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1年 60卷 4期
刊出日期:2021-07-27

 
1 中国共产党教育经济思想:百年演进、理论自觉与中国特色
范先佐 李祖民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经济思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了当今世界优秀教育成果,总结了党领导教育经济工作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经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党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出一定的阶段特征,又构成了一个内涵自足的科学体系。党的教育经济思想从多个维度展开,具有理论的自觉性和运作的系统性。人民性是其价值追求,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基础,教育优先发展是重点,教育与劳动的关系是主线,人力资源建设是核心,教育公平是焦点,科技对生产力的作用是关键。党的教育经济思想具有超越西方教育经济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品格,表现出实践性、人民性、批判性、整体性、辩证性等特征,为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思想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21 Vol. 60 (4): 1-14 [摘要] ( 204 ) HTML (1 KB)  PDF (13654 KB)  ( 329 )
15 从五年规划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
郭旭红 武 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编制和实施了14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正在实施中。党领导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的实践,蕴涵着党独特的治国理政经验,体现了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五年规划的战略目标体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主要内容表现了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制定方式彰显了党治国理政能力的逐步提高,实施效果展现了党治国理政效能的逐步提升。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起点,深刻总结党领导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的基本经验,有助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2021 Vol. 60 (4): 15-24 [摘要] ( 211 ) HTML (1 KB)  PDF (9476 KB)  ( 28 )
25 新时代高校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意义及路径
郭 方  魏雪晨
党组织组织力是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在各个环节所形成的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和自我革新力的合力。高校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是加强党在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法宝。面对组织力边缘化、虚弱化、碎片化等问题,新时代高校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方略包括:提高重视程度是前提,配强支部书记是关键,完善考评体系是保障,密切党群关系是基础,坚定理想信念是灵魂,统筹形成合力是精髓。
2021 Vol. 60 (4): 25-32 [摘要] ( 273 ) HTML (1 KB)  PDF (7487 KB)  ( 42 )
33 中国政治学理论建构的若干议题——田野基础、历史脉络与创新维度
景跃进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中国政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基于中国实践的知识生产、基于比较政治学的理论建构成为中国政治学研究者必须承当的学术使命。处在如此重要的变化节点,关于知识生产和理论建构的方法论思考是一项必需的也是重要的前置性工作。在既有讨论的基础上,论文辨析了中国政治学理论创新的基本维度、逻辑空间及可能的演化路径,并指出,中国政治学理论创新是一项跨学科、超国界、跨代际的系统工程,如何处置古今中西的关系依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究的问题。
2021 Vol. 60 (4): 33-40 [摘要] ( 128 ) HTML (1 KB)  PDF (7541 KB)  ( 185 )
41 印度农村妇女参与村庄治理的政治张力——基于印度村庄的田野调查
刘筱红
印度农村妇女参与村庄治理表现出多重悖论现象:基层治理组织潘查亚特中女性参与并担任主职的高比例居于世界领先的位置,与之并存的是经典父(夫)权制家庭仍是乡村的基础性制度,妇女在家庭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入选潘查亚特的女性有着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和显著的性别意识,但同时法律赋予她们的治理权力又有可能成为被家长操控的“橡皮图章”;国家通过制定宪法推进农村妇女参与村庄治理,但又深受其所嵌入的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经典父(夫)权制的反制,以致在此问题上高度干预和疲软乏力同时并存。大数据显示了印度农村基层妇女自治参与的高比例,而微观的村庄田野调查能够更深入地观察到村庄场域中性别、家庭、国家三者之间的政治张力,从性别、家庭、国家三者互动递归的维度能够更具学理性地解释印度农村妇女参与村庄治理中的多重悖论。
2021 Vol. 60 (4): 41-49 [摘要] ( 230 ) HTML (1 KB)  PDF (8229 KB)  ( 44 )
50 家户与宗族:国家基础性治理单元的辨识及其逻辑——基于“深度中国调查”材料的分析
黄振华 常 飞
基础性治理单元的辨识是国家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历史上看,家户和宗族均构成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单元,但何者更具基础性?围绕这一问题学界存有争议,并形成宗族单元说和家户单元说两种理论取向。不同于单独考察家户单元或宗族单元的既有取向,国家基础性治理单元的辨别更重要的在于厘清家户与宗族的关系,核心是对两类治理单元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判定和比较。从“深度中国调查”材料来看,一方面,家户单元具有极强的自主治理特征,从而拥有更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宗族单元不仅功能上受到局限,而且相对家户单元亦呈现明显的外在性。从比较的视野看,家户构成中国国家治理的基础性治理单元,并规制着中国国家治理的样态与走向。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应当高度重视家户这一基础性治理单元,并通过健全家户治理功能实现乡村的善治和发展。
2021 Vol. 60 (4): 50-58 [摘要] ( 241 ) HTML (1 KB)  PDF (8080 KB)  ( 68 )
59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公司商业信用融资——基于异时DID模型研究
李闻一 潘 珺
商业信用融资作为全世界公司的重要资金来源,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成为公司活下去和发展好的关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受到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并被公司大量实施,现有研究发现其有利于加强内部管控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公司内外部关系,那么上市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是否影响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以2003-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显著提高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其是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及降低供应商集中度的机制渠道来实现,也能提高公司未来投资水平、改善公司经营绩效等。
2021 Vol. 60 (4): 59-72 [摘要] ( 286 ) HTML (1 KB)  PDF (11659 KB)  ( 41 )
73 体系建设中积极有为?——基于残疾人补充性商业保险的研究
原 珂 段 静
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财政治理属性,国家和社会对财政政策有着更多积极有为的预期。依据“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决策部署,确保支持弱势群体补充性商业保险的财政政策积极有为,是推进财政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通过将萨巴蒂尔—马兹曼妮安政策执行理论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级到五级共10座城市,进行残疾人意外保险的政策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购买意外保险政策显著提升了残疾人满意度,起到了较好的补充保障作用。其中,目标群体覆盖、公共财政投入对政策积极有为的改善作用尤为明显,但保险市场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为进一步推进财政政策积极有为,应重塑政策思路以明确财政责任边界,避免财政政策扩张性、长期性趋势;加强部门协同与政策统筹,形成精准科学的财政政策体系,提升政策统筹层次;发挥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培育引导市场力量,增加弱势群体保险产品供给。
2021 Vol. 60 (4): 73-83 [摘要] ( 163 ) HTML (1 KB)  PDF (9470 KB)  ( 41 )
84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特性
黄永林 刘文颖,
作为人的创造物的文化是在一定的时空中生成、积累、发展和传播的,从而形成独特的时间和空间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就自然属性而言,包括在自然空间基础上形成的地域性、民族性与场域性,以及在时间形态基础上形成的延续性、周期性与时点性等特性;就社会属性而言,包括在社会组织基础上形成的制度性、情感性和综合性,以及在文化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的公共性、共享性、多样性等特性。
2021 Vol. 60 (4): 84-92 [摘要] ( 281 ) HTML (1 KB)  PDF (8221 KB)  ( 35 )
93 智能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资源的传播策略
庄文杰 童名文
大数据时代,以智能的视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传播研究,有利于激发视频的文化载体潜能,进一步凸显受众的传播主体地位,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具象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的智能传播核心在于系统整合资源、受众、引擎的有机关系,主要体现在:首先,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的表征形态和固有逻辑,通过元数据、资源本体和语义关联的综合运用,构建出结构化与可视化的视频网络;其次,提炼目标受众共性,运用数据挖掘和定量解析方法,从需求目标、访问风格、认知状态等层面建立受众个性的初始描述与动态修正方案;再次,以传播要素间相互作用规律为基础,分别从内容智能生成、资源智能调整两个维度来解决智能传播引擎在实施中的系列问题。
2021 Vol. 60 (4): 93-106 [摘要] ( 248 ) HTML (1 KB)  PDF (11826 KB)  ( 26 )
107 乡村振兴背景下楚剧文化的创造性传承
韦也纳
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如何实现楚剧文化的创造性传承,让楚剧真正在荆楚大地传得开、唱得响、留得住,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新时代文化课题。从新公共治理理论的“共同生产”这一核心概念出发,公共文化服务应实现从政府单一提供到多元主体共治,供需关系主体重构和公共文化产品的多样化。基于此,楚剧文化的非遗保护和创造性传承的当代路径为:从“送戏下乡”到“乡村种戏”;普及楚剧文化知识,培育观众兴趣;多元化、本土化培养楚剧传承人才;在传统楚剧中增添现代元素;将楚剧表演融入乡村民俗节庆;以文化法治建设助力楚剧传承发展的制度化、规范化。
2021 Vol. 60 (4): 107-113 [摘要] ( 337 ) HTML (1 KB)  PDF (6558 KB)  ( 290 )
114 坚守中国传统学术表达方式的现代意义——从张舜徽校雠学著述看“以中释中”之学术经验
张三夕,
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来考察张舜徽先生丰富的学术著作,可发现张先生1949年以前完成的著作,几乎全部采用传统学术表达方式,其学术领域主要为“校雠学”。“校雠学”是地道的中国传统学术,它是张先生博大学问的起点并贯穿张先生治学一生。1949年以前,张先生刊印了两部校雠学著作《广校雠略》与《积石丛稿》。张先生治校雠学的历史功绩是重新定义校雠学并弘扬校雠学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上的学术史功能。1949年以后,张先生在校雠学方面的代表作是《汉书艺文志通释》和《清人文集别录》。两书可见张先生如何寓学术史于校雠学之中以及如何通过校雠学来总结学术史,其独特价值在于能充分展现学术史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让学术史细节饱满,别开生面,从而证明传统学术表达方式仍然具有强大的学术生命力。张先生坚守传统学术表达方式的现代意义在于,提供了宝贵的“以中释中”之学术经验,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学术研究成果的形成方式,反思当下学术体制弊端,从中国百余年来思想史、文化史、学术史的高度来对张舜徽先生的学术思想进行方法论的概括和提升。
2021 Vol. 60 (4): 114-122 [摘要] ( 189 ) HTML (1 KB)  PDF (8709 KB)  ( 29 )
123 唯物史观对张舜徽史学研究的深刻影响
周国林
新中国成立后,张舜徽先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并将其贯穿于研究工作之中。他关注中国古代社会分期等重大理论问题,对各阶级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地位做出科学分析;充分肯定劳动人民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人民对统治阶级压迫的反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历史人物评价中以顺应形势需要的标准评价政治人物,以弘扬文化传统的标准评价思想文化界人物,以增进社会福祉的标准评价其他历史人物;文字学研究中揭示汉字中保存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图影,字形的简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必然性。他“必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统率一切”的学术思想,值得后辈史学工作者认真体悟,并加以弘扬。
2021 Vol. 60 (4): 123-132 [摘要] ( 126 ) HTML (1 KB)  PDF (9805 KB)  ( 26 )
133 人民史观、贯通视野与义理涵养——张舜徽史学片思
谭徐锋
张舜徽先生学问博大,重心在于小学与史学,其史学成就与其整个学术研究贯通始终,不可割裂开来,必须综合观之。其史学思想受到近百年世变之深刻影响,加以其湖南学人的身份,讲究经世致用,并与时推移而落脚于人民史观。张舜徽试图将传统史学与唯物史观嫁接起来,表彰通史、进步与力行,锻造出新的人民通史,形成新旧杂糅的特质,其历史评价不惧流俗,其行迹与生活世界以义理滋润身心。张先生不同文本的旨趣之间存在张力,也反映了一代学人在学术与时代之间的紧张与探索。
2021 Vol. 60 (4): 133-139 [摘要] ( 258 ) HTML (1 KB)  PDF (6351 KB)  ( 258 )
140 文学研究会文学批评实践的理论特征——以现代文学书评为中心
顾金春 孙颖超
文学研究会的现代文学书评创作成果丰富,理论特征鲜明。它以“人的文学”为纲启发民智,致力于以文学实践指导现实人生;它在“为人生”旗帜下倡导现实主义批评,注重客观描写、实地观察及现实意义;它在“血和泪文学”的洗礼中锤炼出心灵共振的情感特质;它又以崭新的世界眼光批评、研究中国文学,促进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融汇。文学研究会的现代文学书评创作不但完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初步建构,而且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2021 Vol. 60 (4): 140-148 [摘要] ( 212 ) HTML (1 KB)  PDF (8044 KB)  ( 32 )
149 胡风手稿《关于丁玲作品的札记》考论
刘卫国 黄海丹
胡风的手稿《关于丁玲作品的札记》于2012年正式发表,从这篇手稿的用纸情况和胡风的有关自述可以判断,这篇手稿写于1931年。它是胡风第一次文艺批评尝试失败之后的第二次尝试。这一次尝试,评论的是丁玲的早期作品《在黑暗中》。虽然未整理成正式文章,但里面有不少真知灼见,显示了胡风在文艺批评上的能力。胡风通过这次尝试,也恢复了从事文艺批评的信心。胡风之所以评论《在黑暗中》,一是试图从原点认识丁玲,二是发现丁玲对社会的看法与自己相同。而胡风在评论中以文观人,大致把握住了丁玲的个性特征,因此后来能与丁玲一见如故。从胡风的这篇手稿还可以看到,胡风在文艺批评中关注作家的创作过程,能深入作家的创作心理,体贴作家的创作甘苦,并表现出自创概念的习惯。胡风在这次文艺批评尝试中已经崭露出自己的批评风格。
2021 Vol. 60 (4): 149-156 [摘要] ( 240 ) HTML (1 KB)  PDF (7445 KB)  ( 26 )
157 论契丹文学的二元同构
和 谈 郭佳楠
契丹人建立辽朝之后,一方面接受和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制度,另一方面,在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驱动下,创制契丹文字,发展契丹文化,从而使其社会生活和文化的诸多方面表现出二元状态。契丹文学受此影响,呈现出二元同构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双语创作与翻译的二元并行、双语合璧的二元共生、思想文化的二元混融三个阶段,反映了契丹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展现出契丹文化与汉文化、契丹文学与汉文学同构中华文化、中国文学的过程,充分证明了中华文化与中国文学的多元融合与统一。
2021 Vol. 60 (4): 157-163 [摘要] ( 217 ) HTML (1 KB)  PDF (6309 KB)  ( 247 )
164 农村中小学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挑战和应对
肖 桐 谢爱磊
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是完善国家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保障。目前,农村中小学校面临的公共卫生风险依然较大,其应急管理体系亟待规范与完善。要规范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危机分析上应从传统的强调以结果为导向的“事件—功能主义”分析转向地方灾害脆弱性分析。基于这一分析框架,我们分析了农村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三个影响条件——致灾因子暴露性、物理脆弱性以及社会脆弱性,并结合学校系统的独特性与教育教学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农村中小学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路径,具体包括:建立以农村中小学校脆弱性分析为基础的评估体系,综合考量公共卫生危机对师生健康乃至教育教学的潜在冲击;搭建多元主体协同的组织架构,妥善利用在地化资源与脱域化资源;建构全流程的过程体系,按照减缓、准备、响应与恢复的流程将危机的演进过程与管理政策结构化。
2021 Vol. 60 (4): 164-175 [摘要] ( 327 ) HTML (1 KB)  PDF (11672 KB)  ( 227 )
176 公办和民办学校教师流动现象探析——基于全国抽样调查的混合研究
李 虔 郑 磊
教师流动是义务教育政策和实践中的重要议题,已有研究主要聚焦政策驱动下的教师交流和城乡之间的教师流动,而对公办和民办学校之间的教师流动研究较少。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和来自四个省份的调研资料分析公办和民办学校教师流动的频率、方向以及可能的原因,统计分析发现,超过半数的样本教师有过校际流动,且民办学校教师流动率显著高于公办学校教师;尽管存在着在公办和民办学校之间的双向教师流动,但同性质学校之间的教师流动仍是主要趋势。混合研究表明,影响教师流动的因素是多元且复杂的,但公办和民办学校教师流动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市场存在公办和民办分割的特征,我们在理性看待教师流动现象的同时,应建立健全教师良性流动的政策导向机制,并鼓励公办和民办学校相互汲取经验,多措并举建设更高素质的稳定的教师队伍。
2021 Vol. 60 (4): 176-182 [摘要] ( 277 ) HTML (1 KB)  PDF (6248 KB)  ( 454 )
183 后疫情时代学校教学秩序的价值偏离及其矫正
胡 杨, 王坤庆
学校教学秩序是师生共同建构并维护,植根于一定教育情境之中的有序状态。它存在于教学场域的全时空,深刻影响着教学效能的发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我国学校教学秩序受现代技术手段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双重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价值虚无乃至混乱无序的状态。如此状态在疫情得以控制、学校教学恢复常态后,亦未能完全消除。为此,本文主张通过创建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融合共通的协同育人机制、重申历史传统与理性主义在教育场域的价值、探索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且充满活力的在线教学模式,来抵抗后现代主义和现代技术手段造成的冲击,为后疫情时代建构自然善好的学校教学秩序提供借鉴。
2021 Vol. 60 (4): 183-188 [摘要] ( 186 ) HTML (1 KB)  PDF (5711 KB)  ( 190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