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3年 0卷 5期
刊出日期:2003-05-25

论文
 
       论文
0 "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全集》出版感言
章开沅
在19世纪中期,魏源是中国最具前瞻性的启蒙思想家之一。他把“受言”比喻为“受光”,并且提倡“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的开放心态。本文侧重从更为深层的意义阐发当年魏源“师夷制夷”的话语,并且指陈当今世界迫切需要这种冷静而又清醒的大思想家。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249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商会史研究与新史学的范式转换
马敏
近20年来,中国商会史研究越来越为中外学者所瞩目,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史、经济史、社会史、现代化史诸研究领域的进展。本文在商会史研究与新史学建构的相关层面上,深入探讨了商会史研究在研究视角、历史解释、理论思维、范式突破诸方面对新史学建构的学术意义。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面向21世纪的新史学发展的基本方向乃是以新社会史为标志的“总体史”。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249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试论民国初年部院之争
严昌洪
1913年,北京临时政府司法部与大理院之间就关于《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所定民事上告期限和上告程序是否可由大理院变更、前清《禁革买卖人口条款》是否可由司法部认定无效两个法律问题展开了一场论争。通过这一事件可以看到:论辩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背《临时约法》,反映了辛亥革命、民主思想的深入人心;部分官员对新旧法律制度进行整合时,在践行“三权分立”、坚持“司法独立”方面进行了真诚的努力;论争暴露了政权更迭之初行政制度和法律制度因草创而不够完备,促使人们对有关法律、制度进行修改,使其臻于完善,因而具有积极意义。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233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再论国民党对商会的整顿改组
朱英
国民党在推行商民运动之初,即已确立以商民协会取代商会的策略,因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对商会进行整顿改组,并非完全是国民党为实现一党专制而制定的新策略,而是国民党成为执政党之后不断调整商民运动方略,实施由“破坏”转为“建设”这一新政策的结果。国民党从最初确立取消商会的策略,转而承认商会与商民协会并存,到最终决定取消商民协会,允许商会经过整顿改组得以继续保存,使商会免除了被解散取消的厄运,这对自商民运动开展后即一直争取合法生存权的商会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斗争目的。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162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论近代中国乡村"半工业化"的兴衰--以华北乡村手工织布业为例
彭南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1930年代早期,华北若干乡村中的手工织布业出现了以技术进步和市场导向为主要特征的半工业化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主、客观因素作用的结果,早期工业化的影响与相关区域内的民间组织和地方能人起了关键作用。但是,由于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的侵华战争等的迭加影响,半工业化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就步入了衰退。尽管如此,半工业化在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中仍起了积极作用,应该将半工业化阶段的乡村手工业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手工业区别开来。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222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汉代学术的历史地位
熊铁基
先秦典籍在汉代流传 ,经过了汉人不同程度的整理 ,甚至改造。传世的“群经诸子”,主要是汉人的文本。汉王朝一系列的重大举措 ,有利于儒学占主导地位 ,从而形成中国学术史上的“经学时代”。“经学时代”之形成 ,除了社会政治的“外因”,也有学术本身及发展的“内因”,那就是 :各学派的“同源异流”、“其务为治”,以及彼此间的“相生相灭”、“相反相成”,发展为各学派均“兼综”他家的自我调适。从而形成新的学术“整合”。汉代新的学术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实际源头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390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人"与"天"--前期儒家与自律精神的确立
周晓明
前期儒家可区分为“原儒”、“汉儒”两个阶段。以孔孟为代表的原儒将史前、史初时期的原始自律精神扩展至与人以及人的活动相关的各个领域,主张由“人”向宗教和宗法之“天”的皈依,于是在确定主体性的同时便消解了主体性;其大力提倡的“自律”最终也就不可避免地转向为“律人”或日“它律”。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家,更强调“以天为律”、“天主人从”;由此,不仅巩固了先秦儒家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的既有倾向,而且促成了儒学和神学的进一步结合。作为其直接的结果,是神学的儒学化和儒学的神学化。所有这些,从根本上进一步颠覆了中国文化深层意识结构中人的主体性地位,消解了原始宗教和原儒文化中原本就已经很脆弱的人本意识和主体精神,使中国文化它律性的自律传统进一步得到肯定乃至强化;而起源于原始宗教、滥觞于原儒文化中的自律精神,自此亦成为封建社会中长期具有支配性地位的主体精神和文化精神。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204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语法知识在语言问题思辨中的应用
邢福义
本文讨论汉语语法知识的实际应用问题。全文包括五个部分:1)统数和序数;2)定数和约数;3)量词和非量词;4)限选和非限选;5)问题小议。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20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一个人"的固化及其固化过程
储泽祥
本文讨论“一个人”固化说法的形成过程。“一个人”在明代以后开始固化。当复指短语“指人专名十一个人”作主语时,由于“重新分析”机制的促动,“一个人”从复指短语中分离出来,修饰后边的谓语,意义上也发生了变化,表示“独自”义。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234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修辞效果评价问题的思考
汪国胜,柯建刚
人们从事修辞研究或修辞教学,都需要就言语作品的修辞效果作出评价。本文认为:评价言语作品的修辞效果,既要看主体表达,更要看客体反应;同时应该避免绝对化,树立一种相对的观念。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17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现代·反思·延异--胡风与七月派现代性重读
黄曼君
胡风与七月派的现代性处于主流政治话语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夹缝中,其现代性价值一直未能得到恰如其分的揭示。胡风与七月派艺思想和创作一方面继承了五四以来的启蒙传统,一方面从人如何实现作为自由自觉活动的复杂精神个体的维度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当下中国现实,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反思性特征,与主流政治话语和现代主义之间产生一种既疏离又接近既出走又回归的延异关系。本在胡风如何接受马克思主义及胡风关于读主体的论述方面有新的看法。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207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书讯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167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
徐勇
本文认为.现代国家的建构是一个民族一国家和民主一国家的双重化建构过程。但在中国,这一双重化的建构是不同步的。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除了民族一国家的建构.推进国家一体化以外,还要实现国家的转型,建构现代民主一国家,通过政治发展推进民主化。本文为此将政治发展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引入当代中国政治的分析视野之内,并将其视为考察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逻辑起点。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227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对养老保障机制的宏观思考--试论公助·互助·自助体系的建构以及功能
沈洁
养老保障的目的就在于把被排斥到家庭之外的弱势老人群体,通过营造公共领域、互助领域、自助领域生活保护环境,使他们能够共享现代生活文明的成果,给予他们一个安心、安全的老后生活.本文试图从国家、社区、企业、家庭以及个人资源整合的视角,探讨营造国家--公助体系;社区*企业--互助体系;家庭*个人--自助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结构,提供一个宏观思考养老保障机制的思路.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182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我国基础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范先佐
本文从财政学的视角,以国家财政制度演变为背景,探讨了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总结了既有的经验,找出了存在的弊端,进而试图根据教育自身的属性和特征,寻求摆脱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财政困境的治本之策。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303 ) HTML (1 KB)  PDF  (0 KB)  ( 7 )
0 濒死经验及相关的心理治疗问题
郭永玉
本文主要研究了精神取向的心理治疗家特别是Kenneth Ring和Bruce Greyson等人有关濒死经验(near death experiench NDF)及相关的心理治疗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濒死经验的描述、对濒死经验的意义的揭示、与濒死经验有关的临床问题、濒死经验治疗的目标和治疗策略等。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184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原始思维与印度美学的不解之缘
邱紫华
印度美学是美学史上具有独特形态的美学体系。其中,原始思维方式对印度美学思想诸种特点的形成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原始思维的具体性、象征性、完整性、情感性、意会性、直觉性等特点入手,分析原始思维对印度美学思想和艺术形态的具体的影响,认为正是由于原始思维的影响,才形成了印度美学的主体性原则;才导致印度美学从关注有限走向追求无限;才使其艺术创造从可言说走向追求不可言说之美;从现实性走向超验性。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173 ) HTML (1 KB)  PDF  (0 KB)  ( 7 )
0 论黑格尔对东方艺术的误读
陈龙海
黑格尔在《美学》中论及象征型艺术时,以东方艺术作为观照对象,但他对东方艺术存在着明显的误读。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一、黑格尔观点的片面性;二、黑格尔对东方怪诞艺术的拒斥;三、黑格尔对东方艺术的泛神主义的曲解。本文同时还考察了他产生误读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16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理性审视下的晚清经济--评马敏、朱英等著《中国经济通史》(第九卷)
魏文享
在中国经济史上,晚清时期具有中西新旧杂糅的特点和承前启后的特殊意义。一方面,由于“西力东渐”的影响,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在延续的同时发生松动,无论是在生产关系还是在生产力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另一方面,晚清时期又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启动期,蕴含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22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为通儒写通史正视听之作--读王瑞明教授《马端临评传》
来可泓
近读王瑞明教授所著《马端临评传》,此书属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九章,30余万字。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评述马端临的家世渊源,生平业绩及其所处时代背景,政治理想、经济意向、史学思想、治史方法;二是评述马端临《文献
2003 Vol. 0 (5): 0-0 [摘要] ( 157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