。哲学不是经验常识,它源于经验而又高于经验,最终还要回归到“百姓日用”的经验生活中并为其服务。哲学不是工艺技术,其作为一门智慧之学,是一种自由探讨普遍性问题的科学。哲学不是小聪明,它是关于宇宙人生的通察和通观,因而是一种大智慧、大聪明、大觉悟。
2017 Vol. 56 (1): 66-72 [摘要] ( 285 ) HTML (0 KB)  PDF (1044 KB)  ( 39 )
73 科学与中国诗歌思维方式现代变革
金新利
作为“五四”启蒙思想核心的民主与科学,促进了现代中国新知识系统的形成,这种基于自然科学的知识系统在文学创作、社会思潮等领域发生泛化,对中国诗歌的现代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科学对传统诗歌的思维结构和思维程式产生激烈冲击,传统诗歌思维重直觉感悟、重整体辩证的思维程式被重客观、量化、理性、实证的新方法所取代,表现在思维形式上由以情为主转为知性重理,在思维导向上由尚虚为显到尚实为显,在思维过程上由字思维过渡到句思维,共同展现出古代诗歌思维方式的现代性变革与转向。由于这些思维特征的改变,造成了现代诗歌取材的客观化、情感体验的综合化、语言表达的逻辑化、审美趣味的知性化,驱动了现代诗歌的变革。
2017 Vol. 56 (1): 73-80 [摘要] ( 263 ) HTML (0 KB)  PDF (1332 KB)  ( 31 )
81 《新青年》编辑约稿与鲁迅现代小说的诞生
李宗刚
鲁迅成长为新文学作家,是诸多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新青年》编辑的约稿对鲁迅成为新文学作家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新青年》编辑钱玄同向鲁迅约稿,使得期刊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是在这种新生产方式的制导下,作者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便继承了期刊的文化立场;编辑所编发出来的作品便体现了期刊的文化诉求;读者所阅读的作品便渗透了期刊的文化期待。《新青年》正是在这种期刊生产方式转变的基础上,才向“名不见经传”的潜在作者鲁迅约稿。这种新的期刊生产方式,既改写了潜在作者鲁迅的人生轨迹,又改变了《新青年》在文化发展历史上的边缘地位,同时也促成了作为接受主体的学生对新文化启蒙运动的认同和发扬。
2017 Vol. 56 (1): 81-89 [摘要] ( 361 ) HTML (0 KB)  PDF (1473 KB)  ( 38 )
90 审美革命与工商文化的精神造型——海派散文的文学文化史意义
陈 啸
海派散文是近现代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市民散文,其突出的特点是发现日常生活本身的美、幸福与乐趣,不求“载道”或本质,是传统文学中居于主流之外市井生活的发展与扩张。海派散文的发生与近现代上海的都市化进程相始终,本质上属于工商文化的精神造型。在一定的意义上,海派散文正体现了工商都会的主体意识,其所表达的是置身于现代工商社会中普通市民的人生感受与普遍心态,是近现代上海都市文化因内而外的主体性表现。海派散文作为近现代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市民散文或生活散文也同时标识着近现代中国工商化的进程。
2017 Vol. 56 (1): 90-97 [摘要] ( 370 ) HTML (0 KB)  PDF (1467 KB)  ( 26 )
98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军婚保障机制——以华北抗日根据地为中心的考察
岳谦厚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军婚的保护既有法律条例的硬性规制,又有各级政府的行政支持和舆论引导。从最初宣传“婚姻自由”到保护军婚条例颁布,再到进一步限制抗属离婚,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妇女和军人在离婚问题上的微妙对抗与妥协。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群众的参与,优抗政策的完善、代耕代收活动的开展,深入基层的妇救会、广泛活跃的慰问团,均折射出政府、抗属和群众在保护军婚问题上的现实诉求与实践努力。每一期报纸杂志、每一支民歌小曲、每一场拥军演出,均再现了帮助军人建立家庭、解决生活困难和调解家庭纠纷的群众热情,以及模范抗属安心守候及积极生产的革命情怀。在此过程中,妇女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家庭角色,走向社会,参加根据地建设,成为抗战救国的一支基本力量。对战时妇女形象的塑造与革命意识的培育使“婚姻自由”思想服从于抗战大义,成为“一切为了抗战”的时代注脚。
2017 Vol. 56 (1): 98-110 [摘要] ( 332 ) HTML (0 KB)  PDF (2283 KB)  ( 30 )
111 也谈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二流子”的改造——与其他政权实体比较的视野
渠桂萍
乡村游民系不安本分、无产无业、危害乡村社会者的总称。他们往往谋生不以其道,好逸恶劳,绝对有德行的缺陷,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这一群体始终是地方政府治理的目标。除了基层政府,地方社会的习惯法、社区舆论以及乡村正统权威等乡土约制资源对游民的危害行为也发挥着抵制功能。20世纪40年代初,国共摩擦升级,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全面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陷入空前财政危机。根据地政府展开生产自救,大力开荒。囿于劳动力的严重短缺,根据地政府自上而下地掀起了改造“二流子”运动。中国共产党评价体系中的“二流子”与乡村游民有所不同,“二流子”根据抗日政府的标准进行身份识别,注重“有无正当职业”,乡村游民则是乡村民众的社区角色认定,侧重“乡村危害性”与“德行”的品评。相比其他政权实体,根据地政府以国家的角色通过运动模式对乡村脱序者进行“专项治理”,其改造的规模、力度,效果,都有不俗的表现。改造“二流子”则通过对传统约制资源进行创造性地转化予以推进。社区权威角色、村庄舆论与道德评价机制、宗教仪式与象征符号等各种传统约制资源有机结合,交互运用,成为现代政党改造“二流子”的手段,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对“二流子”的改造。
2017 Vol. 56 (1): 111-120 [摘要] ( 363 ) HTML (0 KB)  PDF (2031 KB)  ( 29 )
121 郑氏与明清王朝对汀漳泉海域社会控制权的争夺
王日根
郑芝龙、郑成功海上集团是明中叶崛起的海上割据势力,他们顺应世界贸易市场形成的形势,建立起了自己的山五商金木水火土和海五商仁义礼智信十家商行,他们采购江南地区绫、丝、绉纱、药材、江西地区陶瓷,开展跨国贸易,海上贸易范围覆盖日本、朝鲜、琉球、菲律宾及中南半岛各国,形成较为强大的批发、贸易、收税、提供保护即令旗出租、客运等系列经营活动。他们还采购日本的盔甲、日本刀、火绳枪以及西方的枪、炮等来武装自己的军事力量,从而吞并或收编海商、海盗乃至官军力量,形成了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与经济实力,进而与明清两代王朝形成对垒,争夺对汀漳泉海域社会的控制权,明朝曾经组建海军,对抗倭寇和海盗,但遭遇到衣冠大族强烈的抵制,取得的效果非常有限;清朝则不惜“迁界”,却给郑氏垄断当时的国际贸易提供了便利,郑氏还组织闽南地区往台湾的移民,也在台湾建立起了自己的粮食仓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郑氏的实力,也使双方的拉锯战延续了较长的时间。整个过程充分彰显了海洋社会经济力量之强劲以及明清王朝在治理海洋区域方面的努力与效果,此时官民的海洋力量间尚表现出相互的消耗和削弱状态。
2017 Vol. 56 (1): 121-128 [摘要] ( 330 ) HTML (0 KB)  PDF (1901 KB)  ( 31 )
129 钱基博史传创作的学术来源、贡献和局限性
刘大胜
以纪传体为核心的史传写作,是中国重要的学术传统。钱基博一直坚持史传体例的创作,留下几百万字的学术成果。探讨钱基博史传写作的学术来源、贡献和局限性,有利于明晰其学术的得失利弊。综合来讲,其史传有三个学术来源,分别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纪传体正史、韩愈等人的碑传思想和方志中的人物志目。在学有根基的基础上,钱基博通过体悟传统文论和文法,文心中求史通,为学术界贡献良多。传统史传有自身局限,一事散存于多人记述,很难完整呈现历史的因果本末,钱基博史传创作也未能避免。
2017 Vol. 56 (1): 129-135 [摘要] ( 245 ) HTML (0 KB)  PDF (1264 KB)  ( 19 )
136 孙膑崇拜的正统化脉络与地方化过程——以山东潍北地区瓦城大庙为个案
李海云
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经历了由历史人物进入神灵谱系的过程。明代以前在国家正祀中的边缘状态与进退的反复,以及明清以来沉降民间的地方化表达,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策略和地方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正史中关于孙膑记载的简略,为后世留下了巨大想象空间。孙膑的神奇经历与非凡军事才华,是其得以神化的基础。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良臣择主而事”的战国时期社会观念,与自身的残疾特征,以及难言善终的结局,是导致官方叙事对其多元评价的主要原因,并最终使其在国家正祀中撤废。在地方祠神信仰中,不仅体现出国家礼仪自上而下的渗透与推行,更是地方精英迎合国家大一统观念的主动援引并化为己用。山东潍北瓦城大庙的神主更替与“孙膑封地说”的在地化进程,有助于推进对国家正祀传统与地方化发展之间关系的深入理解。
2017 Vol. 56 (1): 136-143 [摘要] ( 271 ) HTML (0 KB)  PDF (1839 KB)  ( 24 )
144 康德“崇高的分析”的贡献与价值 
徐晓庚1 李 艺2
康德崇高论在他的美学及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学者对其研究集中在他论述的表面性方面,而对其内在本质旨意缺少研究,没有研究其崇高的美感心理,鲜有对康德崇高思想的方式对后来美学的影响做总体思考。针对这些,本文研究康德崇高在美学史上的创造性,指出他将崇高纳入整体美学思想之中,突破传统美学仅将崇高理解为艺术风格的局限,在研究其崇高的外在形式之中,推理出其实质是崇高为人的心灵与精神道德家园,进一步深化崇高贯穿其整个美学的思想价值,进而研究崇高的美感心理主要特征,指出其对审美心理学派的影响,深化康德美学的研究。除此之外,本文还提出康德美学与黑格尔美学研究的不同走向。
2017 Vol. 56 (1): 144-149 [摘要] ( 346 ) HTML (0 KB)  PDF (893 KB)  ( 30 )
150 宋代陈设艺术的意匠营构
魏 勇
本文从社会文化视域入手,首先分析宋代复古思潮、文人意趣兴起的成因及其对陈设艺术设计所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而在宋代繁荣的商品经济背景下分析以家具陈设为主体的器物形制与搭配方式,探明宋代陈设艺术辉煌成就背后所蕴含的设计文化,为重建中国“当代中式”设计独立话语系统寻求源头活水。
2017 Vol. 56 (1): 150-156 [摘要] ( 329 ) HTML (0 KB)  PDF (39431 KB)  ( 43 )
157 “非营利”内涵的立法界定及其对民办教育发展的意义——从《慈善法》出台到《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
魏建国
我国已有法律没有对“非营利”的内涵做出清晰的界定。新出台的《慈善法》第一次在法律层面规定了“非营利”的操作性标准,即与国际惯例“禁止利润分配”规则相类似的“禁止财产分配”规则;同时,还规定了包括“清算后剩余财产处理”规则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保障。修改前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合理回报”相关规则模糊了“非营利”的内涵,对“非营利”的模糊处理也影响到了相应的制度设计,不利于真正非营利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最近新修改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延续了《慈善法》的立法精神,追求法律体系的协调一致性,摒弃了“合理回报”相关规定,明晰了“非营利”的内涵,并规定了相应的制度保障,从而为真正非营利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2017 Vol. 56 (1): 157-164 [摘要] ( 211 ) HTML (0 KB)  PDF (1068 KB)  ( 18 )
165 面向科技前沿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以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为例
毕 颖1 杨小渝2
协同创新是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提升创新能力的手段,也是服务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路径。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作为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典范,面向科技前沿,研究通过资源有效整合进行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在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前瞻性的探索和实践。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可为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提供经验借鉴:在战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确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在组织管理体制层面,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制以确保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体制有益于协同创新;在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层面,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促进产学协同创新“无缝对接”。
2017 Vol. 56 (1): 165-173 [摘要] ( 433 ) HTML (0 KB)  PDF (1337 KB)  ( 28 )
174 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郭景川1 申 霞2
2017 Vol. 56 (1): 174-176 [摘要] ( 162 ) HTML (0 KB)  PDF (510 KB)  ( 41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