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1993年 0卷 4期
刊出日期:1993-04-25

论文
 
       论文
0 论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法律依据及其调适
宋才发
国有企业能否进入市场?国有企业市场化有何法律依据?国有企业如何进入市场并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本文拟就此略陈管见。 1 国有企业进入市场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实践巳经证明,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在战争时期和经济初创时期,能够迅速集中力量保证战时需要和奠定国家工业化基础的需要。但是,在和平建设与经济发展时期,企业由于缺乏经济动力和压力,缺乏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权利,企业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产品难以符合社会需要。解决搞活国有企业这一矛盾的关键就在于企业完全进入市场。随着改革的深入,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46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我国对外投资立法的条件及其构想
陈业宏,冯会平
我国的对外投资(指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底,但其发展速度却很快。据统计,截止1991年底,我国共批准设立海外各类企业近2000家(不包括港澳地区),累计对外投资总额达到33.5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为16亿美元,投资范围遍及五大洲106个国家和地区,跨国企业的经营范围也从最初的集中于餐馆、承包工程、咨询服务、航运服务等转向工业制造业,具体包括资源开发、加工装配、工贸技贸、承包工程、旅馆、金融保险、医药卫生和高技术等行业。然而,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是1:0.05,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1.1,其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27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论市场经济中的行政法制建设
曹海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重视经济法制建设,还要重视行政法制建设,要解决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依法行政以及依法管理的问题。 1 市场经济要求运用法律来全面规范社会经济生活中各个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确定人们行为的准则,同时也要规范政府在管理市场经济中的行为。许多人认为与市场直接联系的法是民法和经济法,其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要依赖于宪法、行政法和刑法等重要的法。我们在大力加强民事和经济立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其他方面的立法,特别是行政立法。如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就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49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民法上的情势变更原则论析
彭真明
情势变更原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处理情势变更问题不可缺少的重要原则。对情势变更原则,中外学者有不同的表述。台湾学者林荣耀在其《情势变更原则之理论与实际》一文中称:“情势变更原则系指法律行为成立后至履行前,为法律效力发生原因之法律要件乏基础或环境变更(如战争、通货膨胀等)因不可归咎于当事人之事由致发生非当事人所预期之结果。若仍使发生原有效力,显有背于诚实信用原则时,应认其法律效力,有相当变更之规范也。”这一定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35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法治概念探究
吕鹤云,秦润华
在人类社会的长河里,法治是社会发展高级阶段的表现。从治国的制度考查,大体经过神治阶段、人治阶段、法治阶段。从吏治的方式考查,大体有以神治官、以王治官、以官治官、以法治官等几种类型。从防治官员腐败的方法考查,大体分为五级,即最低级:实行贤人政治;较低级:酷刑惩治贪官污吏;中庸:实行自我调节,防患于未然;较进步:实行君主立宪制;最激进:以法治取代人治。从以上三方面考查可以看出:治国理论、制度最终汇流于法治,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过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15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法治政治的基本原则初探——兼论中国法治政治的现状
冯向辉,王洪涛
关于法治政治的内涵,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我们认为,法治政治是指各政治主体依照全体公民投票通过的或者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代设机关制定的法律,参与政治和治理国家的政治过程。作为一种政治思想或政治理想,法治政治是渊远流长的,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但是,作为一种政治现实,它只是近几个世纪才出现的。现代意义的法治政治肇始于资产阶级革命。如果不抱任何偏见的话,应当承认资产阶级在法治政治理论与实践上的巨大历史贡献。因此,本文提出的法治政治基本原则就是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政治的内涵出发,在总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58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从救世、救人到救国——孙中山博爱观初探
严昌洪
博爱与自由、平等一道,构成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孙中山是这一口号在中国的热心提倡者和实践者。他真诚而执着地追求这一革命理想,不愧为“法国18世纪末叶的伟大宣传家和伟大活动家的同志”。孙中山一生曾以苍劲的笔力书写过许多条幅,其中同一内容书写较多的就有“博爱”二字。他将此二字书以赠人,不仅是为了联络感情或表彰对革命的赞助,而且还有与人共勉的意思。孙中山曾指出,博爱就是“仁”,而仁有三种:救世之仁、救人之仁、救国之仁。这救世、救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79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试论黎庶昌的变革思想
丘铸昌
19世纪中叶出生于黔岭山地的黎庶昌,在时代风云的推动下,他不仅走出了贵州的丛山峻岭,而且走出了国门,迈向了世界,成为近代为数不多的睁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行列中的一员。他不仅“人奇遇奇”,生平充满传奇色彩;而且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为收集整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作出过显著的贡献,被人誉为“全才之君子”,被公认为我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学者和散文大家。今年正值黎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48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20世纪初文化人类学东渐述论
唐文权
在所谓的地理大发现后,西方传教士、商人和探险家大量收集不同民族的风俗、宗教、巫术和其它资料,为文化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使之作为一门依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研究人的独立学科,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开始崛兴。经过近百年的经营发展,中经进化论的推动促进,该学科已很具规模。20世纪初,当诸多西方新学联翩来华相继为中国先进知识界迎受时,该学科又因与进化论遗传学等关系特密而备受青睐,成为西来显学之一。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61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佛教唯识论的主体认知结构分析
何建明
从近现代认知理论的角度来看,佛教唯识论大体包含着以下三个认知结构层次:“八识”说(即关于主体认知的心理结构)——“四分”说(即关于主体认知的能力结构)——“生识”说(即关于主体认知的发生结构)。本文将依次阐述,愿求正于方家。对认知主体结构的关注,是近现代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德国古典哲家康德所开创的主体论哲学传统已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了19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佛教唯识论者也非常注重认知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梁启超曾明确地指出:“法相(唯识)宗书数百卷,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66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传统与近代的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序言
章开沅
马敏与朱英都是我“文革”以后的学生与同事,但他们从事的商会研究,却是我“文革”以前即已着手筹划而终于被迫中辍的课题。因此,他们合著的《传统与近代的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得以出版,帮助我了却了一桩多年未了的宿愿。记得早在1964年春天,为了筹备“中国近代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委员会”计议中的有关资产阶级调查项目,我随同杨东莼先生前往天津,有幸看到收藏完整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天津商会档案。同行的北大邵循正教授当时即有感慨,再三向我强调社会集团研究的重要性。邵先生属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98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部分若干史实考订
孙泽学
《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一书,是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教授的一部力作。在该书中,作者吸收了大陆和海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一些问题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该书译出后,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出版。但是,该书在时间、地点、数据、事件上有些不准确的地方。现在,仅对书中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部分的若干史实,作些考订。 1.第257页,在朝鲜战争中,中国方面先后有“一百万人员的伤亡”。今按,这一数字不准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损失情况是:阵亡11.4万人,医院共接纳伤员38.3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41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农鞋》:解释与解构之一瞥
余虹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海德格尔对凡·高的名画《农鞋》作了精彩而引人注目的解释,堪称解释学批评的范例。然而,它遭到了夏比罗的责难。对此责难,德里达问:“夏比罗说得对吗?”答曰:“有些过份”。德里达为海德格尔辩护,但又不经意地解构了他为之辩护的对象。对此,德里达写下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绘画真实的复原》。绘画的真实能复原吗?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67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解构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汪民安
毫无疑问,80年代中后期,解构主义在中国占据了一席之地,一批批评家簇拥在解构主义这面大旗之下,雅克·德里达和罗兰·巴特成为批评家的热门话题,“边缘”、“解构”、“延异”、“逻各斯中心”、“差异”成为当今中国文化界的时尚语码,文学批评家——更多是年轻人——对解构主义显示出空前的热情。显然,关于解构主义的这种热闹不能用“一时冲动”进行解释,那么,中国批评家对解构主义的青睐是否有一种尚未公开的背后密码?解构思想在中国大陆是否有一种本土语境?对解构思想和中国批评家的解构操作作一个简要的梳理将有助于我们“洞见”和解开这个隐秘的密码。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256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创伤性情境”与文艺创作——作家人格的心理学分析
徐挥
作家童年生活中的一些经历与体验,如父亲不在、母爱缺失,或父母一方的恶劣的典范作用,或从小受到冷落等等,会给作家人格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借用精神分析学的术语,我们把这些经历与体验称之为“创伤性情境”。从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创伤性情境会给成年后的心理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是通过人格的中介实现的。临床精神分析学,把异常人格的某些特质与患者童年期的经历联系起来,并有针对地设计心理治疗方案,取得了一些效果。这说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68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关于感受和想象性质的美学思考
李旭
一、感受——主体存在本质的深度激活与日常生活中泛泛的感觉不同,在艺术和审美的领域里,当我们说我们有某种深切感受的时候,意味着在我们内部发生着、发生了某种较深刻的心理过程。这时,首先是,我们内心深处正经历、体验着某种东西。黑格尔说:艺术家作为“时代之子”,“意味着他从生活到内心真正经历了那个时代。丰富而重大的经历使他震动极深;他把自己全身心深刻地体验过、永远地铭记着的,传达给我们。”心灵的经历、体验始终是意味着一种精神的颤抖与震动,换句话说,感受,也就是一种主体心力激活激荡的过程,就是我们内心的一段精神、情感潮流的澎湃奔涌过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17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试论中国古典喜剧中的诙谐与机智
毛宣国
诙谐与机智,是中国古典喜剧中极其活跃的喜剧性因素,深入考察这两种喜剧因素,可以使中国古典喜剧研究更切近喜剧性审美特性的内在规定,同时也能更切合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实际,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下确立中国古典喜剧的某些特征。正是鉴于这种认识,本文对中国古典喜剧中诙谐机智因素作一探讨。 1 在考察中国古典喜剧中诙谐机智这两种因素之前,有必要先从喜剧美学理论方面对这两种基本喜剧因素作一界定,因为人们在谈论这两种喜剧因素时,常存在某种混淆,最常见的混淆,是把它们与幽默范畴相混。其实,机智、诙谐与幽默虽有切近之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63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范先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经济体制的改革,又要求教育体制必须相应地进行改革。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又一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但由于人们认识水平上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一样,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仍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些分歧的焦点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是否应处于市场关系之中,由市场来调节?学校是否应当拥有象企业那样的全部权力?国家对教育的干预要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41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特区基础教育必须与特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珠海市香洲区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董泽芳
1993年元月5日至10日,华中师范大学应珠海市香洲区邀请,组成了以邓宗琦副校长为首的考察组对香洲区的教育现状进行了考察。现对考察情况作一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一、香洲区社会经济震展现状及其对基础教育的影响香洲区是珠海市县级建制的市辖区,地处珠江出海口西岸,南接壤澳门,东水连香港,北毗邻中山,交通发达,环境优越,成为特区后,享有多种优惠政策,是社会各界人士投资办实业、进行科研生产、观光游览的理想之地。自1984年建区以来,全区人民乘改革开放之春风,靠人聪政和之优势,大抓经济建设,使香洲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24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清末“新政”筹款兴学的经验及启示
蕲阳侠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清末“新政”时期的教改举措是最为重要的一步。举凡旧式教育的摒弃、新型学制的颁行、教育行政的创建、教育宗旨的确定等等,无一不在这个历史时期得以实现或完形。尤其这一时期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在全国范围内的纷纷涌现,表明我国教育事业真正迈上了现代化的第一步台阶。征之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的种种变革,这一兴办新式学堂发展新式教育所取得的进步及其意义,值得后人肯定和注意。然而,这一时期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的新式学堂,其赖以生立的时代土壤,却是一种极端困弊的社会经济。有鉴于此,探识和总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83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印象批评絮语
贺兴安
文学艺术里,常有一些奇怪的、饶有兴趣的现象:一句话,一个精辟的见解,胜过一打论文,胜过大部头著作,它使一个人名声大噪,有口皆碑。以至于后人因此衍绎出一派学说,一个理论体系,而不得不怀念这位最早的立论者。法朗士堪称一例。他说的“凡是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他说的“先生们,关于莎士比亚,关于拉辛,我所谈的,其实就是我自己”,就产生了这种效应。法朗士此说真是惊世骇俗,具有挑战性。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因此而成了印象批评的倡导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25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民间文学和道教文化研究的新成果——读《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
蒋名智
以民间故事研究著称的刘守华教授,80年代初尝试从道教文化角度研究中国民间文学。近10年的辛勤耕耘,终于喜结硕果。最近,他的《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由台北文津出版社印行。它的问世既为民间文学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也为道教文化的探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纵观全书,有如下几方面特色: 一、探讨的全面性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202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现代教育的经济价值
刘芹茂,汗青
一引论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世界众多经济理论家开始了现代教育经济价值的研究工作。时至今日,形成了与特定经济活动相联系的、具有特定经济形态内涵的教育经济价值论思想体系。当代的教育经济学科,自然是以与最优化行为相关连的价值分析来研究教育活动的行为关系及其经济效果的学科。现代教育经济价值论因其立论对象和分析手段的差异,大体可以分成“边际价值体系”、“劳动价值体系”和“价值分配体系”。
1993 Vol. 0 (4): 0-0 [摘要] ( 164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