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6年 0卷 5期
刊出日期:2006-05-25
论文
论文
0
主持人语:农村综合改革:改革重心的转移
徐勇,项继权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10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农村综合改革:改革重心的转移
徐勇 项继权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一直存在两条组织系统:一是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构成的行政管理体系;另一是县市及上级政府部门在农村设立的各种事业单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七站八所”。前主要以区域管理为主,通常称之为“块块”,后则以垂直管理为主,通常称之为“条条”;如果说前主要是以社会公共管理为主的话,后则是以社会公共服务为主。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9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构建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湖北省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调查与研究
项继权,罗峰,许远旺
本文通过对湖北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调查和分析,探讨我国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内在逻辑及发展方向。认为传统的农村乡镇事业单位体制是对乡村社会事务实行部门化、计划化和集权化管理的产物,不适应日益增长的农民群众的公共需求及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造,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以农民需求导向,政府主导、多元供给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19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农民的公共需求与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对湖北咸安农民公共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袁方成,李广,周伟民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高效、优质和公平的公共服务,以满足农民群众的公共需求。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立足点和方向是构建需求导向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此,作者通过对农民公共需求的典型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农民公共需求的结构、特征、偏好及公共需求的满足方式和满意程度,为乡镇事业单位的后续改革提供参考。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10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地方政府变革的动力机制分析——对河南省三次乡镇机构改革的观察
张新光
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的动力源来自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实行村民自治的巨大进步,尤其是近年来全面开展农村税费改革的强有力推动。但在具体操作上,它不仅涉及乡镇工作人员的去留问题,而且还涉及地方政府之间合理分摊改革成本的问题。因此,乡镇机构改革统筹考虑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着力解决改革中所引发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从而形成有效整合、协调一致的合作型博弈机制。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14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以城带乡: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城市化走向——以武汉市双柳"乡改街"为例
李海金
城市与乡村是分别建构不同的治理体制,还是建构合一的治理体制,主要取决于两个社会单元的社会特性及其关系模式。从城乡二元治理体制向城乡一体治理体制转变是今后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趋向。但是,对特大城市近郊农业型乡镇而言,最关键的是从单向行政管理型行政体系向公共服务型行政体系的转型。新公共管理理论“市场化导向”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责任的回归”都存在着理论解说和实践运行上的缺陷,市场导向抑或政府责任的单向强化都无助于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从理论建构的角度来讲,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回归政府责任的同时也不可能完全抛弃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市场因子。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24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试论后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构危机
张康之
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由于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状态,社会治理结构出现了危机,这些危机主要表现为公共领域的合法性危机以及政府官僚制合理性的丧失,正是这些危机把整个社会置于“风险社会”的状态。面对后工业化进程中的各种各样的危机,需要进行社会治理结构的重建。作为重建,它不是对工业社会结构的一种基于认识的调整和改造,而是一种基于反思的创造性建构。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20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和谐社会的人本视角与公民政治的建设
刘俊祥
根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在本质上表现为以人为本的主体和谐,其理想境界是人的交互主体性和谐。因此,我国建构和谐社会,需要从政治上建构和谐的公民社会,促进公民政治主体性的提高,推行公民政治。由于公民政治的本质内容就是公民利益博弈、分配和满足的规则体系,所以,建构和谐的公民政治社会,又需要健全公民进行利益博弈的政治市场机制,发展公民社会自治,以实现社会利益的主体共享,达到以人为本的主体和谐。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12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大国经验与中国的崛起应对战略
胡宗山
当代中国正处于崛起的客观进程之中,如何借鉴和吸取历史上大国崛起后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正确的崛起应对战略是21世纪中国对外行为必须正视的重要议题。中国必须坚持和平融入国际体系,通过内外兼修,锻造软实力,提供新型的国力增长方式、力量使用方式和国际公共治理理念等手段,并实施正确的应对霸权国战略来建树中国作为新型崛起大国的国际形象,以求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利益和全人类利益。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13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中国财政扶贫:基于区域均衡视角的评析
张启春,黄葵
中国1986年开始实施的开发式扶贫战略,符合当时我国大面积集中连片贫困的国情,其减贫总体成就突出,区域均衡影响值得肯定。而反思中国扶贫开发进程,虽然存在诸多问题,进入新的阶段面临新调整,但不能认为扶贫战略存在的所有问题均来自于其区域指向,更不能苛求针对大规模农村区域性贫困而提出的农村扶贫工程能解决所有层次的贫困问题,尤其是伴随着城市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所出现的城市新型贫困问题,改善其针对性和加强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措施的配套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18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论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对现代经济学理性假设的反思
柴盈,何自力
经济行为人的理性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体系构建的逻辑基础。主流经济学以完全理性作为其前提假设,并得出行为人可以在诸多决策方案中进行最优选择的结论;但是,完全理性假设不仅在真实性方面存在缺陷,而且在逻辑推理上和实践检验中都遭到质疑。实际上,行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在此前提下,新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支构建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并创建了行为人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真实选择模式。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33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主持人语:探寻商会"原生态"与"走出商会"研究商会
朱英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10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探寻商会“原生态”与“走出商会”研究商会
朱英
在近20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商会史研究是其中十分令人瞩目的一个新领域,并且达到了海内外近代史学界公认的较高学术水平。然而也要看到,在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兴盛期之后,商会史研究近年来似乎又呈现出一种相对而言较为沉寂的阶段。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它实际上反映了学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17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最近商会史研究之刍见
冯筱才
最近几年,商会史研究仍受到关注,但也有式微之迹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其他新兴的研究领域正在崛起;另一方面也与其面临的一些困惑有关,如自我定位、理论方法、史料运用等。商会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解商会,更是以此透视丰富的近代历史,并且为其他学科理论探讨提供经验基础。研究者要超过既有的成果,提出新的观点,除了调整思路,更需要避免掉入资料叙述者的话语陷阱,努力从史料中去寻找本土性的问题。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9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民初苏州商会的发展演变
朱英
苏州商会作为商办的民间社团,在民国初期的一系列发展,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民间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演变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其具体表现,不仅仅是苏州商会能够在辛亥革命后政体变更的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地采取新的应对举措和发展措施,从而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且还不断完善自身的选举制度,使商会的选举与以往相比较更具有广泛性和民主性。此外,苏州商会还积极成立商事公断处等新的机构,在受理商事纠纷方面发挥了更为突出的作用,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五四运动”等反帝爱国运动中苏州商会的态度更加积极,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更加显著。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26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抗战后中华民国商会联合会简论
郑成林
抗战以后,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地商会联合成立了中华民国商会联合会。成立后,联合会积极举办国货展览会、拓展海外市场,尝试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希望通过合法的途径参与国家政治,希望最大限度地参与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尽管政府认识到商会在推行相关政策方面的巨大作用,但却无意赋予它在政治、经济参与方面更大的制度空间。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22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无锡商会与1929年国民救国会被捣毁风潮
付海晏
1929年7月初,无锡县国民救国会因查扣日货事件与地方商人发生所谓救国会被捣毁风潮。救国会呈控地方商民大肆捣毁救国会,抢走被扣押之日货。据此,无锡县政府先后拘押两名地方商人。为营救俩人以及反对救国会查货,在请愿无果的情形下,无锡地方十三业宣布总罢市。最终,在无锡商会的调处下,无锡县政府答应了大部分请愿要求,罢市风潮得以平息。本文据有关资料,通过无锡国民救国会被捣毁风潮的梳理,揭示了反日运动中地方商民与国民救国会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通过对商会调处的分析,亦展现了在复杂背景下商会功能的实践。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19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论文学的进化与退化——20世纪的一种文学史观的检讨
王齐洲
以胡适的“文学的历史进化论”为代表的文学进化史观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学史观念之一。而无论是主张白话是文言的进化、“中国文学史也就是一个文学上的语言变迁史”,还是主张文学的发展体现了心灵的进化、“文学的进步与人性的发展是同步的”,都不能准确而恰当地描述中国文学的历史。实际上,生物进化论被引入社会科学,用以概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科学的,用它作为基础理论来清理中国文学的发展线索和运动规律同样也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寻找发现中国文学发展规律的另外的途径和方法。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20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词亡于明"的历史考察与反思
余意
本文从明、清人对属相同对象的明词的不同反应得出“词亡于明”之亡与评判者的观念相关,进而深入到历史语境当中厘定出使明词亡掉的三观念: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浙西词派的“醇雅”、常州词派之“寄托”。并对当今的明词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想法。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18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刘守华
我国于2003年启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抢救与保护工程,2004年中国政府签字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近年正以强劲势头实施这一宏伟文化工程。本文就这一工程中的文化生态建设,按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项目的生存状况,分别阐述了相关文化生态的保护、修复和重建问题,提示人们应将文化生态建设置于保护工程的重要位置,着力实现“活水养活鱼”的科学目标。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30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女娲补天神话的文学移位
宁稼雨
本文以西方原型批评和主题学的方法为视角,挖掘和梳理中国古代女娲补天神话中的各个意象如何为后代的各种文学体裁所吸纳,不仅成为众多诗文作品中补天意象的符号表现,而且也成为若干叙事文学作品的构思布局框架,并锤炼再造成为五彩缤纷文学画廊中的诸多风景,逐渐孕育和铸造成为中华民族战天斗地、英勇不屈的伟大精神。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10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论人类文明发展中狂欢精神与理性的辩证关系
苏晖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交织着生命中的狂欢精神与理性之间的矛盾,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总体而言是非理性与理性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人类的狂欢精神是对理性束缚的暂时挣脱,同时也只有在理性的约束之下才能更为强烈地爆发出来;狂欢精神的颠覆作用与凝聚作用既可以促使理性反观自身,不断发展,但同时狂欢的负面作用也需要受到理性的进一步整饬。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12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分析哲学的解释学特质——维特根斯坦与伽达默尔之比较
刘程
在与伽达尔默尔的比较中,本文从理解与解释、语言游戏与语言、走向实践智慧三个方面论述了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中的解释学特质,细致分析了其中的同与异,并指出了其所以如此的原因。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9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政府、市场与学校:中国教育法律关系的变革
周光礼,刘献君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与社会结构的重构,我国教育主体发生了分化。转型期基本的教育主体有:国家、社会、家庭与受教育者。教育主体的分化意味着教育关系的变革。我国的教育关系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以计划、行政命令为基础的教育关系,这一关系具有政治化、行政化的色彩;市场经济初步建立之后,教育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一种利益分化、市场化的教育法律关系。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16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谈谈我国现行教育规制中的几个问题
黄明东,冯惠敏,郭梅
教育规制是一个艰苦的教育法制过程,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更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教育法制建设上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本文分析了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基本现状,从办学主体、学校地位、办学自主权、教育资源配置、受教育权等方面分析了规制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16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本刊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
关注学术前沿,引导学科发展,展示优秀成果,铸造学报品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社会科学版)》在2006年教育部第二届名刊建设评审中,与其他7家学报一道被批准进入教育部名刊工程,进行为期3~5年的建设。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25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敬告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社会科学版)》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人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面向海内外开门办刊,不仅刊登本校作的优秀稿件,而且热忱欢迎海内外学赐稿。本刊用稿以质量为标准,不分内稿和外稿。稿一经发表,即付稿酬,不收版面费。
2006 Vol. 0 (5): 0-0 [
摘要
] (
15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