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微信公众号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5年 59卷 2期
刊出日期:2025-04-27
169
具有时滞和类年龄结构的媒介传染病模型研究
刘慧慧,王雅萍,聂麟飞
该文基于疫苗接种年龄、潜伏期年龄以及时滞效应对疾病传播的潜在影响,构建了一类兼具时滞特性与类年龄结构的媒介传染病模型.首先,推导了基本再生数R0的精确表达式,并借助它对各类平衡态的存在性进行了系统刻画.进一步,构造合适的Lyapunov函数分析无病平衡态的稳定性,当R0〈1时无病平衡态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R0〉1时,地方病平衡态是存在的并且疾病将持续存在.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对主要的理论成果进行了解释.
2025 Vol. 59 (2): 169-178 [
摘要
] (
26
)
HTML
(1 KB)
PDF
(3301 KB) (
36
)
179
一类布鲁氏菌病的多仓室传播动力学模型分析和应用研究
张轶菲,薛亚奎
该文建立了一个多种群之间相互作用的布鲁氏菌病传播动力学模型. 分析了模型解的非负有界性, 使用下一代矩阵法得到布鲁氏菌病是否流行的阈值参数R0. 证明了平衡点的存在性与稳定性, 当R0〈1时, 无病平衡点E0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当R0〉1时, 地方病平衡点E*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此外, 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仿真, 通过敏感性分析研究了不同参数对R0的影响程度, 结果表明: 对羊群进行疫苗的接种、及时清理染病羊群或其分泌物等措施有效抑制了布鲁氏菌病的传播.
2025 Vol. 59 (2): 179-187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3077 KB) (
31
)
188
一类具有瞬时脉冲的随机发展方程的近似可控性
强成菊,范虹霞
该文研究了在Hilbert空间X中具有瞬时脉冲和无穷时滞的二阶非线性随机发展方程的近似可控性.利用基本解理论、Hlder不等式、随机分析理论并结合Rothe不动点定理,得到了该系统mild解的存在性,并在相应的线性系统是近似可控的基础上,得到了非线性随机系统近似可控的一组新的充分条件.
2025 Vol. 59 (2): 188-196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760 KB) (
16
)
197
一类分数阶随机双稳系统的稳态概率密度计算与分析
陈昊宇,郭永峰,余 勤
分数阶双稳系统具有全局相关性和非局部特性,已被成功地应用于许多实际问题模型的构建.该文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推导出等效的分数阶双稳系统,并通过四阶Runge-Kutta算法数值模拟系统的稳态概率密度,进而对分数阶双稳系统在乘性高斯白噪声和加性Lévy噪声共同作用下的相变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Lévy噪声强度、稳定性指标、偏斜参数和分数阶阶数可诱导系统产生相变现象,且高斯噪声强度的增加使得稳态概率密度整体峰值减小,而分数阶阶数的增加使得稳态概率密度左侧峰值增加明显.
2025 Vol. 59 (2): 197-202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2458 KB) (
18
)
203
无穷卷积谱性与Strichartz谱对判别准则
付延松,唐敏卫
称n维欧氏空间上的Borel概率测度为谱测度, 若该测度的平方可积函数空间存在指数型规范正交基. 该文研究了无穷卷积测度在相容对条件下的谱性质. 通过详细分析离散测度卷积的谱性与无穷卷积测度的指数型正交集,以Lebesgue控制收敛定理为主要工具, 证明给出无穷卷积测度成为谱测度的一个充分条件, 完成了Strichartz谱对判别准则的一个推广. 作为所得结论的具体应用, 构造给出一类新的无穷卷积谱测度.
2025 Vol. 59 (2): 203-209 [
摘要
] (
19
)
HTML
(1 KB)
PDF
(727 KB) (
8
)
210
Stancu型q-Bernstein-Durrmeyer算子在紧圆盘的复逼近
闫丽新,韩领兄
该文基于Stancu型q-Bernstein-Durrmeyer型算子在实空间的逼近性质,给出了1≤k≤n时Stancu型q-Bernstein-Durrmeyer算子在复数空间的定义, 并参照文献[8]的研究方法,研究q-Bernstein-Durrmeyer算子和1≤k≤n时Stancu型q-Bernstein-Durrmeyer算子在紧圆盘对解析函数的逼近性质, 获得了Voronovskaja型结果.
2025 Vol. 59 (2): 210-219 [
摘要
] (
26
)
HTML
(1 KB)
PDF
(791 KB) (
3
)
220
氨基化碳量子点荧光猝灭-恢复体系构建与优化
杨艳楠,肖新才,赵 丹
碳量子点(CQDs)是一种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 因其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和卓越的光学特性而备受关注, 但在其使用过程中的猝灭影响了监控效果. 该文通过水热法合成碳量子点并用氨水使其表面氨基化, 制备得到氨基化碳量子点(NH2-CQDs), 组建了NH2-CQDs与 聚丙烯酸(PAA)的荧光猝灭体系, 用氢氧化钠(NaOH)定量探索体系的荧光恢复情况. 采用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发射光谱(FL)分别进行NH2-CQDs尺寸、成分和荧光强度的表征. 重点考察了NaOH与PAA物质的量的关系和孵育时间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结果表明: NH2-CQDs的平均粒径为4.8 nm, 表面含有羟基和含氮官能团等亲水性基团, 在水溶液中有很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 NH2-CQDs在332 nm处有一明显吸收峰; 当激发波长为378 nm, 发射波长为451 nm处的荧光强度最大且该碳量子点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 荧光发射峰的位置随激发波长的变化而变化. 在PAA存在下可以有效地猝灭NH2-CQDs荧光; 而当有NaOH存在时荧光恢复. 在含4.17×10-5 mol PAA的猝灭体系中加入5.00×10-5 mol NaOH荧光恢复程度最好(接近mPAA∶mNaOH=1∶1), 且该体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逆性, 在最佳用量下观察聚合物整体轮廓清晰. 该研究为碳量子点在线标记聚合物提供了可能.
2025 Vol. 59 (2): 220-227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7550 KB) (
4
)
228
In掺杂(001)晶面暴露BiOCl纳米片降解芳香族化合物性能
杨京明,王 梓,葛素香,李大鹏
为研究In在提高(001)晶面暴露BiOCl纳米片光催化活性中的作用,该文探讨了In掺杂对BiOCl晶相结构、形貌、光吸收性能及能带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In掺杂有利于BiOCl晶体生长,提升导带电位和增加表面羟基,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在模拟太阳光下,In掺杂BiOCl在降解五氯酚钠(PCPNa)、水杨酸(SA)以及甲基橙(MO)等芳香族化合物中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光催化机理研究证实,In掺杂不仅有利于电子活化氧气生成超氧负离子还能通过增加表面羟基促进羟基自由基的生成,这是In掺杂提高BiOCl光催化效率的根源.该研究为高效BiOCl基光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2025 Vol. 59 (2): 228-236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15582 KB) (
6
)
237
钯基催化剂还原Fe(Ⅱ)EDTA-NO络合脱硝液
任晓聪,胡紫瑞,张光旭
Fe(Ⅱ)EDTA络合脱硝法对一氧化氮(NO)具有良好的吸收效果,是脱硝技术重点研究方向,但Fe(Ⅱ)EDTA-NO络合液再生困难限制了它的发展.为达到Fe(II)EDTA络合液循环使用的目的,以阴离子交换树脂IRA900为载体,通过浸渍法负载钯前驱体,经硼氢化钠还原后制备出了Pd/IRA900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等表征表明,Pd/IRA900催化剂中钯纳米微团的平均粒径为2.14 nm,Pd0含量为84%(质量分数),对还原Fe(II)EDTA-NO有着良好的催化活性.搭建一套可持续运转的流化床试验装置,评价结果如下:在气相的条件为总流量200 L ·h-1、NO含量为0.07%(体积分数)、含氧量10%,络合液再生条件为初始浓度0.05 mol ·L-1、温度60 ℃、pH=5、液气比6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可以维持脱硝率90%以上稳定运行300 min.
2025 Vol. 59 (2): 237-246 [
摘要
] (
17
)
HTML
(1 KB)
PDF
(10877 KB) (
6
)
247
基于SWAT的马渡河流域水文模拟及环境响应分析
吴 帆,张利华,陈俊宏,陈佩佩
环境变化对于流域水文循环产生了巨大影响,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补给量是水文循环中关键的要素.该研究基于多种数据建立SWAT模型模拟马渡河流域1981—2018年土壤含水量(SW)、地下水补给量(GW),分析流域多年GW、SW时空变化特点,并探究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 建立马渡河流域SWAT模型,使用遥感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率定,选取的7个子流域在率定期精度均表现良好(均R2〉0.5,NSE〉0.5),使用遥感ET数据以及房县实测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精度均满足要求.2) 流域多年SW、GW平均值为分别为18.7%和50.93 mm每年,流域GW多年年内呈现双峰分布特征,而流域SW呈现单峰分布特点.3) 空间上,流域SW、GW分布均呈现出“北低南高”的特点,且均表现出微弱的下降趋势.4) 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均对于流域GW和SW表现出一定的影响.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类型具有流域最大GW和SW平均值;土壤类型中,艳色高活性淋溶土具有最大的SW、石灰性疏松岩性土具有最大的GW;流域SW对于不同坡度等级变化响应不显著,GW呈现出坡度越小GW值越大的特点.5) 流域SW、GW在年月尺度上分别对于降雨和风速表现出显著相关,延迟一年的GW对于降雨表现出显著相关.
2025 Vol. 59 (2): 247-258 [
摘要
] (
22
)
HTML
(1 KB)
PDF
(11071 KB) (
8
)
259
基于水体淹没频率的三峡水库水量时序变化遥感估算研究
梁丹萍,厉芳婷,梁 思,赵红梅,李文凯,田礼乔
水库面积、水位与蓄水量变化监测对于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三峡水库为研究区域,结合全球地表水数据集和Landsat 5、7、8系列影像,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分析了三峡水库1990—2022年的年均面积变化特征,建立了三峡水库蓄水前、蓄水阶段及全面运行后的水体频率-面积、水体频率-相对水位差的相关关系及面积-相对水位差的模型,由此得到了三峡水库逐年的相对水位差和蓄水量变化以及三峡水库全面运行后的年内高低水位的面积和水位差变化.结果表明:1) 三峡水库在蓄水前、蓄水阶段及全面运行后的面积-相对水位差模型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与实测数据相比,R2为0.80,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表现水位差变化趋势; 2) 三峡水库在蓄水前、蓄水阶段到全面运行后的面积、相对水位差以及总蓄水量呈现明显增加;3) 三峡水库在全面运行后年均面积相比蓄水前增加了130.52 km2,平均相对水位差增加了3.77 m,蓄水量增加了 675.96×106 m3.
2025 Vol. 59 (2): 259-267 [
摘要
] (
30
)
HTML
(1 KB)
PDF
(7997 KB) (
8
)
268
基于时序无人机高光谱数据的油菜角果皮含水量预测研究
尤云豪,王博韬,汪 波,赵 琨
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大田作物的精准、高通量观测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在油菜种植管理中,油菜角果皮含水量的精准测定对确定其抗裂角能力和最佳收获期、减少产量损失意义重大.然而传统的田间调查取样工作存在滞后性和主观性、效率低下难以大范围开展.因此该研究利用无人机高光谱传感器获取研究区域油菜角果期冠层反射率数据,构建油菜角果皮含水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叶绿素及植被衰老相关的高光谱植被指数在预测含水量时表现优异,基于此构建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在测试集上R2达到0.75,RMSE为1.67%.该研究凸显了无人机高光谱数据在油菜角果皮含水量预测中的优势,为精准预测含水量及辅助油菜收获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2025 Vol. 59 (2): 268-276 [
摘要
] (
17
)
HTML
(1 KB)
PDF
(7755 KB) (
8
)
277
《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治疗策略——基因-病毒与神经受体类小分子》书评
刘建超
2025 Vol. 59 (2): 277-278 [
摘要
] (
22
)
HTML
(1 KB)
PDF
(1480 KB) (
14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我刊参加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 第三届全国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再次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关于我刊近期发现假冒网站的声明
我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湖北优秀期刊”等多项荣誉称号
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办公情况说明及COVID-19专题征稿启事
本刊荣获2019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称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正式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
下载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版权授权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学术诚信声明
地图管理规定
作者个人信息修改操作说明
友情链接
华中师范大学
OSID
知网首发
中国编辑学会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期刊协会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武汉市珞瑜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田家炳楼7楼华师学报编辑部 邮编:430079 电话(传真):027-67868127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