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3年 52卷 6期
刊出日期:2013-06-25
论文
论文
0
中国模式反贫困的理论框架与核心要素
闫 坤1 于树一2
反贫困是要求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的重要领域,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要以全面的视角对中国贫困问题形成整体性认识,发现其中的本质性规律及相关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并能够指导实践。本文在深入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和影响因素分析,提炼出反贫困中国模式“两线一力”的理论框架:把握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网两条线索,通过政府主导的财政减贫来实现资源配置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标。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367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政策执行模式对于扶贫绩效的影响——以1980年代以来中国扶贫模式的变化为例
向德平1 高 飞2
政策执行是连接政策与政策目标之间的中间桥梁,政策执行的模式选择直接影响着政策绩效。通过对中国80年代以来扶贫进程的分析得出,政策执行模式经历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整合型三个阶段,与此对应,扶贫模式也经历了开发式、参与式以及合作式三个阶段,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政策绩效。新形势下,中国的反贫困政策要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执行模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组合策略。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17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四化同步”视角下山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邓 磊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经历了以机械化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背景下的农业现代化四个时期。在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机械化耕作难度大、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武陵山片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以发展农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主导,变个体农业为集体农业,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坚持以农业信息化和品牌营销战略为根本,为农业注入现代化理念,推进农业生产方式改革;坚持以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为主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的比较效益。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204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与启示
杨 敏1 郑杭生2
如果以社会福利的体制转变和发展趋势作为新的视角,来透视人类社会的现代性转型和变迁过程,我们将获得关于这段历史的一个新文本和新图景。这个文本和图景中呈现出了这样的一条主线:人的生活保障和福利从最初的个人命运和家庭义务,逐渐成为了政府责任和国家行动,而且,这一责任和行动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吝惜、排斥到慷慨、包容;最终,在作为一项制度的社会福利与个人应当享有的社会权利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匹配——尽管迄至今日,这种匹配还远未达到和谐的水平。重要的是,通过对西方国家社会福利体制发展过程的追溯和寻访,把握牵动这一演变过程和未来走向的主线索,深入总结其对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启示,显然是一项兼具学术内涵和实践意义的工作。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49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中国人贫穷救助观念的转变与思考
周凤华
一个国家的贫穷救助观念与该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安排直接相关。从救助观念上看,当下中国人更倾向于将贫穷归因于不可抗拒的个人命运和努力不够,而较少抱怨社会制度不公平;他们更倾向于依靠自己的勤劳努力和增长才干来摆脱贫穷,而较少仰仗国家救助。然而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中国城乡居民对公平制度和国家责任的期望有所提高。文章认为,贫穷救助观念既受传统天命思想和救助实践的影响,更是国家教化的结果。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21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我国《食品安全法》该如何修订
郑风田
我国《食品安全法》究竟该如何修订完善?本文在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演变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未来食品安全修法方向提出以下建议:从食品安全责任来看,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小,食品安全治理呼唤重典严惩;从强化预防来看,我国应该建立国家诚信体系,让作假企业受到应有的惩罚;从加强有效执行来看,应该重点加强地方政府负总责制的完善,打击地方保护主义;从加强信息提供、透明性、灵活性角度来看,要加强完善第三方监管,加强对监管者的治理。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19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中四角”经济区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刘 勇1 李 仙2
本文应用我国“新三大地带”宏观区域经济区划体系,提出并论证了“中四角”地区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的重要观点。文章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键在“大中部”地区,而“大中部”地区的关键又是“中四角”地区。“大中部”是我国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带,呈“V” 塌陷格局,只有“大中部”兴,全国才能兴;“中四角”经济区在“大中部”区位条件最好、发展增长潜力最大,只有“中四角”兴,“大中部”才能兴,全国才能兴。文章最后还提出了未来我国“中四角”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构想:建设成为长江流域的龙身,全国第四增长极;成为未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成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核心区。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25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兼容的三重辩护
李佃来
人们通常以为,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是互为他者乃至是相互对立的,这是一种误解。真实的情况是,非实证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并不隔阂,历史必然性告诫也并未消解正义,而正义研究最终只能走向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两者之间相激互融、彼此依托的内在兼容性关系决定了,我们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开掘与开显,需要在重新解读和梳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路径上推进。当然这也不仅仅是因为此一路径是切近马克思哲学的真实思想逻辑的,同时也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创生的基本要求。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203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哈贝马斯的正义观与当代价值--兼论哈贝马斯与罗尔斯正义观的主要异同
冯颜利1 张朋光2
哈贝马斯是当代著名思想家,他在与罗尔斯的辩争中发展和完善了自己的正义思想。与罗尔斯以“原初状态”为前提、以政治正义为本质、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正义理论不同,哈贝马斯立足于理想的市民社会和生活世界之背景,以社会交往和主体间性学说为理论基础,提出和论证了以“理想语境”为前提、以程序正义为本质、以“合法性”为核心内容的正义学说,期冀通过人们之间的理性商谈这种合理程序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鉴于我国社会目前亟需解决的社会不公问题,对哈贝马斯正义理论的研究可为我国政治、法律和社会制度建设以及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重要启示和借鉴。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327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0
歌德与卡夫卡
曾艳兵
歌德不仅影响了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而且这种影响业已形成一种焦虑,以至于卡夫卡得奋力摆脱这种焦虑,时刻提防着歌德过于强大的影响。歌德和卡夫卡看上去是那样不同的作家,但他们的内在联系却是如此紧密而不可分割。歌德对卡夫卡的影响最为集中地体现在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和《城堡》上,歌德笔下那个“茁壮成长”的威廉?麦斯特在卡夫卡那里变成了“被迫成长”的卡尔?罗斯曼,而无所不能的浮士德则变成了始终在城堡外面徘徊的K。歌德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和赞扬也影响到了卡夫卡的文化选择。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274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遗迹犹存“西来意”——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在1940年代中国流传之存证
解志熙
本文根据新发现的文献史料,补述了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在现代中国的译介和传播情况。新发现的文献史料集中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诸如中国的第一本存在主义论著--张嘉谋的《生存哲学》,胡隽吟、王锦第对德国现代哲学尤其是雅斯贝斯的译介、洪耀勋对海德格尔的研究,戴望舒、陈占元对萨特小说和文论的译介,以及四十年代末政治意识形态角力之下的存在主义评价之分歧,顺便略述现象学的传播情况。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219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五四时期诗歌伦理的建构与新诗创作
聂珍钊
五四时期的新诗伦理以白话语言的运用为前提,集中体现在对白话新诗观念的接受和对新诗形式的认同两个方面。五四时期“文白之争”实质上是文学创作的伦理之争,预示了中国文学创作的伦理转型。胡适对新诗理论的探讨和创作实践,形成了以白话为基础的诗歌新伦理,为五四文学的伦理转型创造了条件。胡适的新诗顺应了中国诗歌发展的需要,影响了五四新诗的创作潮流,新诗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伦理,逐步获得了文学界的伦理承认。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205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唐代医学人物神化考论
于赓哲 张彦灵
唐代医学人物的神化分为全面神化和局部神化两大类。前者指人格神化,后者指技术或者医学知识来源的神化。唐代对医学人物的神化以古人为主,当代人物较少,反映出神化的一般规律以及唐代“特重古方”的医学思想背景。对孙思邈的神化历经多个阶段,最初是宗教属性居上,至唐以后医药属性后来居上,折射出“医者贱业”思想的逐步改变。某些医疗技术被神化的比率较高,例如外科术、针法、难产救治等等,反映出这些技术的发展难题。唐代医学人物的神化是史家、病家、医家出于各自目的分层塑造的结果。阅读史料中纷纭复杂的医药人物形象,实际上是在阅读书写者的心态。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30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冷战期间美国国会监督隐蔽行动的运作方式
刘 磊
作为三权分立制衡政治体制下的立法机构,美国国会依据其宪政权力,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益转向积极地监督隐蔽行动,主动寻求参与隐蔽行动决策过程,在实践中逐步发展确立起国会监督隐蔽行动的各种具体运作方式:国会利用其预算拨款权、立法权和参议院的人事任命“同意权”,确立起包括各类年度预算和拨款授权法案、各种有关隐蔽行动决策的监督程序立法以及参议院通过干预人事任命影响隐蔽行动的三种横向监督方式;从纵向方面来说,国会对隐蔽行动的监督涵盖了一项隐蔽行动从计划到实施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这表明美国国会对隐蔽行动的监督已基本实现制度化和法制化。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141
)
HTML
(1 KB)
PDF
(0 KB) (
11
)
0
18世纪以降文化与文明的话语博弈
姜 飞
18世纪的德国通过“狂飙突进运动”创造性地提出“文化”的概念并以之与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英、法创立、延续的“文明”概念相抗衡,有效地促进了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并从文化上整合了分裂的日耳曼人,配合了德国经济、政治、军事的崛起,奠定了迄今为止的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本文较全面地对18世纪文化与文明的话语博弈及文化与文明的深层关系作了深入辨析,提出了中国当下有必要借鉴德国18世纪开创文化概念的思路和过程,思考中国如何突破西方主流思想搭建的文明和文化两套话语体系,为当下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观念,以及用什么样的逻辑思路去建构这样的文化观念提供一种历史的观察视角。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124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论近现代杰出出版人的企业家精神
范 军1 欧阳敏2
近现代杰出出版人的企业家精神,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普遍性在于出版企业家从属于民族企业家阵营,必然具有同时代企业家所共有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进取精神、爱国精神、契约精神、冒险精神、献身精神等。同时出版人的企业家精神也有其特殊性,那就是满腔的人文情怀和强烈的文化追求。出版企业家对出版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企业家精神的彰显重在行动。当今迫切需要继承和发扬近现代出版企业家以文化为本、敢于担当的精神,需要营造出版企业家精神回归和张扬的社会文化氛围。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210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艾德尔曼与政治象征研究的可能性
郑一卉
美国政治传播学者艾德尔曼认识到前人的工具主义政治象征研究带有缺陷,于是力图超越。这一努力使他获得了美国政治传播学界的广泛认同,但也使他陷入了“曼海姆悖论”之中。为了消解悖论,他把眼光转向了主观解释学以及后现代理论,但却发现依然不能使政治象征研究摆脱自我指涉的困境。他一生的艰难探索表明,政治象征研究者不应试图消解悖论,而应接纳悖论并努力寻找新的研究方法,以正确把握政治象征的功能,深入发掘政治象征的意义。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222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基于公平价值取向的政府义务教育服务责任
蒲 蕊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领域公平问题依然存在并呈现出新的变化。作为供给义务教育服务重要责任主体的政府,必须以公平为价值取向,重新认识自身的义务教育服务职能和责任,树立义务教育服务意识,切实履行义务教育服务公平有效供给的责任,为每一个适龄儿童获得公平优质义务教育提供经费、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技术等方面的保障,加强对义务教育服务的监督与评价。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221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留学生预科汉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李向农1 万 莹2
我国留学生预科教育起步较晚,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预科汉语速成教学的整体质量成为重要课题。本文指出预科汉语教学是一种速成教学、能力教学,应以“按阶段分层推进,按模块最大优化”为原则,各模块之间按需优化组合,相互渗透,使预科教学尽可能适应不同学习能力和不同专业目标的需求,以达到圆满完成预科教学任务的目标。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208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高校师范类学生就业需求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基于全国6所部属师范大学和30所地方院校的调查
付卫东1 曹青林2
基于对全国6所部属师范大学和30所地方院校的调查,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和地方院校师范类学生愿意去农村中小学任教的不多,愿意长期呆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更少。但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地方院校师范类优秀毕业生愿意去农村偏远学校任教,其中参加“3+2”形式的专科教育的定向师范生乐意去农村初小和教学点任教。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农村中小学对师范生的需求实际,本文提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调整建议:部属师范大学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应该进行灵活调整,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类型应实行多样化,为农村偏远初中定向招聘地方院校师范类毕业生,为农村初小和教学点定向免费培养“3+2”形式的师范生。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177
)
HTML
(1 KB)
PDF
(0 KB) (
23
)
0
大脑理解语言还是身体理解语言——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语义理解
苏得权1 叶浩生2
具身认知强调身体感觉经验在概念形成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概念符号的含义是建立在身体感觉运动经验基础上的。形象性概念学习过程中建立了感觉通道与运动脑区的特异性联结;抽象动词通过隐喻的方式,用较为熟悉的身体感觉经验映射和理解较为复杂的抽象概念。脑成像研究表明,动词语义理解与前运动皮层和主运动脑区存在特异性的对应关系,动作语义理解是具身的,大脑镜像神经系统和运动脑区模拟了概念中的动作,实现了动作语义的通达。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的理解没有超越身体的物理经验,心理和身体是统一的。
2013 Vol. 52 (6): 0-0 [
摘要
] (
329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