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2年 61卷 4期
刊出日期:2022-07-27
1
政治学的田野:概念、场域及价值
白利友
田野政治学是基于田野而构建的政治学新兴分支学科。加深对田野的认识,有助于推进田野政治学的研究。政治学的田野有其特定内涵,厘清这一内涵是理解和阐释中国政治、建设发展中国政治学和深化拓展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需要。田野生发于历史的延续,潜藏在关系的叠加和互动之中,有价值的田野多在问题集中或矛盾突出的地方。田野之于政治学的价值,在于基于调查的问题意识、田野气息的研究关怀、田野标识的概念建构、扎根田野的理论创新和可供借鉴的培养模式,这些价值是支撑田野政治学繁荣发展的动力。田野政治学的构建并非偶然,研究分析田野政治学的构建,对其他新兴分支学科的构建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2022 Vol. 61 (4): 1-6 [
摘要
] (
235
)
HTML
(1 KB)
PDF
(927 KB) (
138
)
7
当代中国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家户基础
陈 明
传统中国的国家进程是以家户制为基础和原型的。改革开放以来,家户制传统通过家户理性以现代家户的形态进入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构成当代中国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家户底色。这种家户底色以其历史动能,通过家户社会的受让整合、家户经济的优势叠加以及家户政治的错位发展孕育出当代中国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家户基础。在具体历史进程中,家户不但没有因为其传统性成为当代中国国家现代化的阻力,反而在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化变革中,成为当代中国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并演化为当代中国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内生优势。
2022 Vol. 61 (4): 7-14 [
摘要
] (
159
)
HTML
(1 KB)
PDF
(986 KB) (
127
)
15
进退之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国家化的进程
郎友兴 宋天楚
国家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的重大议题,但是,对于国家化的认识却分歧不少,同时缺少一个分析国家化的具体框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构建一个具有四重维度(央地关系、政权建设、生产组织和分配方式、产权所有)的分析国家化框架,据此可梳理与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去国家化与再国家化的进程。中国农村国家化有三个重要的变量:一是政治因素,革命者以现代化方式变革与改造了乡村社会;二是发展主义,发展主义不挑战相反加强了国家化的权威,而前者又为后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三是国家角色的再定位,即国家的角色在农村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且越来越显示出道义的担当。
2022 Vol. 61 (4): 15-24 [
摘要
] (
172
)
HTML
(1 KB)
PDF
(1306 KB) (
125
)
25
农民工城镇居留意愿、自主就业选择与户籍歧视变化
靳卫东 杜育红
伴随城镇落户限制的逐步放开,近期某些地区发生的“逆城市化”和“反向户籍歧视”等现象明显有悖于已有的市民化理论认知。为此,采用反事实分析、Brown分解和工具变量等方法,探讨农民工市民化与其就业状况的关联逻辑,结果发现:城乡劳动力之间确实产生了“反向户籍歧视”,而农民工城镇居留意愿是造成这种户籍歧视变化的重要原因。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非歧视性经济因素降低了农民工城镇居留意愿,由此产生的内卷化社会认同促使农民工以“多赚钱”为目标、偏好于选择工作条件较差的行业,以获取高额的补偿性工资报酬,从而形成了对城镇劳动力的工资“反超”,造成了“反向户籍歧视”。
2022 Vol. 61 (4): 25-37 [
摘要
] (
216
)
HTML
(1 KB)
PDF
(1628 KB) (
182
)
38
组织冗余流动性会影响文化企业并购决策吗?
潘爱玲 孙 磊
组织冗余是可以重新部署、利用的现实或潜在可用资源,其流动性水平会影响企业并购的行为决策。结合文化企业特点和内外部情境因素,基于沪深A股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2014-2019年的并购事件样本,有利于权变解析组织冗余流动性与文化企业并购决策的关系。研究发现,组织冗余流动性与并购意愿、并购规模和并购频率正相关,冗余流动性水平越强,文化企业实施并购的可能性越大、并购规模越大且越倾向于进行连续性并购;进一步考察对并购交易设计的影响发现,组织冗余流动性促进采用现金支付交易方式,提升了并购溢价水平;低融资约束和高管理自主权情境下,冗余资源配置利用的能动性更强、自由度更大。研究结论从流动性视角拓展了组织冗余影响文化企业并购决策的研究文献,可以为文化企业组织冗余管理和并购投资决策提供实践启示。
2022 Vol. 61 (4): 38-50 [
摘要
] (
152
)
HTML
(1 KB)
PDF
(1258 KB) (
92
)
51
跨域环境污染政府间协同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基于12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饶常林 赵思姁
政府间协同被视为解决跨域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政府间协同的实践可能产生协同惰性,导致协同效应难以实现。本研究立足我国跨域环境污染政府间协同治理的12个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构建“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探究跨域环境污染政府间协同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直接推动者等六个条件变量均不是跨域环境污染政府间协同治理有效的必要条件。进一步的组态分析发现,有效的跨域环境污染政府间协同治理因协同规模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作用路径和特点。有效的跨省域政府间协同治理存在利益驱动和权威驱动两条作用路径,并且呈现地方自主的特征,签订政府间协议是其关键要素。有效的省域内政府间协同治理仅存在考核驱动一条作用路径,并且呈现出上级政府主导的特征,建立考核机制是其关键要素。
2022 Vol. 61 (4): 51-61 [
摘要
] (
297
)
HTML
(1 KB)
PDF
(1312 KB) (
183
)
62
“智能+”时代发达国家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经验——兼及国际比较视野中对中国路径的思考
解学芳 何鸿飞
在“智能+”时代,智能科技与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现代性”内涵高度契合,丰富了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战略要义。立足国际比较视野,“智能+”时代主要发达国家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共性经验表现为:重视文化艺术内容创新与科技赋能文化产业链,建设文化科技创新合作网络与促进文化产业同科技等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优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制度安排与推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战略,释放数字文化消费等新兴市场张力与强化数字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我国在“智能+”时代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亟须借鉴和研判国外经验,构建四大维度的提升路径:一是加强预见性制度安排和文化科技协同发展顶层设计,优化“智能+”时代现代文化产业生态环境;二是促进内容创新和文化智能科技深度融合,驱动现代文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全面升级;三是打造AI文化产业等新业态集群和文化科技创新合作网络,推动产业跨界联动跃迁;四是构建AI文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创新。
2022 Vol. 61 (4): 62-74 [
摘要
] (
187
)
HTML
(1 KB)
PDF
(1853 KB) (
572
)
75
县域非遗空间分布的文化生态影响因素——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
侯 涛, 王亚华,
与城市相比,县域农村更接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研究县域非遗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背后的文化生态条件对推进我国非遗的生态性整体保护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借鉴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构建我国县域非遗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作为滋养孕育非遗资源的核心条件,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等文化内环境因素对非遗资源存量影响最为显著;稳定的县域人口规模是保证非遗传承“后继有人”的必要基础;自然生态与经济因素对不同职业属性非遗资源分布的影响出现分化,弱职业属性非遗项目对原生自然环境具有较强依赖性并容易受到经济发展与工业化的冲击,强职业属性非遗项目则对自然环境条件不敏感且更容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受益。
2022 Vol. 61 (4): 75-85 [
摘要
] (
213
)
HTML
(1 KB)
PDF
(3475 KB) (
240
)
86
《史记·伍子胥列传》三题议
王先霈
《伍子胥列传》是《史记》中司马迁投入身世感受和人生追求最多的篇章之一,也是体现《史记》风格的一个标本,同时,它还留下了一些话题供后人探讨。本文讨论其中三点:其一,《史记》异于《左传》增添伍子胥鞭楚平王之尸的情节,是让作者的情感参与到叙述和描写中间,不惜因此而弱化细节的可信度,此乃出于《史记》的叙事风格的诗性特色,乃是司马迁的历史哲学导出的结果;其二,伍子胥说自己报楚平王之仇是“倒行逆施”,表示他在反抗暴君过程中拒绝妥协和克制,司马迁则借此曲折而勇敢地表达对汉代帝制神学的厌恶和批判;其三,司马迁赞扬伍子胥为“烈丈夫”,指的是伍氏隐忍待机、受辱不羞,坚韧地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这也正是司马迁本人的人生信条。弄清这几个问题,有助于深化对司马迁史学诗性特色的理解。
2022 Vol. 61 (4): 86-92 [
摘要
] (
267
)
HTML
(1 KB)
PDF
(1206 KB) (
118
)
93
论纬书中大禹的方术化叙事
张玖青
纬书中存有丰富的大禹叙事内容,其中一部分具有明显的方术化倾向,如大禹以薏苡生,以及治水成功后天降玉女。考其原因,一者先秦时期大禹叙事便有方术化倾向,另者方术内容也彰显纬书的文化底色。无论是大禹母感薏苡生大禹还是大禹治水成功天降神女,主要和疾病救治以及养生有关,而升仙背后的圣王德行意义也得以彰显。当纬书文本的知识脉络被复原,其潜在的文化价值及思想史意义才能被充分地揭示出来。
2022 Vol. 61 (4): 93-102 [
摘要
] (
164
)
HTML
(1 KB)
PDF
(1663 KB) (
191
)
103
文人英雄:布拉格汉学派对中国现代左翼作家的接受
刘 云
以普实克为代表的布拉格汉学派关注中国现代左翼作家作品,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但是也因此被国际汉学界认为是受官方意识形态影响的缺乏学术价值之作。其实深入研读相关著作,可以发现布拉格汉学派对中国左翼作家作品的接受和分析并非被动受官方意识形态左右,相反,他们是在与欧洲社会历史文化的对照中,从中国社会现实需要出发,认识左翼作家作品对促进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左翼作家以一种“文人英雄”的形象出现在布拉格汉学派的研究中,并呈现出浪漫主义个人英雄、马克思主义革命英雄以及儒家传统道德英雄三重复杂面相。这既体现出左翼作家的丰富性和动态性,对重新认识左翼作家及其文学作品的价值有重要意义,也反映出布拉格汉学派中国文学研究的独特性,即在学术研究中传达社会理想与道德关怀,力图以中国文化精神挽救欧洲文化在20世纪遭遇的危机。
2022 Vol. 61 (4): 103-111 [
摘要
] (
162
)
HTML
(1 KB)
PDF
(1451 KB) (
115
)
112
从古典到现代:文学伦理学的中国资源
高旭东 陈睿琦
文学伦理学批评立足于文学的伦理道德价值,探讨文学的伦理特征与道德内涵。作为近代以来不多的由中国学者建构的批评方法,虽是由当代外国文学学者首先提出,但其渊源则要追溯到中国文化传统之中。中国文化精神植根于以伦理为根本的儒家传统,因而浓重的伦理特征不但表现在中国古典文学与批评中,而且深刻影响了以梁实秋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具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中国文化蕴含的伦理精神滋养着文学伦理学批评,可以从广度与深度上拓展这一理论方法,进而以文化自信的姿态构建既有普遍意义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话语。因此,当下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尤其应当重视其中国资源。
2022 Vol. 61 (4): 112-117 [
摘要
] (
344
)
HTML
(1 KB)
PDF
(918 KB) (
214
)
118
开拓商业之路:1903年中国参与大阪博览会研究
邸宏霆
1903年,日本为引领实业发展,于大阪举办第五届内国劝业博览会,力邀中国选送展品、前往观会,并命在华领事调查各地物产商况,借以搜集经济情报、强化商事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对此邀请,中国官商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在是否参会和赛品采办等方面决策犹豫、反应迟缓、遴选失当,有些地区甚至听凭日人越权代办,以致出现有辱国体的事件。展览效果的欠佳,使中国官商学各界观会人士深刻认识到中外产品的巨大差距以及赛品官办、各地为政、外国干涉等弊端。大阪博览会结束后,清政府总结经验教训、改革出洋参会体制、增进官商合作,各省也纷纷尝试自办劝工会场,由此极大地推动了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的发展进程。
2022 Vol. 61 (4): 118-129 [
摘要
] (
157
)
HTML
(1 KB)
PDF
(2021 KB) (
182
)
130
从传统花会、“腐朽庙舍”到现代博览会:成都青羊宫的地方政治与空间改良(1906—1937)
范 瑛
甲午战争前后,改城市传统“赛会”为近代博览会的论说屡见于报端,1906年内陆城市成都率先付诸实践。与其他城市博览会或在工厂、公园举办,或新建场地展览不同,成都劝业会脱胎于历史悠久的青羊宫花会。清末新政时期,官方开始在青羊宫花会原址举办劝工会,振兴工商之余亦寄托着改造民俗、改良社会的景愿。民国时期川政为军阀控制,劝业会数度停废、重办,花会却由于民间传统的惯性而始终沿袭依旧。作为近代临时公共展览空间,青羊宫劝业会不仅因集中了城市主要的资本力量和权力主体而成为不同权力意志彰显与博弈的场域,更因为商民的广泛参与而吸引了社会舆论和媒体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关系的焦点。清末至民国,官方在青羊宫、二仙庵兴办劝业会、推行空间改良的历程,涌动着近代思潮的搏动、地方政治的诡谲、传统习俗的深植和多方社会力量的博弈,镌刻着一个内陆传统城市现代性脱胎、重塑和成长的艰难历程。
2022 Vol. 61 (4): 130-144 [
摘要
] (
244
)
HTML
(1 KB)
PDF
(2574 KB) (
462
)
145
记忆重塑与政治整合:抗战胜利后台湾展览活动探析(1945—1949)
郑成林
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极为重视台湾重建,并采取了多种举措重塑台湾社会的集体记忆和国家认同。基于此,光复初期台湾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展览活动,先是以展陈政治军事照片为主,随后以国货展览为多,至台湾省博览会时期则着重呈现“全省各项建设成绩”。期间,两岸工商界往来频繁,或互邀参展,或联合办展。这些展览活动不仅有助于重塑台湾社会的时空感知和文化认同,也密切了两岸的互动关系,进而强化了国民政府在台湾的政治整合。台湾省博览会旨在展示国民政府的治台政绩,但也折射出战后台湾政治社会和民众心理的复杂面相。
2022 Vol. 61 (4): 145-155 [
摘要
] (
170
)
HTML
(1 KB)
PDF
(1734 KB) (
186
)
156
“生活·实践”教育:内涵、目标与实践路径
刘来兵 周洪宇
“生活·实践”教育是生活教育学说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它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理论视域,积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中国经验。“生活·实践”教育基于生活与实践的视角,理解教育的本质与目的、现实的人的生命存在与价值,让教育通过生活与实践为学生创造美好人生。其内涵是教育来源于生活与实践,教育通过生活与实践,教育为了生活与实践,基本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力、生活力、学习力、实践力、合作力和创新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双减”政策下“生活·实践”教育发挥育人功能的实践路径为:突破僵化的课堂空间,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打造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携手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学生建构健康的课余生活。
2022 Vol. 61 (4): 156-164 [
摘要
] (
770
)
HTML
(1 KB)
PDF
(1320 KB) (
344
)
165
“非对称性承认”:建构一种新的教育关系
赵 华 冯建军
承认问题是社会哲学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与社会哲学领域中强调通过他者的承认来获得自我意识不同,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表达了一种被动的“非对称性承认”关系,其本质是无条件地接纳与尊重他人。在教育中,我们诉求承认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一种差异性共存的有尊严的教育生活。然而,教育交往中出现的承认关系的异化现象从根本上消解了人的异质性,教育关系逐渐趋向同一化。借助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一种无条件“为他”的“非对称性承认”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人的尊严。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关系理应走向“为他”的承认关系,通过激发教育主体原初“为他”的伦理价值,创设一种“非对称性承认”的对话空间,在“为他”负责的伦理关系中,走向有尊严的教育生活。
2022 Vol. 61 (4): 165-173 [
摘要
] (
207
)
HTML
(1 KB)
PDF
(1166 KB) (
134
)
174
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中小学办学自主权边界
蒲 蕊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增强中小学校的办学活力,破解政校关系中的“收放”怪圈,实现学校依法自主办学,需要明晰办学自主权的边界。对中小学办学自主权边界的划定,必须从中小学校的组织属性出发,分析办学自主权边界的构成。基于学校作为法人组织、专业组织和公共组织的特殊性,中小学办学自主权边界可划定为法律边界、专业边界和伦理边界。要恪守办学自主权的法律边界,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恪守办学自主权的专业边界,需要实现中小学内部的科学分权,限制学校内部的行政管理权,充分保障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和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恪守办学自主权的伦理边界,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完善学校内部的民主决策机制,以便重要的教育利益相关者能够真正参与到学校决策中来。
2022 Vol. 61 (4): 174-181 [
摘要
] (
249
)
HTML
(1 KB)
PDF
(1074 KB) (
143
)
182
农村学校办学活力的现实语境、典型表征与制度逻辑
凡勇昆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服务成为时代主题,而办好学校则以激发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力为前提。资源投入多却无法办出人民满意教育的现象,让“资源投入假设”命题出现反思可能。农村学校办学活力的本质是办学主体在应对资源、信息、机制等方面的挑战时,能否主动去找思路、想办法、寻策略,使学校由僵化保守转变为充满活力。办学活力的表现维度比较复杂,激发主体积极性的自由、提供发展动力的创新、以多主体参与为基础的开放、以成人为宗旨的发展构成其典型表征。在激发办学活力上管理者应坚持“基于批判的理性主义”,构建现代特征的农村学校治理体系,提升农村学校治理的创新能力,实现治理主体行动的可持续性。
2022 Vol. 61 (4): 182-188 [
摘要
] (
167
)
HTML
(1 KB)
PDF
(1184 KB) (
148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