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微信公众号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4年 58卷 5期
刊出日期:2024-10-27
507
Halin图的2-距离和可区别全染色
王同昕,杨 超,殷志祥,姚 兵
记[k]={1,2,…, k}为颜色集. 设f:V(G)∪E(G)→[k]为图G的一个k-全染色. 令S(u)=f(u)+∑uf(uv), 其中,NG(u)表示u的邻点集. 若对G中距离不超过2的任意两点u、v, 有S(u)≠S(v), 则称f为图G的一个2-距离和可区别k-全染色. 图G的2-距离和可区别k-全染色中最小k值称为图G的2-距离和可区别全色数, 记为χ″2-(G). 该文运用组合零点定理证明了最大度至少为4的Halin图G满足χ″2-(G)≤max{Δ(G)+2,9},其中,Δ(G)表示图G的最大度.
2024 Vol. 58 (5): 507-510 [
摘要
] (
12
)
HTML
(1 KB)
PDF
(827 KB) (
33
)
511
一类d-维齐次Moran集的分形维数
蔡 畅,梁 爽,李彦哲
该文研究了一类特殊的d-维齐次Moran集: {mk(d)}型齐次Moran集, 利用质量分布原理、乘积集的分形维数不等式以及关于一维齐次Moran集上盒维数的重要引理, 结合{mk(d)}型齐次Moran集的自身结构, 得到了{mk(d)}型齐次Moran集在特定条件下的Hausdorff维数与上盒维数的表达式.
2024 Vol. 58 (5): 511-518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809 KB) (
38
)
519
F-H-调和映照的刘维尔型定理
种 田,邱紫阳
该文研究了从黎曼流形出发到叶状黎曼流形的光滑映照和相应的F-水平能量泛函,称此类能量变分的临界点为F-H-调和映照,利用F-水平应力能量张量建立了关于F-水平能量增长性条件下F-H-调和映照的刘维尔型定理.
2024 Vol. 58 (5): 519-525 [
摘要
] (
24
)
HTML
(1 KB)
PDF
(842 KB) (
20
)
526
基于全景环视图像的停车位检测算法
闫旭东,钱 莉
为解决自主泊车过程中的停车位识别问题,该文基于全景环视图,提出了融合改进Transformer模块和卷积的混合编码-解码结构网络模型.使用上述模型对全景环视图中停车位上的“T”形和“L”形角点进行检测,并回归得到角点的位置、方向以及类型信息.然后把提取出的角点输入推理模块,根据角点对之间的种类和几何关系完成停车位检测并计算得到停车位位置.最后,使用ps2.0数据集在多个情景下进行了实验,停车位检测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到达了99.27%和99.22%,角点位置误差RMSE在2 cm以下.对每张图片角点检测的计算量约2.71 GFLOP,对应的检测时间约40 ms.
2024 Vol. 58 (5): 526-532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4988 KB) (
26
)
533
少层石墨烯纳米流体的球磨法制备及其导热性能
仇延钊,吴红艳,杭烨超,施恩希,于 露,杨丹宁,朱辉隆
针对高频化电子器件对散热技术日益增高的迫切需求,该文提出利用物理-机械手段,以天然膨胀石墨为原料,依靠机械碰撞和电荷相互作用,通过改变研磨时间,制备出不同粒径的少层改性球磨石墨烯,并通过水溶液分散技术获得了不同浓度的少层石墨烯纳米流体.利用XRD、Raman、TEM和激光粒度仪对所制备的少层石墨烯形貌、结构和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少层石墨烯层数约为6~7 层,其微晶尺寸较小,且具有规则的层状结构,粒径集中分布在80 nm附近且分布均匀.借助自主搭建的导热测试平台,研究了在浓度和粒径影响下少层石墨烯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研究发现,少层石墨烯纳米流体的热阻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减小,导热系数明显大于基液且随着少层石墨烯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在热管中的平均传热功率随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粒径为83.72 nm,质量分数为0.1%的少层石墨烯纳米流体的热阻比水降低10.96%,导热系数提高27.31%,平均传热功率提高193.1%.因此,这一方法未来将对电子器件、芯片散热技术的优化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2024 Vol. 58 (5): 533-541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5924 KB) (
48
)
542
阿尔茨海默病患外周血和海马区中铜/铁蛋白及核心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慧琼,张 倩,陈红安,江 南
阿尔茨海默病(AD)与铜(Cu)、铁(Fe)代谢紊乱密切关联.该文完成了AD病患外周血、海马区中的微阵列测序数据与人源Cu、Fe蛋白组的比较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中NDUFS2基因及对应蛋白变化显著,可作AD检测靶标;海马区中88种Cu、Fe蛋白与代谢、去甲基化、电子传递等功能直接关联,3种核心基因(CYCS、CYP3A5、CYP2D6)及对应的Fe蛋白能通过引发细胞色素相关代谢紊乱影响AD发展.这为理解和检测AD提供了新思路,揭示了Cu、Fe蛋白变化对AD的影响.
2024 Vol. 58 (5): 542-550 [
摘要
] (
16
)
HTML
(1 KB)
PDF
(7128 KB) (
14
)
551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评价——以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片区为例
程靖清,李炎桂,姚华舟,钱 静,张洪岩,王明龙,蔡建斯,张婉秋,杜子纯
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评价对于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至关重要.该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片区为例,构建了以地质环境条件为基础,考虑片区既有地面、地下建筑开发现状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三维评价体系.该体系基于三维数据的特点和其他实际要求,体系构建主要包含4个步骤:1) 利用多源地质数据的隐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建立三维地质模型;2) 根据现有数据考虑当地地质条件,建立三维评价指标体系;3) 利用三维空间分析方法,从三维地质模型中构建三维评价数据集;4) 使用多级指数叠加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片区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总体较好,深层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优于中层和浅层.该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整合二维和三维地质信息,给出更合理的评价结果,并提高结果深度方向上的分辨率.评价结果可以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及其他重点片区地下空间规划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4 Vol. 58 (5): 551-560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7872 KB) (
14
)
561
土壤可蚀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田 培,刘嘉欣,曲丽莉
土壤可蚀性(K)用于表征土壤对外部侵蚀力的敏感程度,是理解土壤侵蚀机理及构建侵蚀模型的重要指标,K因子值的精准获取和算法优化是土壤侵蚀模型完善的关键.该文从土壤可蚀性概念、评价指标、测定方法、时空变异性及预测值不确定性等五方面,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展望.总体而言,小流域尺度的土壤可蚀性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为土壤侵蚀建模和水土保持工作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后续应研究如何将基于非标准小区所得K值转化为标准小区条件下的数据,以形成统一的K值数据库,为适宜于大尺度区域侵蚀模型构建提供支撑;应加强示踪、遥感、数字制图技术与土壤可蚀性研究的有机结合,重点突破核素背景值测定、植被因素干扰等瓶颈;深入推进基于深度学习及数字制图的土壤可蚀性定量研究,实现新方法新技术在土壤可蚀性领域的应用.另外,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土壤可蚀性空间变异及预测值不确定性研究亦需深入,以提高土壤侵蚀预报精度,为加强水土保持空间管控提供支撑.
2024 Vol. 58 (5): 561-570 [
摘要
] (
26
)
HTML
(1 KB)
PDF
(924 KB) (
35
)
571
中国锂资源安全综合评价及预测预警研究
周之逸,樊锦绮,成金华,朱永光,徐德义,毛 羽
当前,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地缘冲突和大国博弈加剧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新能源关键矿产面临较大供应风险.该文提出了包含需求预测、初级资源供给预测和回收资源供给预测在内的新的矿产资源保障程度预测模型.模型从情景分析出发,将微观矿山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结合,综合运用计量模型、机器学习、因子模拟等方法,考虑了储量、成本、贸易等影响要素,对我国锂资源保障程度进行多情景下的综合预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锂资源存在长期资源储备不足的风险,加大勘察投入可以有效增加未来可供储量,提升资源保障程度;未来中国初级锂的保障程度逐渐上升,将在2030年满足国内一半需求;当前锂资源回收率较低,提高回收率能够有效提升次级锂的供应,当回收率提升至40%以上,能基本实现锂资源的对内保障.政策建议:加大勘探投入,实施新一轮找矿行动;提升矿业生产效率,保障初级资源生产;政府鼓励企业加强锂资源回收,提高资源回收率;加快技术革新,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回收成本.
2024 Vol. 58 (5): 571-588 [
摘要
] (
30
)
HTML
(1 KB)
PDF
(13357 KB) (
7
)
589
宜昌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探测精度分析研究
李 力,陈 城,周云祥,郭越凡,田 丹,李 俊
宜昌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本区域上空云、雾、弱降水、风速、风向、温度、相对湿度、液态含水量垂直廓线、气溶胶浓度等探测要素,增强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该文针对宜昌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探测数据的准确性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观测要素评估方法.方法使用了同址探空站的观测资料作为参考标准,通过对比时空匹配的垂直探测数据,分析宜昌垂直观测系统各类探测数据的准确性.通过该系统的垂直廓线产品联合观测2024年2月宜昌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进行多条垂直廓线融合应用研究.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宜昌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的数据质量全部满足评估指标要求,探测数据与探空资料相关性总体较好,可为气象监测提供精密的观测数据.
2024 Vol. 58 (5): 589-598 [
摘要
] (
16
)
HTML
(1 KB)
PDF
(12771 KB) (
11
)
599
薄叶卷柏的化学成分研究
亢诗雯,杨迎春,刘文琪,郑 昵,叶尔兰·巴合特江,杨新洲
为探究薄叶卷柏中的化学成分,该文采用HP20大孔树脂柱层析、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以及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等对薄叶卷柏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现代波谱学方法(NMR、MS、UV、IR)鉴定了18个由薄叶卷柏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 (1)、delicaflavone (2)、sequoiavone (3)、2, 3, 2″, 3″-四氢扁柏双黄酮 (4)、2,3,2″,3″-四氢穗花杉双黄酮 (5)、2S,2″S-四氢罗伯斯塔黄酮 (6)、(2″S)-2″,3″-dihydrodelicaflavone (7)、2,3-二氢穗花杉双黄酮 (8)、(2S)-2,3-dihydrorobustaflavone-4′-methyl ether (9)、hinokiflavone (10)、穗花杉双黄酮 (11)、(2″S)-2″,3″-dihydrorobustaflavone (12)、2,3-dihydro-robustaflavone (13)、2″,3″-二氢异柳杉双黄酮 (14)、4′-甲氧基-罗伯斯塔黄酮 (15)、蛇床子素 (16)、6-(5-acetyl-2-methoxyphenyl)-apigenin (17)、芹菜素 (18).其中16个化合物,化合物1~10、12~14、16~18为首次从薄叶卷柏中分离,化合物16为首次从卷柏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和化合物13与分离得到的其他化合物相比较能较好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的生长.
2024 Vol. 58 (5): 599-608 [
摘要
] (
14
)
HTML
(1 KB)
PDF
(917 KB) (
12
)
609
白花灯笼乙醇提取物对哮喘相关症状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乐艳玲,张梦菲,沈金花
哮喘是以气道高反应性(AHR)、气道重塑和气道炎症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 白花灯笼(Clerodendrum fortunatum L.)是息喘丸成分之一. 该文探究了白花灯笼乙醇提取物(EECF)对哮喘相关症状的缓解作用. 利用肌张力换能器以及肺功能仪来探究EECF对AHR的影响. 结果表明,EECF可以通过影响L-VDCCs、NSCCs、NCX等离子通道来降低胞内Ca2+水平,缓解由高钾或ACh诱导的气管平滑肌痉挛,降低AHR. 为进一步探究EECF对气道重塑和气道炎症的影响,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展开系列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EECF可以改善哮喘引起的肺部肿胀,降低哮喘小鼠呼吸系统阻力值(Rrs),逆转Th1/Th2失衡,缓解气道重塑和气道炎症. 该文初步阐明了EECF在哮喘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研究结果提示EECF有望作为新药被应用于治疗哮喘.
2024 Vol. 58 (5): 609-619 [
摘要
] (
14
)
HTML
(1 KB)
PDF
(8450 KB) (
19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我刊参加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 第三届全国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再次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关于我刊近期发现假冒网站的声明
我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湖北优秀期刊”等多项荣誉称号
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办公情况说明及COVID-19专题征稿启事
本刊荣获2019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称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正式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
下载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版权授权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学术诚信声明
地图管理规定
作者个人信息修改操作说明
友情链接
华中师范大学
OSID
知网首发
中国编辑学会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期刊协会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武汉市珞瑜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田家炳楼7楼华师学报编辑部 邮编:430079 电话(传真):027-67868127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