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0年 0卷 3期
刊出日期:2000-03-25
论文
论文
0
风流千古 人琴俱存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99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汉鸿都门学考辨
赵国华
:汉灵帝设置鸿都门学 ,既以个人爱好为动因 ,又以招揽政治势力为目的。鸿都门学不是现代意义的学校 ,而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场所 ;鸿都门生也不是鸿都门学培养的学生 ,而是朝廷征辟的一批官吏。对于鸿都门学的认识 ,显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教育问题 ,或者是思想、文学艺术问题 ,而主要是政治问题 ,具体一点说是选举问题。汉灵帝重用鸿都门生 ,有悖于正常的选举制度 ,有碍于朝廷政治的进步 ,因而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促使东汉王朝走向崩溃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3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得失并存的区域开发—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与教训
李其荣
美国西进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拓殖运动。美国西部的迅速崛起,是按纯粹资本主义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它为其他国家落后地区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开发以大规模人口迁移为基础;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牧并举;美国政府的参与;城市化劳动西部开发。美国西部开发虽然是成功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它对于美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也有一些消极影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驱逐、掠夺和屠杀印第安人;土地投机和土地垄断使农民遭受沉重的盘剥。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31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李斯特保护关税思想刍议
王扬
李斯特从国家经济理论出发,重视保护关税对于建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作用,认为国家应该充分这一干预手段。但他反对采取极端保护,而主张实行有区别、有节制、循序渐进的保护关税政策。他的思想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希望在国家的扶持下,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8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试论1939年的英法苏莫斯科谈判
梁军
:3 0年代 ,欧洲局势风云变幻。193 9年 ,随着纳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世界大战的危险又一次临近了。为了遏止德国的侵略野心 ,防止战争的爆发 ,英国、法国和苏联在 3月~ 8月间就三国结盟问题举行了一系列谈判。然而 ,出于一系列的主客观原因 ,双方在“间接侵略”、“战时过境权”等许多原则问题上的分歧始终未能弥合 ,特别是英法迟迟不愿为与苏结盟付出应有的努力和代价 ,而德国却不失时机地给予了苏联所需要的一切 ,导致德苏结盟 ,从而使得三国谈判以失败而告终。反法西斯联盟未能在战前建立 ,这一结果无疑大大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23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出版
本刊李显杰副编审撰著的《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一书,已于2000年3月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该书系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电影学新论丛书”之一种,全书34万字,定价26元。该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从电影叙事的基本要素着眼,梳理和阐释了故事、情节、叙述三个基本概念的涵义与特征。对旨在强调和张扬“因果性”的情节性叙述与重视保留现实生活的松散结构和注重开掘人的心理世界复杂性的“反情节性”叙述的辨析,是本章论述的重心所在。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时间畸变”在电影叙事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和运作方式,提出并阐释了电影叙事中的三…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23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总结与重建--读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
马元龙
20世纪是文学艺术不断花样翻新的时代,也是文学理论百家争鸣大放异彩的时代,对中国的文学理论建设者来说,这是一段艰难而又沉重的历史。瞻望文学理论的未来,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历史的巨轮所留下的车辙。自文艺复兴以来,鼓舞西方文明甚至人类文明高歌猛进的人文主义与理性精神,在进入20世纪之后几乎已呈油尽灯竭之势,开始变得举步维艰,并受到全面的怀疑。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其中纳粹令人发指的种族灭绝罪行,给人类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导致了人与劳动的全面异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先是瓦解了…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5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评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兼谈如何对待80年代的文学理论遗产
陈雪虎
童庆炳先生谈到自己长期理论研究的心得体会时曾说:“在许多人眼里,新旧两种理论,泾渭分明,势不两立,要前者就不要后者,要后者就不能要前者。或者说,熊掌与鱼,二者不可兼得。我的看法则恰恰相反,熊掌,要!鱼,也要!我认为传统的理论和新的理论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他表示自己愿做理论建设从过去向未来的“桥梁”。这种学术态度和方法与现在一批争着清理文献、求新追异、建立学科的人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我总觉得童庆炳的文章有一种基于对话-沟通精神的学理性和现实性,他总是冷静地透视各种理论资源的优长局限和现代意义,根据对现实…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5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美学和文艺学的融合--读胡经之《文艺美学论》
李建
在我国,对文学艺术作美学的研究,早在20世纪之初就开始了。从王国维到朱光潜,几代学者都在努力尝试从美学的角度去研究文学艺术。但是,自觉地提出把文艺美学作为一个学科方向来建设,却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从80年代初到现在,经过许多学者的共同努力,文艺美学作为文艺学这一学科下的一个专业方向,已逐渐被学界所接受,继续在向广深拓展。胡经之是文艺美学的积极倡导者,为发展这一学科方向写过专著,也发表过不少文章。现在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艺美学论》,就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他为发展文艺美学而不断思索的心路历程。胡经之在1980年全国…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6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走在时代文艺主潮中的真诚探索--读朱立元《理解与对话》
李钧
严谨与热情,这似乎是两种相反的性格,但在我的印象中,朱立元先生的性格与治学风格正是综合了这两种素质,并且,好像并不让人感到冲突。熟悉朱先生的人都知道,他不幽默,做事一板一眼,但是又很随和,笑声爽朗;相似的,他做学问也如此。也许是长期的学院教育生涯的影响吧,他治学从不走偏锋,总是咬住最艰涩、最基本的理论问题,用平实的语言,水银漫地般严密的思维,一步步地分析,将自己的见解平心静气地表达出来,将一个理论难题多方面地加以剖析。不过,如果因此认为朱先生是一个俯首书斋,不问世事,一心只做一两个自己心仪课题的学者,那就错了。事实上…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7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构建古代文论体系,探索历史发展规律--评张少康《文艺学的民族传统》
张健
张少康先生最近出版的《文艺学的民族传统》一书,作为“新时期文艺学丛书”之一种。书中的文章都是著者从已经出版的多部学术著作中精选出来的,有的部分作了新的修订。全书分为两部分,上篇为文艺创作论,下篇为文艺思想史论。这两部分正是著者数十年来学术研究的两个基本方面,上篇代表了他构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体系的成果,下篇体现了他清理中国文艺思想史的成就。本书上篇即文艺创作理论部分共选入6篇文章,分别论述了神思、感兴、意境、形神、风骨、体性等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理论的关键理论问题。其中,《神思——中国古代的艺术想象论》、《感…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25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原创与分析--评孙绍振《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余岱宗
在中国目前的文学语境中,所谓纯理论和纯批评的分野已经日渐模糊,如果理论失去了批评穿透力或是批评缺乏独特的理论建树都同样算不上上乘的批评或优秀的理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纯粹的理论家也没有纯粹的批评家。具有理论创新能力的理论家同样需要具备高超别致的分析能力,否则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其理论的可证伪性。同样,批评的犀利如果不是以某个方面的理论发现作为支撑,其批评方式的普适性便令人怀疑。孙绍振在80年代初以一篇《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引起广泛关注,“他们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也不屑于表现自我情感世界以外的丰功伟…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7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文艺学课程的跨世纪更新--评文艺学系列教材
黄忠顺
王先霈教授总编的文艺学系列教材《文学文本解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作为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重点项目的成果之一,不仅在学科内容的组织与更新上,新人耳目,而且在文艺学课程结构与体系的探索上,富有创意。这套系列教材将中文本科的文艺学课程依序设置为文学文本解读、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三门必修基础课,分布于一至三年级。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学文本细读,激起、诱发学生对文学的正当的审美趣味,在帮助学生初步建…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5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刘纲纪与实践本体论的建
彭富春
在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 ,刘纲纪作出了独特的探索。哲学上他反对各种形态的唯心主义和机械的唯物主义 ,坚持实践唯物主义 ;美学上自成一家 ,主张美是人类实践自由的感性显现 ;艺术理论上则认为艺术是对于生活情感的或审美的创造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221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风流千古人琴俱存--汉晋之际的士人与琴的关系之探讨
马良怀,侯深
传统社会的诸多乐器中 ,唯有琴“不入歌舞之场”,“不杂丝竹拌内”,仅限于文化人中流行 ,是士大夫身份的重要标记 ,而汉晋之际则是琴与士人之关系结合最为密切的阶段。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发掘琴的文化底蕴 ,探讨汉晋之际士人与琴性命相托之关系 ,揭示其人琴合一所凝聚的永恒魅力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9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得失并存的区域开发--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与教训
李其荣
美国西进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拓殖运动。美国西部的迅速崛起 ,是按纯粹资本主义的方式发展起来的 ,它为其他国家落后地区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西部开发以大规模人口迁移为基础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农牧并举 ;美国政府的参与 ;城市化带动西部开发。美国西部开发虽然是成功的 ,但是从长远来看 ,它对于美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也有一些消极影响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驱逐、掠夺和屠杀印第安人 ;土地投机和土地垄断使农民遭受沉重的盘剥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99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浅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晏章万
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的形成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应该结合高校工作的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9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回归教育之本--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翟天山
教育是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发展之本。促进学生素质的主动和谐发展,让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与实践,这是教育工作之本。回归教育之本,就要革新教育理念,构建新的教育行为模式,改善教育制度环境,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50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关键是要努力增加高质量、高层次教育的供给--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范先佐
本认为要学习好贯彻好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在会社会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关键是要努力增加高质量、高层次教育的供给,防止和遏制应教育的蔓延。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8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教育经济区域划分与高教投资差异分析
董泽芳,沈百福
本在讨论了教育经济区域的概念,教育经济区划的意义、理论基础、方法与步骤的基础上,将我国30年省市区划分成直辖市、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等四类教育经济区域。并就教育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地域分布的关系;各类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展开了讨论。进而分析了各类地区高教投资诸方面的差异。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7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中国近代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
王健,邓宗琦
本回顾、分析了近代中国体育师资教育及其课程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认为:“体操科”的普遍设置是体育师资教育形成的直接动因;学校体育课及课外体育运动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体育师资培养的课程内容;随着学校体育模式的变化,体育师资培养之课程模式由“日式”向“美式、转化;近代体育师资培养及课程模式的演变,与学校体育、学校教育、师范教育等制度的变化有关。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6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述评
闻洁
余家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教育家、学和社会活动家。本首次对余家菊的乡村教育思想进行评述。本认为,余家菊在五四民主科学思想的影响下,本着救国救民的宗旨,关心社会实际,大胆指出中国教育的病症,为挽救社会危机和改进教育而首倡乡村教育运动,提出了向师范学校、乡村学校和乡村社会劳动的具体实施办法,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先河。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32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村治研究论纲--对村治作为一种研究范式的尝试性揭示
吴毅,贺雪峰
本文通过回溯“村治”历史 ,重释“村治”概念 ,力图构架作为一种可能性研究范式的“村治”论域 ,即以关照农村社会公共权力为主线 ,广泛辐射农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诸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在此定义域内 ,本文对当前我国的村治研究作了分层面评述 ,并对确立村治研究范式的方法与步骤作了初步设想。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1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治变迁:社区自主性成长--以武汉市徐东村为个案
宁玲玲
本文通过个案分析发现 :起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期的中国国家放权行为对城市化并伴随再集体化的村庄而言 ,意味着社区权力的增强。此类社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国家赋予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乡镇企业的权力 ,再创集体经济 ,在经济地位上升的同时 ,政治、社会地位均得以上升 ,使社会影响国家成为可能。作者因此认为 :此类社区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育 ,但从社区自主的核心是精英自主看 ,社区发育仍处于初始阶段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82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市场与村庄:两种逻辑的演进与整合--以武汉市徐东村"村企分开"为个案
刘金海
:由于在行为出发点和理论基础上的根本对立 ,乡村股份公司与村庄集体不可避免地会在运行规则与运行逻辑上发生矛盾和冲突 ,但集体产权和村庄社区意义上的同一性 ,又决定了这两大社会实体必须实现有机的衔接和统一 ,在本个案徐东村中 ,这种衔接和统一是通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来实现的。这无疑向人们展示了一道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村治景观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24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从知识经济看知识分子在我国现代化中的作用
饶定轲
本文将知识分子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作用问题 ,置于世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来审视 ,揭示了知识经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知识分子三者的内在联系 ,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探讨这一问题的理论基础 ,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对知识分子作用的理论概括 ,而其具体作用则体现为 :知识创新者、知识应用者和知识传播者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8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试论当代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
骆郁廷
当代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和特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知识分子与实践、与工农相结合 ,实质是科技、教育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过程。正确引导知识分子与实践、与工农相结合 ,对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当代知识分子的成长 ,具有重大意义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2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新时期文艺学的建设与展望
钱中文,童庆炳
20世纪我国文艺理论,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道路。一般认为,世纪之初几十年与世纪之末的几十年,是我国文学理论发展的较好时光,自然,三四十年代也是出现一些重要文学理论著作的时期。世纪之初,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势头原是很有希望的。梁启超标榜诗界革命、小说革命,把文学与当时救国救民的任务结合起来,也是国情使然。而王国维在19世纪德国哲学的影响下,摆脱了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教文学观,主张文艺为人生,提出文学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问题,这较之稍后的美国与俄国的形式主义者的文学自主性理论,在论说上既早也深入得多。但是,文学理论发展的趋势,并不…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9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评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4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美学和文艺学的融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1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走在时代文艺主潮中的真诚探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0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构建古代文论体系,探索历史发展规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0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原创与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1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文艺学课程的跨世纪更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9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刘纲纪与实践本体论的建构
彭富春
在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刘纲纪作出了独特的探索.哲学上他反对各种形态的唯心主义和机械的唯物主义,坚持实践唯物主义;美学上自成一家,主张美是人类实践自由的感性显现;艺术理论上则认为艺术是对于生活情感的或审美的创造.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3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新时期以来的汉语方言语法研究
汪国胜
新时期以来的汉语方言语法研究 ,在认识上 ,由忽视到重视 ;内容上 ,由单一到多元 ,重视规律研究、系统研究、范畴研究、形态研究和类型研究 ;方法上 ,由平面到立体 ,从单一的平面描写开始转向两个“三角”的动态考察 ;方式上 ,由分散到合作 ,从个人单干开始转向集体协作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221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有X有Y"格式的语形特点
向平
本文从描写语言事实入手 ,对“有 X有 Y”格式的语形特点进行了初步考察。考察的方面主要包括 ;X、Y的性质 ,X、Y的组配情况 ,以及可以通过任何途径获得进入 X、Y的合法身份等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94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X量Y量"的数量组结格式
冶艳杰
:“X量 Y量”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用格式。本文按“小三角”的研究思路 ,从结构成分、语义类型、语用价值等方面对“X量 Y量”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从构成看 ,“X”“Y”可以顺序组合 ,也可以逆序组合 ,可以连续组合 ,也可以间隔组合 ,有的组合成优势说法 ,有的组合却是劣势说法。格式中的“量”可以是物量 ,也可以是动量和时量。格式中有时省略量词 ,有时嵌入名词 ,有时扩展构项。从表意看 ,“X量 Y量”或表约量 ,或表选量 ,或表虚量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3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程度副词+名词"与"程度副词+有+名词"结构
唐善生
本文探讨的是“很 名词”与“程度副词 有 名词”结构的关系。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结构之间的直接变换和间接变换。二 ,两种结构不可变换的条件。三 ,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抽象名词。四 ,结构之间能进行变换的原因
2000 Vol. 0 (3): 0-0 [
摘要
] (
13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