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4年 0卷 6期
刊出日期:2004-06-25

论文
 
       论文
0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二○○四年总目录
政治学、经济学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贺雪峰 (1 )· 5………………………………………………………………………………………………对农民合作“理性”的一种解释吴理财 (1 )· 8……………………………………………………………………………………农民为什么难以合作董磊明 (1 )· 9………………………………………………………………………………………………农民合作的类型与基础罗兴佐 (1 )· 1 1…………………………………………………………………………………………低潮、成因、特征与前景——论 2 1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聂运麟 (…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2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阶梯性社会与"三农"的提升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30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降低农民的风险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85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楚学暨地域文化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拓展
张正明 蔡靖泉
楚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从初辟草莱到蔚成气象,仅有六七十年。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207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主持人语:楚学暨地域文化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拓展
张正明 蔡靖泉
楚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从初辟草莱到蔚成气象 ,仅有六七十年。楚文化 ,在周代的诸多地域文化中 ,是后来居上的。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就辉煌 ,形成了以青铜冶铸工艺、丝织刺绣工艺、髹漆工艺、道家哲学、“庄骚”文学、美术和乐舞为六大要素的完备体系 ,博大精深 ,惊采绝艳。秦汉以来 ,自成体系的楚文化虽然转型而融入汉文化中不复存在 ,但楚文化的流风余韵从未消歇 ,对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2 0世纪 80年代以前的楚学研究 ,除了老庄和屈宋的研究仍沿袭传统外 ,主要是考古学家对考古学上的楚文化作基础性的考察。 2 0…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1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巴人起源地综考
张正明
目前学术界对巴人起源地问题歧见丛生。本文在清理已有见解的脉络后,试图在典籍与考古的二重证据之外,综合采风得来的语言学、民俗学、民族学的第三重证据,对巴人起源地作一综合考察。本文以古代巴人后裔——现代土家族为主要研究起点。其语言,属藏缅语族,形成于西部;其民俗——灵物、色尚、舞蹈、神话传说——亦与西部民族相似;考古与文献证据也说明古代巴人与西部联系更密切。因而,本文得出结论:早期巴人是西部民族,起源于汉水上游与嘉陵江上游,并于春秋中期以后推进至峡江地区,于春秋、战国之际到达清江流域。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97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先秦巴文化与巴楚文化的形成
段渝
巴是一个明古国,早在商代已见称于世。从商至西周,巴立国于汉水上游,春秋时一度东出汉东,与楚国缔结政治军事联盟,发生种种和战关系。同时,在川东鄂西称为巴的广袤地域上,活跃着若干族群,它们与汉上巴国有着不尽一致的关系。所谓巴化,在战国以前其实包含着巴国化和巴地化两大组成部分或层次,两不论在地域还是面貌上均有明显相异,战国时由于巴国南移长江流域,巴化才从地域和形态上充分整合起来。所谓巴楚化,主要是指在原为巴地后为楚地的地域范围内,巴化与楚化的共生与互融,表现为一种半巴半楚或亦巴亦楚的民族和地域化。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275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楚文化的西渐历程--兼论楚文化的"峡区类型"
黄尚明
本根据峡区的最新考古资料,对峡区楚化的分期、特征与分布进行探讨,认为春秋早期楚化才进入今宜昌西陵峡地区、秭归一带。春秋中期楚化遗存较少,在空间上没有什么进展。春秋晚期楚人势力急剧向西扩张,西至奉节、云阳一带。战国早期的遗存也比较少。战国中期是楚人西进的又一高潮,最西可达今忠县一带。战国晚期已逐渐退出了峡区。楚化西渐以后,与土化交流融和,形成了楚化的“峡区类型”。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299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农民与现代化(笔谈)——阶梯性社会与“三农”的提升
徐勇
“三农问题”在时下逐渐成为一门显学,这是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凸现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科知识都运用到这一领域,因应现实需求而展开研究。基于“三农”研究的深入,本刊在“农民合作研究”之同时,推出“农民与现代化”笔谈,目的是要将“三农问题”放到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考察,以便更好地求取研究的突进。参与本组笔谈的几位学都是名的“三农”研究专家,相信他们的智慧一定能给读诸多启迪。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44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有关当前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
林毅夫
我国的三农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了很大篇幅讨论三农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很高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47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农民与现代化(笔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降低农民的风险
王晓毅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强调提高农民收入能否解决“三农”问题,甚至能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收入?我个人以为结果很难预料,甚至可能是南辕北辙。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72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
党国英
中国农村仍在继续发展,但与80年代的辉煌相比,今天的情形已经不容乐观。纯农户的收入增长速度连续下降乃至出现负增长,不仅表明农村发展目标的实现遇到困难,更影响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增长。为扭转这种局面,近几年“政策变量”的作用似乎得到加强,但是,政策变量中的“改革内涵”缺乏力度,或说政策未包涵“政治”,而过多地集中于对发展的“指导”。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施实效果,必须调整政策,而调整政策的前提是认识的转变。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204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咸学的先声--兼论美学与丑学的合题
栾栋
美学处于嬗变之中,丑学也在演化之际,它们向何处去?前景又会如何?本认为,华夏的“咸”在精神孕含着美丑兼审的优长,《易经》的“咸卦”传导出咸学的先声。早在上古,“咸”论已是一种“显学”。虽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史遮蔽,但其“极言感通之理”的纲领性价值依旧被历代有识之士不时披阅。其和光同尘的禀赋肇自远古,泯合分裂的大德经磨历劫,与道俱化的风韵无远弗届,原始要终的本色恒久弥新。提倡“咸”学,旨在勾兑雅学俗学,契合学史学,扬弃美学丑学,陶冶中学西学,通化古学今学,融和周遭众学。成学以一学解多学,成学又不自矜其学且能通化已学,叩道体道之学问慎终追远,于此有德。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66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主体的颠覆: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我"
马元龙
作为认识之主体的自我的身份无疑是哲学领域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笛卡尔之前的本体论哲学中被视为不证自明的而放进了括号;认识论哲学将认识主体,也就是说将自我作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提出来,但是最终还是将同一性和自主性赋予了它;语言论哲学的革命使人们得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并对同一、自主的自我作了彻底的颠覆。但是,这种颠覆不是来自于形而上学,而是来自于拉康对弗罗伊德精神分析的创造性阐释。因为拉康的贡献,我们终于认识到,自我的同一和自主只是一种虚构和妄想,自我根本上是分裂的,因为自我其实就是一个他。自我的存在是为另一个人而建构的,建构的方式和结果使他像另一个人,而且其存在注定要被另一个人夺走。所以,自我的本质就是一种挫折。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307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分权、民主与地方政府公共责任建设
杨雪冬
本首先区分了民主授权和行政授权两种授权方式,然后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这两种授权方式的变化对地方政府公共责任建设的影响。章认为,地方政府公共责任机制之所以软弱,根本原因在于民主授权滞后于行政授权,政府官员只对上级负责,而不对民众负责,诱发了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要建立有效而完善的地方政府公共责任机制,必须加强民主授权,使之与行政授权形成相互增强的关系。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99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论地方声誉建设中的政府管制
罗静 曾菊新
在系统分析声誉理论的基础上,本提出地方声誉是一种地方性公共产品。以地方声誉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有效的发展战略,政府管制在地方声誉建设中起核心作用。政府管制存在管制俘虏、管制冲突等失灵现象,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地方声誉建设。管制理念、管制网络和管制工具的创新是克服管制失灵、促进地方声誉建设的有效途径。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88 ) HTML (1 KB)  PDF  (0 KB)  ( 7 )
0 加入WTO对当代中国政治变迁的负向影响及其对策
张玉芳 施雪华
WTO虽然是一个经济组织,但它的运作对成员国的政治变迁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正向作用看,它将有力促进中国政治发展。但从负向作用看,它可能降低中国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有可能扩大政治腐败,激化政治不稳定因素。因此,需要从完善市场经济、培育公民社会、建设法治国家、重构政治权力、提高政府能力等方面来促进中国政治发展,避免政治衰败。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7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WTO法在中国之适用
汤诤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法在中国的适用原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介绍了国际法在国内适用的一般理论和实践,分析了我国条约适用的模式特点,评述了国际上关于WTO法在国内适用的各种学说,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我国适用WTO法的建议。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98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范先佐
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着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农村中小学教育保障条件大大减弱;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仍不能得到较好解决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本解决县级政府的财力结构与其负担的义务教育责任不相称问题。本提出其解决方案为重构农村义务教育事权划分格局,即在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在由乡镇为主转为以县为主的基础上,构建起“国家办学,分类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287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合理分流
董泽芳
受传统的发展观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中仍存在着价值取向偏颇、结构比例失衡、机构定位不当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高等教育、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效益。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合理分流,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兼顾的发展观整合分流的价值目标;坚持整体协调、内外适应的发展观优化分流的比例结构;坚持多元竞争、持续有序的发展观指导分流机构的合理定位。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210 ) HTML (1 KB)  PDF  (0 KB)  ( 6 )
0 《生经》故事的持久魅力--佛经故事札记之一
刘守华
《生经》是西晋高僧竺法护汉译的一部佛教经典,讲说佛祖及其弟子的本事、本生故事。本就其中的鳖与猕猴、王子造机关木人和机智小偷等三个故事,和中国民间故事进行比较,探寻了中国民间学受印度佛教化的影响。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20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大音希声"的再诠释--兼说"空无"之美
萧兵
“大音希声”说,是用“希声”来赞颂“大音”,倡导有无相生,音声相和。它的美学潜义,一考用全身心去感受,去拥抱那整体的音乐形象,如痴如醉,忘我无他;二是兼指休止符的运用,可能达到无声似有声的妙境。这正是中国潜美学所追求的艺术极境和音乐欣赏里的颠峰状态。中外俗文学可以证明这一点。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11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论中国现代派诗歌意象艺术
王泽龙
章论析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及其特征。以戴望舒、何其芳为代表的现代派前期诗歌意象艺术,在意象意境化探索与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现代性化用中,体现出对中西诗歌意象艺术融合的自觉追求;以卞之琳、废名为代表的现代派后期诗人主要接受的是后期象征派艺术的影响,意象艺术转向了潜沉的智性表现方向,并呈现出意象的日常化特征。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78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新文学发生期的理论分歧与选择--试论陈独秀、胡适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
姜玉琴
1917年到1920年是中国新学理论发难、探讨以及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以《新青年》为阵营,围绕着学革新问题分成了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两大学改良派系。本试图通过还原、分析这两大改良派系的分歧、对立,来说明陈独秀、胡适的学主张分别代表了新学发生期的两种不同建设思路和模式;进而说明中国新学中的两大创作阵营——“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分别是陈独秀、胡适艺术思想的承担、实践。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329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0 跨越零和:思考当代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
李芝兰
省政府在中国政治体制内拥有多大的权力,该权力的性质又是什么?该问题贯穿了海外研究当代中国中央与省政府关系的献。为了理解这种权力关系,考察重心通常放在省级领导人的角色,以及政治体制的性质。本认为,现有献大体上都未能解释清楚以下两个看似相互矛盾的现象何以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共存:即一方面中央和省政府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很多时候中央与地方会互相适应及让步;另一方面,每当中央偶尔实施强制性管理,中央政府又展示出至高无上的权力。出现中央时强时弱这高度不确定的结论,是由于献中的分析往往未能恰切地解释权力这概念,其中核心问题是:中央与省政府之间存在的不对称关系是否零和博弈。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242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0 本土心性心理学对人格心理的独特探索
葛鲁嘉
中国化传统中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探索,这就是心性学说或心性心理学,其提供的是对心性的理论阐释、探索方式和干预技术。这包括对心性性质的理解和解说;对心性特征的理解和解说;对心性觉解的理解和解说;对心性体验的理解和解说;对心性意向的理解和解说;对心性践行的理解和解说;对心性失常的理解和解说。“新心性心理学”就是立足于本土资源的创新,其探索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涉及心理学的学科本身、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环境背景。一是心理化,是对西方的和中国的心理学传统的新认识和新解析。二是心理生活,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种新理解和新视野。三是心理环境,是对心理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新思考和新阐释。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77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人格分析的单元--特质、动机及其整合
杨子云 郭永玉
理解人的个体差异和个体性一直是人格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寻求恰当的分析单元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也构成了人格心理学发展史的主要线索。在这一历程中,特质取向与动机取向的探索分别回答了人格“所有”和“所为”两个方面的问题,成为互相补充的两个方面。当代的研究融入了新的元素,力图对人格研究的这两种取向加以整合,以形成全局性的研究框架。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315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文献通考·经籍考》广纳群说的文化取向
杨寄林,董文武
《文献通考·经籍考》通过广纳群说而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完整地创立起辑录体解题。它把诸家书目所评尤其是名流议论纳入既定的对四部群书“纪著作本末 ,考流传真伪 ,订文理纯驳”的内容层面与轨道上 ,锐意对儒家经典辨惑证真 ,对史林要籍指瑜摘瑕 ,对诸子名著括要发覆 ,对文坛杰作抉奥阐幽 ,藉此径为读者、学人提供了丰实的导读之资和学术依凭 ,实现了传统文献提要学的重大突破 ,显示出异常鲜明的文化取向。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203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略论古代小说序跋中的出版史料
范军
古代小说序跋,是由小说作或与作、作品有密切关系的人所撰写的,也还有的是后代的人研究或梓行作品时所撰的,保存了一些珍贵的小说史料。若从小说编撰史和小说出版史的角度来看,这些序跋字又是最鲜活、最可信,也是最重要的编辑出版史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编辑出版史是很有价值的。本从古代小说的笔记、话本、章回、总集四类中,选录若干简短的序跋,节录篇幅较长序跋中的相关字,以期窥斑而见豹,了解古代小说序跋中所蕴藏的丰厚出版史资料及其价值。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96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多维视野下的神秘主义研究--《神秘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评介
胡俊修
王教授于2003年推出自己的博士论《神秘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展示出了多维的研究视野和极大的学术勇气,正如章开沅先生在序中所言,“敢于锲而不舍的长期钻研在这个比较冷僻且不易被他人理解的古怪课题”,是令人感佩的。更为重要的是,该书对于中国神秘主义的嬗变及其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之关联的梳理,为学界奠定了进一步讨论的学理基础与史料线索,引领神秘主义研究向纵深发展。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234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0 本刊二00四年总目录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99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0 楚学暨地域文化研究专栏
2004 Vol. 0 (6): 0-0 [摘要] ( 102 ) HTML (1 KB)  PDF  (0 KB)  ( 2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