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9年 58卷 4期
刊出日期:2019-07-27

 
1 司法信任:概念、理论与应用
韩冬临
作为政治信任的一个维度,司法信任是国家司法机构在观念上的体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司法信任的研究开始不断发展,并且产生广泛的影响。本文首先界定司法信任的概念和测量方式,并且对司法信任进行了跨国和跨时间的比较。整体而言,中国公众对司法机构的信任较高,并且长期处于高位。进一步的,本文详细分析了各种司法信任的理论,并且分析其优点和不足,进而讨论各种理论在中国的应用。最后,本文分析如何应用司法信任的理论来提升中国公众的司法信任。
2019 Vol. 58 (4): 1-9 [摘要] ( 375 ) HTML (1 KB)  PDF (1183 KB)  ( 228 )
10 政治效能感、参与意愿对中国公民选举参与的影响机制——政治信任的调节作用
郑建君
尽管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针对二者关系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条件的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对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影响关系中参与意愿的间接作用效应以及政治信任的调节作用效应进行探讨。在北京、天津、黑龙江、浙江、山东、湖北、安徽、陕西、甘肃和广西等10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展开的问卷调查,获得8635 份中国公民的有效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参与意愿在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的直接关系以及通过政治参与意愿的间接关系受到政治信任的调节作用,即在低政治信任条件下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不显著。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政治效能感如何以及在何种条件下促进公民个体的选举参与。
2019 Vol. 58 (4): 10-18 [摘要] ( 342 ) HTML (1 KB)  PDF (942 KB)  ( 172 )
19 公共服务精准化: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
徐增阳 张 磊
城市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特定场域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单元,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是创新城市社区治理、增强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目标和中心任务。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和多元化,对创新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提出了新诉求。公共服务精准化是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创新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精准治理的理论意蕴,反映了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效用。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精准化本质上是以社区居民需求为中心的整体性运作过程。推进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精准化,需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判断机制、以党建为引领的整合机制、以协商为基础的沟通机制、以合作为纽带的协同机制、以质量为核心的评价机制、以科技为保障的支撑机制。
2019 Vol. 58 (4): 19-27 [摘要] ( 287 ) HTML (1 KB)  PDF (1283 KB)  ( 164 )
28 城市社区公共价值创造:内容、困境与出路
定明捷 徐宛笑
创造公共价值是依托于公共资源投入的社区治理的主要目标,城市社区公共价值的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服务价值、社区空间价值和社区治理关系价值。公共价值表达和聚合机制扭曲、利益囤积以及协作不畅通被视为当前社区公共价值创造的主要困境。精细化治理是摆脱社区公共价值创造困境的可行路径,从回归公共价值导向、重视技术助推以及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城市社区公共价值创造网络中的领导力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城市社区公共价值精细化创造的基本思路。
2019 Vol. 58 (4): 28-37 [摘要] ( 352 ) HTML (1 KB)  PDF (1581 KB)  ( 365 )
38 美国二战后六轮减税的逻辑及演进中的宏观调控——兼论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宏观调控抉择的启示
苏京春 王 琰
美国政府二战以来实施了六轮大规模减税,其背后的基础是美国经济思想的变迁,其外部的表现则是美国经济实践中的宏观调控抉择。在对美国经济思想演进与税收政策变迁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依次阐述了美国以需求侧为主和供给侧为主的三轮减税内容及评价,并总结了美国六轮减税措施中涵盖的内在逻辑。基于六轮减税措施,不难看出美国宏观调控抉择中始终保持着“最具针对性”原则,这一方面一次又一次为美国宏观经济解决了实际难题,另一方面也为美国宏观调控的持续实现留足了可选空间。最后,论文提出了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宏观调控抉择的对策建议。
2019 Vol. 58 (4): 38-50 [摘要] ( 335 ) HTML (1 KB)  PDF (1987 KB)  ( 213 )
51 PPP环卫改革、环境治理效果对环保税支付意愿的影响——基于H市1663个居民的实证研究
吕维霞 宁 晶
中国政府面临着环境治理可持续性的挑战,而环保税是解决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方式。本文基于H市实施环保服务PPP改革的数据,采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验证PPP改革、环境治理效果对环保税收支付意愿的干预效应。首先,居民对环卫PPP改革了解程度、政府对环卫PPP改革的宣传以及对环卫改革的评价都能正向影响居民环卫支付意愿;其次,环境治理效果的改善同样能够提升居民的环保税支付意愿;再次,环境治理效果在PPP改革与环保税支付意愿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当环境治理效果处于高水平时,居民更愿意支付环保税;但当环境治理效果处于中低水平时,政府对PPP项目的宣传至关重要。同时,控制变量中,性别、教育程度、收入显著地对环保税支付意愿产生影响。
2019 Vol. 58 (4): 51-62 [摘要] ( 347 ) HTML (1 KB)  PDF (1607 KB)  ( 282 )
63 传播接受视域中的中国现代诗歌发生与经典建构
王泽龙
中国新诗的滥觞与经典建构,是与现代传播接受密切相关的。清末民初科学思潮的传播与大众启蒙是五四白话诗歌发生的历史语境;现代汉语传播接受决定了诗歌诗体形式的现代建构;外来诗歌的传播接受是影响新诗现代观念变革与形式变革的重要途径,其中又无不交织着古代诗歌精神传统与艺术元素的渗透;中国现代诗歌经典的建构是在中国现代诗歌的传播接受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共同参与了诗歌经典的建构;近现代学校教育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诗歌的传播与经典的形成。现代传播接受为我们深入中国现代诗歌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与新的生长点。
2019 Vol. 58 (4): 63-70 [摘要] ( 316 ) HTML (1 KB)  PDF (1328 KB)  ( 171 )
71 科学与中国诗歌审美趣味现代变革
金新利
作为五四启蒙思想核心的民主与科学,促进了现代中国新知识系统的形成,这种基于自然科学知识的科学系统在社会领域发生泛化,以形而上的哲学观念与文化立场的形式存在,对中国诗歌的现代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科学对传统诗歌的思维结构和思维程序产生激烈冲击,传统思维重直觉感悟、重整体辩证的思维程式被重客观、量化、理性、实证的新方法所取代,表现为思维形式由以情为主转为知性重理,思维导向由尚虚为显到尚实为显,思维方式由字思维过渡到句思维,共同导致诗歌思维方式的现代性变革与转向。由于这些思维要素的改变,相应造成了诗歌取材的客观化、情感体验的综合化、语言表达的逻辑化、审美趣味的知性化,由诗论、诗形、诗语、诗美等组成的诗歌系统发生了整体性变化,促使了中国诗歌审美趣味的现代变革。
2019 Vol. 58 (4): 71-77 [摘要] ( 333 ) HTML (1 KB)  PDF (1174 KB)  ( 166 )
78 守成与创新的变奏——2018年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李松睿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2018年度并没有大的研究格局的改变,但在方法论的探讨、新史料的发掘与整理、鲁迅研究、郭沫若研究、左翼文学研究、新诗研究以及重要的文学文本以及文学现象的重读与重释等方面,都有不少新的发现和推进,涌现出很多值得称道的研究成果。今天的研究者正通过尝试借鉴新的理论、采用跨学科式的研究方法,构筑新的问题意识和观察视角,努力突破目前已经高度成熟的研究格局。虽然这项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并没有撼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整体图景,但所有这些努力其实都是在为这个学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科在时机来临之时的新变做着准备工作。在这个意义上,或许可以用守成与创新的变奏来形容2018年度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2019 Vol. 58 (4): 78-87 [摘要] ( 230 ) HTML (1 KB)  PDF (1727 KB)  ( 187 )
88 从《霍小玉传》到《黄衫客传奇》:兼论中国小说近代转型
李彦姝
《黄衫客传奇》是晚清陈季同以唐传奇《霍小玉传》为蓝本创作的小说,被严家炎称为“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晚清小说”。将《黄衫客传奇》与《霍小玉传》进行对读,可清晰地看到两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技巧、情感风格等方面的差异,这对于我们观察中国小说的近代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而作为一部由中国作家以法文创作的中国题材小说,《黄衫客传奇》的文学史定位问题也有探讨的必要。
2019 Vol. 58 (4): 88-95 [摘要] ( 331 ) HTML (1 KB)  PDF (1543 KB)  ( 195 )
96 蛮夷形象的帝国想象——以谢遂《职贡图》中的贵州苗人为中心
吴雪梅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谢遂《职贡图》是乾隆朝《皇清职贡图》的完整摹绘本。本文通过对其中23幅贵州苗人画像的观察,并与“百苗图”中的苗人画像相比较,揭示出《职贡图》对贵州苗人的不同呈现视角。《职贡图》画像的重点在于对人物的呈现,巧妙地表达出各族群向化归一、以昭王会之盛的官方政治意图,从而带给我们更强烈的视角冲击,这与其注重人物的类型化,对族群形象进行分类建构有关。《职贡图》将贵州苗人以开化类、向化类、朴野类、犷悍类进行形象分类,其分类的标准基于该族群所在区域是否完成改土归流以及该族群文化与汉文化的关系。在对贵州苗人的形象建构过程中,包含了绘制主体强烈的价值判断标准,明显带有想象的偏见,也可以说是中央王朝自上而下的审视和绘制主体自以为是的文明世界对蛮夷世界的观察。由此可见,《职贡图》中的苗人画像一定程度上是当时清政府对苗疆的治理在视觉上的表征。
2019 Vol. 58 (4): 96-103 [摘要] ( 331 ) HTML (1 KB)  PDF (2674 KB)  ( 224 )
104 明代湖北双籍进士的地域流动探析
宋传银
与普通移民相比,明代湖北进士移民具有特殊性。迁出移民以官籍移民为主,普通移民以民籍移民为主。迁入移民以民籍移民为主,与普通移民一致。迁移时间主要在明代中后期,普通移民则在明初。迁出移民主要来源于今鄂东地区、江汉平原,迁入移民主要来源于今江西,均与普通移民相同,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人们所熟知的“江西填湖广”的移民运动。迁出移民主要分布于今北京、山东与四川,其中民籍移民主要迁往四川,说明“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明代。迁入移民主要分布于今江汉平原、鄂东地区,普通移民则主要分布于鄂东地区。
2019 Vol. 58 (4): 104-109 [摘要] ( 319 ) HTML (1 KB)  PDF (876 KB)  ( 143 )
110 多元混溶: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聚居区民间信仰的融合——以《控送诸神本章》为中心的探讨
王凤英 郭 峰
本文结合方志等文献分析新发现的《控送诸神本章》中各类神祇和祭祀仪式,从中可见,改土归流后多种形态的民间信仰进入土家族聚居区与当地原有的信仰整合,在唯灵是信的原则下被融合到以百姓为中心的生活圈、生产圈、想象空间等三个不同层次的祭祀圈中。它深刻反映了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包容性,本地区改土归流后的文化变迁,土家族聚居区民族走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等。《控送诸神本章》为我们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和角度。
2019 Vol. 58 (4): 110-118 [摘要] ( 240 ) HTML (1 KB)  PDF (1551 KB)  ( 245 )
119 也谈张之洞对立宪的态度
彭 剑
在相当长时间里,学界基本认定张之洞对立宪态度消极。1993年,孔祥吉先生根据新发现的两条史料提出相反的见解。而2016年发表的侯宜杰先生的论文,则通过重新解读那两则史料,认为张之洞对立宪一事,一直态度消极。侯先生对孔文两则史料的驳难能够成立,但不能据此认为张之洞对立宪消极。1904年,张謇游说关注宪政问题时,有细节显示,张之洞做出了积极的姿态。从1905年与袁世凯、周馥联衔奏请立宪起,张之洞对宪政改革一事,一直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即需要有一个预备阶段,这个阶段,若从1905年算起,是12年。1907年初讨论外官制改革时,张之洞虽然提了很多意见,但是,其本心并非反对宪政改革。1908年颁布的九年筹备清单,虽然抽去了召开国会的关键内容,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张之洞等人的意见。并且,就发生在军机处的争论来看,张之洞是力主宣布开设国会年限的,他在这个问题上,态度是积极的。九年清单颁布之后,张之洞一直遵循这一清单,这是稳步推进改革的表现。总之,张之洞对立宪的态度,可以用稳健积极一语概括,他是立宪的稳健积极派。
2019 Vol. 58 (4): 119-123 [摘要] ( 461 ) HTML (1 KB)  PDF (832 KB)  ( 223 )
124 传统与近代之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领导群体研究(1924-1949)
陈明辉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领导成员多经选举产生,更替比例较高,但亦存在更替频率较低,并长期由少数人把持等问题。领导群体的社会结构表明,领导成员的当选并不完全以体育专业能力及对会务关心、参与的程度为标准,地缘、年龄、学缘乃至性别等亦是重要影响因素。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领导群体的构成与变迁长期游移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处于亦旧亦新、亦中亦西的状态,这正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传统与近代彼此互渗和相互交织的时代特征的反映。
2019 Vol. 58 (4): 124-132 [摘要] ( 266 ) HTML (1 KB)  PDF (1346 KB)  ( 167 )
133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中的报刊舆论态势
张继木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是近代日本武装侵华的开端,少数研究者注意到了该事件中的报刊舆论因素,但尚未系统探究其整体面貌和历史走向。本研究通过对各类报刊主体舆论表征的考察,发现该事件中的报刊舆论呈如下态势:日文报刊多持侵略论调,视侵台为义举,鼓吹殖民侵略。中文报刊对当时流行的侵略或错误主张进行了多方辩驳,不仅驳斥了日方的“番地无主论”和“实地查看说”,拆穿了日方所谓征得清政府同意的谎言,还驳斥了局外人的不当言论,如“合力围剿”等。英文报刊的立场则相对复杂,在日本侵台之初,在日本出版的英文报刊多持反对态度,而在中国出版的英文报刊却不乏支持的声音;当日本在台军事行动告一段落之后,两地的英文报刊均一致支持日本而贬抑中国。
2019 Vol. 58 (4): 133-144 [摘要] ( 324 ) HTML (1 KB)  PDF (2683 KB)  ( 149 )
145 兖州天主堂出版活动述论
何朝晖
山东兖州天主堂印书馆是德国圣言会在华出版中心,是近现代中国重要的天主教出版机构。它出版了大量通俗易懂的传教出版物,对天主教在华北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刊行的中国基督教史和汉学研究著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资料价值。兖州天主堂印书馆的出版活动具有多样性、开放性、注重通俗性与本土化等特点,是观察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天主教在华出版事业的一个重要窗口。
2019 Vol. 58 (4): 145-154 [摘要] ( 274 ) HTML (1 KB)  PDF (1665 KB)  ( 163 )
155 中国近现代出版生活史研究述评
欧阳敏 王雅菲
“出版生活史”因应出版史研究的“内卷化”趋势而出现,以期为出版史研究带来新面貌。出版生活史是指一切与出版生活有关的历史,其核心是出版从业人员以及与出版关系密切的人群的日常生活史。关于出版生活史的研究,主题集中在出版人经济生活和出版人交往生活两个方面,出版人休闲生活方面的文献极为少见。出版生活史研究,应该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避免琐碎化;在研究方式上,应遵循“分场域、分时段、分主题”的原则。
2019 Vol. 58 (4): 155-160 [摘要] ( 272 ) HTML (1 KB)  PDF (986 KB)  ( 577 )
161 从“管理”到“治理”:印度独立以来教育治理的演变、特色及问题
王建梁 赵 鹤
“治理”概念脱胎于政治学,“教育治理”是治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在世界各国教育治理改革浪潮中,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教育治理体系,经过治理框架的初步建立、各部门权力的拉锯博弈阶段,1992年之后教育共治格局基本形成。区别于殖民地时期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印度独立七十余年形成法律引领,教育行政部门、“半行政机构”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体系。从“管理”走向“治理”彰显了印度教育治理的动态发展变化,独立后的印度教育治理体系充分体现出法治导向、民主导向、公平导向和技术导向的鲜明特征。结合印度教育治理经验以及存在的均衡、权责、过程和监察等方面问题,我国可以从中得到有益启示。
2019 Vol. 58 (4): 161-169 [摘要] ( 686 ) HTML (1 KB)  PDF (1423 KB)  ( 217 )
170 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内涵·目的·要点
王洪才 汤 建
教育强国建设需要一流的教育,一流的教育需要国家资历框架支撑。在全球化浪潮和学习型社会来临之际,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已把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纳入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希望它在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资历框架建设首先需要明晰其基本内涵,认识其本质;其次需要反映本国的教育意志,适应本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再次必须突破其技术难点,科学把握其要点。综合分析发现,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就是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学习成果评价系统,旨在确立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标准,要点在于构建一个以知识、技能和能力为支点的终身教育系统,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资历认证,成为打通各级各类教育系统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为我国教育强国建设服务。
2019 Vol. 58 (4): 170-177 [摘要] ( 365 ) HTML (1 KB)  PDF (1324 KB)  ( 119 )
178 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评估与优化——基于东中西部8省8县的调查分析
王 爽 刘善槐
基于“事实-价值”的政策评估理论框架,对东中西部8省8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评估发现,政策在事实性层面上取得显著成效:生活补助标准逐年提升、政策覆盖范围持续扩大、逆差序化待遇格局初步形成。从价值层面来看,部分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表现为政策目标群体尚未纳入全部边远艰苦地区乡村教师;省级财政统筹缺位致使部分地区补助标准仍然偏低;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存在偏差,阻碍乡村教师的实际获得感提升。为了进一步优化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应制定科学化生活补助实施方案,建立财政投入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动态化生活补助监管机制。
2019 Vol. 58 (4): 178-184 [摘要] ( 261 ) HTML (1 KB)  PDF (1139 KB)  ( 255 )
185 中国心理传记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舒跃育 李惠芳 汪李玲
知识图谱分析法可清晰展现某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主要数据源,通过其他多种渠道补充数据源,借助Excel办公软件和CiteSpace 5.2.R2可视化软件,分别绘制发文数量的时间分布、作者及机构合作、发文期刊统计以及关键词聚类图谱。研究表明:我国心理传记学类文章年发文量曲折增加,研究群体正不断壮大,研究内容有一定的创新但进步不明显,目前尚需克服合作零散、理论创建不足等问题,推进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化,提升应用价值。
2019 Vol. 58 (4): 185-192 [摘要] ( 299 ) HTML (1 KB)  PDF (1536 KB)  ( 187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