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5年 54卷 4期
刊出日期:2015-04-25

论文
 
       论文
0 从“地方公务委让”到“地方合作治理”——中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治理的逻辑演变
崔 晶
本文试图从明清以后的历史脉络中,重新审视中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治理的逻辑。清代西湖自主管理体制体现了行政指导下的地方自主治理和官、吏、绅合作治理的地方治理传统;而当代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城市公共事务治理改革,也体现了地方治理传统在当代的延续与演变。中国地方公共事务治理的内在逻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行政集权与社会分权、“亦步亦趋”与“惠及乡里”。中国地方治理的历史传统与逻辑是中国走向未来地方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模式的起点,也是实现官民合作治理公共事务的基础。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26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从自治到动员:日据时期台湾农民运动的社会基础
陶逸骏 赵永茂
1920年代,日本殖民的台湾各地发生大规模农民运动,进而串联为全岛“台湾农民组合”,造成殖民统治危机。本文基于台湾农民运动组织的酝酿、兴衰与遗绪,追索台湾传统基层政治社会的脉络性质。由产权自治性与动员性质视角,搭配前现代体制构建过程的不同形态,可看出晚清台湾传统社会自治秩序逐渐成形,在受日本殖民前大致已脱离无序的械斗耗损。汉人社会与契约的正式及非正式制度将各拥利益的群众融入自治秩序体系,成为日据时期农民运动的基础,也在特定情境展现中国传统基层社会内生的治理性质。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25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新中国民政职能的历史变迁与路径依赖
杨 荣1 刘喜堂2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民政职能经历了从宽泛到稳定、从附属到主干、从零散到有机组合的变迁,其民生保障、社会管理等社会服务职能不断得到强化。民政职能变迁反映了国家权力的不断收缩和社会权力的有序扩张,不仅受到路径依赖、制度环境、体制精英等的深刻影响,而且也遵循了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民政职能将更加突出社会服务功能,并推动我国治理方式从统治型管理向服务型治理的转变。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45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下的社会保障制度优化路径
郭 林1,2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社会保障制度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工具,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政治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表征,为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应有机制。为了加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化路径为: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功能,推动经济治理现代化;优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社会保障公平性,助力政治治理现代化;加强社会保障优良文化建设,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19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战略转型中的一致性——康尼格拉公司战略转型及其启示
马 浩
战略转型通常意味着企业经营领域和运营方法的重大变革。然而,成功的战略转型背后往往蕴藏着某种前后自洽的一致性。正是这种一致性赋予企业独特的性格特点和清晰的外在形象。通过阐释美国食品巨头康尼格拉公司在过去40多年中的演进过程,本文试图勾勒它在几任CEO主政下战略转型过程中展现的惊人的一致性:利润至上、品牌崇拜、兼并剥离、顺应外部潮流、营造组织与战略的匹配、保持核心业务和主要收入来源稳定,以及慎重选择符合公司使命的领军人物。对于战略转型中一致性的了解和把握,有利于对转型过程的管理与掌控。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281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基于DEA方法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支出效率研究
金荣学 胡智煜
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以公共部门效率视角研究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支出效率。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支出效率总体水平较高,不同省份债务支出效率差异比较大,浙江等部分省份的效率值相对最高,湖南等省份效率值相对较低。从效率测算结果也可以看出,30个样本省份中有19个省份的政府性债务处于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阶段,表明我国大部分省份都可以通过缩小债务规模达到提高债务支出效率的目标。研究发现,GDP增长率、人口密度、城市化率和投资率等因素是造成债务支出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结合测算结果和原因分析,本文提出了提高债务支出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预算管理和规模控制,完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项目管理制度等内容。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31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基于适度公平的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分配体系研究——以中部某省5所地方本科高校为例
张海峰1,2
在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有限的工资总额使得绩效工资的合理分配变得尤为重要,其设计的合理性及结果的公正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的有效性。本文认为绩效工资项目构成不规范、分配依据欠科学透明、制度有效激励性不足、考核体系不完善等原因是引发教师分配不公平感的根源。通过引入绩效工资分配模型,将教师对总体绩效的贡献与个体基于绩效表现从总体绩效中获得的工资份额相比较,提出按比例和绝对金额两种方式来分配绩效工资。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教师个人历史贡献、学术水平与实际绩效,能较好地解决教师绩效工资分配的“适度内部公平”问题,并使分配总额得到控制。此外,构建适度公平的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分配体系还应做到:有效沟通、明确制度建立的目标和原则;健全调控机制,完善校院二级管理;做好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再设计,完善高校申诉机制;实施战略性绩效管理,实现双重激励。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23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资本论》的叙事结构与马克思正义思想
李佃来
《资本论》是一个有着特定叙事结构的理论文本,而其特定叙事结构在比较全面的意义上开显了马克思的正义思想。首先,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叙事并非只是阐述了一个一般的认识论步骤,更深刻的问题在于,马克思凭借这个方法,开辟出批判的哲学视野及超越英国经济学传统的政治哲学问题域,从而为阐发正义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看,通过对洛克以来一脉相承的理论传统中不断凸显的权利原则予以“抽象肯定”并“具体否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资本批判”维度上作出了正义判断,并由此厘定了“基于平等的正义”逻辑。更进一步说,由于马克思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叙事中来考察政治哲学问题的,所以归根结底,《资本论》中“基于平等的正义”指涉的乃是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层面的问题,这决定了无论是作为其前提的权利,还是作为其实质的平等,都是与自由主义正义理论判然有别的。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216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马克思哲学论恶
[美]威廉·麦克布莱德 著 周可 译
马克思的全部作品,特别是《资本论》强调资本主义制度作为剥削系统的罪恶方面,因而包含着强烈的道德判断。对于马克思而言,资本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其积累欲。马克思本人并不是宗教信徒,但他充分利用了路德和托马斯·莫尔这两位基督教思想家的作品,后者帮助马克思解释作为资本主义起点的“原始积累”过程,这一过程导致了诸多过度。要理解马克思成熟思想中对罪恶的认识到了何种程度,必须重视马克思对“剥削”概念的分析所处的中心地位。20世纪后半叶享有盛誉的两位法国哲学家米歇尔·亨利和雅克·德里达认为,马克思哲学可以看作是对世间大恶的批判,尽管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伦理学体系。与一般的伦理学假设不同,马克思哲学没有确保历史必然有一个“幸福的终点”。马克思关于恶的思考,其最伟大的贡献可能在于,他洞察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支配原则的极端堕落一面,即不管是19世纪还是今天,都把追求自我的物质利益看作是最高的善。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23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杜威实用主义政治哲学考察
张国清1 刘 腾2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提出了一种无所不包的社会民主观,把民主推行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甚至推进到宗教信仰领域,寻求科学探究和社会实践的一致性、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连贯性、民主政治和自由信仰的统一性,主张科学实验、民主政治、自由信仰和社会进步具有内在兼容性,用实验主义整体论改造传统形而上学的本体论,用民主政治观取代独断政治观,提升人们对现代民主生活的整体期望,寻求哲学、宗教、科学和人类普通生活的连续性,论证民主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方式,开启了实用主义的政治哲学转向。他的民主社会思想成为罗尔斯良序社会观念的先导。他的政治哲学对20世纪后半个世纪的新实用主义、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23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社会文化对文学修辞的影响
童庆炳
文学修辞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的产生与特定时期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有社会文化的根由。反过来,文学修辞一旦产生后,它必然渗透进社会文化,反过来对社会文化也会产生影响与作用。本文的重点是论述社会文化对声律、对偶和用典三种文学修辞的影响:汉字文化是汉语声律的基础,佛教文化输入是汉语声律规则被发现的条件,南齐时期所流行的华丽文风则是汉语平仄相配的文学修辞广被采用的文化气候;汉字的音、形、义特性是对偶修辞的基础,崇尚自然的哲学文化和思维方式是对偶修辞的思想根基,农耕文明是对偶修辞的文化根据;社会精神文化的不断生成导致了用典这种文学修辞,文化继承必然要引用前代若干具体的资料,以说明新的文化意义,每个时代的社会文化情况、士人崇尚的风气各不相同,这又区别出“用典”的多少、好坏等。文学理论迫切需要整体综合的研究。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23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我的第一个师父》的疏证考辨与文体归属——兼谈新版《鲁迅全集》注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旭东
通过对《我的第一个师父》这一鲁迅临终前念旧名文的疏证与考辨,发现这一文本的15个注释中的8个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注释;而且要使这一文本的注释显得完善,尚需增加9个新的注释。“05年版”的注释虽然比起“81年版”来,因时代原因出现的问题得到了纠正,但总的来看差别不大。因此,尽管《鲁迅全集》比现代中国任何其他作家全集的注释都要详尽,然而问题仍然很多,本文的疏证与考辨就是为将来出版的《鲁迅全集》的注释更加完善而做的前期工作。最后我们从这一文本的文体着眼,认为对鲁迅作品进行重新分类很有必要。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42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试探《穆天子传》传入日本的时间及途径
刘伏玲1,2 王齐洲1,2
伊与部马养在《从驾应诏》诗中提到“瑶池”和“白云篇”,而“瑶池”与“白云谣”典故出自《穆天子传》,明示他受到《穆天子传》影响。伊与部马养是有文献可证的《穆天子传》在日本的早期接受者,其接受时间在持统天皇702年逝世之前。731年葛井连广成奉试对策提到了“黄竹”和“白云”,“黄竹”典故也出自《穆天子传》,说明日本上层对《穆天子传》已很熟悉。日本学者在诗文中引用《穆天子传》,既与他们注意学习《昭明文选》和李善注有关,也与他们直接阅读《穆天子传》有关。《文选》李善注本可能不是直接从唐朝传入日本,而是通过新罗间接传入。《穆天子传》则更有可能是由日本遣隋使团、遣唐使团中的学问僧与留学生带回日本。基于此,笔者将《穆天子传》传至日本的时间上限定为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日本圣德太子初次派遣留学生到中国留学;下限则为日本持统天皇逝世之年,即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具体时间难以确考。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33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论燕卜荪与英美新批评派之间的理论关联与分歧
秦 丹
学术界将威廉·燕卜荪归为英美新批评派的惯常认识并不到位。燕卜荪恰恰是在与新批评派理论相区分的过程中,逐步完成自己在思想上的划界,进而建立了极富个人特色的理论体系。燕卜荪非常强调作者生平以及历史背景在理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而这两者恰恰是新批评家们所尽力避免的。燕卜荪以“形式”和“作者的意图”所展开的系列论述,是其与英美新批评派之间理论分歧的显证。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18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20世纪早期菲律宾马尼拉中华商会与西文簿记案
郑成林 贾俊英
20世纪上半叶是亚洲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也是海外华侨华人探寻自我生存模式的过程。1909年始,菲律宾华商因政府要求采用西文簿记,在马尼拉中华商会的领导下,掀起了一场历时长久、声势浩大的“西文簿记案”抗争运动,以维护和争取华侨华人权益。这场“簿记案”抗争运动历时27年,充满冲突与妥协,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菲律宾马尼拉、怡朗、宿务等地中华商会得以快速成长,逐渐成为菲华社会的领导团体和组织中心。在长期的交涉和抗争中,华商积累了丰富的海外生存经验,实现了自我调整,并逐步适应乃至融入居住地社会。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31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中庸”思维与杜亚泉的“新文化运动”
赵黎明
杜亚泉的“新文化”愿景,是中庸思维在文化问题上的具体运用。他运用物理学的力量“对抗”原理,解释中庸之道的合理性,认为所谓“新文化”就是通过古今、中外的“中和”之后的“第三种文化”。在他那里,文化调节有以A补B、以A济B、AB相因三种类型,分别适用于东与西、精神与物质、古与今三种关系;在这三组关系中,主客体不能颠倒,主体应该为“我”、为“今”,客体应该为“西”、为“古”。他还提出“协力主义”、“接续主义”和“多元主义”,作为处理文化问题的基本原则。杜亚泉的文化探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其思维也充满辩证和理性因素,但同时存在缺乏“时中”、 “权变”等不少问题,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32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近代中国大学西洋文学系的创立与人文理想考识——以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为中心(1922-1924)
傅宏星
上世纪20年代初,梅光迪、吴宓等留美学人在国立东南大学创建了第一个西洋文学系,以传授纯正西洋古典文学为职志,并倡导新人文主义理想,不仅深受学生欢迎,符合当时学术界对外国文学的知识需求,而且在客观上也终结了由京师大学堂开启的重语言而轻文学的近代中国大学的外语教育模式。不幸的是,由于主政者在人事方面缺乏必要的克制与沟通,在学科方面又刻意拔高一方而压制另一方,物极必反,从而激化了东大内部的派系斗争,使西洋文学系的创办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悲剧式”的变革。其中英语系以张谔为首的语言派势力虽然充当了反对者的角色,但对于建立科学规范的外语科系设置无疑又起到了一种相反相成的作用。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18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近代道教与地方社会互动——以杭州玉皇山福星观为中心
郭 峰1,2
全真丛林杭州玉皇山福星观在近代道教整体衰微的背景下逆势而上,名满江南。这与几代高道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其顺应时代要求,加强与地方社会互动。这主要表现在:借用政府、乡绅之力重建宫观;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增强影响;通过斋醮与进香活动扩大信众基础等。这在传统宗教失去上层社会支持而走向民间的趋势下为道教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开辟其生存和繁荣的新土壤。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232 ) HTML (1 KB)  PDF  (0 KB)  ( 1 )
0 城镇化进程中教学点问题与建设策略
任春荣
教学点作为公共服务体系延伸到偏远乡村的微型教学机构,长久以来因城乡二元发展观和规模效益价值观的影响而被忽视,教学点不计入校数、属性不清、投入不足。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今天,存在价值又因城镇化进程受到了困扰。本文通过对近20年数据的回溯分析,发现国家政策是导致教学点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城镇化既可能导致教学点消失,也可能促使完全小学萎缩成教学点。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小规模学校和复式教学对于保障不分居住地的教育公平和质量提高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认识到城镇化不是农村发展的对立面,教学点是边缘化人口权利保障、农村繁荣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应给予教学点以平等的学校地位,认可复式教学的价值,遵守弱势优先原则倾斜投入。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15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统一高考制度的问题及其成因评析
郑若玲 万 圆
与英、美、俄、日、韩五国的高校招考制度相比,我国大陆的统一高考制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考试制度、招录制度以及招、考、教关系三个方面:统考机会单一;录取标准单一,高校缺乏录取生源的自主权;招考合一,即招生录取与统考事务均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规划,以及考教合一,即统考内容支配着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一言以蔽之,我国高校招考最大的症结在于以单一的高考分数决定整体、复杂的录取考量。我国统一高考的特殊性成因在于其社会功能凌驾于教育功能之上。我国高校招考制度改革应该以恢复和强化教育功能为根本原则,提升招考的科学性,以科学推进公平,同时不放弃其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社会功能。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22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制造业强国崛起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日本的经验及启示
付卫东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关键在于制造业领域的长足进步。而日本制造业强国的崛起,与该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日本制造业强国崛起过程中,注重职业教育体系的市场适应性、层次多样性和开放性。这些典型的经验对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22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状态共情、情境安全程度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人际信任的调节作用
夏 勉1 王远伟2
采用情景实验法对23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考察了状态共情和情境安全程度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人际信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状态共情与情境安全程度对助人行为均有正向预测作用。(2)人际信任负向调节情境安全程度对助人意愿的影响,正向调节状态共情对助人时间的影响。即在低人际信任组,情境安全程度与助人行为的相关更高;在高人际信任组,状态共情与助人行为的相关更高。
2015 Vol. 54 (4): 0-0 [摘要] ( 27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