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8年 47卷 6期
刊出日期:2008-06-25

论文
 
       论文
0 本刊“中国农村研究”专栏2007年度优秀论文评揭晓
“中国农村研究”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品牌栏目,本栏目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倡导多学科进入,鼓励交叉学科研究,刊发涉及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文章。本栏目与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合作,于2005年设立“中国农村研究奖”。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142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村民自治:纪念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徐勇,项继权
村民自治是伴随改革开放而出生和成长的。对于村民自治来说,今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正式实施,从而拉开了村民自治的序幕,迄今刚好20年。1998年,经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得以通过,村民自治更进一步发展,迄今刚好10年。随着村民自治的推进,我们党给予其高度评价。1998年,江泽民总书记为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到安徽视察时强调,包产到户、村民自治和乡镇企业都是党领导下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则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政治制度之一。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25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商会、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朱英
商会与博览会的性质并不相同,前者是以商人为主体组成的民间社会团体,后者是商品展销会。之所以将两者并列在一起加以论述,实乃相互之间虽性质不同但却存在着诸多关联,不仅都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在某些方面也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变迁的特点。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21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本刊2008年总目录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7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主持人语:村民自治:纪念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徐勇,项继权
村民自治是伴随改革开放而出生和成长的.对于村民自治来说,今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正式实施,从而拉开了村民自治的序幕,迄今刚好20年.1998年,经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得以通过,村民自治更进一步发展,迄今刚好10年.随着村民自治的推进,我们党给予其高度评价.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10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村民自治发展的历程、经验与机制探讨
刘义强
本文以我国村民自治三十年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村民自治发展的基本历史过程和成就,总结了村民自治的民主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发展更高层次民主政治的启示。文章认为,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体现了现代民主制度进入乡村社会之后的复杂互动格局,从其中总结的经验和模式是进一步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知识资源。村民自治开启的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民主建设可资借鉴的路径选择。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257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论村民自治的权利救济
肖立辉
本文初步考察了村民自治权行使状况,指出村民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的经济权益,而较少关注或维护自身的自治权,除非自治权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分配权。在剖析这种现象的原因基础上,认为村民自治权在寻求救济过程中,应坚持有权利必有救济原则、自力救济优先、党政救济次之、司法救济最终等项原则。文章根据这些原则简要提出了村民自治权救济的解决方案。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199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西藏农村村民自治实践的新发展
王金红
本文根据笔者2005年7—8月在西藏自治区达孜县、堆龙德庆县和尼木县农村的实地调查资料,对1999年以来西藏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对若干案例的分析表明,1999年以来,西藏农村村民自治实践在法制体系上更加完备,农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实际能力增强,新老班子权力交接更加规范有序,新型能人的崛起使西藏农村基层治理精英的类型发生了明显转变,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的协调有利于农村和谐稳定。西藏农村村民自治的新发展对西藏政治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181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在深化村民自治进程中健全村委会选举制度
谭青山
自人民公社取消后,中国乡村出现了权力真空,在此背景下村民选举应运而生,并取得了重大成就。选举程序的改进,逐渐达到国际标准。村民自治虽然历经二十年,但与中国农村久远的传统相比,还只是基层民主转型的开端,因此,要改进农村治理,必须优先完成自治发展的第一阶段,进一步完善村民选举制度。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196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中国特色体制转型道路析论——兼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展模式
黄祖辉,张英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走出了有自己特色的体制转型道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本文认为,正是在由非均衡发展至均衡发展、由经济转型拉动政治转型、由普遍动力推动向深层利益调整推进、由地方或局部探索向全局推进四大逻辑支撑的引导下,中国特色的体制转型才得以顺利进行。其中,党的领导、执行力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是转型成功的核心与关键。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225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乡村行政机制转型:从政治支配到法律规制
姚锐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乡村行政正在经历一次重大的制度变迁过程。这种制度变迁在行政组织体制上表现为“乡政村治”对“政社合一”的取代,在行政运行机制上则表现为由“政治支配行政”到“法律规制行政”的转变。从本质上讲,“政治支配行政”是一种人治行政,而“法律规制行政”则体现了现代法治精神,反映了国家现代化的基本面向。目前乡村行政机制的法治化转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仍面临诸多深层矛盾,只有有效化解这些矛盾,才能进一步顺利推进乡村依法行政,实现乡村行政法治化的目标。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15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循环因果、劳动力要素转移与中部地区发展
安虎森,殷广卫
通过比较不同区域截至2006年底的GDP、人均GDP和劳均GDP,发现所谓的“中部塌陷”现象确实存在,大致从1997年开始发生并一直持续。这一现象的根本和主要原因是,在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主导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要素向东部沿海加快集聚的过程中,中部因生产要素流出程度大于西部而遭受更多负面影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导致“中部塌陷”。省际人口净迁移率与经济变动显著相关等事实支持上述结论。提出了旨在推动“中部崛起”的促进劳动力迁移、加快城市化、加大教育投资、加强中部特色的工业化、扩大国家直接投资等政策性建议。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15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物业税内涵研究及税负测算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曲卫东,延扬帆
对个人住房征税是物业税的税制设计中难度最大的部分,也将是社会影响最大的部分,由此带来的家庭税负尤其敏感。本文在公共需求、家庭剩余、国际税负水平三方面从理论上确定了物业税的适宜税负范围,并采用动态分析法,测算了北京市中等收入家庭在不同税负比例下相应的税率变化。最后,从居民家庭税负变化角度,提出对个人住房征收物业税的改革具体实施步骤。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19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陈军亚
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是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蓬勃发展而形成的,尤其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之下,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包括以产品市场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政策一体化为研究对象的完善的理论体系。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新发展更加赋予该理论以综合性和多学科的特点。但是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深入发展,也使得人们更多地关注到一些超越现有理论体系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而这些,也为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方向。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28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测度及对策
吴新博
在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影响下,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用剥夺农业剩余的办法来实现工业化,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城乡隔离的经济体制。这样的经济体制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1979年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强度高达6.08倍。根据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以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当前破解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性环节。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186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老庄之道论及其异同
郭齐勇
老子的道论包含有本体论、宇宙生成论,也包含有体验、把握“道”的智慧与方法,人生修养的工夫与境界论。庄子的“道”是宇宙的本源,具有超越性、普遍性、整体性,其特性为“通”,是“自本自根”的。庄子的道论包含了破除成心,跳出藩篱,超越彼此是非,把握“道枢”的方法论与通过“心斋”“坐忘”“齐物”等工夫,达到“无待”“与道同体”“寥天一”的精神自由的境界论。老庄“道”范畴的基本涵义及“道论”之基本架构是相同或相近的,但有不同的偏重。相比较而言,老子道论更富有原创性,更为简约,庄子的自由精神的境界论更为圆熟与活泼。道遍在于每一物的思想是宋儒“理一分殊”的滥觞。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31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黄裳《道德经讲义》的诠释思想
刘固盛
本文从体悟常道、金丹正途、应世之学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近代著名道教学者黄裳所著《道德经讲义》的诠释思想。通过气的概念和玄关一窍理论,将老子之常道落实到修炼丹道,言丹道又不离治世之道,这就是黄裳诠释《老子》的内在理路。这一诠释理路,既体现了道教老学解《老》的一贯传统,同时也反映出近代道教学者在诠释《老子》过程中所作的新的理论探索。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394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试论《老子》"无为"的行为主体及丰富内涵
刘韶军
《老子》的思想以“无为”为主,“无为”有其特定的主体和丰富内涵。本文根据《老子》原文阐明“无为”的特定主体是“圣人”式的“侯王”,由这种主体实行的“无为”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以百姓心为心”,二是提出了“安、平、泰”的治国目标,三是要求治国的侯王必须具备特定的素质和修养。三方面的内涵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以百姓心为心”是前提和基础,实现“安、平、泰”是终极目标,圣人式侯王的自身素质建设则是必备条件。“以百姓心为心”,目的是使“民利百倍”,使国家“安、平、泰”,但是如果侯王不具备《老子》所要求的素质,则做不到前两点,“无为”就无法实现。因此三者完美结合之后,才能显示“无为”思想的精妙。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15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主持人语:商会、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朱英
商会与博览会的性质并不相同,前者是以商人为主体组成的民间社会团体,后者是商品展销会.之所以将两者并列在一起加以论述,实乃相互之间虽性质不同但却存在着诸多关联,不仅都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在某些方面也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变迁的特点.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12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天津商会的改选及其困境
朱英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在天津商会两次换届改选过程中,政府都没有直接加以操纵和控制,而是由商会自主进行。即使是商会与同业公会之间就改选出现了严重争议,政府也没有借机干预,故商会仍然能够像以往那样自主进行职员和领导人的选举,继续保持了原有的独立性。尽管如此,天津商会的发展却一直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局,甚至经常连会务都无法正常维持而处于瘫痪状态,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作用。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国民党实行一党专制,在各方面打压民间社团的发展空间,而主要应从当时天津工商业发展困难以及商会自身寻求原因。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22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商人与1928年中华国货展览会
虞和平,洪振强
1928年中华国货展览会是南京国民政府首先发起的,商人积极参与,与政府共同成功举办了此会。商人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参与大会组织机构,负责具体事宜;慷慨赞助,出钱出物,解决大会经济问题;积极发品、征品参展,保证大会有足够展品开展;积极参加宣传动员活动,为大会造势,扩大大会影响。商人之所以积极参与举办中华国货展览会,首先,南京国民政府确实注重国家和社会建设,中华国货展览会是其发展工商的一个举措;其次,中华国货展览会在推销、宣传、改良和发展国货等方面是有利于商家的;最后,以追求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民族主义推动商家积极参加此会。商人积极参与中华国货展览会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官商关系的合作面相,也体现出了商人通过发展来追求民族经济独立的民族主义情怀,把民族利益和自身私利实现了有机结合。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37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劳动力流动与教育收益率:理论与实证
吴克明,田永坡
本文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分析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率逐年上升的现象。首先从生产效应和配置效应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机制,然后提出了一种剥离教育收益率的计量方法,并利用抽样调查数据,计量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发现劳动力流动提高了教育收益率23%。所以,提高教育收益率的有效途径在于进一步深化劳动力流动制度改革。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16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教育政策应进一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补偿
刘欣
教育公平与弱势群体教育问题正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在讨论弱势群体教育问题时,不可忽略教育政策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既有的教育弱势群体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政策造成的;另一方面,通过政策调节可以改善弱势群体的不利处境。本文提出应通过教育政策来实现对弱势群体补偿的观点,具体阐述了教育政策对弱势群体补偿的必要性,讨论了教育政策弱势补偿的范围与对象、途径与方式,并对如何评价教育政策弱势补偿的效应问题进行了分析。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22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教师角色:从吉鲁的批判教育学中反思
胡春光
本文从吉鲁批判教育学中的“对抗文本”和“对抗记忆”出发,反省教师的角色并结合吉鲁对知识分子的看法和分类,呈现出批判教育学中教师的理想角色。最后,文章从吉鲁的批判教育学思想中,对我国当前的教师角色进行了反思。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21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关于灵魂问题的心理学思考
王启康
本文依据已有的心理学成果,对普遍认同的灵魂两个基本职能,即集中地支配人的一切精神和身体活动及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两个方面,其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作了认真的心理学分析。依此认定灵魂只不过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后的复杂形成物,而那种把灵魂视为人的生命结构中的超乎身体与心理之上的,超自然的神秘不可知的最高主宰者的主张,则是荒唐和无据的。此外,文中还指明了持此种怪异论者之所以犯错误的原因。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25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是疯子还是天才:精神质与创造力关系探讨
孙灯勇,郭永玉
心理学家Hans J.Eysenck提出人格结构的精神质维度,并认为精神质和创造力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激发心理学研究者浓厚的兴趣。不同的研究者采用Eysenck的精神质量表或其修订版,分别从创造力的认知加工过程、创造性成就等取向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性研究,并采用过度包括、潜在抑制与扩散的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方式,以及皮质唤醒水平、多巴胺的分泌等对精神质和创造力的认知与生理机制进行解释。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218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本刊"中国农村研究"专栏200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2008 Vol. 47 (6): 0-0 [摘要] ( 9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