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5年 0卷 1期
刊出日期:2005-01-25

论文
 
       论文
0 主持人语:让东方美学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取得应有的话语权
邱紫华
美学自 1 750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 ,事实上只是一种以欧洲审美文化为依托的美学理论。尽管它有无可争辩的优点 ,但是由于它完全撇开了东方古老而灿烂的审美思想而无法使自身具有世界性的意义。著名美学家托马斯·门罗说过 :东方艺术包含了西方艺术所没有的重要价值 ,这就可能在东方美学中发现可适用于任何地方的艺术与审美经验的重要悟性。事实确实如此 ,东方美学与艺术是不同于西方美学与艺术的另一种美学理论和艺术形态。面对东方美学的神秘性、象征性、直觉体验性、强烈的主体性和“生命一体化”的生命观、诗性的理论形态等等特点 ,…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194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让东方美学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取得应有的话语权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218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古代印度雕刻艺术的美学特征
邱紫华
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古代印度雕刻艺术的美学特征,系统地说明了古代印度雕刻艺术同宗教思想的密切联系;本进而论证了,在这一总的美学特征制约下,佛教与印度教雕刻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学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内在的化原因。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253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空寂: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
彭修银 邹坚
“空寂”作为日本民族独特的美学范畴,它的形成一方面受到日本民族固有的自然条件、自然观以及植物美学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在成功地吸收了中国禅宗思想之后形成和发展的。“空寂”美意识在文学领域直接表现余情余韵的艺术风采;在绘画领域体现着一种枯淡之美;在造园中表现出一种“无相”的野逸之美;而茶道中的“和静”境界正是“空寂”美的充分体现。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16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线的艺术"的文化寻根
陈龙海
中国古代艺术是“线的艺术”和线性思维的代表,其生成、发展、定型有其复杂的化原因。本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线的艺术”的生戍原因:龙凤崇拜和巫风长盛的社会风尚;尚“简”、会“意”、重“神”的审美趣味;以及特殊的物质媒介——毛笔、墨、纸。正是这些化原因使中国古代“线的艺术”成为必然。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26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古代希伯来民族的美学思想及艺术表现
杨建
古代希伯来民族的美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上帝为美、以上帝的创造活动为美、以上帝看着是“好的”创造物为美三个方面,涉及到崇高、和谐、抽象、神秘、恐惧、理性之美、感性之美、美即真、美即善等美学范畴和观念体系。古代希伯来民族以上帝为中心的美学思想与犹太教教义及伦理道德内容的反对偶像崇拜,共同导致了犹太艺术形成摈弃具象写实、注重内在情感、意象思维与抽象主义相结合的传统精神,犹太艺术不是再现的艺术,而是表现的艺术,象征型艺术。古代犹太民族在语言、音乐等内在主情的抽象艺术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而绘画、雕塑、建筑等直观造型艺术却黯然失色,戏剧舞台艺术甚至是一片空白。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21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道德与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
任剑涛
本文依据马克思·韦伯关于政治合法性的三种理想类型的划分 ,从两个方面解释了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问题 :从政治哲学建构的角度看 ,中国传统政治是一种在伦理与道德之间确立其合法性根据的“德化的统治”的政治形态 ,主要表现为传统型统治 ;从政治运行状态看 ,中国传统政治则表现为将伦理榜样与政治权威合而为一的魅力型统治。循此分析 ,进一步论述了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类型的历史正当性和缺失 ,以及其与现代政治合法性的三个区别 ,指出从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的伦理道德建构转变为中国现代政治合法性的法理建构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于这一过程则是不可忽视的。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224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政府的作为与民间社会的成长--以河北F县调查为个案
张鸣
作通过对河北F县三个不同性质的经营性的民间组织的考察,认为在全能政府的蜕变时期,在政府迷信过于浓厚的北方民间社会的成长空间里,有政府参与的因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某些政府职能的转换,政府在三种不同性质的民间组织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意无意地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135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农民工意见表达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朱光磊 赫广义
农民工群体在城市边缘化的生存 ,使他们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基本政治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工会组织的运作方式调整的滞后 ,已经不能在劳动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有效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社会中介组织的不发达和群体自组织能力的薄弱 ,也使农民工的意见表达渠道存在着单一化和时效性不强等缺陷。中国应该从改革选举登记制度 ,改善工会运作模式 ,培养农民工自组织能力等方面做出努力 ,健全农民工的利益表达机制 ,从而达到切实保障他们各项政治与社会权益的目的。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160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我国农户劳动力配置决策模型及其应用
曹阳 李庆华
文章在新古典框架内 ,以贝克尔教授的个人及家庭理性行为、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的综合假定为前提 ,在简单讨论了离散选择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关于农村家庭劳动力配置的离散选择模型 (二元态 L ogit模型 )。在经济学意义上确立了农户劳动力配置决策的理性选择 ,在政策层面上提出了消除城乡之间的市场和制度歧视、从根本上减少农村人口等政策建议。最后提出了农户劳动力配置研究中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138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村级选举中形成的"两委"关系对立及出路
董江爱
本文通过对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选举的观摩和调查 ,反映出中国农村村级选举中形成的“两委”关系对立的现状 ,分析了村级选举中出现“两委”关系对立的原因 ,说明了国家政权机构和村民自治制度的冲突是形成“两委”关系对立的主要原因 ,而“两票制”或“两推一选”只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对村民自治的应急措施 ,治标不治本 ,只有通过制度创新 ,实现“一肩挑”才是解决“两委”矛盾的根本途径。并针对以往学者怀疑和否定“一肩挑”的观点 ,论证了“一肩挑”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提出了实现“一肩挑”的正确途径。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221 ) HTML (1 KB)  PDF  (0 KB)  ( 7 )
0 实践美学与现代性
张玉能
实践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的美学流派 ,在 1 9世纪中期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奠定了基础和运思路向。在中国它产生于 2 0世纪 5 0 - 60年代 ,成熟于2 0世纪 80 - 90年代 ,它与整个世界的现代性展开是同步的 ;它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待西方社会的现代性 ,超越西方启蒙主义美学和德国古典美学所构建的审美现代性 ,为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倡导审美教育。它具有真正开放的现代性。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186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论现象学的主体间性文艺思想
苏宏斌
文艺活动的主体间性问题是近年来文艺学研究中一个日渐引起人们关注的话题。从思想史上来看 ,主体间性问题最初是由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提出来的 ,这一理论以后逐渐发展成了现象学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系统地梳理这种理论在现象学运动中的发展过程 ,对于促进我国文艺学界的相关研究无疑是大有帮助的。本文即集中讨论了现象学文艺理论的三位代表人物萨特、乔治·普莱和杜夫海纳在这一问题上的相关论述 ,试图勾勒出主体间性文艺学的基本轮廓。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201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新生代"文学与传统神秘文化
樊星
论文从命运观念、轮回思想、梦境体验和传奇故事几个方面论述了“新生代”文学与传统神秘文化的联系,并进而阐发这一思潮的文化意味:认为神秘主义文化思潮是当代文学多元化格局的重要一元,它的流行既是传统文化回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显示了当代人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无所依傍的复杂心态。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16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他者的进入--论从乡土向农村的蜕变
叶君 王又平
从社会形态上看 ,“乡土”向“农村”的蜕变源于“他者”的进入 ,它包含着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涵 ,从不同侧面不断瓦解着乡土世界原有的自在性、自然性和完整性。“他者”进入的冲击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中 ,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对血缘人伦的覆盖 ;而在新时期反映农村经济改革的小说中则主要表现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给人们在心理上所造成的波动 ,往往体现为一种乡土性的苦闷、焦虑和失落。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17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芒克"地下"诗歌的精神分析
李遇春
作为“白洋淀诗群”的代表性诗人之一 ,芒克在 2 0世纪 70年代的“地下”诗作中虽然表现了一定的反抗精神 ,即“弑父”冲动 ,但主要是流露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文化心态。这种逃避心态在深层心理学的意义上可以归结为大地崇拜和乡村情结。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176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谁应对中国大革命的失败负主要责任
苏杭
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导致了中国大革命的失败这个结论 ,一直阻碍着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领袖陈独秀作出公正的评价。俄罗斯新公布的档案资料为推翻这个结论提供了坚实的依据。这些资料表明 ,以前人们所谓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的重大错误 (国民党二大、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三大问题上的退让 ;反对北伐 ;汉口特别会议上右倾错误的恶性发展 ;对蒋介石的妥协 ;对汪精卫的幻想 ) ,无一不与莫斯科方面的指导有关 ,其中有些决策甚至是莫斯科的代表越过陈独秀直接作出的。事实雄辩地表明 ,对中国大革命失败应承担主要责任的不是陈独秀 ,而是共产国际和斯大林为首的联共 (布 )中央 ,以前加在陈独秀头上的“右倾机会主义”、“右倾投降主义”帽子应该摘掉。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35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共产国际为什么高估了国民党的革命性
蔡丽
在中国大革命时期 ,共产国际过高估计了中国国民党的革命性 ,这是一个共识 ,但共产国际为何过高估计中国国民党 ?共产国际因过高估计国民党对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 ?学界深入探讨的不多。本文对共产国际信任国民党的理由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并指出了对国民党信任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影响。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232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超越"结构-行为体"的二元分析--1980-1999年天津市政府投资政策及实践分析
邱红艳
本研究希望透过分析中央政府和天津市政府在天津经济发展中作用这一问题 ,参与探讨如何解画结构与行为体能动性间辩证关系的讨论。通过对在天津市利用外资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内实践形成的过程中天津市政府和中央政府影响的分析 ,发现天津市选择既重视经济发展又关注民生的发展方式 ,是在中央政府和天津市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 ,虽然中央政府对天津市政府的影响很重要 ,但不容忽视的是 ,天津市政府是在对中央政府的利益偏好进行评估和解释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策略选择。而且尽管他们之间的利益偏好比较接近 ,但他们仍然存在相互作用 ,各自有自主行为的空间 ,其行为选择同样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矛盾与冲突 ,也同样可能带来合作。至于结果究竟导致合作还是矛盾 ,又是如何形成的 ,端赖于对行为体间互动过程的“历史细节”的详尽挖掘。这是全面呈现“结构 -行为体能动性”间辩证关系的关键。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144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政府组织内的制度变迁--对宁波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案例的解释
龚虹波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背景下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体现的其实是一个政府组织内的制度变迁过程。在政府组织内的决策团体主导的渐进改革中 ,政府组织内的制度变迁表现为决策团体与执行团体基于自身目标函数最大化之上的权力博弈。在这个理论视角下 ,本文解释了宁波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案例 ,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若干结论和政策性建言。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194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组织变迁及其生存实践的逻辑--楚镇司法所运行的政治生态学考察
谭同学
本文认为 ,理解乡镇司法所运行的逻辑 ,应将其置入国家、社会与基层政府机构三维视野予以考察。作为乡镇机构 ,司法所不仅仅是“旁观者”,而且也是“游戏者”,为使调解有效 ,将调解变成“处理”,使各方力量达成均衡。空间、资源、权力技术与个体能力的非均衡分布 ,侵蚀了其正常生存机制 ,使其徘徊在政府与厂商之间 ,甚至造成了个体的人格分裂。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141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试评梁启超的清代学术史研究
袁咏红
梁启超融合中西的文化关怀一生未变 ,他的清代学术史研究也贯穿了此种文化追求。他称清代考证学为“清学”,并以之比拟西方文艺复兴 ,其目的乃是希望中西文化能够彼此沟通、中国文化能在沟通与融合中得到淬砺。梁启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清代学术史并确立了现代学术史研究的典范。他在清代学术史研究上无疑有着独特的贡献和重要的地位 ,然而梁启超的清代学术史研究也存在着一些缺失。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246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胡适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确定
徐希军
胡适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先秦名学史》是根据其学术志向、知识背景、资料条件和导师启发而确定的。借助西方哲学作为他实现学术使命的工具 ,知识结构限定了胡适的选题范围 ,文献资料相对满足了选题的需要 ,杜威的逻辑论给了胡适最直接的启示。在当时的学术背景下 ,这一选题无疑是明智而有远见的。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241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本刊启事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117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试论梁漱溟的新教育探索
王巨光
梁漱溟是在探寻社会的出路与教育的出路有机统一过程中,建立他的新教育的。“伦理主义,人生向上”是其灵魂,邹平模式是实践原型,乡学、区学、县学、省学、国学系统是制度框架。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梁漱溟第一次实现中国人对中国教育的自我创造。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12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东方美学与东方文化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邱紫华教授
邱紫华,男,重庆市人,1945年生。1983年十兰州大学中系艺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学硕士学位。1983年起在华中师范大学学院任教,现为华中师范大学艺学、南京大学艺学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学研究所副所长、中系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199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5 Vol. 0 (1): 0-0 [摘要] ( 165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