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2年 61卷 3期
刊出日期:2022-05-27
1
章开沅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研究的推进
虞和平
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对象之一,对它的调查研究在一百多年前就已有之。新中国成立后,资产阶级研究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是解释论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的有关成说,此后则进入新的研究时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章开沅起到了明显的创导作用,相继提出和实践了三个新的研究理念:一是开展辛亥革命阶级基础的研究,包括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状况的实证研究和中外比较研究;二是开辟商人群体的研究,包括商会、行会、商帮、绅商等不同类别商人团体的研究;三是倡导群体互动的研究,包括不同商人群体之间、商人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互联互动关系的研究。章开沅的所倡所行,充分显示了他与时俱进、领先一步的学术创新风范,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学术推进和引领作用。
2022 Vol. 61 (3): 1-10 [
摘要
] (
152
)
HTML
(1 KB)
PDF
(1611 KB) (
273
)
11
从贝德士到章开沅: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薪火相传
刘家峰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章开沅先生因偶然因素开启了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并由此发现了耶鲁所藏他的业师、金陵大学历史系创办者贝德士的文献。“贝德士文献”内容极为丰富,彰显了贝德士献身教育、追求学术、寻求正义、无私奉献的一生。晚年的章先生以研究“贝德士文献”为志业,先后出版了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教会大学史、中国基督教史等领域的论著,引起海内外学术界和社会的巨大反响,成就了章先生学术生涯的又一高峰。章先生继承了贝德士未竟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强调传教士研究对“走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并以“呼唤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建”响应贝德士“给全球以和平,给人类以慈悲”的呐喊,实践了“史学的参与”。从贝德士到章开沅,从学术追求到人生理想,两代学人学脉绵延、薪火相传,他们继往开来、不断探索的学术精神,值得后人传承发扬。
2022 Vol. 61 (3): 11-23 [
摘要
] (
223
)
HTML
(1 KB)
PDF
(2141 KB) (
147
)
24
金陵大学“新史派”与章开沅史学接受之初步
赵广军
研究史家章开沅的史学思想,一个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是:其史学专业教育到底来自哪里?在章开沅的自述中,频频被提及的是其历史学专业的最初阶段——金陵大学历史系的两年肄业教育对其深刻的影响。民国时期的金陵大学史学迥异于其他高校的史学传统,具有明显的金大特点,因此被王绳祖称之为“新史派”。金陵大学“新史派”强调近世史领域、史料和现实关怀、开放研究的观念教育、交叉方法的专业培养等,对章开沅有着终身的影响。从章开沅之后的学术作品中可以“索隐”到其与“新史派”史学理念相呼应的学承关系。
2022 Vol. 61 (3): 24-37 [
摘要
] (
157
)
HTML
(1 KB)
PDF
(2037 KB) (
143
)
38
人如何跨时持续存在?——人格同一性哲学的新论域
高新民
摘要 过去的本体论在研究事物的存在方式时只关心共时性事物如何存在的问题。随着人格同一性研究的推进,相对论等科学成果向时空和存在哲学研究的渗透,持续存在这一兼有纯本体论性质和人格同一性哲学意趣的研究新领域应运而生。新的倾向是用持续存在来解释人的跨时同一性。在进一步刨根究底追问时由于对持续存在有绵延、持存和阶段接续等不同的理解,因此有三维主义、四维主义和阶段接续论等不同理论的诞生和在相互竞争中的发展。有关研究既拓展和深化了人格同一性哲学的论域,也将不同于传统本体论的新论域——历时性时空及其主体的持续存在——展现在我们面前。推进这一研究,除了要做进一步的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和人格同一性哲学的研究工作之外,还应做大量的方法论探讨。
2022 Vol. 61 (3): 38-47 [
摘要
] (
200
)
HTML
(1 KB)
PDF
(1188 KB) (
90
)
48
论马克思社会观的内在逻辑与理论特质——兼对萨特的社会观进行批判
牟成文
以“社会关系”概念作为支撑且在唯物史观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马克思或者“马克思主义”社会观遭到萨特的“指责”。萨特要用“人类关系”概念来对马克思的“社会关系”概念进行所谓颠覆性“改造”并在此基础上以其自身的社会观代替马克思社会观。通过对萨特最为集中地“指责”马克思或者“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方面,即作为核心概念的“人类关系”与“社会关系”、作为基本研究方法的“渐进—逆退”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对人在“偶然性方面”存在状况的考察与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以“社会关系”概念为基石确立起来的马克思或者“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的,即使在今天也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这就意味着萨特对马克思的“指责”及其所谓的颠覆性改造方案纯属多余。
2022 Vol. 61 (3): 48-55 [
摘要
] (
183
)
HTML
(1 KB)
PDF
(953 KB) (
75
)
56
论中国式文教国家:基于与西方古今国家形态之宏观历史比较
姚中秋
国家联结人民为一体之主要机制是宗教和政府,宗教作为“铺轨车”所塑造的两者关系,决定国家形态的深层结构。在中国,郡县制政府吸纳孔子文教,形成了文教国家。文教支持政治权力,故政府拥有道德正当性和政治自主性,实现直接统治,构建民众的国民身份认同。沿此历史路径展开的现代国家构建进程,定型于强化版文教国家。在西方,神教贬抑世俗政府,政府缺乏道德正当性与政治自主性,也就缺乏必要的覆盖和穿透力量,故其在古代无法抗衡教会,形成神教统治秩序;进入现代,仍不得不借助神教构建国民,结果形成了自我神圣化的民族和民族国家;教会转化为社会,社会自我神圣化、抗衡政府权力,结果形成了自由主义国家。以直接统治、国民认同两个尺度衡量,中国式文教国家形态优于西方式民族国家和自由主义国家形态。
2022 Vol. 61 (3): 56-65 [
摘要
] (
212
)
HTML
(1 KB)
PDF
(1492 KB) (
138
)
66
福利改革的政治分析:制度设计、制度绩效与政治信任
孟天广
通过福利制度实施再分配被认为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公正和塑造合法性等功能。近年来我国实施“民生导向”的福利改革反映了国家—社会关系在“分配政治”维度上的历史回归,因而有必要聚焦再分配的制度设计和制度绩效考察福利改革的政治效应。倾向值匹配分析发现,福利制度有效地强化了政治信任,但提升效应存在“央强地弱”的层次化现象。制度设计约束着再分配产生政治信任的效应,普惠性福利的政治回报高于选择性福利,豁免性福利比转移性福利的政治回报更稳定。基于因果中介分析进一步考察制度绩效、福利偏好和公正效能感传递福利生产政治信任的机制性作用,发现再分配生产政治信任的首要机制是制度绩效,其次是福利偏好。因此,通过福利制度推进共同富裕取决于福利制度的优化设计和再分配过程的有效治理。
2022 Vol. 61 (3): 66-79 [
摘要
] (
160
)
HTML
(1 KB)
PDF
(1573 KB) (
106
)
80
路径依赖、目标替代与群团改革内卷化——以A市妇联改革为例
杨 柯 唐文玉
当前中国的群团改革受到了前期历史遗产的深刻影响,呈现出特殊性和复杂性。基于对A市妇联的案例研究,发现群团改革存在着值得关注的内卷化现象。这种内卷化现象的背后可以看到去官僚化改革的动力和官僚制运作的惯性之间的张力,以及决策层的战略部署与执行层的行动策略之间的博弈。由于官僚制运作的“路径依赖”的惯性力量在实际上占据了优势,以及执行层在既有官僚体制内部谋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替代”策略在博弈中的当然有利地位,从而导致了内卷化现象的出现。走出群团改革内卷化的困境,需要基于路径创造的逻辑,要求群团组织联合其他治理主体形成改革合力,创新利用并有机整合新的资源优势,主动采取联盟、学习、试验等策略性行动,以渐进式的累积变化带来改革的实质性发展。
2022 Vol. 61 (3): 80-88 [
摘要
] (
114
)
HTML
(1 KB)
PDF
(1278 KB) (
266
)
89
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一个理论框架
赵德起 丁义文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恰逢其时。国民经济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学科之一,构建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选择。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一般理论框架以历史唯物与辩证唯物为其根本方法,着力于研究经济发展、人民中心与国家功能三大问题。其核心概念为国家、人民与经济,以人民为中心是其根本遵循,经济与国家关系、国家与人民关系和经济与人民关系是其基本关系,国家如何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是根本逻辑,根本逻辑中包含国家逻辑、人民逻辑和发展逻辑。进一步地,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体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实现形式的基本保障。总之,本文围绕着话语体系基本问题,构建出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关系、根本遵循、运行路径、基本逻辑、实现形式、基本保障各要素及其内在机理在内的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一般理论框架,初步彰显了这一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
2022 Vol. 61 (3): 89-107 [
摘要
] (
271
)
HTML
(1 KB)
PDF
(2320 KB) (
120
)
108
农业跨周期调节:基本要义、重点任务与策略选择
杨久栋 郭芸芸
农业跨周期调节是国家从农业中长期发展的宏观视角,审慎评估农业经济周期间波动的合理性与异常性,以克服农业经济自身周期性波动、避免其诱发国民经济“超常规”连锁反应和系统性风险为调控目标,通过使用财政、货币、汇率等多元互补政策工具,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构建涵盖预测、预警、评价、监督、责任在内的治理结构和工作运行体系,对具有全局性、公共性、长期性的农业经济活动进行稳健、科学和适度干预的调节机制。农业跨周期调节的重点领域包括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与市场秩序、畅通农产品产销渠道、促进农业农村投融资稳定发展、保持农民就业与收入稳定增长以及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从协调顶层设计权威性与市场调节灵活性、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推进法治化建设、统筹国内大循环为主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出发,可推动我国农业跨周期调节路径优化与机制完善。
2022 Vol. 61 (3): 108-115 [
摘要
] (
234
)
HTML
(1 KB)
PDF
(1258 KB) (
108
)
116
被历史的钢针碰响:“三一八”、闻一多与《诗镌》的创立
姜 涛
《晨报·诗镌》创办于1926年4月1日,在后来的新诗史叙述中,其意义主要体现在新诗格律、音节的实验上,这似乎是一种已被“锁定”的常识。然而,《诗镌》的诞生恰恰在“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不久,创刊号上也集中发表了闻一多、饶孟侃等人回应惨案的诗文。按照闻一多的说法,“铁狮子胡同大流血”之后《诗镌》的创立,不单是一种“碰巧”,更有诗学上的内在相关性。回到历史的语境中,梳理闻一多等人在“三一八”前后的政治参与、诗学思考和特殊的诗体实践,能更完整呈现《诗镌》群体新诗“创格”的意义,也能从一个侧面,揭示20世纪20年代中期剧烈历史变动对新诗观念和感受方式的潜在影响。
2022 Vol. 61 (3): 116-125 [
摘要
] (
311
)
HTML
(1 KB)
PDF
(1987 KB) (
163
)
126
个人的熔炼与历史的肉身——牛汉的诗学观念、实践及意义
张洁宇
牛汉一生坚持现实主义与抒情手法并重、将个人体验与时代历史高度结合的诗学观念。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之后,他在诗学观念与写作实践中,初心未变,但有加深与推进,体现出一种对于“人·诗·历史”关系的特殊认识,并落实为一种通过生命搏击式的写作来实现对历史的深沉领悟的特殊方式。他后期的“情境诗”及其中的生命意象充分体现了他带着主观情感“突入”世界与现实的写作方式,以个人经验赋予历史以血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与历史相融合的诗学理想。
2022 Vol. 61 (3): 126-134 [
摘要
] (
189
)
HTML
(1 KB)
PDF
(1473 KB) (
235
)
135
原创“血诗”:海子元诗性写作的文学史方位
杨四平
在短暂的一生中,海子创作了大量短诗和许多长诗。这些诗不但具有燃烧的原始血性,而且还存在互文关联,乃至可以认为其短诗为其长诗创作做了前期铺垫与准备。太阳、生死、远方、爱情、姐妹、故乡等构成了海子诗的核心意象和恒常主题。无论是何种诗歌题材、主题、母题,海子诗总有一种命名、重释、还原、溯源、再造的倾向。海子诗十分倚重隐喻和悖论,“外互文性”丰富。海子为探求真理而执念创作的“血诗”,是海子的“命运之诗”、真理之诗。海子诗所关涉的题材和主题,均是他通过还原、隐喻、悖论和互文性等艺术方式,对生活与生存、真理与真实进行的元诗性诗歌写作探索。
2022 Vol. 61 (3): 135-144 [
摘要
] (
175
)
HTML
(1 KB)
PDF
(1490 KB) (
222
)
145
隐喻篇章层级分析框架建构
廖美珍
基于思维和概念隐喻化理论和语篇系统思想,语篇可分为隐喻语篇和非隐喻语篇。隐喻语篇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系统。微观隐喻系统由隐喻本体和喻体组成,宏观隐喻系统则由微观隐喻系统构成。鉴于隐喻在语篇中的不同功能以及不同的作用方式,隐喻分为“篇章隐喻”和“修饰隐喻”,前者具有语篇建构和组织功能,后者为孤立词语修饰。“篇章隐喻”根据作用层面分为“表层隐喻”和“深层隐喻”:前者涉及语篇衔接照应,后者关涉概念和意义连贯组织。语篇分析分为两大维度:宏观维度和微观维度。在语篇宏观层面起作用的隐喻为“宏观语篇隐喻”,在语篇微观层面起作用的则为“微观语篇隐喻”。借助上述分类,可建构隐喻语篇分析框架,进而推动隐喻语篇功能研究。
2022 Vol. 61 (3): 145-154 [
摘要
] (
236
)
HTML
(1 KB)
PDF
(1740 KB) (
224
)
155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测量及发展特征研究
王洪才 郑雅倩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心所在,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测量量表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走向深入的关键。在自我发展理论基础上创建的具有行动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结构模型得到数据的适配性支持,据此编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通过大规模施测发现,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把握机遇能力和果断决策能力上表现较弱;男生的总体能力显著高于女生,理工农医类学生显著高于人文社科类学生,学业优秀生显著高于“学困生”。此外有三个发现:一是学校层次类型的影响不显著;二是社团经历对创新创业能力增长存在边际递减效应;三是创新创业能力并未随年级升高而提升。这启示我们应重视科类和性别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社团经历所发挥的增值效应,并对学校类型和年级对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机制予以关注。
2022 Vol. 61 (3): 155-165 [
摘要
] (
368
)
HTML
(1 KB)
PDF
(1568 KB) (
469
)
166
家校联系的“关系化”及其社会再生产效应——一项针对农村家长学校教育参与低迷现象的民族志研究
谢爱磊
在家庭与学校之间建立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常被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视为一项积极的政策工具。但研究指出:家长——特别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可能性较低。以一项持续时间较长的民族志调查为基础,对农村家长学校教育参与中的“关系化”策略的描述发现,由于正式的学校制度和组织关系总是镶嵌在更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在受制度支持的组织关系本身结构性弱的情况下,其所蕴含的切事的非个人性的内容容易被私人关系的运作规则所替代。由于“关系化”策略本身往往意味着持续的投入,这导致一般农村家庭由于欠缺市场能力或基于理性计算而缺乏动机与教师保持联系,这完全可能成为重要的社会再生产工具。立足中国本土现实,在概念化方面尝试突破已有研究常采用的“强关系”、“弱关系”的两分法,强调关系本身的社会建构性,分析其可能的社会再生产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22 Vol. 61 (3): 166-176 [
摘要
] (
248
)
HTML
(1 KB)
PDF
(1674 KB) (
458
)
177
农民工子女的“城市教育梦”何以可能?——流入地教育政策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研究
候玉娜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基线数据,对包括入学、就读及升学在内的流入地学校教育政策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长期教育理想及短期升学愿望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随迁子女一代比随迁子女二代具有更长远的教育理想,但两者在短期升学愿望上没有差异;异地入学条件激励了随迁子女的教育期望,但对学前阶段随迁子女具有不良影响;就读补贴对随迁子女的教育期望缺乏正向激励作用;宽松的升学政策(放开非重点高中或完全放开限制)对随迁子女的长期教育理想和短期升学意愿均具有正向作用。但仅仅放开职业技术类高中无法对随迁子女的教育期望产生激励效应。建议通过正确发挥入学门槛的激励效应,增强就读补贴的实效性以及打造义务教育后职业教育成才“立交桥”等方式,激励随迁子女的城市教育梦想,实现其教育和社会流动。
2022 Vol. 61 (3): 177-188 [
摘要
] (
168
)
HTML
(1 KB)
PDF
(1374 KB) (
360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