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微信公众号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7年 51卷 2期
刊出日期:2017-04-27

 
137 一种新的双论域上模糊粗糙集
咸艳霞,胡修兵
粗糙集模型的推广一直是粗糙集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该文基于模糊相容关系,定义了双论域上模糊集的上下近似算子,从而得到了一种新的双论域上模糊粗糙集模型,并研究了它的性质.
2017 Vol. 51 (2): 137-139 [摘要] ( 307 ) HTML (1 KB)  PDF (1544 KB)  ( 230 )
140 Cantor四分集上的变换及其遍历测度
王 芬,张晓艳
该文给出了Tα(x)=αx(mod 1)(α∈R+)是Cantor四分集T(4,{0,2})上的变换的充要条件:Tα为T(4,{0,2})上的变换当且仅当α=4n(n∈Z).并且研究了Tα的遍历测度的存在性.
2017 Vol. 51 (2): 140-142 [摘要] ( 253 ) HTML (1 KB)  PDF (928 KB)  ( 195 )
143 一种基于立体交通场景的CAB广播路由算法
袁学松,张 静,袁 涛,韦佳佳
针对立体交通环境下,经典车载自组网广播协议可能出现的数据误传率高、网络延时大、传输不可靠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路侧单元装置(RSU, Road Side Unit)的准确高效的广播算法CAB(Cubic traffic Adaptive Broadcast Routing Algorithm).该算法根据立体交通不同的应用场景,将广播分为前向、后向和全向类型.同时,通过特殊hello包交换邻居节点信息.通过统计邻居表信息来选择下一跳转播节点,以达到缩短广播时延,提高广播效率的目的.针对立体交通中数据误传率高的问题,引入了车道判别方案和一跳广播确认机制提高其传输的可靠性.使用NS-3和VanetMobiSim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经典的广播算法相比,该协议在立体交通场景下有更好的包到达率、更轻的网络负载和更低的传输时延.
2017 Vol. 51 (2): 143-150 [摘要] ( 188 ) HTML (1 KB)  PDF (8203 KB)  ( 70 )
151 粒径呈幂律分布的颗粒气体中的颗粒分离行为特性
李 睿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受到边界振动的粒径呈幂律分布的颗粒气体中的颗粒分离行为特性.研究发现当系统受到振动时,模拟区域出现温度梯度,系统出现颗粒分离现象,所有的颗粒都会朝着温度低的区域移动,且大颗粒比小颗粒更趋向于聚集在低温区域;系统大颗粒和小颗粒间的粒径差越大,系统的颗粒分离行为越显著.同时,系统的子区域中的局域粒径分布函数仍然为幂律分布.
2017 Vol. 51 (2): 151-154 [摘要] ( 226 ) HTML (1 KB)  PDF (5573 KB)  ( 163 )
155 新三维混沌系统的复杂动力学分析
赵 慧,赖 强
提出了一个含立方项的新三维连续混沌系统.分析了该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运用分岔图、Lyapunov 指数谱、相平面图等数值仿真研究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对不同的参数值条件,系统将呈现出单稳定性、单周期、单混沌状态.对不同的参数值和初值,系统存在双稳定性、双周期以及双混沌吸引子现象.
2017 Vol. 51 (2): 155-161 [摘要] ( 380 ) HTML (1 KB)  PDF (6073 KB)  ( 231 )
162 基于液滴锡靶LPP-EUVL光源多层膜的溅射损伤研究
吴 涛,姚 拴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自相似解,研究了最小质量限制液滴Sn靶激光等离子高能离子的时空分布特性,并将该结果应用于高能离子碎屑刻蚀导致的极紫外光刻(EUVL)光源收集镜寿命的评估.对于不同的绝热膨胀指数γ=1.67、1.3和1.1,数值计算了激光等离子体平均电离度、等离子体羽辉尺寸、羽辉膨胀速率和离子动能随时间的演化,并得到了高能Sn离子碎屑通量的角分布及其轰击溅射Ru、Mo和Si膜的溅射产额及溅射刻蚀速率.研究发现,激光液滴靶等离子体中的高能Sn离子对Mo,Si多层膜的溅射刻蚀率的角分布满足cos3θ的关系.对EUVL光源而言,为了延长EUV收集镜寿命,降低激光等离子体电离度和采用最小质量限制液滴Sn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2017 Vol. 51 (2): 162-167 [摘要] ( 246 ) HTML (1 KB)  PDF (5267 KB)  ( 209 )
168 基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采煤机生产率的预测
赵丽娟,王建勇,朱 煦
生产率是衡量采煤机工作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对煤矿开采的科学决策以及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建立采煤机生产率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灰色GM (1,1)模型以及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分别进行了预测,经过比较可发现,灰色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的准确率和预测精度都优于GM(1,1)模型,尤其对波动性和随机性大的数据具有很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为具有多因素影响的采煤机生产性能预测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2017 Vol. 51 (2): 168-172 [摘要] ( 179 ) HTML (1 KB)  PDF (3551 KB)  ( 386 )
173 红豆杉内生真菌Fusarium solani B2-1萘酮类代谢产物研究
施亚群,罗 丹,李 佳,涂 璇,郭志勇,杜维力,罗晓刚,邓张双,
从红豆杉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Fusarium solani B2-1,经大米固体发酵以后,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萘酮类次级代谢产物1~4,鉴定为Dihydronaphthalenone(1)、5-Hydroxydihydrofusarubin C(2)、镰红菌素(3)和Chrysanthones B(4).其中,化合物4为首次从镰刀霉属(Fusarium)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具有微弱的抑制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 ATCCBAA-535增殖活性,浓度为10 μg/mL下的抑制率分别为27.6%、25.0%、28.4%和24.4%.
2017 Vol. 51 (2): 173-175 [摘要] ( 240 ) HTML (1 KB)  PDF (2746 KB)  ( 196 )
176 PVB改性石墨类固体润滑材料的配方优化及性能研究
张德文,胡 萍,黄樟华,高荣蓉,余永明
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出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石墨固体润滑材料,研究了粘接剂含量对固体润滑材料的硬度、抗压抗弯强度、摩擦磨损等性能的影响,采用TG-DSC分析了其热稳定性,应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和扫描电镜分析及表征其微观形貌,并利用GeneXPro Tools和Matlab对其性能与配比的关系进行了函数模拟,建立函数图像.试验结果表明:函数图像的最优配方与实验验证结果基本一致,可以指导配方优化.
2017 Vol. 51 (2): 176-183 [摘要] ( 356 ) HTML (1 KB)  PDF (8845 KB)  ( 170 )
184 安替比林衍生金属Ni(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毛仁群,邹晓青,喻 情,马 丽,刘 畅,庞海霞,袁曦明
以吡啶-4-甲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简称为L4)和NiCl2·6H2O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一个新型双核Ni(Ⅱ)的配合物[Ni2(L4)4Cl4·(H2O)2]·(CH3CH2OH)2 (L4=吡啶-4-甲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对该配合物进行光谱和结构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等方法.得出结论:新型双核Ni(Ⅱ)的配合物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6.4266(4)?,b=33.732(2)?,c=17.3649(12)?,α=90°,β=89.708(1)°,γ=90°;V=3764.4(4)?3,Z=2.热重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2017 Vol. 51 (2): 184-188 [摘要] ( 381 ) HTML (1 KB)  PDF (4146 KB)  ( 426 )
189 聚酰胺纯化刺玫果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王晓林,金龙哲,钟方丽,杨文楷
探索聚酰胺动态吸附-解吸纯化刺玫果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以总黄酮的比吸附量、吸附率及比解吸量、解吸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刺玫果总黄酮的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聚酰胺纯化刺玫果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上样液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为0.9 mg/mL、上样量为19.5 mL/g(上样液体积/聚酰胺质量)、上样液的pH值为2~4、吸附流速为1.5~2.0 mL/min、解吸液为70%乙醇水溶液、解吸流速为1.0~1.5 mL/min、解吸液的pH值为8~9、解吸液用量为12 mL/g(解吸液体积/聚酰胺质量).在上述纯化条件下,聚酰胺对刺玫果总黄酮的比吸附量平均为11.16 mg/g、比解吸量平均为10.20 mg/g、解吸率平均为91.40%,干浸膏中总黄酮含量由26.32%提高到75%以上.研究结果为刺玫果的深入开发提供了依据.
2017 Vol. 51 (2): 189-194 [摘要] ( 249 ) HTML (1 KB)  PDF (6690 KB)  ( 181 )
195 庙岛群岛南部岛群无居民海岛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评估
王恩康,池 源
无居民海岛具有显著的战略地位和重要的生态价值,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评估对维护无居民海岛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庙岛群岛南部岛群中螳螂岛等5个无居民海岛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手段,对海岛NPP总量和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 全年NPP总量为134.22 tC·a-1,平均密度为274.13 gC·m-2·a-1,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各岛NPP平均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牛砣子岛、羊砣子岛、螳螂岛、南砣子岛和挡浪岛;2) 不同地表覆盖类型NPP平均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草地、建设用地和裸地,各岛NPP平均密度与裸地面积占比呈明显的负相关,区域NPP密度与海拔、坡度、坡向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呈显著正相关;3) 黑松和刺槐是北方无居民海岛人工林的理想树种,持续的人工林种植是提升无居民海岛NPP的重要途径.
2017 Vol. 51 (2): 195-202 [摘要] ( 369 ) HTML (1 KB)  PDF (6951 KB)  ( 79 )
203 酸性红壤中热研2号柱花草高效固氮根瘤菌的筛选
卢外强,吴金山
为筛选酸性红壤中适合热研2号柱花草的高效固氮根瘤菌菌株,在土培中将19个根瘤菌菌株分别接种到热研2号柱花草,通过株高、茎叶干重、茎叶氮含量、茎叶磷含量等指标确定酸性红壤中接种不同根瘤菌对柱花草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酸性红壤中与热研2号柱花草搭配的高效根瘤菌菌株.结果表明:酸性红壤中与热研2号柱花草匹配的高效菌株为RJS9-1、BS2-2、 ZJ2-2、FS3-1-1、RJS9-2及BS1-1;接种后不利于柱花草生长的菌株为LY1、NN1-1-2及SM5-1.本实验结果为实际生产中通过接种氮高效根瘤菌提高柱花草产量提供了一定参考.
2017 Vol. 51 (2): 203-207 [摘要] ( 260 ) HTML (1 KB)  PDF (3047 KB)  ( 153 )
208 海上丝绸之路下东亚港口枢纽地位评价
张华春,黄有方,胡坚堃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的方法,以东亚区域港口为基础构建东亚区域航运网络矩阵,从港口实力、港口自我中心、港口航线质量指数3个方面分析海上丝绸之路(MSR)背景下东亚港口地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港口地位不仅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完善、港口中心化程度,而且取决于航线质量的高低;由于港口经济腹地的重叠,东亚港口枢纽地位的争夺以及港口之间激烈竞争的现状可能仍会存在;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世界经济中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正在加快,港口枢纽地位也在不断变化,东亚港口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
2017 Vol. 51 (2): 208-214 [摘要] ( 224 ) HTML (1 KB)  PDF (3893 KB)  ( 293 )
215 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与水环境变化的关联分析
卢中辉,余 斌,张 辉,杨 振
随着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湖泊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该文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和相关统计、调查数据,计算了2006年~2014年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度了农业面源污染与洱海水环境变化的关联性.研究揭示:1) 2014年流域农业污染的总排放量为8 303.63 t,折算成等标排放量COD、TN和TP分别为325.85、1371.29和420.10 m3/a,表明TN为污染超标的主要影响因子;2) 畜禽养殖关联度为0.71,种植业关联度为0.63,表明农业发展整体对洱海水环境影响较大,其中,大蒜、水稻、牛、猪的关联度分别为0.70、0.69、0.74、0.74,贡献率分别为9.35%、10.90%、35.09%、13.19%;3) 从空间分布看,海北片区的三营镇、右所镇、茈碧湖镇为流域重点污染源区,且流域主要污染物的增减变化具有一定的空间非均衡性.据此,探讨了未来洱海流域基于水环境保护的农业发展策略.
2017 Vol. 51 (2): 215-223 [摘要] ( 258 ) HTML (1 KB)  PDF (9957 KB)  ( 99 )
224 基于城市流模型的城市群扩张模拟——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何 力,刘耀林,
随着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群扩张已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课题,城市群的扩张模拟也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在传统的城市扩张模拟中,CA(cellular automaton, 元胞自动机)模型以其独特的规则简单,可扩展性强等优点,在城市扩张模拟方法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目前CA模型主要应用于对单一城市的扩张模拟,对大范围区域内城市群的综合扩张模拟精度不高.该文引入了城市流模型对传统CA模型加以改进,将空间相互作用力量化并嵌入CA模型的转换规则中,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应用改进模型模拟了武汉城市圈的扩张变化.结果显示,相比传统的Logistic-CA模型,该文提出的模型精度更高,说明城市群内部空间作用力对城市群扩张影响显著,同时,预测了武汉城市圈2020年的城市扩张情况.研究表明,未来城市扩张将集中在中心城市边缘地带.
2017 Vol. 51 (2): 224-230 [摘要] ( 404 ) HTML (1 KB)  PDF (6718 KB)  ( 228 )
231 武汉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比较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
梅 琳,黄柏石,吕 方,郭 炎
该文构建测度城市国际化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国际化多重要素出发,系统分析和比较武汉与北京、上海、广州国际化发展的水平及优劣势,并提出优化路径.结果表明,武汉国际化发展的综合水平相对较低,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各方面的国际化水平都与三大城市存在全面差距,但武汉优质的劳动力资源是其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力量.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武汉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培育城市魅力”,多维度的整合城市自身特色,找准国际化发展的着力点、“四位一体”地推动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2017 Vol. 51 (2): 231-236 [摘要] ( 363 ) HTML (1 KB)  PDF (3215 KB)  ( 355 )
237 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福州市城市用地扩张时空特征研究
陈宝芬,张耀民,江 东,林 刚,付晶莹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重要动力,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已成为监测、分析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该文选择我国海西地区重要门户福州市为研究区,以2000年~2015年多期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对福州市城市用地空间分布信息进行提取,分析了2000~年~2015年福州市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同时结合福州市2000年~2015年社会经济数据和人文数据,探讨了城市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上,福州市城市用地扩张总体呈上升增长趋势,尤其是2010年以来城市用地扩张快速发展;在空间上,福州市城市用地扩张呈现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在驱动力上,人口、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程、坡度、灯光、到一般公路、学校、医院的距离是影响福州市城市用地扩张的重要因素.
2017 Vol. 51 (2): 237-246 [摘要] ( 237 ) HTML (1 KB)  PDF (11378 KB)  ( 67 )
247 中国居民健康支出的时空差异与环境技术弹性
杨 振,丁启燕,王 宇,
工业发展中排放的环境污染对人口健康造成冲击,区域环境技术与居民健康支出密切相关.该文综合采用泰尔指数、趋同检验、分位数回归弹性等方法,重点考察中国2005年~2014年居民健康支出的时空差异特征与环境技术弹性.结果表明:1)2005年以来,各省区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均有大幅增加,支出水平总体呈现“东高、西低、中部居中”的空间格局;2)医疗保健支出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东、中、西三大地带内部,带间差异贡献较低,支出水平存在地区趋同现象;3)环境技术在低、中、高3个分位点上的弹性系数均为正值,说明在研究时段内降低工业COD、SO2排放水平有利于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降低.
2017 Vol. 51 (2): 247-252 [摘要] ( 224 ) HTML (1 KB)  PDF (3951 KB)  ( 182 )
253 复杂环境下的GPS/BDS/GLONASS结合的单频RTK定位性能研究
马 丹,徐 莹,鲁 洋,吴 昊,毛艳玲,王 策
为考察GPS/BDS/GLONASS结合的单频RTK定位模式在复杂城市环境下的定位优势,该文在香港采集一个参考站和7个流动站的GNSS数据,通过LAMBDA模糊度搜索方法和R-ratio检验得到单系统、双系统、多系统GNSS单频RTK的定位精度,分析在复杂观测环境下不同系统单频RTK定位性能.结果表明:1)在良好的观测条件下,多系统定位精度最高,双系统次之,单系统最差,都能达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2)在复杂环境下,部分单系统单频RTK很难实现双差定位,总体上双系统比单系统定位精度高,GLONAS+BDS的定位精度最差,但都难以实现高精度定位;3)多系统单频RTK可定位精度最高,可用于高精度的城市导航定位;4)观测环境与GNSS单频RTK定位精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2017 Vol. 51 (2): 253-263 [摘要] ( 312 ) HTML (1 KB)  PDF (9784 KB)  ( 154 )
264 基于改进ICP算法的室内环境三维地图创建研究
张彦铎,袁 博,李 迅,
提出一种基于离散选取机制的改进特征点ICP算法,并设计了基于该算法的三维地图创建方法.该方法分为3个阶段,首先提取并匹配相机运动过程中采集的RGB彩色图像中的SURF特征点;然后结合RANSAC算法进行初始配准,优化特征点集初始位姿、去除误匹配,并结合基于离散选取机制的特征点ICP算法进行精确配准;最后利用g2o图优化算法结合关键帧实现对相机运动轨迹的优化,减少累计误差,并将相机采集到的点云数据根据相机当前位姿构建三维点云地图.经过在5个公开数据集环境下进行实验对比,证明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相机运动长度为15.989 m的情况下误差仅为0.059 m,且能够准确地创建实验环境的三维地图.
2017 Vol. 51 (2): 264-272 [摘要] ( 343 ) HTML (1 KB)  PDF (8630 KB)  ( 149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我刊参加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 第三届全国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再次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22 关于我刊近期发现假冒网站的声明
22 我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湖北优秀期刊”等多项荣誉称号
22 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办公情况说明及COVID-19专题征稿启事
22 本刊荣获2019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称号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正式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
  下载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版权授权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学术诚信声明
地图管理规定
作者个人信息修改操作说明
  友情链接
22 华中师范大学
22 OSID
22 知网首发
22 中国编辑学会
22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22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22 中国期刊协会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武汉市珞瑜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田家炳楼7楼华师学报编辑部 邮编:430079 电话(传真):027-67868127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