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9年 58卷 2期
刊出日期:2019-03-27
1
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治理的转型与发展
项继权 刘开创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产物和表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城镇化推动了我国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现代转型,也推动了整个国家从农本社会向城市社会的文明转型。本文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及其对乡村社会治理的基础性改造与需求进行分析,强调未来30年我国将从“城乡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型,农村社会日益流动、开放、分化和多元化,农民日益独立化、个体化和多样化,城乡逐步走向平等、融合和一体化,农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农民的公共需求和行动能力将显著提升,这一切都将要求并推动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治理结构、治理功能及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需要构建市镇主导、开放包容、城乡一体、公民平权及民主法制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2019 Vol. 58 (2): 1-9 [
摘要
] (
320
)
HTML
(1 KB)
PDF
(1331 KB) (
364
)
10
基层社会治理秩序的构建——基于明清时期国家法与习惯法互动的视角
崔 晶
中国国家与基层社会如何实现治理秩序的统一性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话题,对于传统帝制时代的中国和走出帝制之后的中国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明清时期的国家法和习惯法在基层社会秩序的构建中既分工又协作。首先,习惯法是在民间风俗或惯习基础上形成的,其中调整“户婚田土钱债”等日常生活中的“细事”纠纷对于基层社会的治理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国家法则由国家机构制定和颁布,关注的是“细事”之外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大事”。其次,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相互协作和融合。国家法不同程度地承认和吸纳习惯法,习惯法也在不断主动地要求“被归纳”到国家法之中,它们在基层社会的治理中形成了“刚柔相济”的局面。将国家法与习惯法融合起来的关键是贯穿在官方和民间诉讼中的统一的“支撑司法的核心价值观”。“司法核心价值观”上的一体化和同构性支撑着地方官和民间审理人在“情”与“法”之间进行“衡平”,让法律与基层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礼仪制度交织在一起,使得国家与基层社会整合了起来,促成了国家与社会在基层治理秩序中统一性的实现。这一观察对我国新时期如何通过新的治理结构来缓解和转化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的矛盾,重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秩序,实现观念一体化的国家治理超稳定结构颇具启发意义。
2019 Vol. 58 (2): 10-19 [
摘要
] (
350
)
HTML
(1 KB)
PDF
(1483 KB) (
243
)
20
从“人役权”到“地上权”——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再塑造
温世扬 韩富营
我国用益物权体系下的宅基地使用权刻有“人役权”性质的烙印,虽实现了社会保障功能,却难以实现土地的财产价值和融资功能。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是对土地私权的细分,以求拓展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内容。我国民法典物权编宜采取“地上权”的塑造路径,回应“三权分置”的政策指引,突破“人役权”的制度障碍,并需完善相应的制度设计。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应予以适当“解禁”,从而回归其财产权本质,促进融资功能的实现;借助确权登记完成之契机,采取登记生效主义规则,实现物权变动的公示;探索有偿性的取得机制,并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构建;宜采取自愿为基础的退出、补偿模式,并完善保障农民利益的多重补偿机制;应强化集体土地所有权,防止其弱化和虚空,落实集体成员权,实现农民权利的保障。
2019 Vol. 58 (2): 20-29 [
摘要
] (
379
)
HTML
(1 KB)
PDF
(1428 KB) (
170
)
30
我国农村殡葬用地制度的困境及其完善研究
丁 文 冯义强
我国农村殡葬用地制度主要由《殡葬管理条例》、《公墓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地方性法规中的相关条款构成。农村殡葬用地可分为集中型、相对集中型、零散型等三种主要类型,且法律法规在不同的殡葬用地类型中的调控能力不同。在司法实践中,涉及农村殡葬用地的案件原则上不属于人民法院管辖,未审批确定公墓或农村公益性殡葬用地的地区不适用《殡葬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民政部门的职责不因未审批确定农村公益性殡葬用地而免除。农村殡葬用地制度存在法律规定脱离实践、法院管辖权存在争议、民政部门管理权能虚位等问题,应通过限缩农村公益性殡葬用地相关规定的适用边界、明确法院司法管辖权的范围、落实民政部门的管理权能等途径予以解决。
2019 Vol. 58 (2): 30-38 [
摘要
] (
249
)
HTML
(1 KB)
PDF
(1245 KB) (
161
)
39
基于绿色发展视角的农业补贴政策效率损失的探究
涂正革 甘天琦 王 昆
为探讨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农业补贴效率及影响因素,本文以2004-2013年18个省份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为研究样本,在DEA方向性距离函数及其分解方法的分析框架内,评估农业补贴效率及分析效率损失的因素。结果表明:虽然农业补贴总量逐年攀升,但补贴效率并未有效改善,效率损失严重导致农业潜在产出提升空间非常明显;技术效率拉低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影响了补贴的效果;虽然要素投入对于补贴有一定的挤出效应,面源污染也充抵了补贴带来的正效应,但产出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挤出效应和面源污染带来的损失。因此,提升技术水平、创新补贴方式、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等应是我国补贴发展的主要方向。
2019 Vol. 58 (2): 39-49 [
摘要
] (
234
)
HTML
(1 KB)
PDF
(1545 KB) (
144
)
50
日本央行负利率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及其启示
马 理 尤 阳
负利率突破了常规利率政策的零利率下限约束,被很多人视为一种创新的货币政策操作手段,虽然各实施国的货币当局对其普遍持有乐观的态度,但是负利率的政策效果尚有待科学的实证检验。本文基于日本全国和9个地区47个分级单位(1都、1道、2府、43县)的171组经济数据的时间序列,使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VAR)的统计方法检验了日本央行实施负利率以来的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并使用明尼苏达先验分布方法和正态威沙特先验分布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显示:虽然负利率政策在短期内可以部分地降低失业率,增加产出与促进通胀上扬,但是整体来看,负利率并没有达到货币当局的预期,由于超低利率环境导致了常规货币政策的失效,因此负利率的货币政策需要慎用。在危机中,单纯地降低利率可能导致资金脱实向虚,当局应当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帮助企业增加投资回报,才能有效促进经济复苏。
2019 Vol. 58 (2): 50-59 [
摘要
] (
302
)
HTML
(1 KB)
PDF
(1299 KB) (
225
)
60
论人的美好生活
强以华
人的美好生活作为人的追求目标和党的奋斗目标具有崇高的价值意义。我们认为,人的美好生活其实具有人类美好生活和个人美好生活两个维度:前者是基于人的“类”特征所追求的具有共同性的美好生活,它的核心是感性幸福和理性德性的实现;后者则是基于人的“个人”特征所追求的具有个别性的美好生活,它的核心是广义的人的正当偏好的实现。只有综合人类美好生活和个人美好生活两个方面并且正确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基础”和“提升”的关系,我们才能全面地理解人的美好生活,为实现人的美好生活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2019 Vol. 58 (2): 60-66 [
摘要
] (
300
)
HTML
(1 KB)
PDF
(839 KB) (
145
)
67
贫困问题的文化和伦理审视
乔咏波 龙静云
“贫困”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贫困问题及其发展必然会导致文化的贫困;反之,文化的贫困和贫困文化也会加剧贫困、反道德等各种社会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具有从文化和伦理视域审视贫困问题的理论意识与学术自觉。本文在对贫困问题、文化贫困、贫困文化与贫困阶层这四者之间相对应的作用关系作出考察后,提出了消除文化贫困和贫困文化对贫困阶层影响的基本策略: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经济为消除贫困文化奠定物质基础;科学推进贫困地区的教育、科学与文化事业为消除贫困文化提供保障;有效促进社会融合为消除贫困文化重塑人文环境;注重发挥民间组织的志愿服务功能为消除贫困文化起助推作用。
2019 Vol. 58 (2): 67-75 [
摘要
] (
413
)
HTML
(1 KB)
PDF
(1392 KB) (
121
)
76
法国文化产业法的制度体系及其启示
蔡武进 彭龙龙
法国是欧洲的文化产业大国,其文化产业发展极为注重国家的扶持和保障。除了国家财政拨款和必要的政策保护之外,法国还凭借完备的立法措施与制度建设使文化产业发展获得了有力的保障。尽管法国迄今仍未制定统一的文化产业促进法,但文化产业单行法却涉及文化遗产、新闻出版、文学、视听、电影、艺术等各个领域。法国的这些文化产业单行法立足于本国文化发展需求及法治实践,确立了法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构建了政府“干预”色彩浓重的文化保护制度、层级分明的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多方协调的财税支持制度和面向未来的创新激励制度等。这些法律制度对促进法国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法国文化的大众化,以及对内大力保护法国传统文化、增进民族认同,对外主张“文化例外”、推动本国文化的传播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法国文化产业法的立法经验对我国已列入十三届人大五年立法规划的《文化产业促进法》的推进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2019 Vol. 58 (2): 76-84 [
摘要
] (
326
)
HTML
(1 KB)
PDF
(1420 KB) (
367
)
85
文化治理视域下我国知识产权文化政策结构性优化研究
刘 华 黄金池
知识产权文化作为我国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必需文化力量,它的中国实践是传统文化演进中又一次重要的文化创新,而知识产权文化政策则深度影响着本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成效或成败。现行知识产权文化政策实践因单一的政策主体结构及实施机制的束缚难以达致预期的政策效果。实现政策范式由文化管理向文化治理的转换,运用元治理理论,以社会整体的知识产权价值共识为核心目标,转换政策理念,拓展政策主体,细化政策层次,丰富政策工具,是实现我国知识产权文化治理政策结构性优化的主要思路。
2019 Vol. 58 (2): 85-90 [
摘要
] (
165
)
HTML
(1 KB)
PDF
(947 KB) (
125
)
91
元故事的构拟与激活——从民间叙事法则到“好莱坞圣经”
陈建宪
“元故事”是一个揭示民间叙事深层结构的原初模型。19世纪以来,各国学者一直在尝试构拟元故事,其中德国的冯·哈恩(1876)、奥地利的奥托·兰克(1909)、英国的拉格兰(1934)、美国的坎贝尔(1949)提出的故事模型较具代表性。1908年丹麦的奥尔里克提出建立“系统的叙事科学”,并归纳出13条口头叙事法则,开始尝试建构民间叙事学理论。1928年俄国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影响。1993年,美国剧作家沃格勒将坎贝尔的“千面英雄”故事模型改造为“英雄之旅”模式,成为好莱坞“业界圣经”。当代中国故事研究语境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大规模口传故事资料的收集已完成,二是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民间故事研究必然会从文化研究转向文学研究,从理论研究转向创造性转化的实践。
2019 Vol. 58 (2): 91-96 [
摘要
] (
964
)
HTML
(1 KB)
PDF
(1116 KB) (
192
)
97
西方传说学发展轨辙
张 静
西方传说学自格林兄弟搜集德意志传说开始走过了二百年的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以搜集出版为主,发展期以编制索引和目录为主,这两个阶段研究的中心在欧洲,文学的研究方法占据领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美国传说研究崛起,以当代(都市)传说为阵地,引领了西方传说学的转型,社会学—人类学的取向日益突出,广泛运用表演理论、语境分析、讲述者分析等民俗学流行的方法,同时引入心理学、社会学、性别研究、族群研究等理论视角,呈现多维拓展的态势,传说学在民俗学领域中获得了独立的地位,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9 Vol. 58 (2): 97-103 [
摘要
] (
204
)
HTML
(1 KB)
PDF
(1073 KB) (
168
)
104
论阿来对外国文学的借鉴与转化
吴道毅
对外国文学经验的学习、借鉴与创造性转化是著名藏族作家阿来文学创作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阿来在学习外国文学中表现出对美国文学、拉美文学与欧洲文学的重点学习,并从文学观念、创作方式、文学技巧、文体等多方面广泛借鉴外国文学的经验;另一方面,阿来立足本国国情,对外国文学经验进行了创造性转化,注意将外国文学传统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藏族口传文学传统相结合,对外国文学经验去伪存真,扬长避短,进行加工、改造与创新,从而写出了许多具有世界文学水平的高质量作品,极大地增强了中国文学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对话的能力。
2019 Vol. 58 (2): 104-109 [
摘要
] (
209
)
HTML
(1 KB)
PDF
(1008 KB) (
134
)
110
论胡适《尝试集》自序的诗史价值
金宏宇 向阿红
胡适是早期新诗的倡导者之一,其作品《尝试集》是第一部个体创作的新诗集,在中国新诗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尝试集》于1920年3月由亚东图书馆出版,在两年多的时间内,经历了四个版本的流变。从初版本到四版本,胡适先后为《尝试集》撰写了三篇自序:《尝试集·自序》(初版)、《再版自序》以及《四版自序》。这三篇自序意义重大,涵盖了创作、批评、理论、史学等各个方面,是研究胡适新诗理论及其新诗创作的重要资源。它不仅体现了胡适新诗观的演变图景,而且再现了新诗发生期的批评语境,具有重要的互文性价值。另外,胡适自序的写作方式及发表方式,为《尝试集》经典地位的形成客观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19 Vol. 58 (2): 110-116 [
摘要
] (
1038
)
HTML
(1 KB)
PDF
(1086 KB) (
120
)
117
主权抑或利益:抗战胜利后梧州关的裁并与蒋桂之争
郑成林 赵海涛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决定重组海关体系,相继裁并内地内河关所,希冀收回内河航权和加强对海关的掌控。在此次调整中,梧州关先被降为支关,不能对外贸易,后在李宗仁入主中枢后得以复关。然而,广东各界认为此举有损主权及危害经济而强烈抵制,并得到部分政要的支持。李宗仁被迫妥协,行政院也不得不予以纠正,明确梧州改设分关,可直接对外贸易,但不对外轮开放。这场纷争围绕内河航行主权展开,但实质上裹挟着多方利益,主要体现为粤桂两地乃至国民党内部派系之间权力与利益的角逐。
2019 Vol. 58 (2): 117-126 [
摘要
] (
235
)
HTML
(1 KB)
PDF
(1694 KB) (
127
)
127
自征抑或代征:近代天津营业税征稽方式的路径选择(1931-1937)
魏文享 张 莉
1931年初,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各省征收营业税大纲》及《补充办法》,正式明定开征营业税以补地方财政裁厘之失。因营业税划归地方,各省纷纷拟定征收办法,积极推行。地方政府在确定税率等问题上拥有一定自主权,然各地经济形势不一,征稽制度及方式也各有差异,但代征现象极为普遍。天津是华北工商巨埠,营业税源丰富,政府期待以之充实城市财政,亦尝试商人团体代征来提升征稽效率。但与其他省份不同的是,自初征及至全面抗战之前,政府在自征与代征之间多次反复,变化不居。商人团体不断抗议税率过高,重复征税,寻求以代征来讨价还价。政府在效率与公正之间举棋难定。天津营业税征稽中的路径选择困境,实际上反映出征税者与纳税人在税利及税权问题上的冲突。
2019 Vol. 58 (2): 127-137 [
摘要
] (
219
)
HTML
(1 KB)
PDF
(1719 KB) (
121
)
138
抗战期间华中大学的西南边疆问题研究
马 敏 吴和林
抗战期间,华中大学辗转桂林,西迁至云南大理喜洲镇,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和开展科学研究。迁校入滇后,在哈佛燕京学社及当地社会的支持下,华中大学教师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语言、民俗和社会等实际情况,运用国际通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社会调查、语言和文化研究,与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高校相关学者所做的研究共同构成了抗战时期西南边疆问题研究学术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 Vol. 58 (2): 138-146 [
摘要
] (
321
)
HTML
(1 KB)
PDF
(1607 KB) (
224
)
147
沧溟万里有异兽:《西洋记》动物文本与意象的诠释
邹振环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记录了郑和下西洋在准备时期以及所到域外之处的种种动物。不同文化语境下,人们赋予动物以特殊的认识和情感,由动物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联想,并赋予动物以文化意义。《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的动物文本有着复杂的来源,其中的动物意象,同样折射出明朝某种普遍的国人心理和集体意识。本文从历史学和博物学的角度切入,以《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的动物文本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首先讨论小说中域内域外动物记述的资料来源,其次分析其中所述及的各种动物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以及通过小说中有关海洋动物、狮子等珍禽异兽的献贡,揭示以罗懋登为代表的民间小说家,如何通过有关域内和域外动物的意象,呼应了传统祥瑞动物的记述,迎合了传统王朝国家有关异兽瑞应的政治趣味。
2019 Vol. 58 (2): 147-156 [
摘要
] (
260
)
HTML
(1 KB)
PDF
(2220 KB) (
135
)
157
优质均衡视角下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与对策
赵 丹 陈遇春 赵 阔
在“优质均衡”成为义务教育发展重点任务的新时期,乡村小规模学校是确保偏远地区儿童公平接受优质教育、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载体。但现实中,小规模学校在教育输入质量、教育过程质量和教育结果质量等方面均面临突出困境。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小规模学校弱势地位难改变、现行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不尽合理、教师资源配置政策偏离学校实际、办学优势挖掘不足以及学校—社区互动机制尚未建立。因此,各级政府应从提升办学地位、强化省级政府财政责任、加强师资配置、变革课程教学模式、促进学校-社区互动等方面加强小规模学校建设,弥补乡村教育短板,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9 Vol. 58 (2): 157-167 [
摘要
] (
319
)
HTML
(1 KB)
PDF
(1700 KB) (
427
)
168
微观权力的审视: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生活民族志
张东辉
自“两为主”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到城市公立学校就读。通过对北京市一所普通公立学校为期三年的田野调查研究发现:“两为主”政策虽然依法保障了流动儿童少年在城市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是在入学门槛、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城市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广泛存在着国家政策话语和学校正规课程之外的隐蔽机制,它们是现存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反映,其结果是将流动人口子女排斥或自我排斥在城市学校的教育活动之外。
2019 Vol. 58 (2): 168-175 [
摘要
] (
259
)
HTML
(1 KB)
PDF
(1362 KB) (
178
)
176
把教育实践行动带回研究的核心视阈——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路向反思
王有升
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经历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科初创时以社会启蒙与教育改造为取向的研究,80年代学科重建以及90年代至新世纪初具体领域研究的蓬勃发展,近十余年来则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决策研究转向,并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困境。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每一次推进,都离不开对其研究特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事实研究的方法论、批判取向的研究立场以及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均有其自身的限度与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教育社会学独到的学科之眼及研究视阈。对教育实践行动的关注理应位于教育社会学研究视阈的核心,教育社会学研究旨在达成对教育实践行动的深度理解。
2019 Vol. 58 (2): 176-186 [
摘要
] (
245
)
HTML
(1 KB)
PDF
(1198 KB) (
301
)
187
为何不道德行为容易重复发生?——基于心理学的解释
伍 麟, 白仲琪
现实生活中一些个体往往习惯性重复做出不道德行为。基于心理学角度可以从道德推脱、利己辩护、双重评价以及记忆弱化等机制理解上述现象。个体利用道德推脱使得道德认知和道德自省暂时失去约束、判断和调控当下不道德行为的力量,免除个体因认识到不道德行为违背道德标准而带来的心理冲突或压力。利己辩护有事前和事后两种途径,主要关联不道德行为发生之前以及不道德行为未被发现之后,个体出于道德自律引发的道德失调。当个体无法推脱或辩护自己不道德行为时,为了可以继续不道德行为又保持积极的自我形象,就会启动双重评价,转移外界对自己不道德行为的关注。记忆弱化表现为对不道德行为的主动遗忘或者是自动淡化,个体放弃记忆可能唤起消极情绪的行为情景和具体细节,也排斥记忆可能威胁自我概念一致性的行为线索和详细内容。
2019 Vol. 58 (2): 187-192 [
摘要
] (
318
)
HTML
(1 KB)
PDF
(1365 KB) (
360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