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3年 62卷 5期
刊出日期:2023-09-27
1
教育数字化与新时代教育变革(笔谈)
夏立新 杨宗凯 黄荣怀 顾建军 刘三女牙
蓬勃发展的数字技术深刻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格局,全面革新了教育发展的逻辑内涵与实践路向,教育数字化、数字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业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然而,数字技术为教育生态重构和教育理念重塑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在新的技术背景下,如何以数字变革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新型人技关系下数字教育运行的基本逻辑是什么,如何发展可信的人工智能并建立起相应准则,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产生了怎样的现实挑战,未来进路如何等问题,成为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和热切讨论。本刊特约请5位教育领域的专家围绕上述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为发展数字教育、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学界智慧。
2023 Vol. 62 (5): 1-22 [
摘要
] (
266
)
HTML
(1 KB)
PDF
(3286 KB) (
994
)
23
世界·实践·田野:中国特色政治学的构建——以华中师范大学120年政治学发展为依据
徐 勇
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政治学人的神圣使命。华中师范大学的政治学人为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正是在世界格局的变动中,获得学科自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获得学科自立;在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学术发展中,获得学科自强。但从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的要求看,华中师范大学的政治学要认真回顾120年的历程,总结发展经验,找到发展差距,明确发展方向,争取在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
2023 Vol. 62 (5): 23-32 [
摘要
] (
165
)
HTML
(1 KB)
PDF
(1260 KB) (
391
)
33
论政治目的的合理性
江 畅
人类创造政治是有目的的,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政治目的很不相同,因此政治目的 存在着合理与否的问题。政治目的可划分为根本性、总体性目的和派生性、单一性目的,前者可 视为政治的终极目的或终极政治目的。终极政治目的的合理性问题是政治哲学重点关注的问 题,因为终极政治目的合理与否是一种政治是否具有应有价值或者说是有利还是有害的根本前提和最终根据。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终极政治目的各不相同,思想家对这一问题也作出了种种不同的理论回答。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只有马克思提出的“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 的发展”(可以转换为“社会中所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是真正合理的终极政治目的。这一终极政治目的的合理性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人类本性的要求,而且从历史上各种幸福观中吸取了养分,因而具有综合性和超越性。终极政治目的可以说就是政治理想的终极目的,政治理想则是对如何实现终极政治目的的谋划或设计,两者实质上是一致的。合理的政治目的得以实现,政治的本性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政治才能具有它应有的价值。
2023 Vol. 62 (5): 33-44 [
摘要
] (
178
)
HTML
(1 KB)
PDF
(1500 KB) (
174
)
45
和谁?为何?如何?——中国史与世界史对话的预期及现状
桑 兵
世界各国并没有统一的世界史,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对话,应该尽可能淡化原本图个方便的学科意识,着重于提升学术和增进理解。中外历史的不同时段和不同方面,有各自独立、平行发展以及相互关联的不同形态,当然具有整体性,理应相互沟通联系。而欧洲中心笼罩下文明与文化的排序,使得学术领域实际上缺乏平等对话的机制,人类历史的整体性反而被割裂。中国史与世界史对话的命题,和中国与世界相似,看起来很“世界”,其实很“中国”。在明确对象和目的的前提下,应借由事实联系的历史研究,逐渐扩展到关于整个人类历史全过程和各层面的认识,从而达到中国的历史学与各国历史学全面交流与平等对话的境界,使得世界历史和相关史学真正连成一体。
2023 Vol. 62 (5): 45-55 [
摘要
] (
188
)
HTML
(1 KB)
PDF
(1629 KB) (
220
)
56
中国博览会通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马 敏
中国博览会通史要真正体现“通”的特点,首先必须仔细梳理海内外学术界有关博览会史研究的各种取径与方法,同时依据中国语境与中国史事做出自己的判断,探索真正适合中国博览会史实情的研究路径。其次,需从“内史”与“外史”两方面来综合观照。博览会之“内史”,即中国近现代博览会自身演变、发展的历程及特点;博览会之“外史”,即博览会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互动关系。博览会的史实与故事应建构于内、外两条线索的交织与互动之中。再次,若要读出博览会史表象背后的意蕴及事件底下的历史潜流,就必须循着一定的历史中心线索或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进行深度发掘,形成相应的问题意识,包括全球化、本土化、现代化三条主要发展线索,以及相应的“世界”意识、“民族国家”意识和“发展”意识。
2023 Vol. 62 (5): 56-67 [
摘要
] (
106
)
HTML
(1 KB)
PDF
(1798 KB) (
194
)
68
英雄、正义与共同体:荷马时代的道德与城邦
晏绍祥
荷马时代的英雄们是否具有道德意识?部分学者认为,英雄们完全缺乏合作与共同体意识,只有耻感和竞争。耻感文化理论的确反映了荷马笔下英雄们的某些特性,但完全否认英雄们具有合作与正义观念,走得太远。在分析阿克琉斯与阿家门农的争吵后,可以发现荷马描写的英雄们身上确有任性自为的一面,他们偶尔可能会为了自己的所谓尊严,置共同体利益于不顾。但荷马提供的其他资料表明,部分英雄们有明确的是非意识和对共同体的关怀。有关涅斯托尔和波里达马斯两人道德观的讨论,表明他们具有较强的城邦意识;阿家门农与阿克琉斯也在经历痛苦的抉择后,重新选择以共同体利益为重。在《奥德赛》中,初生的城邦正义理念已然萌生。荷马社会的道德观念,如同荷马社会的其他方面一样,成为古典希腊城邦即将来临的预兆。
2023 Vol. 62 (5): 68-90 [
摘要
] (
128
)
HTML
(1 KB)
PDF
(3946 KB) (
216
)
91
论倪瓒文艺思想的演变
左东岭
倪瓒的文艺思想既有横向的立体丰富性,也有纵向发展的过程性。在其青年的形成期受到家庭及师辈张雨的影响,体现为进取受压抑的愤懑与向往超脱的闲适两种倾向;在其中年的转折期经历战乱漂泊的遭遇,呈现为慷慨激烈的情感宣泄与交游唱和的轻松放达两个侧面,并逐渐由前者向后者转换;在其晚年的成熟期则是将风骨气节的展现与空灵洒脱的书写相结合,形成倪瓒独特的“逸品上”的格调与境界。此乃倪瓒文艺思想的独特之处,也是元明易代文艺思想的独特之处。
2023 Vol. 62 (5): 91-104 [
摘要
] (
107
)
HTML
(1 KB)
PDF
(3077 KB) (
287
)
105
新诗声音的变革与重构
王泽龙
新诗声音是一个包括了新诗音乐性,不完全等同于新诗音乐性问题的概念。传统诗歌的歌性特征在新诗变革中发生了现代性转变。新诗倡导的文言合一、诗文合一,就是主张用说话的声音,按照自然的音节,用白话口语写自由的诗,替代适合歌吟的文言格律诗。现代诗歌的声音,强调语言与意义融合,是一种蕴含于思想之中的声音,把传统诗歌形式化的声音变为自由活泼的有生命的声音。诗歌的声音感受既是一种身体的感官活动,也是一种由意识参与的综合感官审美体验。诗歌声音的感官功能首先是诗歌语言的声韵作用,这种声韵包括文字的语音、语气、语调、词汇组合、语义结构等方面的声韵因素;其次,常常通过视觉作用转化为听官的感觉,作用于心官的体验,在现代诗歌中大量通过意象的象征化表现,呈现为一种混沌的虚实相生的混响。现代节奏是新诗声音的核心元素,一种在变化中有一定规律重复的开放性多元化节奏,是构成现代诗歌声音最重要的美学机制。现代节奏多元化形态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自然的音节节奏、变化统一的对称节奏、分行建构的视觉节奏。现代诗歌变化的多样性节奏,从时间意义上让诗歌的声音与意义获得或停延、或呼应、或回响等表达的效果。
2023 Vol. 62 (5): 105-113 [
摘要
] (
160
)
HTML
(1 KB)
PDF
(1365 KB) (
187
)
114
清末民初汉语文言与白话“二言”现象论
高 玉
清末民初汉语是文言文与白话文两种语言通行,文言文处于主体地位,白话则越来越成熟,在文言与白话之间则有很多中间形态比如半文半白、浅近文言文,即“近代汉语”。语言是思想的深层基础,文言文特别适合表达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国语”表达现代思想则准确而有效,清末民初汉语“二言”现象是近代思想文化活跃的表象也是原因。在思想的层面上,近代汉语及其发展变化反映了中国思想文化在宋之后的状况和发展变化。汉语在清末民初时期越来越趋向以白话为主以文言为辅的局面,并最终发生转型即从古代汉语转型为现代汉语。清末民初汉语在构成上非常复杂,白话与文言共生,既矛盾冲突又和谐互补,表面上“混乱”,其实是多元、包容、张力、丰富、复杂、生机以及多种可能性的表现,“混乱”其实是这一时期社会上思想文化活跃的深层原因。
2023 Vol. 62 (5): 114-124 [
摘要
] (
227
)
HTML
(1 KB)
PDF
(1666 KB) (
124
)
125
算法阐释: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论问题
曾 军
以ChatGPT和“文心一言”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展现了“AI生成”的巨大潜力。通过算法进行运算是计算机编程语言与人类自然语言的根本差异,这也是理解人工智能的重要维度。把算法引入文学研究,一方面需要理解算法背后的逻辑,另一方面还要理解文学研究自身不断“数”化的进程。文学研究对与算法相关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的“方法论热”不仅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控制论、信息论等作为重要的科学基础和思想来源,而且开始尽可能调用已有的文学和艺术资源,试图实现对“三论”中的观点和方法的文学化和美学化征用,这构成把算法引入文学研究的理论“先声”。研究算法阐释有两种路径。其一是将算法作为对象,通过辨析算法的运行逻辑及执行过程来与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活动相比较,进而讨论以作为对象的算法阐释有何特点。基于20 世纪以来西方文论相关理论思维,可以将算法作为对象的阐释命名为“人-机互动”的“可写阐释”。其二是将算法作为方法,通过对算法的数据处理能力的应用及其任务实现效能的评估,为文学研究这一此前纯粹属于精神生产领域的活动赋能,进而提高文学研究的效能。“数字人文”(“人文计算”)便是对这一辅助性方法的命名,且已经经历了近90年的发展。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之后,文学研究有可能实现对文学意义的“总体阐释”。
2023 Vol. 62 (5): 125-134 [
摘要
] (
125
)
HTML
(1 KB)
PDF
(1411 KB) (
241
)
135
人机共生时代的语言数据问题
李宇明
人类不断创造各种语言技术以辅助语言应用、改善语言生活,从结绳记事、表意图画到文字的创制、印刷术的应用、广播影视的普及,而今进入了以互联网和语言智能为代表的现代语言技术阶段。“人-人”直接交际方式逐渐减少,“人-机-人”的间接交际方式成为常态,未来正在进入为人类配备AI助手的 “人机共生”时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语言大模型是人类语言技术发展到今天的高峰,显示了大数据、特别是语言数据的强大功能;而语言大模型在语言表达中所表现出的知识缺陷,是网络上缺乏专门领域、特殊人群、特殊场景、非通用语种等“特域数据”造成的。数据,包括语言数据,已成为新科技发展的关键要素和现代经济的生产要素,必须通过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对数据进行管理,通过数据市场促进数据的生产、流通和利用,通过数据公司有规划地集聚“特域数据”以有效弥补网络数据之缺,通过语言智能教育来促进公民具有适应AI助手的能力,通过就业市场预测机制及时将劳动力转移到新技术催生出的新岗位。数据管理应宽严适度,既要尽力促进语言智能发展,又要保证技术向善,使其在伦理学的轨道上前进。
2023 Vol. 62 (5): 135-143 [
摘要
] (
98
)
HTML
(1 KB)
PDF
(1288 KB) (
290
)
144
论证语篇的类型与复句运用
刘 云
作为形合复句运用相对广泛的语篇类型,论证语篇还包括不同的下位语篇类型。然而,当前对这些下位语篇类型在形合复句运用方面的共性与差异的现象分析与理论总结还有待拓进。具体来看,立论文与驳论文是根据论证方式的不同而划分的两种下位语篇类型。而立论文和驳论文在复句运用上共性显著,差异则是局部和次要的。其中共性主要表现在立论文和驳论文都以转折、假设、并列、因果为优势复句类型,特别是基于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和事实依据,可发现转折复句在论证语篇中数量最多。差异则主要表现在立论文中转折复句的绝对占比更高,驳论文中递进复句的绝对占比更高,而这种语言现象与立论文和驳论文论述方式的倾向性密切相关。转折复句构成的事实论据更符合立论文的思维习惯,驳论文有更明显的将论述推向极致的语用需求。
2023 Vol. 62 (5): 144-149 [
摘要
] (
127
)
HTML
(1 KB)
PDF
(891 KB) (
192
)
150
汉语自然口语中连词的投射功能
姚双云
投射性是口语互动交际的重要特性之一。投射具有结构层级性,可以在宏观结构、微观结构等不同层级的结构中发生投射;投射具有内容层次性,可以在词汇、语义、句法、语用、语音等不同内容层次上发生投射;投射的时间具有跨语言差异性,具体包括“早投射”与“延迟投射”两种基本类型;投射具有语法项目性质差异,特定的结构、行为或立场倾向于用特定的语法项目投射,投射能力也与特定语法项目有关。汉语口语中的连词作为一类活跃的互动资源,具有较强的投射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连词对语法结构的投射,具体可以分为微观与宏观两种类型,其中宏观投射又可分为双方平行结构和单方平行结构;第二,连词对互动功能的投射,如可以投射立场表达和投射认识调适;第三,连词对社会行为的投射,如在预测行为类型、延续/重启已有行为、推进/阻碍行为进程等方面可以发挥投射功能。
2023 Vol. 62 (5): 150-160 [
摘要
] (
91
)
HTML
(1 KB)
PDF
(1358 KB) (
130
)
161
降碳减污增效的协同研究——基于SBM方法对高能耗企业的硫碳减排效率测度
涂正革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更需要降碳与减污的协同推进。本文基于中国高耗能行业工业企业层面的数据,构建考虑降碳(工业二氧化碳)与减污(工业二氧化硫)的SBM(Slack-Based Model)效率模型,测度高能耗企业的硫碳减排协同效率。基于硫碳减排协同型效率的测度,将企业划分为产出高效和低效状态下的“硫碳协同”“重减硫”“重降碳”和“减排落后”四种减排形态。界定各行业及行业内部的减排类型,为各行业和各类型企业实行差异化的减排政策提供参考,进而解决“低碳不环保”或“环保不低碳”的难题。
2023 Vol. 62 (5): 161-174 [
摘要
] (
100
)
HTML
(1 KB)
PDF
(1483 KB) (
231
)
175
21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前瞻
周洪宇
中国的教育史学科是中国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经走过了120余年发展历程。本文立足时代高度, 从全球视野和中国发展两个大局,对21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做了前瞻性思考。在新世纪,为更加有力地发挥教育史学科的作用,使之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为学术和社会做出新贡献,第一,教育史学研究者应更加自觉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研究宗旨——充分体现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是为了给当今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动力,突出研究外国教育史是为了给中国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方法;第二,教育史学研究者应明确存史求真传承积累与鉴往知来资政育人的双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史学科在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和预测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方面的作用;第三,教育史学研究者应推动教育史学在与时俱进中追求多样性发展,大力开展跨学科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第四,教育史学研究者应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史学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中,教育史学研究者可以在五个方面努力:批判地继承中国学术传统价值取向的合理因素;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史学的思维方式;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学术理论范畴;批判地继承中国史学研究方法;批判地继承中国史学编撰体裁。
2023 Vol. 62 (5): 175-184 [
摘要
] (
106
)
HTML
(1 KB)
PDF
(1406 KB) (
220
)
185
知行合一:“知”“行”范畴的蕴含及其教育指引
郭元祥
“知”“行”是多学科的核心范畴。我国认识论史上“知”范畴概括了天与人、心与物、先知与学知、可知与不知、格物与致知等关系问题,涉及“知”范畴的逻辑基础、方法论基础和发生学基础。“知”对于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活动而言,具有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行”范畴概括了人的感性活动、主体性活动和目的性活动的实践本质,它概括了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的活动本质、价值取向、人的行为的伦理品质,以及人的社会行为的实践特质。对促进人的发展而言,“行”是人获得真知和观念的感性基础,是人结成与客观世界的社会关系的根本途径,是人能动地参与客观世界并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性活动。“知”“行”范畴的对立关系主要反映在难易、先后、轻重之辨等方面,其统一关系或合一关系体现在知与行互为基础、互为目的和过程,以及育人功能的价值关联性和价值一致性等方面。“知行合一”本质上是知行相须、知行相资、知行一体。面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方式改革必须遵循知行合一规律,发挥知与行的育人功能,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促进教劳结合、身心和谐;维护学生与客观世界的实践关系,增强教育的实践感;优化学习形态,促进感性学习与理性学习的进阶,实现知识观念化、知识活态化,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情境复杂问题的能力。
2023 Vol. 62 (5): 185-194 [
摘要
] (
226
)
HTML
(1 KB)
PDF
(1222 KB) (
253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