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1991年 0卷 3期
刊出日期:1991-03-25

论文
 
       论文
0 论认识的协调关系
姜佳志
认识协调关系是指认识群体为实现共同的认识目标,调控主体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群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达到配合适当、和谐一致的关系。协调状态和协调活动是它的具体表现。协调行为、协调结构和协调数量比例关系是它的基本内容。计划协调、组织协调和反馈协调是它的基本形式。促使认识群体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协作者之间的互补结构,密切他们的协作关系,增强认识群体的合力,促使认识群体高效率低消耗地出成果、出人才,是它的基本功能。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98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论科学语言的意义域
张大松
本文提出了“科学语言意义域”的概念,认为科学语言意义域是一种由科学语言与科学探索主体、科学探索对象以及科学时代精神所组成的多维时空区间系统,它具有整体性、多层次性及可转换性的特征;它的确定与更新既是科学探索活动的目标也是科学解题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它的构建有助于深入研究科学语言的意义、开扩科学方法论研究的新视野。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9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意识发生反作用的内在机制
高新民
意识可以反作用于大脑和外部世界,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而且也得到了大多数心灵哲学理论的承认;当代脑科学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衍生出的各种心脑假说还进一步为上述哲学常识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根据。但是,由于人类特别是哲学家对形而上学问题有一种不可遏制的爱好和自然倾向,总是不满足于对现象的描述和对事实的承认,而喜好对现象、事实的穷本溯源;不停留于陈述事实上的可能性,而热衷于在更高的理论层次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111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现代迷信的本质、特征和根源
熊哲宏
本文从界定迷信的概念和揭示现代迷信的基本特征入手,认为迷信并非愚昧无知的代名词,迷信在本质上是人们对自身的命运、运气的一种非理性的信仰和活动,现代迷信的存在有其深厚的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210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一丝不苟的学者 诲人不倦的长辈——为韦卓民先生遗著出版而作
王元化
卓民先生逝世已有10多年了,他是我父亲的同窗好友。少年时父亲曾以卓民先生手不释卷的好学精神勉励我勤奋读书。他说,卓民先生每逢假期都定下阅读计划、读书之多令他惊佩.30年代初,卓民先生在武昌华中大学主校政,那时我刚进中学,适值长城抗战,局势日紧,北平谣言纷传,一夕数惊,我们举家南下暂避,整整一个暑假就寄居在华中大学校舍中。这时我第一次见到了卓民先生,当时他曾利用余暇授我们几个孩子《大学》和《中庸》。暑假后,北方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139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几个问题
徐育苗
政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内掌握或可能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党的地位,以及它们同其他政党与政权之间的关系,采取何种组织和活动的形式。它是政治制度的核心部分。一个国家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由该国家的阶级、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状况决定的,是为巩固国家的社会制度和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服务的。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14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银幕梦幻表现的几种模式及其结构性
李显杰
本文从电影艺术创作角度,提出和归纳了电影艺术梦幻表现的三种主要模式:预设式、插入式和贯穿式。文章认为:预设式是具有导入性色彩的“借代型”模式:插入式是拓展和丰富人物性格与叙事层面的“情节型”模式;贯穿式则是剖析人物深层心理结构和占据主结构位置的“心理型”模式。作者还从结构作品的功能意义上,辨析和论证了这三种显梦模式的不同结构特色。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159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蒙太奇手法与创造性阅读——浅析福克纳的小说《圣殿》
李汉之
威廉·福克纳于1897年出生于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南方望族家庭,现今被公认为“他那个时代美国最伟大的两位作家之一”,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1950年他荣获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福克纳在英语语言的运用方面被誉作莎士比亚,在想象世界的创作方面被誉作巴尔扎克,在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被誉作狄更斯,在内心活动的探索方面被誉作陀思妥耶夫斯基.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392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试论曹禺话剧艺术的心理分析因素
周思明
曹禺的剧作具有里程碑的不朽意义,标志着我国现代话剧文学发展到真正成熟的阶段。对此,以往的曹禺研究者们均予以肯定,并已做过多视角、多层面的理论透视,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历来的研究者都或多或少地忽略了(或者说探讨得尚不够深入)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即从心理分析角度去探究曹禺话剧摄人魂魄的艺术魅力之奥秘所在。而我认为,善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146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史湘云性美的戾换现象
邓光国
史湘云是二百多年前问世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而“性美的戾换现象”则是本世纪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本文拟将这种性心理现象在史湘云身上的表现作一初步的分析。什么是性美的戾换现象?英人霭理士在其《性心理学》一书中作了明确的回答:“性美的戾换现象”,一称“哀鸿现象”,又称“服饰的逆转现象”,虽有时候和同性恋有些连带关系,却不能和同性恋混为一谈,性美戾换的人也是男女都有,但在服饰上,在一般兴趣上,在动作时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232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诗味说中的审美使动与受动——兼及与接受美学的比较
樊宝英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以诗味说中的审美使动和受动的关系为核心,探讨了诗味说所蕴涵的接受意蕴,即空灵、生成和玩味。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14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一种宏阔的阐释视野——近年来文学文化学批评描述
王耀辉
检索几年的文学批评,人们也许不会不对近年来兴起,且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的文化学批评趋势给予相当的注意。这一批评趋势,以其给人们提供新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尺度,同时,也以其所具有的可以同近年来人们倡导的诸如社会~历史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结构主义批评、语言~文体批评等诸多批评方法相沟通的契机,以其所具有的历史包容性和哲学涵摄性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142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现代化研究与近代史研究探论
罗福惠
现代化理论并非西方的专利,把借鉴和创新统一、把一般现代化理论与中国近代史的本质特征结合,就能形成我们的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为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一系列变化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但又是低层次的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早期现代化过程。近代史上人民群众和先进阶级反帝反封建斗争含有推动而不是反对现代化发展的意义;同样,中国近代任何早期现代化因素的出现和发展,也具有推动革命斗争前进的巨大作用。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115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梁启超为什么放弃美式共和方案
董方奎
梁启超曾极力鼓吹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在中国建立美式共和政体,后又转而主张“开明专制”。原因有三:康有为、黄遵宪等师友之劝诫;赴美国考察共和政体的优劣,对照中国国情,从思想上认识到美式共和不适合中国;在理论上对德国政治学家伯伦知理等人的理论进行了探索,动摇了革命共和观念。粱启超的主张虽变,但在追求民主宪政的目的上并没有实质性变化。以“流质多变”、“保皇”、“倒退”等相责,是不公正的,也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167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梁启超的“开明专制”思想新探
彭南生
在20世纪初年的中国思想论坛上,政治民主化是革命派和立宪派共同探讨的课题,梁启超在探讨这一课题时,提出了“开明专制”思想。梁启超重视过渡时代里中国的实际情况,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重视民主政治的内在条件,又不忘政治民主化的外部因素,主张从教育着手,从提高民智开始,对人民进行民主启蒙,“开明专制”思想是对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起步的可贵探索,弥补了革命派民主共和理想之不足,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和价值。对它的合理成分,应加以肯定。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38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介绍《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的两篇佚文
吴文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山大学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三单位合作编纂、中华书局1981年开始出版的《孙中山全集》是解放以来首次在我国大陆编辑出版的全集性的孙中山著作。这部全集由于编者注意吸收前人成果,努力发掘,并在体例编排、底本选择、校点、考释和编译等方面都有改进,显较以往各种版本的孙中山全集内容更充实,科学性更强.因此,它为研究工作者所重视是非常自然的。但是,诚如编者自言,由于孙中山长期颠沛流离的革命生涯,仍有为数不少的著作散佚,要一下子做到尽善尽美集无遗漏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还必须继续收辑。在此,笔者不揣浅陋,就近日读书所见的两篇佚文介绍如次,以供研究者参考,并为编纂者芹献。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496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秦汉时期锺、石、斛异同辨
周国林
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必然遇到量制方面的难题。汉文帝时晁错上疏中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东汉末仲长统在《昌言·损益篇》里说:“今通肥硗之率,计稼穑之入,令亩收三斛,斛取一斗,未为甚多。”二人所说的“石”“斛”容积是一致的吗?此外,史书中还有“亩锺之田”的提法,按照传统的解释,一锺为六斛四斗,比仲长统所说还高得多,这又如何解释?因此,锺、石、斛之间的异同,是需要加以辨析的.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200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西汉文学察举考实
陈蔚松
汉代选举,有贤良方正一科。但《史记》《汉书》传记中有时连言“贤良文学”,论者或将文学,贤良混同为一科,即贤良方正;或在贤良方正之外,别立贤良文学一科,这都是不正确的。例如《辞海》中国古代史分册即分别立有“贤良方正”和“贤良文学”两个条目:[贤良方正]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汉文帝为了询访政治得失,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中选者则授予官职。武帝时复诏举贤良文学。名称时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189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明人传记资料索引·字号索引》校正
杨昶
由台湾学者昌彼得、乔衍琯、宋常廉等主持编纂的《明人传记资料索引》(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元月),是一部为治明代文史者提供的重要工具书.这部工具书分为“传记资料索引”和“字号索引”两大部分。书中资料,采自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所藏明清文集、史传典籍近六百种,而这些文献有不少是珍本、孤本.因此所辑资料颇有其他工具书所未备者,于明代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215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现状与对策:关于高师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考
陈菊先
本文对大量的调查材料进行梳理、分析,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展示了中等教育变革的前景,同时指出了转轨中师资问题的迫切性,提出了高师教育注重综合治理的对策,具体地说,作者认为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件工作:不断端正学校各级领导的办学观;强化开放系统,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用辩证系统的方法调控运行机制;在提高师范生的素质上下功夫;进行课程改革,做到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统一。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162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论独生子女对当前小学教育的影响
风笑天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独生子女对当前小学教育的影响,即教师角色和任务的变化、学前班的普及、业余班的兴起和家长学校的出现。本文指出,随着大批独生子女进入小学,教师的职责范围扩大了,教育对象增加了,教育内容变化了,工作难度也加大了;无论是从正常的学校教育的角度还是从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学前班和业余班的形式都弊大于利;而家长学校则是在新的条件下搞好学龄儿童教育的一种可取的形式,值得进一步提倡和完善。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124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略论人才、智力与优生
田丽红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一亿人口的大国,人口的数量与质量,人才的素质与国家、民族的兴旺和发展有着极密切的关联。人才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优生又是人才这一系统工程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近十年里,人民政府将计划生育政策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的人口数量增长虽得到较大的控制,但优生仍没得到全民族范围内的重视.陈旧的生育观念仍然盘踞在许多人思想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100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中小学德育是培养“四有”人才的奠基工程
严正
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时期,是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的时期.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小学德育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的奠基工程。抓好这项“奠基”工程,不仅关系到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祖国的前途命运。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191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从做中学”应予以重新评价
陈炳文
杜威的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西方国家的教育特别是美国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用。解放前,杜威思想传入我国,解放后,由于受苏联的影响,对杜威的教育思想都持批判态度,但以往的所谓批判,往往是承袭苏联的模式,侧重于揭露它的所谓消极和错误的方面,对其中积极的、有深刻意义的东西并未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挖掘,致使很多有价值的甚至宝贵的东西未被发现。有鉴于此,今天重新开展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进行正本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8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胡先骕教育思想初探
陈德懋
纵观胡先骕的一生,自1918年7月出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林专修科教授起,从事与教学有关的活动长达四十余年.除亲自授课外,还编写了不少教科书或教学参考资料。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从一般教授做到大学校长,其间曾写下过一些关于教育的论著,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和观点.笔者认为胡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他整体思想(包括植物学、文学、教育三大组成部分)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要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94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近年来我国文艺学建设的重要成果——孙子威主编的《文学原理》简评
毛宣国
近几年新编的文学理论教材可谓多矣,但真正能够充分反映当前学术成就与文艺现状,而又适用于我国高校现阶段文学理论教学的著作却极罕见。新近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孙子威教授主编的《文学原理》却正是这种难得一见的好教材.该书无论是在文学观念、研究方法和体系结构的总体水平上,还是在具体理论问题的阐述上,都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代
1991 Vol. 0 (3): 0-0 [摘要] ( 17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