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6年 0卷 3期
刊出日期:2006-03-25

论文
 
       论文
0 敬告作者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9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主持人语:回到原点关注变迁
徐勇,项继权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11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回到原点 关注变迁
徐勇 项继权
当今,如果人们要问什么是“三农问题”,那么我们只能这样回答: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提出很多问题,而个个都无法给出完满答案的问题。近几年,三农问题成为一个各方面都高度关注的公共性问题。人人都可以提出一番宏论,个个都能够拿出一套方案。只是这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除了能够吸引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10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
徐勇
中国将长期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体制。在传统理论看来,家庭经营属于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生产效率低下,因此要以规模化的集体生产所取代。那么,在家庭经营体制长期不变的条件下,能否提升农户的能力,使之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便成为学界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家庭经营体制长期不变的条件,提出“重识农户”,即将农户放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加以考察,认为,尽管当今的农户经营规模小,但他们已越来越深地进入或者被卷入到一个开放的、流动的、分工的社会化体系中来,与传统的封闭的小农经济形态渐行渐远,进入到社会化小农的阶段。“小农”的“社会化”,大大提升了农户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但同时也蕴含着三大内在矛盾,使农民进入到一个更不确定和风险性更大的社会。由此需要根据社会化小农的基本状况建构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并提供相应的国家保护和支持。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25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
邓大才
小农行为与动机的研究已经延续了数百年,根据研究的侧重点,研究的前提条件,解决小农问题的途径不相同,可以分成若干理论流派。文章根据小农行为与动机将小农理论分成四大学派,即生存小农、弱势小农、效用小农、理性小农。四大小农理论可以解释特定研究对象、特定时期的小农行为与动机,但是无法解释中国农村改革以后,生存问题基本解决,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农户,即社会化小农的动机与行为。社会化小农有其独立性和特殊性,基于货币压力,崇尚“货币伦理”,追求货币收入最大化。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23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农民就业:市场化、社会化及其后果--以鄂东北山村研究为例
刘金海,杨晓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纵深发展,山村农民开始了社会化就业过程。它以行业的非农村化、地点的全国化、分布的经济格局化为主要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山村农民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向具有理性的市场经济人转变,农民从家庭分工走向社会化分工,并直接导致农村内部劳动力的市场化配置。相应地,农民收入多样化,收入结构根本改变。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19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社会化小农:货币压力与理性消费--以府君寺村农民日常生活消费为例
吴晓燕
农户家庭日常生活消费,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主要依赖自给自足的方式进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民家庭消费带来了巨大冲击,农户被卷入到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化体系中,消费欲望愈益膨胀,消费方式日益社会化,与消费社会化相伴的是货币支出压力的增大。农户既要维持家庭日常生活、生产的正常运转,又要实现膨胀的消费需求与有限的消费能力之间的平衡,不得不在消费内容的“扩张”和“节制”上进行取舍,借助消费方式上“自给”与“他给”的搭配,通过消费时机“提前”或者“延迟”的恰当安排,进行理性的消费选择。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13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核心概念与概念体系的建构理论
欧阳景根
核心概念与概念体系是理论的基石,也是一种理论观点或一个理论体系是否具有解释力的关键所在。在科学研究中,为了使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新的现象,需要对原有各理论流派的核心概念与概念体系进行全面检视,对它们进行修正、抛弃或重新构建。本文把核心概念与概念体系分为理论观点型、理论体系型、学科型三种类型,并以两个案例为基础,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在对学科进行反思与研究时,如何分析、审察并构建新的核心概念与概念体系。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34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从方法论到中国实践:调查研究的局限性分析
方长春
二十多年以来,调查研究已经广泛地被国内学者所采用。然而,在调查研究方法不断完善和技术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对调查研究这样一种社会研究方式的局限性有所意识。本文试图从方法论和本土实践两个角度从发,探讨调查研究作为社会研究一种方式的局限性。探讨的目的并不是要否认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研究方式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而是希望引起人们对社会研究这一学术活动本身的反思。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53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中国传统思维中的"身体政治症候学"
萧延中
社会政治有机体循环是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的重要假设之一。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认为人体、社会和宇宙可以被看作一个同构物,并依据这一原理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著名政治范畴。换言之,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下,政治事物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具有生命的周期,整体社会的运行也具有功能的相似性。所以,处理社会政治事物就像中医看病一样,形成了一种“政治身体症候学”。这种政治思维取向具有明显的“非本质主义”(a-essentialism)特征,政治行为的目的不是改变事物的自然结构,而是顺应自然法则,协调和整合已失序的政治秩序。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24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儒学传播与东汉普遍社会价值观的确立--一个政治社会化的分析
夏增民
自西汉武帝时实行“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儒学即与政治结合,并加速在社会中的传播,初步参与西汉政治社会化进程。在东汉时期,这个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同样是以儒学为中心展开的。东汉诸帝大多都有较好的儒学修养,他们推动了政府对儒学的提倡,也促进了社会上层阶级的儒学化。这一时期,儒学以从社会上层到社会底层、从若干个中心向更广区域两个向度传播,引起东汉社会儒学的同质化,儒学价值逐渐成为普遍的社会价值观。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28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基于税收目的的物业税改革分析--兼评物业税改革方案
邓宏乾
改革现行房地产税费,开征物业税是我国未来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现行的房地产税制存在着税费繁杂、以费代税,重流转、轻保有等问题,也是造成省级以下地方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物业税改革的目的是优化房地产税制结构,提高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负;从中长期目标看,应当逐步将物业税培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体税种。依据物业税改革的目标,本文提出了物业税制度安排的基本构想。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14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信息不对称下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交易与风险
孙冰,刘洪玉
本文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引入对个贷市场借贷双方信息结构的研究,在考虑个贷利率、抵押物价值和借款人违约概率的情况下,分别建立消费者借款购房目标函数和贷款人放贷目标函数,分析交易达成条件和贷款人放贷策略。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的个贷市场中,贷款人放贷策略的局限性,如利率管制会降低信用配给的有效性,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产生。依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从成本角度改善我国个贷市场借贷双方信息结构,降低个贷市场信用风险的途径与方法。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14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晚清对外交涉体制的演变与影响
刘伟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的交涉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既是在对外交往的新的环境和列强压力下出现的,也是对原有的朝贡体制下形成的地方交涉制度加以变通的产物。正是这种新旧制度的结合诞生了总理衙门-南北洋通商大臣-各省督抚的对外交涉体制。它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制度变迁的特征。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24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学术与抗战--《独立评论》对于抵抗日本侵略的理性主张
罗福惠,汤黎
《独立评论》创办于“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之后,终刊于全面抗战爆发的1937年,作者主要是胡适、丁文江、蒋廷黻、傅斯年等一批从欧美留学归国,而此时在北大、清华、燕京三所大学任教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在国难当头之时“用笔墨报国”。《独立评论》认为当时日本的对华侵略必然进一步扩大,中日之间迟早难免一战,而国际援助未必可靠。对此中国必须一边抵抗,一边争取外援并和日本谈判,不排除坚守底线的局部妥协以“争取时间”,对内则希望国民党各派系和解、中央与地方实力派和解、国共和解。对于《独立评论》的这些所谓“低调”、“负责任”的主张,国内各方反应不一,但日本方面则对该刊和胡适等人持敌视态度,这或许能说明“低调”中的某些理性价值。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22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1928年中华国货展览会述论
洪振强
1928年中华国货展览会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国货展览会。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民元以来蓬勃发展的国货运动催生了国货展览会。按“官商合办”模式,国民政府工商部、上海市政府和上海总商会,在经济民族主义的策动下,共同成功举办了中华国货展览会。中华国货展览会推动了国货的销售和改良,使得人们的国货情结和经济救国观念都有所提高,体现出了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官商关系的合作面相和经济民族主义对内提倡发展的理性内核。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55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释"诗可以兴"--论诗性生命的感发功能
陈伯海
“诗可以兴”是古人对于诗的功能的一种提示,它导源于上古祭祀活动中的乐舞兴情,确立于诗、乐开始分离之际。这一命题提出后,又经历了从孔子的启人思悟,经汉儒的感动天人,以至宋儒的兴起本性之善和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有关激发生命元气的演化过程,而其要义乃在于感发生命,以实现向生命本原的回归。在“兴观群怨”诸功能中,“诗可以兴”实居于主导地位,且由此感通以造就和谐、合作的社会群体与整全、充实的人类生活,更是我们于诗歌艺术审美活动的期望所寄。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20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三种诗论的诠释学观照--《孔子诗论》、《左传》、《毛诗》解诗差异之分析
桑大鹏
《孔子诗论》突出了个体主体性与人本主义立场。与《左传》的神秘主义解诗方式和《毛诗》文本意义的体外言说机制均有不同。三种解诗方式使得诗的仁德之旨具有三种不同的意义走向,是主体独特的生命感悟与历史语境结合的自觉选择,反映了在世者对“存在”意义的不同领悟。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18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论元刊平话之"全相"的表述功用
卢世华
元代刊行的“全相平话五种”以“全相”(插图)冠名,表明“全相”为其重要特色。从构成上看,插图与文字是平话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二者共同承担起叙述故事等功能。插图填补了文字叙事的不足,增添了形象性和趣味性,使平话的阅读变得更轻松,因而为平话赢得了更多的读者。因此,研究平话者不应抛开插图专门以文字为依据来讨论其文学性。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25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课程:学生个体精神生命成长的资源
杨小微
“知识中心课程”强调课程知识的客观性和公共性的同时,也渐渐形成了忽略个体、忽略生命等弊端。通过解读西方当代课程话语中人及生命的际遇,不难看出诸多课程流派对个人、对种族、对人的生活经验及存在体验的关注,但这些令人鼓舞的思想却很难进入制度化理解的课程文本。课程不可能完全以非制度文本的方式运作,要使课程真正成为学生个体生命表现和体验的文本,成为学生个体精神生命成长的不竭的资源,必须确立课程即生命历程的信念,并拓展有效的途径、辅以制度化的保障。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14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论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王鉴
教育与生活关系十分密切。起初,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中有教育,教育融入社会生产与生活之中。后来随着专门教育机构——学校的出现,教育与生活开始了分离,并且越来越表现为一种隔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斯宾塞提出了“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观点,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主张,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与哈贝马斯则从现象学的角度论述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这些都为当今理解“生活世界”与“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17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走出迷宫:中国当代教育实验述评
喻本伐
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历经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的曲折发展,终于形成了鲜明的特征。如教育实验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小学教育改革成为实验重心、实验方法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等。但在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功利主义”价值追求问题、“山头主义”的组织管理问题、“盲目主义”的方式方法问题等。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教育实验界能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正视所面临的“高原现象”,强化教育实验工作者的主体意识,选择课程实验作为重心,化解“科学主义范式”与“人文主义范式”的冲突,以迎来教育实验更为璀灿的明天。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11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论大学毕业生"傍老族"--一种教育社会学解读
胡解旺
大学毕业生“傍老族”是指受过高等教育、已经习得较丰富的知识、有一技之长并获得被社会公认的学历文凭大学毕业生,但在就业过程中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或者害怕进入激烈的就业市场转而退出就业或处于游动就业状态,部分或全部依赖父母、寄生于家庭中的特殊群体。此乃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畸形现象,对于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毕业生都是十分有害的。从教育社会学角度研究这类群体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其产生的根源和危害,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这一不良现象。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15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网络环境中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论问题
伍麟
利用互联网开展心理学研究是当代心理学研究方法上的重要自我创新之一。其优势体现为:跨越时空的界限、数据收集与处理的便捷、避免研究者效应和容易实现可重复性的验证研究等。但同时这种方法也存在信息安全风险、信息解释迟缓、研究范围有限以及缺乏系统规范网络研究标准等局限。为保证网络环境中心理学研究的内、外在效度,研究者需要在技术准备、招募被试、事先核查、防止被试中途退出或重复提交以及时限控制等方法论问题上进行深入探索。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19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一代国学大师的传世之作--荐《张舜徽集》第一、二辑
范军
张舜徽先生(1911-1992)是一代国学大师。新版《辞海》“张舜徽”条如是介绍:“中国学。湖南沅江人。崇尚乾嘉朴学,治学以字、音韵、训诂为根柢,长于版本目录、校勘、考据,在经学、小学、史学诸领域均有成就。曾任兰州大学教授、中系主任。建国后,历任华中大学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历史献研究所所长,中国历史献研究学会第一至第三届会长。有《广校雠略》、《中国献学》、《郑学丛》、《清人集别录》、《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说解字约注》、《中华人民通史》等。”
2006 Vol. 0 (3): 0-0 [摘要] ( 22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