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7年 56卷 4期
刊出日期:2017-07-15

 
1 论耕地互换纠纷及其预防机制之构建
丁 文 冯义强
耕地互换是指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相互交换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承包地块的行为。耕地互换既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重要方式,也是处理土地细碎化的有效途径。耕地互换实践中各种纠纷不断发生,现行法律规定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应对。耕地互换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因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变以及公权力对乡村治理的渗透,致使道德规范瓦解,并使其调控能力也随之丧失;二是因现行法律对耕地互换程序以及权利保障措施之规定存在漏洞,导致法律规范在耕地互换纠纷的预防中难以发挥作用;三是因互换后的耕地在农地流转和土地征收中的机会不对等,造成耕地价值实现以及收益获得失衡。耕地互换纠纷预防机制之构建,既要重构乡村道德体系、减少公权力的过度干预以重塑道德的规制作用;又要细化耕地互换程序、健全权利保障机制来实现法律的有效调整;还要建立耕地流转平衡机制、完善征地补偿分配制度来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2017 Vol. 56 (4): 1-10 [摘要] ( 195 ) HTML (1 KB)  PDF (1545 KB)  ( 273 )
11 土地违法: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制度分析
廖宏斌
财政分权论、官员晋升激励论阐明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违法的行为动机,利益合谋论指出追求违法成本最小化和实现辖区经济增长是支配地方政府“合谋”实施土地违法的主导逻辑,土地制度缺陷论揭示了土地违法的制度诱因,但它不意味着财政收益最大化或土地制度弊端就是地方政府参与、组织和实施土地违法的充要条件,也无法解释“地方政府是否真正有能力实施土地违法”这一现实问题。实际上,土地违法是政府组织机构和制度环境的产物,是政府制度设计中激励机制过度强化和组织问责约束机制不健全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7 Vol. 56 (4): 11-17 [摘要] ( 181 ) HTML (1 KB)  PDF (1060 KB)  ( 167 )
18 影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以2002与2011年两波全国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
易申波 肖唐镖
利用2002和2011年两波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对于政治参与的不同面向,诸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并不一致。教育会抑制投票参与,促进接触型、沟通型和抗争型参与;与收支相抵者相比,入不敷出者在选举以外的三类参与中都表现得更为积极;对选举公平性及其功能的负面评价会抑制选举参与,但对其它参与则有一定助推作用;民众感知到的参与渠道越丰富,就越会积极参与投票,反之则可能参与抗争;公共服务评价越高,越少参与抗争行为。基于此,教育程度的提高、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民众对现有参与渠道及政府公权力运行状况的偏低评价,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十年间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变迁的发生机制。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包括选举在内的多样化参与渠道以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应当是政府化解抗争行为、遏制群体性事件激增势头的应对之道。
2017 Vol. 56 (4): 18-30 [摘要] ( 255 ) HTML (1 KB)  PDF (1678 KB)  ( 847 )
31 不同政府信任类型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基于第三波ABS数据的实证研究
吕书鹏
本文在第三波东亚民主动态调查(Asian Barometer Survey)数据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四种类型的政府信任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在抗争性政治参与上,反差序政府信任(即对地方政府的信任高于对中央政府的信任)者最为积极,差序政府信任(即对中央政府的信任高于对地方政府的信任)者次之,最没有积极性的是两类无差序政府信任(即“央地皆信”或“央地皆不信”)者。而在选举性政治参与上,积极性最强的是“央地皆信”和反差序政府信任者,再次是差序政府信任者,最后是“央地皆不信”者。
2017 Vol. 56 (4): 31-39 [摘要] ( 293 ) HTML (1 KB)  PDF (1120 KB)  ( 330 )
4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减税逻辑
冯海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的战略选择,为实现“三去一降一补”的目标,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意。不同于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实施的需求管理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减税对象、减税方向、减税策略以及减税力度的把握都具有特殊考量。当然,实施减税会面临许多体制性约束,需要深层次的制度变革来打破这些障碍。
2017 Vol. 56 (4): 40-47 [摘要] ( 301 ) HTML (1 KB)  PDF (1171 KB)  ( 186 )
48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定居意愿实证研究与市民化推进策略——基于2015年武汉城市圈农业转移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
张启春 冀红梅
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定居意愿直接影响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实施。利用2015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中提取的“武汉城市圈农业转移人口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对武汉城市圈农业转移人口流入地城市定居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偏好大城市,城市选择呈现由大到小的层级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定居意愿具有正向影响的因素包括:代际中的“70后”、相对较高的教育程度、省内流动、较好就业身份;具有反向影响的因素包括:流动时间长、学龄子女随迁、低龄留守儿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不显著的因素包括:性别、婚姻、家庭收支比、住房支出收入比、恩格尔系数、就业单位性质、参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据此从经济、空间布局以及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策略。
2017 Vol. 56 (4): 48-57 [摘要] ( 237 ) HTML (1 KB)  PDF (1292 KB)  ( 403 )
58 巨型贸易协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基于TPP、TTIP与RCEP的模拟比较分析
高敬云 陈淑梅*
基于中国与TPP、TTIP和RCEP近年来贸易投资的统计分析,本文运用GTAP模型,从经济总量、对外贸易、福利和产业产出四个方面模拟比较TPP、TTIP和RCEP最终建成后对中国经济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当TPP和TTIP都建成的情况下,损害了中国等非成员国的利益,产生外部不经济效应;而当RCEP也建成的情况下,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TPP和TTIP的消极效应影响,从而驱动RCEP成员特别是中国和韩国的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包括中国的TPP、TTIP和RCEP都建成的情况下,中国获得的经济效应最显著;当且仅当RCEP建成的情况下,包括中国在内的RCEP绝大多数成员国获益;整体而言,TPP、TTIP和RCEP最终建立对中国汽车、其他工业制品和服务等产业产出造成负面冲击。最后,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提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建议。
2017 Vol. 56 (4): 58-68 [摘要] ( 440 ) HTML (1 KB)  PDF (1504 KB)  ( 362 )
69 赫费的政治正义性理论——赫费政治伦理学的主要理论贡献
庞学铨
全球化不但给经济、文化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变化,也向人们发问:在这样的时代,人类共同生活的何种形式是正当的?德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赫费的政治伦理学就是试图回答这一全球化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他为当代政治哲学思想提供了三个重要的理论贡献:重新恢复了法、国家和伦理学三者的密切关系;提出了与全球化时代相应的政治伦理学说,论述了交换正义性理论;阐述了正义理论应用的重要构想:世界共和国理想。本文对赫费这三方面的思想作了简明清晰的梳理与阐述。
2017 Vol. 56 (4): 69-76 [摘要] ( 273 ) HTML (1 KB)  PDF (1074 KB)  ( 146 )
77 百年中国主流文化辩
林 剑
“五·四”的意义是多重性的,其中的意义之一,它是一场新文化运动。所谓新文化是相对于旧文化而言的,旧文化无疑是指以儒学与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新文化是指“五·四”以后形成的以西方近代民主与科学和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新质文化。“五·四”以后的百年中国,构成中国的主流文化究竟是新文化,还是旧文化?有人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断裂,也有人认为,“五·四”新文化从未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本文认为,百年中国的主流或主导性文化究竟是新文化,还是其它的文化?这个问题极其重要,它不仅关涉百年中国的历史评价,而且更涉及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径与方向。“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方向正确,而且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乃至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中,其主流性的地位应是不争的。
2017 Vol. 56 (4): 77-82 [摘要] ( 361 ) HTML (1 KB)  PDF (786 KB)  ( 150 )
83 周恩来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黄念然 高 畅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去解决中国文艺实际问题的重要理论阐释者和党的文艺政策宣传者。他在捍卫毛泽东文艺思想、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中国形态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突出表现在:以与时俱进的实践思维品格去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时代化问题;用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基本原理的科学理解与完整把握去探讨文艺的内外在规律;通过坚持政治民主、思想民主、艺术民主来反对政治、文化专制主义,为文艺创作和批评开辟广阔的天地;通过坚持“以中为主”、“以我为主”的原则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批评的民族化之路。“时代化”、“科学化”、“民主化”、“民族化”是周恩来文艺思想体系的支柱,也是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根本出发点。
2017 Vol. 56 (4): 83-89 [摘要] ( 365 ) HTML (1 KB)  PDF (1070 KB)  ( 286 )
90 《良友》画报的文学趣味
宋 媛
《良友》画报的文学价值不容忽视。翻译文学是《良友》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外国民间文学、小诗、名著等,还有大量的“影戏小说”。这些作品的翻译不以信达雅为追求目标,而是对原文进行通俗化的改造。对于刊登的纯文学创作与纪实文学,《良友》常配有生动活泼的插图,对作品内涵进行视觉化的阐释。《良友》提供的文学舞台使外国文学名作和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以更为通俗的形式与普通读者相见,寓启蒙于独特的文学趣味中。对于启蒙和救亡的时代主题,《良友》保持了平易化的风格。
2017 Vol. 56 (4): 90-95 [摘要] ( 281 ) HTML (1 KB)  PDF (1202 KB)  ( 214 )
96 论证语篇的“前景-背景”与汉语复句的使用
刘 云 李晋霞
论证语篇的前景是论证结构,论证语篇的背景是非论证结构。论证语篇的篇章结构对复句使用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复句的数量分布和类型分布两个方面。论证语篇前景中的复句,其句法语义的典型表现是低及物性;论证语篇背景中的复句则在及物性等级上表现中立。复句的使用具有明显的语篇动因。
2017 Vol. 56 (4): 96-103 [摘要] ( 321 ) HTML (1 KB)  PDF (1202 KB)  ( 191 )
104 文化价值观驱动下的劝说性修辞策略研究——以酒店语篇为例
刘东虹
本文聚焦于酒店语篇中的劝说性修辞策略,采用混合研究法对120篇酒店语篇进行了三级编码。比较了国内和国外的酒店语篇在诉诸逻辑和诉诸人格方面的修辞策略,并挖掘了文化价值观背后深层文化的影响。由此得出结论,即使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修辞策略的使用仍然受到深层文化的影响。对修辞策略的评价应该充分考虑其文化价值取向,离开了这个语境很难判定策略的优劣。
2017 Vol. 56 (4): 104-109 [摘要] ( 285 ) HTML (1 KB)  PDF (868 KB)  ( 184 )
110 哈佛燕京学社与华中大学人文学科历史关系述略
马 敏 吴和林
哈佛燕京学社系近代第一个专门推动中美大学之间开展学术合作的国际性学术机构,其宗旨是促进中美两国高校的中国学研究。除了其主要资助的六所教会大学外,哈佛燕京学社从1937年起始资助华中大学开展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受其资助的教授们所取得研究成果得到哈佛燕京学社的高度认可。在西迁大理喜洲期间及战后重返武昌时期,虽因抗战影响而颠沛流离,但华中大学文史哲学科实力不降反升,影响不可谓不大,而受其资助的学者个人学术生涯则从中受益匪浅,大多成长为一代学术巨擘。本文拟对这一段鲜为人知的中美学术合作史作一初步钩沉,在铭记历史的同时,以期进一步推动当代中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与互鉴。
2017 Vol. 56 (4): 110-120 [摘要] ( 413 ) HTML (1 KB)  PDF (1733 KB)  ( 205 )
121 个性化与商业化:晚清书画市场润例考察
陶小军 刘中兴
晚清书画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近代出版业的崛起为书画家提供了便捷的鬻艺途径。书画家开始在大众纸媒上以刊登润例的形式扩展商业市场,这种润例广告的多样性直接表现了当时书画家群体不同的商业宣传方式。部分书画家在润例中凸显其名士情结,在措辞中极力表现自己不俗的文化品位。有的则善于运用名人效应为自己的书画事业助阵,并开启了润例的代启人模式。为了博得公众的关注,有书画家还采用了开放观摩创作、一润多用或联系时事鬻艺等方法提高经济效益。晚清书画市场的进步也在这些充满商业性的润例广告中得以体现。
2017 Vol. 56 (4): 121-126 [摘要] ( 368 ) HTML (1 KB)  PDF (1538 KB)  ( 199 )
127 什么是道教——小林正美“新范式道教史”述评
刘玲娣
与传统的道教史对道教的理解和叙述不同,小林正美逐步建构的“新范式道教史”是一个层层递进的系统化的道教史。对“道教”概念的界定即“什么是道教”的回答,构成了“新范式道教史”的基石。小林正美对它的全新回答,是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的论证,其思路、内容和方法既有合理性,也存在不足。对道教概念的界定既要兼顾宗教的一般属性,也要考虑道教根植的文化土壤。
2017 Vol. 56 (4): 127-137 [摘要] ( 430 ) HTML (1 KB)  PDF (1774 KB)  ( 303 )
138 试论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的“显密融会”观
肖高华
民国时期来到内地的藏传佛教界人士和任职于留藏学法团、汉藏教理院的汉传佛教界人士积极倡导内地显教与西藏密教的融合。虽然藏传佛教界和汉传佛教界的“显密融会”观存在着某些差异,但有着促进汉藏文化平等交流、完成中国佛教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等共同的基本价值诉求。这些思想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汉藏关系的改善、边疆治理能力的提升等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017 Vol. 56 (4): 138-146 [摘要] ( 226 ) HTML (1 KB)  PDF (1483 KB)  ( 200 )
147 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探析
张亚群
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理念来源于西方大学教育理念、传统儒家教育理念及教育改革实践,具有丰富内涵。近代教育家群体注重人格修养,崇尚通才教育,融会中西文化,重视教育教学诸环节的整体育人作用。在办学实践中,一些著名大学校长更新大学理念,变革大学课程标准,优化课程结构;实行主辅修制,注重基础学科建设,广纳各科贤才,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育路径和方式,整体推进通识教育。这些举措拓展了通识教育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其办学经验对当今大学通识教育变革具有重要启迪。
2017 Vol. 56 (4): 147-156 [摘要] ( 293 ) HTML (1 KB)  PDF (1626 KB)  ( 296 )
157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回报率的长期趋势
刘泽云 王 骏
本文基于CHNS数据和CHIP数据,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工具变量法,估计了1988-2013年间中国城镇居民教育回报率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的教育回报率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维持在4%左右的低水平,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快速提高,到2005年前后达到14%的最大值,此后下降并维持在11%的水平。其次,男性和女性的教育回报率都呈现出与全体居民教育回报率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女性的教育回报率始终高于男性,变动幅度也比男性大。最后,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低估了教育回报率,而且估计女性的教育回报率更易受到内生性偏误的影响。建议政府要重视教育等人力资本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激励作用,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保障教育的价值在劳动力市场上充分彰显。
2017 Vol. 56 (4): 157-168 [摘要] ( 229 ) HTML (1 KB)  PDF (1473 KB)  ( 223 )
169 课堂教学改革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以学习为中心”课改理念的思考
周芬芬
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它的改革是个协同工程,需要找到恰当的突破口。“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内部动力。它从改变师生课堂教学行为入手,不仅对高校教学课堂的诸要素提出改革要求,也对学校教学支持系统提出了改革要求:要求高校建设服务学习的学校行政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发展的学习制度,建设支持自主学习的资源保障体系,创设开放便利的学习空间,等。“以学习为中心”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带动高校课堂内外与人才培养相关要素的变化,有力地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7 Vol. 56 (4): 169-176 [摘要] ( 332 ) HTML (1 KB)  PDF (1185 KB)  ( 287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