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0年 59卷 1期
刊出日期:2020-01-27

 
1 农村基本治理单元中的妇女参与:基于人类集团理论的分析
刘筱红
农村妇女参与村庄治理与农村基本治理单元是否相关又如何相关?对三个典型时段的农村基本治理单元进行历时性比较,以妇女口述史中得到的微观细节分析为补充,可发现被宏观叙事所遮蔽的事实。传统时期农村基本自然治理单元并不直接面对妇女,妇女既不参与村庄治理,也不直接受村庄单元的治理,其治权在家庭。作为基本行政单元的村民委员会,妇女干部在其治理架构中的“位置”是一个孤悬的存在,农村妇女对于治理空间超出其社会交往圈子和社会性需求的村委会缺乏感知和参与动机。与上述两个单元相较,新中国成立初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土地合作社是一个便于妇女参与的治理单元,自然村的规模比较合适她们的社会交往,形成同伴联结的政治活动空间,生产可以接受的地方性性别共识,产生认同的妇女精英;同时土地合作社对妇女参与具有功能上的需求。土地合作社治理单元与妇女参与村社治理的良好关联,对于破解当下村民自治中妇女参与不活跃的难题具有研究和借鉴的价值。
2020 Vol. 59 (1): 1-10 [摘要] ( 255 ) HTML (1 KB)  PDF (1592 KB)  ( 196 )
11 议事规则: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框架基础——以“蕉岭议事规则”为研究对象
李 周徐玉栋
《村组法》为村民自治供给了制度的法律框架,但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还需要具体的规则安排,使村庄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做到有规可依。“蕉岭议事规则”便为自治有效实现提供了框架基础。本文基于对“蕉岭议事规则”的调查分析,从议事型规则、决策型规则、执行型规则三个方面来阐释议事规则与自治有效实现的内在关系。议事规则的具体性、程序性、中立性,是影响自治有效实现的决定因素;具体性决定了规则的可操作性;程序性保证了议事各环节的衔接性,为自治有效实现提供了系统保障;中立性决定了规则的认同度。依据议事规则的具体性、程序性的多种组合形式,可以形成多种自治类型。
2020 Vol. 59 (1): 11-17 [摘要] ( 232 ) HTML (1 KB)  PDF (927 KB)  ( 108 )
18 整合与分立: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单元组合研究——以广东清远、浙江杭州农村基层治理改革为例
张向东 李晓群
中国农村的基层治理单元在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转变过程,其功能属性也逐渐趋向多元化、复杂化。农村基层治理单元的构建是搭建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石,是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内涵,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其治理的成效。在构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背景下,“服务”代替“管理”已成为农村基层治理的主要趋势,与村民自治形成农村基层治理单元的两大基本属性。农村基层治理单元的建立基于自治单元和服务单元的多元探索,是国家治理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村民社会认同程度双向作用的反应。在治理改革的实践探索中,自治单元与服务单元或整合或分立形成了不同的组合模式,为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思考。
2020 Vol. 59 (1): 18-23 [摘要] ( 246 ) HTML (1 KB)  PDF (835 KB)  ( 113 )
24 中国社区协商治理的制度转型与创新发展——基于 2013-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的案例分析
陈荣卓 刘亚楠
社区协商是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在基层的重要实践探索,在现实政治、经济和社会治理情境的不断变化中进行持续的理念创新、实践调适和制度演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区协商围绕创新社区协商机制、丰富社区协商形式、完善社区协商制度、优化社区协商手段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呈现出样态生动多样、内容丰富广泛的实践经验,回应和顺应了社区协商既有的制度性和规范性要求。但与此同时,各地社区协商治理创新还兼有治理效率、治理成本、创新绩效等目标考量,导致实践中经常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行政化或形式化倾向,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社区协商的有效性,整体上呈现出“一体两面”的阶段性特征,突出表现为:协商内容范围广泛与具体议题精准不足,协商主体多元发展与参与结构层次欠缺,协商形式多样创新与参与机制常态缺乏,协商程序规则明确与制度流程技术短缺,协商成果运用广泛与机制规范效力不一。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因此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各地社区协商治理由顶层设计向地方制度化、法治化再发展,由政策创制向机制系统化、协调化再探寻,由实验试点向实践实效化、常态化再提升,由城乡差异向发展均衡化、协同化再共进,深入探索并形成完整的协商制度程序和有效的参与形式,成为当前和未来我国社区协商治理创新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0 Vol. 59 (1): 24-34 [摘要] ( 243 ) HTML (1 KB)  PDF (1714 KB)  ( 244 )
35 组织弹性与规则嵌入:农村协商治理单元的建构逻辑——基于天长市农村社区协商实验的过程分析
党亚飞 应小丽
协商单元是农村协商治理有效实现的载体因素。通过对协商案例的描述分析,发现协商组织的弹性能力决定了协商单元的合理规模,协商规则的嵌入程度确保了协商单元的稳定形态。协商单元的形塑取决于组织弹性和规则嵌入这两个变量的组合,由此形成了包括基础性单元、决定性单元、发展性单元共同构成的复合协商单元体系。此外,根据协商过程中的利益需求与治理成本,可区分出协商单元的四种功能类型:对话调处型、决策分配型、执行监督型、咨询共治型。这也证明了建构多元化协商单元有助于协商治理效果的多样化。
2020 Vol. 59 (1): 35-42 [摘要] ( 219 ) HTML (1 KB)  PDF (1174 KB)  ( 153 )
43 长江经济带人口空间分布的“逆城市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启春 梅 莹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运用ROXY指数模型及PLSSEM模型,分别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市内部人口空间分布的“逆城市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城市群层面来看,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均出现了人口由中心城市向外围扩散的“逆城市化”现象;从城市层面来看,出现人口空间分布“逆城市化”趋势的有上海市、武汉市、南京市、成都市、合肥市、南昌市及长沙市;从影响因素来看,户籍、家庭责任、净收入、社会融入与人口“逆城市化”意愿显著负相关,土地权益、迁入地子女教育与人口“逆城市化”意愿显著正相关,医疗保障负向影响人口“逆城市化”意愿,但结果并不显著。本研究的相关结论对厘清人口流动的新趋势,探寻“逆城市化”产生的动力机制,正确认识及合理利用“逆城市化”趋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0 Vol. 59 (1): 43-53 [摘要] ( 322 ) HTML (1 KB)  PDF (1504 KB)  ( 219 )
54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研究——基于CRITIC赋权和产出滞后效应分析
金荣学 徐文芸
本文依据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主要投资方向,建立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评估指标,结合2012—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统计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测算地方政府债务产出滞后期,在此基础上,运用基本“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评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产出滞后期为1年;我国接近一半省份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呈下降趋势;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的高低与地方本身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联系。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以下建议:构建地方政府债务支出管理的动态评价调整机制;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配置效率;合理制定新增债务限额标准。
2020 Vol. 59 (1): 54-61 [摘要] ( 229 ) HTML (1 KB)  PDF (1045 KB)  ( 183 )
62 坚定文化自信,是对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道路问题的科学回应
傅才武 齐千里
在增强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语境下,文化自信蕴含了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包容性立场,体现为对本民族历史传统、心理结构、核心价值观以及特定的制度意识形态的坚定信念。坚定文化自信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概念和政策指南,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由军事(科技)现代化、经济现代化进入文化现代化这一新的历史阶段后,对国家文化现代化道路问题所做出的科学回应,是百年来“中西体用”命题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的延展与深化。因此,要弄清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就必须将之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甚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艰难曲折的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才能得到深刻的理解。进入21世纪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及快速的经济现代化进程要求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向世界明确宣示国家文化现代化的目标与路径,这都必须以重建民族文化自信为前提。增强文化自信,必须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蕴,融会西方工业科技文明、革命文化传统和当代文化创新实践的新成果,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建构完善新时代中华民族新的文化主体性,形成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
2020 Vol. 59 (1): 62-72 [摘要] ( 306 ) HTML (1 KB)  PDF (1753 KB)  ( 249 )
73 新时代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机制探析——以100次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为考察对象
钟德涛 孔海棠,
双周协商座谈会是全国政协适应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而创新实施的一种定期民主协商的座谈会制度。作为一个环节完整、程序合理、灵活有效的制度系统,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运行机制由运行的基础、主体、程序、特点、价值和路向等六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总结和提炼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经验和理论,把握其运行规律,有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朝着广泛多层制度化方向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
2020 Vol. 59 (1): 73-81 [摘要] ( 319 ) HTML (1 KB)  PDF (1279 KB)  ( 140 )
82 现代新儒家直觉观念的跨文化解读与重构
王世鹏 王 珂
直觉是儒家哲学的一种根本性的研究方法,但在现代之前该方法却运用有余而反思不足。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梁漱溟、冯友兰和熊十力对中国哲学广泛运用的直觉方法进行梳理和融汇,并对照和借鉴西方哲学及经验科学研究成果,创造性地化用非量、性智、感觉、知觉等诸多范畴名相来解说直觉,将体用、知行、正负、本体与认识、经验与超验等多重关系引入直觉研究,在比较视域中重构儒家直觉观念。现代新儒家的直觉研究强调直觉的作用和价值,认直觉为哲学研究的必要方法,并力图协调直觉与理智的关系,当时其目的在于中国哲学和文化上的“救亡图存”,但在当前却与西方实验心灵哲学的直觉研究形成呼应。实验心灵哲学以语言分析、案例调查等方法为哲学研究中大量存在的直觉方法进行辩护,这与现代新儒家的直觉研究殊途同归。儒家哲学所倚重的直觉方法应在跨文化比较视域中探索其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气派的存在方式。
2020 Vol. 59 (1): 82-88 [摘要] ( 218 ) HTML (1 KB)  PDF (1007 KB)  ( 101 )
89 柯亨与哈贝马斯的历史动力论辨析
吴琳
柯亨与哈贝马斯分别站在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立场上形成了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两种动力论:技术决定论与社会进化论。柯亨基于英美分析哲学的传统从社会变革的普遍法则的运用中推演出技术进步或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形成了以“生产范式”为特点的技术决定论。然而,柯亨的技术决定论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它无法完成马克思历史唯物论所肩负的理论融贯性问题与人类解放事业的实践任务。哈贝马斯则基于欧陆人文哲学传统强调道德实践意识结构的变化是理解历史变革的钥匙,在柯亨关心人类技术进步的地方,哈贝马斯则聚焦于交往理性的进化,关注道德-实践的学习过程,从而发展出一种以“实践范式”为特点的社会进化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的古典意蕴,而且在对历史动力问题的解释上比柯亨的技术决定论更加符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
2020 Vol. 59 (1): 89-95 [摘要] ( 219 ) HTML (1 KB)  PDF (1025 KB)  ( 99 )
96 无逸图·赋:对一个文学传统的探寻
许结,
自宋末元初陈普写作两篇《无逸图赋》,迄清代继作有同题十五篇,其创作源于《尚书·无逸篇》及唐、宋两朝图绘《无逸》于内廷殿壁故事,成为赋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考察《无逸》与赋体的对接,又当追溯汉赋的有关描写,其构成的特有创作模式,直接影响到后世有关《无逸》“图”与“赋”的文本形态,彰显的是以“俭德”为中心的文学传统。
2020 Vol. 59 (1): 96-103 [摘要] ( 219 ) HTML (1 KB)  PDF (1735 KB)  ( 107 )
104 孙毓《诗》学考论——兼论魏晋时期的经学生态
曹建国 陈海霞
孙毓是晋初经学大家,关于其《诗》学倾向,学术史有“朋于王”、“党于郑”及“同异并呈,是非互见”三种观点,其中以陆德明谓孙毓“朋于王”之说影响最大,可谓长期占据学术史的主流观点。但从现存孙毓《毛诗异同评》佚文及《毛诗正义》的征引语境来看,此观点似有待商榷。《毛诗异同评》对毛、郑、王三家《诗》说进行了整合,总体而言,孙毓《诗》学并不以“朋”“党”争论为其务,而是以融汇异说、辨别是非为旨归。而《毛诗异同评》对《诗经》的注说方式及阐释策略,也集中反映出魏晋经学尚会通、重情理、注重经学与文学互动及崇尚知识等整体生态情况。
2020 Vol. 59 (1): 104-112 [摘要] ( 291 ) HTML (1 KB)  PDF (1699 KB)  ( 179 )
113 韦应物修习《楞伽经》过程及影响考论
吴怀东 黄晓宇
在韦应物的习佛历程中,《楞伽经》据立要津。一般认为韦应物接触此经始于其寓居洛阳同德寺时期,后其游赏滁州琅琊寺也常研习此经。其实在寓游这两寺之前,青年韦应物任右千牛卫于大明宫期间,便可因大安国寺净觉禅师而知闻此经,韦氏研读此经除宗教层面原因之外,还与其家族因素相关。且韦氏晚年领刺苏州时,在吴中地区与皎然、顾况等诗人交游,也有《楞伽经》因素。韦应物不仅在诗歌创作方面受到了《楞伽经》“如幻”等思想的影响,其素食等习惯的养成也与《楞伽经》密不可分。
2020 Vol. 59 (1): 113-121 [摘要] ( 342 ) HTML (1 KB)  PDF (1725 KB)  ( 147 )
122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谱系构成及其现实影响
孙立祥
山东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58
2020 Vol. 59 (1): 122-131 [摘要] ( 285 ) HTML (1 KB)  PDF (1815 KB)  ( 187 )
132 贝德士论抗战时局下的中国基督教
徐炳三
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金陵大学教授贝德士广泛论及中国基督教及政教关系。他认为,战时沦陷区教会人才流失、国统区人才过剩问题突出,教会人士应坚守岗位。战时社会服务和教会发展同等重要、相辅相成,应齐头并进、相互促进。沦陷区传教士应避免与日伪当局发生冲突,以确保教会的正常运转,但必须坚持正义和坚守底线。少数日本基督徒带着真诚目的来华,但多数立场与日军一致,政治压力和民族主义是出现此种情形的主因。贝德士在谴责日军暴行的同时,坚持与日本基督徒友好往来,努力促使其觉醒。贝德士的战时书写,为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大量史料;贝德士的某些论断,或可成为当下抗战基督教史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
2020 Vol. 59 (1): 132-140 [摘要] ( 391 ) HTML (1 KB)  PDF (1591 KB)  ( 173 )
141 汉代阴德观的建构及其在司法领域的展开
钟 盛
阴德观是汉代司法官在决狱中所热衷秉持的司法理念,它主张公平决狱(主要表现为慎刑慎杀)可积阴德,从而获取福报。它以善恶报应为其思想内核,并建构出一套自恰的解释逻辑。阴德观在汉代因东海于公积极践行、其子于定国位至三公而进入司法领域,广受推崇和效法。它重塑了汉代司法理念,也可视为司法官吏群体对自我行为进行调控和约束的一种手段,有助于纠正西汉中期以来盛行的酷吏滥刑滥杀之弊,缓解由此造成的社会危机。但阴德观也导致司法官将自身利益与司法审判发生关联,造成司法“功利化”,甚至妨碍司法公正。
2020 Vol. 59 (1): 141-149 [摘要] ( 263 ) HTML (1 KB)  PDF (1720 KB)  ( 155 )
150 文本书写与社会记忆:巴蔓子葬身都亭山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段 超 李 然
东晋常遽《华阳国志》之后,历代官修史书、地理志、地方志、现当代学术论著对巴蔓子葬身地进行了考辨,大量的史籍文献、诗文、民间传说、歌谣、地名和习俗等共同保存了巴蔓子葬身利川都亭山的珍贵历史记忆。随着中央王朝不断深入清江流域,特别是改土归流利川设县后,地方官员希望通过巴蔓子相关文化的整理与弘扬来强化区域社会治理,官方的文本书写与地方民众的社会记忆,为巴蔓子葬身于清江源头利川市都亭山下的白羊塘提供了越来越清晰的线索和合理的逻辑。历代官员、学者、文人、现当代学者和利川民众共同探寻巴蔓子葬身利川都亭山的历史过程,既是一种知识考古,也是弘扬传承巴蔓子精神的一种文化实践,是利川各族人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表现。
2020 Vol. 59 (1): 150-158 [摘要] ( 235 ) HTML (1 KB)  PDF (1622 KB)  ( 197 )
159 董其昌的书画社交与其“业缘网络”:仕宦、文友、商业网
刘中兴 杨 峰
明代中后期,伴随商品经济发展,文化商品化程度提高,书画渐至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文化产品,书画的社交功能逐渐凸显。董其昌基于仕宦发展,逐步建立广泛的社交网络,并将书画广泛地运用于社交之中,书画成为其维系、处理仕宦、文友、商业圈中人际关系的重要媒介。董其昌兼具文人艺术家、官僚士绅的双重身份,在政治声望与文化声望相互作用下,凭借掌握重要的文化资本而掌控社会话语权,逐步成为社会多方力量所公认的文人领袖之一。
2020 Vol. 59 (1): 159-164 [摘要] ( 229 ) HTML (1 KB)  PDF (1120 KB)  ( 138 )
165 杜威审美经验论的教育价值探索
王坤庆 张玉琴
以经验为导向的杜威教育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的生活向度,尤其强调在教育实践中关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通过个体经验与社会经验的联结使儿童不断地社会化,同时也培育个体的人文情怀。正是基于对经验的遵从与追寻,杜威建构了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教育哲学体系,其中从艺术和审美的角度理解经验,往往是被人们忽视的主题,然而这正是杜威哲学的独到之处。本文通过对杜威教育哲学中有关经验特别是审美经验的分析,认为教育不仅应该引导儿童不断地获得经验尤其是审美经验,更应该努力使儿童在获取审美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积累人生经验,朝个性发展和社会成熟两个方向延伸,这就是杜威审美经验的基本价值。在此基础上,杜威进一步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追求教育本身的美是教育的一种境界。
2020 Vol. 59 (1): 165-172 [摘要] ( 219 ) HTML (1 KB)  PDF (1141 KB)  ( 248 )
173 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学业成就:现状、特征与精准帮扶——基于4596名本科生的调查
贾勇宏 黄道主 张凌云
基于8所高校4596名本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整体处于中上游水平,其自我概念发展得分最高,能力发展次之,学习成绩最低。群体比较后得知,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整体低于其他大学生群体,也明显低于其他普通农村大学生;不同留守类型大学生与非留守大学生学业成就差异较大;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中男生的学业成就整体不如女生;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在大三之前与普通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差异都很显著,但在大四期间二者差异开始缩小并趋于一致;不同农村留守经历类型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差异不显著;留守大学生的城乡差异不显著。早期的曾留守农村经历对大学生当前的学业成就具有持续的负面影响,是导致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当前学业成就相对低下的首要因素。提高其学业成就需要从学业指导、心理关怀和生活帮扶三方面予以精准施策。
2020 Vol. 59 (1): 173-184 [摘要] ( 410 ) HTML (1 KB)  PDF (1684 KB)  ( 440 )
185 现代职业人: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价值旨归
董世华 侯长林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职业形态产生了强烈冲击。社会劳动分工正由细化向极化方向转型,中技术技能需求类职业正被人工智能广泛替代。同时,新兴职业既围绕人类生活服务向低技能方向集聚,又循着智能机器操作与研发向高端展开,就业岗位呈现中部压缩、两极增长的哑铃型分布状态。职业领域去技能化给职业技术院校素质教育带来契机,职业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本真条件日益成熟。为此,职业院校应建立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动态调适机制,实现职业教育层次整体上移,聚焦现代职业人综合素质提升,提高专业与人工智能产业契合度,构建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课程体系,最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现代职业人的价值旨归。
2020 Vol. 59 (1): 185-192 [摘要] ( 241 ) HTML (1 KB)  PDF (1356 KB)  ( 497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