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困境:来自湖北的农户调查 |
王春超,李兆能 |
[1]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2]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湖北武汉430071 |
|
Dilemma on Circulation of Farm Lands in Rural Areas. Evidence from Survey of Peasant Households in Hubei Province |
[1]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2]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湖北武汉430071 |
|
摘要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于2006年对湖北9个县(市)的40个村和200户农户实地调查资料,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剖析土地流转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研究认为,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如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农村流转土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不大,近年来土地流出的农户相对较多;第二,土地流转受到国家农村政策的较大影响;第三,农村土地流转形式以转包和转让为主,存在少量的租赁和互换形式;第四,农村土地流转主要由农民自发组织,大部分是非正式协议;第五,土地流转遵循了“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大部分农民基本满意;第六,家庭经济利益是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主要驱动力。本文同时认为,形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缺位的制度安排使得土地流转处于低水平、零散化的状态;第二,农村中的利益主体在土地分配上存在分歧;第三,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流动性使得地权的稳定性得到增强,流转的意愿并不强烈;第四,农村土地流转的高交易费用,造成了流转量和流转范围难以扩大。
|
|
收稿日期: 2008-04-25
|
[1] |
郑炳林. 古典学视野下的西汉敦煌西域史探索与重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63(6): 1-6. |
[2] |
吕红亮. 考古科学视角下的山地社会:探索中国西南山地史前史的新方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63(6): 7-13. |
[3] |
邓大才. 政治催生大户:粮食安全责任与地方、农民的行动策略——以湖南省6县13村为研究对象[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63(6): 14-26. |
[4] |
谢廷秋. 中国现代边地乡土文学探路人寿生的创作[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63(6): 89-98. |
[5] |
刘 彬. “往”字介词结构及相关语法问题[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63(6): 108-115. |
[6] |
王敬尧 郑 鹏. 中国农地不完全产权的生成与存续[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63(6): 27-37. |
[7] |
高华云.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63(6): 38-50. |
[8] |
李 峰. 汉昭帝始元五年伪卫太子诣阙事件探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63(6): 116-125. |
[9] |
孔维京. 金代“岳镇海渎”封祀考论[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63(6): 126-132. |
[10] |
朱 剑 仲伟民. 延续与断裂:中国高校学报传统再议——基于中西学术期刊传统的比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63(6): 165-183. |
[11] |
刘元春 丁 洋. 社会资本对工资的影响分析——基于搜寻动力减弱的视角[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63(6): 51-61. |
[12] |
司罗红. 河南新密方言中时制标记“些”的语气功能[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63(6): 99-107. |
[13] |
张临希. 蒙古界分内外与清朝天下秩序的退而未消[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63(6): 133-143. |
[14] |
肖登辉 常亚东. 权力规制与权利保障:教育大数据伦理问题的法律治理[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63(6): 144-153. |
[15] |
段 钊 李冰洁. ESG信息披露中的话语策略[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63(6): 62-7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