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6年 0卷 1期
刊出日期:2006-01-25
论文
论文
0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二○○五年总目录
政治学、经济学道德与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任剑涛(1)·27政府的作为与民间社会的成长——以河北F县调查为个案……………………………张鸣,孙艳红(1)·35农民工意见表达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对策研究……………………………………朱光磊,赫广义(1)·42我国农户劳动力配置决策模型及其应用…………………………………………曹阳,李庆华(1)·48村级选举中形成的“两委”关系对立及出路…………………………………………………董江爱(1)·54超越“结构-行为体”的二元分析——1980-1999年天津市…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15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乡约·保甲·族正与清代乡村治理——以凌(火寿)《西江视臬纪事》为中心
常建华
清朝江西按察使凌火寿的《西江视臬纪事》,汇编了雍正、乾隆之际任上的行政文件,多记载社会方面的内容,其中不乏推行乡约、保甲、族正治理乡村基层社会的资料。考察该书可知,保甲与乡约是当时治理乡村社会的主要手段,出现了“约保”反映地方组织系统的词汇。一些地方还有负责“分发滚单、理处词讼”的“乡保”。地保则是指“乡地保甲”。维护社会治安性质的保甲,进行教化的乡约,与传统赋役征收和乡村管理体系的乡长互相结合渗透,宗族也被引进保甲、乡约进一步组织化,出现“族正”、“族约”的“族保”系统。清代治理乡村社会的组织措施,形成完整的基层社会组织体系,并影响了基层社会结构。凌火寿的实践,反映了清代国家与社会复杂的互动关系。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51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主持人语习俗、法律与市场:农地制度的多维分析
徐勇,项继权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9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习俗、法律与市场:农地制度的多维分析
徐勇 项继权
在农村各项制度中,农地制度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和基本的制度。这一制度不仅是农民个人权益的基础,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基础,并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乡村的发展。现存的农民与集体、农民与政府及农民之间的关系,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村民自治组织等组织形式,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9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中国农村的家庭风俗和土地再分配
安戈
在今天的中国农村家庭中,每个年长的儿子结婚时,几乎总要把包括土地在内的家产分给他一份。最小的儿子往往留在父母家中,继承家中余下的个人财产。这是一种传统现象还是新的习俗?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是农民对财产权的态度。在1949年以前,农民有着强烈的产权意识,断难割舍自己那块土地。然而,在今天的许多地方,农民却更愿意根据农户人口的增减,在村民中定期重新划分农田。中国农民为何喜欢重新分配土地呢?本文将探讨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遗产的继承与政府的土地分配政策带来的问题。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22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及其保障
董江爱
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是党和政府稳定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经济、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等多种影响,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政策在实践中很难落实。本文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视角,对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政策执行状况进行以文献综述为主的回顾性研究,通过文献搜集并辅之以个别案例的深度访谈,分析这些法律/政策的执行效果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后果,并提出了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对策建议。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16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中国农业的发展动力:生物技术进步、市场化和土地租赁
罗思高,黄季焜,大塚启二郎
本文利用同样家庭板块数据的农业生产函数证明,假如其他因素完全一样,务农效率最高的农户租种更多的耕地,而效率较低的农户会出租更多的耕地。就中国人力资本的水平而言,反过来说才是正确的,中国的人力资本日益与非农劳动力市场上更高的工资联系在一起;教育水平较高的家庭倾向出租更多的土地,而素质较低的家庭倾向于租种土地。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22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实证分析--兼析基层公共治理的财政困境及路径
卢洪友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在没有确定政府与市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效率边界下,向着财政收入层层集权、公共事务治理责任及相应的支出负担层层下移的方向演变,结果导致基层财政普遍处于“紧”运行之中,并衍生出一系列基层公共治理问题。理顺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必须按“以公共需要为本”的公共治理观和公共财政观、“财政负担与财政能力大致对称”的政府间纵向支出结构安排观以及“基本公共品优先保障”的各级政府横向支出结构安排观,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效率职能界定、政府间公共事务治理责任及相应的支出负担划分、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建、打破城市与农村公共品分割分治的“一品两制”等深层次问题。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15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在缺陷及其完善
王金秀
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纵向转移模式是适应经济体制转轨要求、经过历次财政体制的分项改革累积而形成的多构件的、新旧体制混合体。整个制度的演进历程主要以渐进方式逐步进化、并简化了转移支付体系,但依然存在结构复杂而不合理,旧体制诸多不合理的因子被积淀下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规范转移形式的均衡效应,依然具有保护既得利益的突出特点。解决此缺陷的方法:一是借鉴国际范例,实行规范的均衡转移;二是以健全地方税体系完善分税制;三是完善预算管理,将近年预算管理改革举措的规范视野从财政-部门推进到上下级政府的财政关系。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16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主持人语东方艺术的魅力
邱紫华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9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东方艺术的魅力
邱紫华
著名的波兰美学家塔塔科维兹(W ladyslaw T atark iew icz)认为,东方美学是“内隐的美学”。所谓“内隐的美学”是指“美学思想并不是直接见诸于语言表述,而是首先见诸于艺术作品;它们并不是以文字而是以形象、色彩和声音表达出来的。我们可以从一些艺术作品中演绎出美学论点”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12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印度古典主义戏剧的美学特征
邱紫华
本文介绍了印度戏剧的起源;论述了印度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个重要的美学特征,即古典主义戏剧都采取了大团圆的结局,悲剧艺术被排除在戏剧创作之外;古典主义戏剧表现出了强烈的唯美主义、理想主义的审美趣味;古典主义戏剧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本文还细致地分析了形成这些美学特征的哲学、宗教等文化原因。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28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旧约》乐器考
陆扬
本文以《旧约》汉语官话和合本为据,参照《旧约》其他文字的文本,逐一考证分析琴、箫、瑟、笛、号、角、鼓、钹八种《旧约》中出现的主要乐器,探讨了上述乐器的神圣和世俗功能、乐器名称的语义流变、其人类学和音乐学的内涵,以及翻译过程中意义和意象的传承和转换问题。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18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东方美学视野下的中国书法
陈龙海
东方美学和艺术是不同于西方美学和艺术的另一种美学体系和艺术形态。长期以来,我们以西方美学原理来阐释中国书法,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而以东方美学来观照中国书法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本文将中国书法置于东方美学的语境中,试图从中国书法的审美取向、书法的语言、书法创作、书法接受、书论的言说方式等入手,具体分析东方审美观和东方美学的象征性、强烈的主体性和情感性、直觉体验性、诗性的理论言说等特点在中国书法中的体现。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13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简论清代宗族的"自治"性
冯尔康
清代宗族活动具有自治的性质,宗族的自治,只是在政府允许的有限范围内进行的,并且在其内部实行宗法族长制,极其缺少民主成分,与近代自治团体不是一回事,故而谓其具有自治性,而不是近代概念的自治团体。宗族自治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增强了宗族内部凝聚力,令宗族成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某种中介组织,促使贫乏的社区生活的面貌有所改变,有益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22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乡约·保甲·族正与清代乡村治理--以凌燽《西江视臬纪事》为中心
常建华
清朝江西按察使凌焙的《西江视臬纪事》,汇编了雍正、乾隆之际任上的行政文件,多记载社会方面的内容,其中不乏推行乡约、保甲、族正治理乡村基层社会的资料。考察该书可知,保甲与乡约是当时治理乡村社会的主要手段,出现了“约保”反映地方组织系统的词汇。一些地方还有负责“分发滚单、理处词讼”的“乡保”。地保则是指“乡地保甲”。维护社会治安性质的保甲,进行教化的乡约,与传统赋役征收和乡村管理体系的乡长互相结合渗透,宗族也被引进保甲、乡约进一步组织化,出现“族正”、“族约”的“族保”系统。清代治理乡村社会的组织措施,形成完整的基层社会组织体系,并影响了基层社会结构。凌烯的实践,反映了清代国家与社会复杂的互动关系。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29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明清徽州村规民约和国家法之间的冲突与整合
卞利
明清时期徽州的村规民约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本文以明清徽州村规民约为例,全面探讨了村规民约的性质,以及村规民约与国家法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村规民约是国家法的必要补充和延伸,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构成了国家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但两者之间的抵触与冲突也是经常存在的,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政权统治,在发生抵触与冲突时,国家法通常采取妥协和让步的路径寻求消弭冲突、进行整合之道,而村规民约则采取主动“邀请”国家权力进入的方式,从而实现与国家法的整合。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20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中国古代社会宗族审判制度初探
高其才,罗昶
宗族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地位,宗族通过习惯法实施族内治理。宗族习惯法所确认的审判制度对于解决族内纠纷、维系宗族团结、保障宗族习惯法的权威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古代社会宗族审判制度包括审理机构、审理程序、处罚方式等方面内容。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24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春秋占筮心理探讨
曹兆兰
本文主要以《左传》、《国语》中运用《周易》占筮的事例,探讨了春秋时人占筮时的若干心理,即占筮之前的倾向性心理;先卜后筮的舍逆取顺心理;取象和释意的随意性心理;联系事项的附会性心理;用占及评论的劝善性心理。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18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明代翰林院的政治功能
吴琦,唐金英
明代翰林院在明代政治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职掌方面的作用外,在人才尤其是高层政治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是国家重要的选才、育才、储才之地,同时翰林院的经筵与日讲活动,对于启沃君心、提高皇帝处理政务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明代翰林院的政治功能也不乏消极的一面,翰林的经历使其在入阁时,已久染官场习气,常结成朋党,卷入酷烈的党争之中,并缺乏创新精神,长官意志浓厚。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16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从"莫内的欧洲"到"祖国的欧洲"--法国与欧洲一体化中的国家主权问题
黄正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个时期,欧洲联邦主义在法国有较大的影响,他们主张超国家一体化,最后实现“欧洲联邦”。让.莫内设计了具有超国家性质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得到实施。但他设计的欧洲防务共同体,却遭到否决。戴高乐重新上台后,强烈坚持国家主权,主张“祖国的欧洲”和“国家间有组织的合作”,力图在欧洲共同体建设问题上贯彻其主张,并与其他国家发生争论。这种争论阻滞了欧洲联合向超国家方向进一步发展,并表明在欧洲一体化中,国家主权问题的复杂性。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12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中国科学创新薄弱原因探讨
袁祖望
科技创新不等于科学创新。中国科学创新薄弱,从历史、宏观原因看,缺乏科学创新的社会需要和优势累积、科学发展的“高原期”现象影响到科学创新;从现实、具体原因看,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功利主义科研政策导向、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等影响到科学创新。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49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冯建军
近代的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所以,当代的教育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还原了教育和教育研究的本真。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45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霍尔与美国的儿童研究运动
郭法奇
19世纪末,美国发生了一场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对美国教育和心理学、社会学产生广泛影响的儿童研究运动。这场运动的发起和推动离不开霍尔的努力。霍尔被誉为“儿童研究之父”。在儿童研究运动中,霍尔做了大量关于儿童的调查和研究,建构了其教育思想体系。他还提议并主持多次儿童研究会议,帮助建立了许多儿童研究协会,引导多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速了美国儿童研究运动的发展,为现代教育科学的探索作出了贡献。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42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现代汉语单双音同义名词的主要差异
刘春梅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所面对的同义词范围远远大于母语使用者所感受到的同义词,单双音同义名词在使用上也常常有偏误产生。本文筛选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185组单双音同义名词,通过对比释义和考察应用实例,来探寻单双音同义名词在词义、色彩、功用等方面的差异,希望为对外汉语的同义词教学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辨析角度,减少学生词汇使用偏误的产生。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22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论
张维友
本文对我国百年英汉语对比研究进行综述。文章首先阐述了比较语言学与对比语言学的异同,尤其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包括研究的对象、目的、方法和价值;继而概述了我国英汉语对比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讨论了英汉语对比研究的实用价值;最后论述了对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21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本刊二00五年总目录
2006 Vol. 0 (1): 0-0 [
摘要
] (
8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