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7年 56卷 6期
刊出日期:2017-11-27
论文
1
中国城市积分入户制比较研究:模块构成、偏好类型与城市改革特征
张小劲 陈 波
作为一项混合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尝试,本文以11个样本城市的积分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重构积分体系建立统一的认知框架,将定性资料转化为可量化处理的定量数据,进而采用类型学方法对样本城市进行类型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筛选性”和“导向性”两条核心属性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城市在类型学上的疏离,积分制可以被认为是城市偏好的制度性表达,体现了城市治理精细化的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中国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更为宏观和清晰的学理性呈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解释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曲折性与不稳定性提示了新的视角。
2017 Vol. 56 (6): 1-10 [
摘要
] (
354
)
HTML
(1 KB)
PDF
(1589 KB) (
464
)
11
为什么特大城市的外来人口控制政策难以奏效
熊易寒
2014年,中国政府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市类型由四类变为五类,增设了超大城市,并加强了对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外来人口数量的控制。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开始采取严苛的政策,试图驱离外来人口,主要的措施包括拆除外来人口聚居的城中村或违章建筑、治理群租、提高流动儿童的入学门槛等。然而,这一系列严苛的外来人口管理政策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在于:人口的迁移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外来人口的就业以非公共部门为主,政府很难限制外来人口的就业;治理群租的信息成本和执法成本高昂,并且损害了本地居民(房东)的利益,难以实施;外来人口进入城市的首要目标不是为了获取优质的公共服务(如教育资源),而是为了相对高的收入和发展机会,提高入学门槛导致一部分儿童返乡,而他们的父母仍然留在城市。
2017 Vol. 56 (6): 11-21 [
摘要
] (
388
)
HTML
(1 KB)
PDF
(1792 KB) (
585
)
22
清末预备立宪民主改革失败的策略互动分析
刘舒杨 王浦劬
预备立宪是中国近代民主化改革的首次尝试,本文以策略互动模型分析预备立宪的过程和失败原因,具有方法论创新和细化分析的新意。事实表明,民主转型的结果,实际取决于政权内部的保守派、改革派与政权外部的温和派与激进派之间的博弈互动。预备立宪作为一项由清廷领导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其结果取决于满洲贵族、北洋派、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合作竞争。本文利用普沃斯基的策略互动模型解释了清末四类政治行为主体的形成,通过主体在不同时期的互动关系解释了预备立宪由产生到失败的原因。文章指出,预备立宪的最终破产拉开了民主主义革命的帷幕,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无疑是历史的必然。
2017 Vol. 56 (6): 22-29 [
摘要
] (
253
)
HTML
(1 KB)
PDF
(1276 KB) (
264
)
30
中国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议题与挑战
谈火生 于晓虹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将中国协商民主的制度化置于比较的视野中来加以观察,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及其面临的挑战。本文认为,近年来各协商渠道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思想误区妨碍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动力不足;中国协商民主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公共领域发育不充分成为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一个短板;功能添加型的制度创新使协商制度与其他政治制度之间可以实现无缝衔接,但社会组织协商与既有制度安排之间的衔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017 Vol. 56 (6): 30-39 [
摘要
] (
288
)
HTML
(1 KB)
PDF
(1459 KB) (
421
)
40
中国金融包容指数的测度及其与贫困减缓的关系——基于省级数据的分析
徐 强 陶 侃
本文以金融体系中的金融包容概念为立脚点,使用组合赋权法构建了中国省级金融包容指数,综合测度中国省级金融包容水平。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份的金融包容水平处于25%-35%的范围内,并呈现从西到东逐渐升高的基本态势。在测算省级金融包容水平的基础上,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金融包容与贫困减缓之间是否存在积极的社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包容通过经济增长作用于贫困减缓,金融包容与贫困减缓之间呈现稳定的正向关系,金融包容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贫困的减缓与消除。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中国普惠金融体系发展的地域均衡化;发挥金融包容对贫困减缓的正向影响,让低收入群体能受惠于金融服务;努力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水平等。
2017 Vol. 56 (6): 40-51 [
摘要
] (
281
)
HTML
(1 KB)
PDF
(1437 KB) (
254
)
52
中国式财政分权、支出偏向与财政支出效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Tobit模型分析
詹新宇 韩雪君
本文基于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对中国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DEA测算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支出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综合技术效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规模效率值较低,规模报酬递减是东部地区财政支出效率值较低的主要原因,而中、西部地区则主要是因为规模投入不足。实证结果表明,在支出偏向的作用下,全国层面的财政分权与财政支出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分地区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支出效率的“倒U型关系”依然成立,但东、中、西部地区拐点各不相同;财政分权对支出效率的作用也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分权程度已超过其拐点,表现为抑制效应,而对中、西部地区仍有显著促进作用。本文还据此提出了深化分权体制改革、优化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完善支出效率考评与监督机制等政策建议。
2017 Vol. 56 (6): 52-64 [
摘要
] (
246
)
HTML
(1 KB)
PDF
(1532 KB) (
248
)
65
“‘两手’论”及其经济伦理意蕴
乔洪武 孙 丽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的“‘两手’论”,是习近平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之一。所谓“看不见的手”,是由斯密率先提出、哈耶克深入挖掘和全面论述的市场经济自生自发的“无形之手”,由这种“无形之手”形成的秩序相较于“有形之手”建构的“人造的秩序”具有更多优点。而“看得见的手”这一概念在西方经济学的语境中至少有四种内涵,除了第一种外,其余几种包括肯定政府干预、反对自由放任的内核。因此,“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背后隐含着鲜明对立的经济伦理取向。习近平政治经济学中的“‘两手’论”,其蕴涵的第一个经济伦理取向就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伦理的彻底否定;第二个经济伦理取向就是要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打造成托举和呵护“看不见的手”之手;而更重要的第三个经济伦理取向就是要让“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形成合力,在经济发展中运用这种合力的优势来赶超先进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7 Vol. 56 (6): 65-73 [
摘要
] (
427
)
HTML
(1 KB)
PDF
(1344 KB) (
317
)
74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指向
谢守成 高 尚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时代性、实践性,其认识文化的全局视野、系统思维、科学方法构成整体文化观。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目标任务、创新范式和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指明方向,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中国方案,为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凝聚思想保障。
2017 Vol. 56 (6): 74-80 [
摘要
] (
256
)
HTML
(1 KB)
PDF
(1157 KB) (
392
)
81
限知视角与限制叙事的小说范本——萧红《呼兰河传》再解读
刘 艳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后的杰作,也是她文学和艺术上的巅峰之作,从隐含作者、叙事结构、情节性以及限制叙事的可能性,从童心与诗心的意向结构与非成人视角的叙事策略角度,以及如入化境的限制叙事——“我的人物比我高”的层面,可以发现《呼兰河传》的文学性以及其何以成为一部不朽小说的原因所在。《呼兰河传》小说主体层面是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这一类型的叙述潜藏两种不同的叙事眼光:一是叙述者“我”从现在的角度追忆往事的眼光,二是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呼兰河传》兼具这两种叙事眼光,而且尤重第二种叙事眼光:既包括有儿童的非成人视角的叙事眼光,又包括固定人物的限制性视角和转换性人物有限视角。这都是隐含作者所采取的叙述行为和方式方法,是令原本缺乏因果链的小说能够情节性强、艺术真实感油然而生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令小说更加具备打动人心力量和具有丰沛的文学性。而最真实感人展现童年时家乡的一切、成功地运用儿童的非成人视角的叙事策略,还得益于萧红是一个童心与诗心兼具的作家,而且童年经验作为先在意向结构对她的创作尤其是后期“内观”与“自传体”特征的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第二种叙事眼光所包含的三种叙事视角,其实都在传达和体现萧红对小说学、小说写法的一种认知——“我的人物比我高”,是萧红对小说文体的自觉和一种自觉的创作理念。
2017 Vol. 56 (6): 81-92 [
摘要
] (
1172
)
HTML
(1 KB)
PDF
(2103 KB) (
441
)
93
卡夫卡小说中的“助手”形象探析
曾艳兵 李 响
卡夫卡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创作了许多让读者过目不忘的形象。但是,其小说中的“助手”形象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卡夫卡创造的“助手”形象,其渊源恐怕与他观看意第绪戏剧、他的阅读经验以及他对电影绘画的密切关注不无关系。与此相对应,卡夫卡笔下的“助手”身上也呈现出“戏剧性”、“姿势性”和“主体性”特征。卡夫卡笔下的“助手”形象在文本中具有“中介性”和“生成性”作用。他们身上的喜剧性又让文本充满了恐怖和无意义。“助手”形象内在的“主体性残缺”和由此导致的“主人”形象的“主体性失落”,揭示了现代人无论作为“助手”还是“主人”的生存困境。
2017 Vol. 56 (6): 93-102 [
摘要
] (
241
)
HTML
(1 KB)
PDF
(1643 KB) (
389
)
103
20世纪中国文学文论与创作的平衡与失衡
张岩泉 李御娇
20世纪中国文学充满了形态各异的矛盾运动及张力结构,文论与创作之间正面意义与负面效应交相有之的繁复互动便是具体表现之一。其中“超前与滞后”的双向关系影响、制约着创作和理论批评健康合理的成长,“亲和与疏离”的间歇起伏形成了文学思潮既平衡又失衡的发展趋势,文论“失语、失态与失范”的状况既是这一时期文学持续久远、愈演愈烈的严重症候,同时也深度参与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的演变,生动地诠释了文论与创作“促进与促退”的复杂的历史面貌。
2017 Vol. 56 (6): 103-108 [
摘要
] (
357
)
HTML
(1 KB)
PDF
(1105 KB) (
260
)
109
三星堆文化中“和”的内蕴探析
李社教
“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以“天人合一”哲学观念为根本演绎出的最高境界。这一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不仅衍生于中原文化,也胎息于三星堆文化中。在三星堆遗址的文化现象中透露出“和”的信息,宗教活动中反映出“和”的精神,器物造型中显现出“和”的特征。三星堆文化是中国“和”的文化心理结构、审美范畴早期源头之一。
2017 Vol. 56 (6): 109-114 [
摘要
] (
609
)
HTML
(1 KB)
PDF
(1089 KB) (
227
)
115
从中琉关系变迁看东亚国际法秩序的嬗变
邱 唐
通过对于明清两代中琉两国交往情况的梳理与回顾,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东亚地区不同于西方模式的传统国际法秩序的体系是如何长期维持并有效运作的,以及这一模式的维持与运作背后的巨大经济利益与国家安全动因。而日本入侵导致琉球的覆亡,作为东亚地区新旧国际法秩序嬗变的重要节点,宣示了传统的中国中心的封贡体系的国际法秩序终于开始崩溃;中华文化圈内的各国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中终于被裹挟进入了西方近代殖民主义的国际法新秩序当中。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日本是如何积极融入,并充分运用这一新的国际法秩序,实现其称霸东亚的野心;而中国又是如何因应这种变局,由颟顸懵懂的错愕到被迫无奈的适应的转变。回顾东亚地区新旧国际法秩序的嬗变历程,对于解决目前国际关系的一些纷扰,改良甚至是重构一个更为合理的国际法秩序具有重要的史鉴意义。
2017 Vol. 56 (6): 115-123 [
摘要
] (
318
)
HTML
(1 KB)
PDF
(1696 KB) (
302
)
124
适应性选择:明清两湖乡村社会秩序的形成机制——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的另外一种解释
吴雪梅
本文通过区域比较,从居住格局、经济形态、水利模式和权力半径四个维度探求明清两湖地区乡村社会秩序的形成机制。居住格局决定乡村聚落形态,生态及经济形态型构乡村互动模式,水利模式圈划乡村公域边界,权力半径影响乡村治理类型。其中,经济形态和水利模式是人类对环境的生存适应,居住格局和权力半径则是历史选择的产物。各区域中四个维度的差异性,导致不同的秩序形态。以上四个维度也因此成为塑造明清两湖乡村秩序及各区域差异的决定性因素,促成了明清乡村社会秩序的新构建。
2017 Vol. 56 (6): 124-131 [
摘要
] (
354
)
HTML
(1 KB)
PDF
(1430 KB) (
258
)
132
关于唐代婚姻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刘玉堂
唐代婚姻立法不仅系统地总结了以前历代王朝的立法和司法经验,而且完整地体现了唐代统治者的立法思想和原则,充分地表现出唐律“一准于礼”的典型特征;唐代婚姻立法还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即许多法律条文中既有专制的、落后的、保守的成分,又透露出些许自由的、先进的、开放的气息;唐代婚姻立法不仅在主张与内容上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性,而且在技术与体制上有着明显的不平衡性。
2017 Vol. 56 (6): 132-140 [
摘要
] (
312
)
HTML
(1 KB)
PDF
(1646 KB) (
252
)
141
作为“出版史”的中国近现代报刊史研究
范 军
长期以来,中国近现代报刊史是作为新闻史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近现代报刊史就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史。近些年有学者注意到中国报刊史研究的局限和不足,试图在新文化史的视阈中来拓展报刊史的研究空间,重塑报刊史研究的格局,提出的方法有作为“文化史”的报刊史研究、作为“媒介史”的报刊史研究、作为“现代化史”的报刊史研究等等。其实,中国近现代报刊史既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传播活动,也是重要的编辑出版活动。作为“出版”活动的中国近现代报刊研究多年来一直十分薄弱,众多中国出版史论著也主要以图书出版、图书出版机构和人物、事件等为叙事主体,这显然有其明显的缺憾。本文提出从“出版”这个新的视阈、新的维度来重新考察、认识中国近现代报刊发展史,以期对报刊史和出版史有所丰富和开拓,促进中国近现代报刊出版史的形成和发展。
2017 Vol. 56 (6): 141-147 [
摘要
] (
386
)
HTML
(1 KB)
PDF
(1097 KB) (
252
)
148
电子殖民主义理论的研究发展
田 丽 方 菲
电子殖民主义理论(Electronic Colonialism Theory)是由托马斯·麦克菲尔(Thomas McPhail)在1981年提出的媒介研究理论。电子殖民主义理论解释了全球媒介是如何整体地来影响着本土受众的心灵、态度、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而电子殖民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改变本土的文化和社会过程。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电子殖民主义产生的现实背景、理论文本溯源、理论发展中所关注的问题以及理论的发展走向做出文献梳理和分析。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是对电子殖民主义理论的发展走向的分析解读。在文章结论中,对电子殖民主义理论的未来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评估;并从大众媒体向新媒体转型这一角度出发,分析权力与话语权的关系,从而对该理论发展目前所呈现的临界点状态进行诠释。
2017 Vol. 56 (6): 148-153 [
摘要
] (
1069
)
HTML
(1 KB)
PDF
(959 KB) (
358
)
论文
154
高校对社科文摘与转载类刊物的定级及其影响
刘海峰 刘 亮 程 伟
以三大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为研究对象,梳理高校对这些刊物分级的情况,对影响高校将其作为学术评价指标并定级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刊物摘转论文的学术水平、刊物的学术声誉与传播效应以及为不同学科论文提供可比的评价标准,是高校将其作为学术评价指标的重要依据,而刊物间水平的差异是影响高校决定刊物级别的主要因素。高校对社科文摘与转载类刊物定级,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提高论文学术水平、促进学术论文的传播和影响力、促进原发刊物提高办刊质量。但也致使某种类型和有些学科的论文不易被转载,一些学者和刊物为求转载迎合这类刊物的偏好,一定程度导致学术研究的浮躁之风。为此,高校要充分认识社科文摘与转载类刊物学术评价功能的有限性,制定与学科性质相适应的学术评价制度,并建立学术评价的监督和诚信机制。
2017 Vol. 56 (6): 154-163 [
摘要
] (
272
)
HTML
(1 KB)
PDF
(1150 KB) (
236
)
164
教师教育发展现状调查与政策启示——基于湖北省的实证调研
雷万鹏 黄旭中
基于湖北省8个市16个县的实证调研,本研究探讨了教师教育招生、培养过程与培养成效问题。研究发现,教师教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生源选拔、课程设置、实习实践、师资队伍、培养成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下降、师范院校过度综合化发展、师范院校自我革新能力不足是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传承我国师范教育优良传统,振兴师范教育,彰显师范院校的主体地位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出发,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完善师范生招生选拔机制,深化师范教育课程变革,重视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是振兴我国师范教育的必由之路。
2017 Vol. 56 (6): 164-171 [
摘要
] (
287
)
HTML
(1 KB)
PDF
(1226 KB) (
451
)
172
制度信任的心理逻辑与建设机制
伍 麟, 臧运洪
制度以诸多激励手段和强制措施为载体,努力向全体社会成员展示实体化组织机构所具有的合法地位、专业能力、执行效度以及公共意识,确保所有社会成员及组织机构在开放平等、公正高效的条件下,以实现社会基本利益和相应各方合法利益为原则,完成各项社会互动与合作。制度信任的心理逻辑体现在“以制度换时间”、“借观念替过程”及“用文化育习惯”等三个方面。加强制度监管,构建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自由平等是保障制度信任的重要手段,努力培育公民积极开展社会合作和广泛社会参与的心理习惯,倡导公民有序、理性关注社会政治及民生事务,进而在公共生活世界最大程度发展社会普遍的制度信任。
2017 Vol. 56 (6): 172-180 [
摘要
] (
286
)
HTML
(1 KB)
PDF
(1499 KB) (
276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