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5年 0卷 4期
刊出日期:2005-04-25
论文
论文
0
中西互动与"五四"全球化视野的形成--"五四"文学与西方文学关系研究
孙周年 肖向东
“五四”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当今天的人们谈论“全球化”时,如果不提或忘记了“五四”,似乎很难说明“全球化”在中国的足迹。本文从20世纪初中、西文化的互撞以及“五四”知识分子以“拿来”精神到西方文化之库中去挑选、择取,对“五四”中、西文化对立冲突、互动互补、异质同构、多元整合的现象进行了新的阐释,对“五四”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关系从“全球化”的角度作出了新的解释,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中国顺应世界潮流,自“五四”便开始启程,一步步向“全球化”迈进的历史踪迹。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27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戎装铁血自由花--论20世纪初中国的"英雌"话语构建
李奇志
“英雌”话语是中国近代女权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话语既有社会历史背景及现实国家命运作依托,又是国家民族宏大叙事的子话题,同时还获得了女性主体的认可实践和一定的性别意义的补充与丰富,而在虚拟的文学世界中,“英雌”话语也呈现出多种想象模式。考察这一话语型态的形成过程、实践态势和文学想象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女权运动与西方的女权运动处于不同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结果中,进而对20世纪初中国的女权运动作出切合历史语境的把握。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3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模块心理学"的挑战:反"文化心理观"
熊哲宏
流行的“文化心理观”认为,人的心理(Mind)本质上是社会文化塑造的产物。本文试图依据“模块心理观”——它假设人的心理实质上是许多功能上独立的单元(即模块)相互作用的产物——对这一心理学主导观念提出挑战。论文表明,文化的变异性、种族的差异性其实是最不重要的;正是心理的模块性(如语言模块、生物模块、心理理解模块等)使得表面上看起来的文化差异下面存在着普遍性人性。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8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心理冲突与应激水平、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章明明 张积家
采用自编的心理冲突调查问卷、Cawte量表和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WBIS),调查531名大学生的心理冲突状况、应激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结果为:(1)过多的心理冲突可引起生理与心理应激水平的升高;(2)心理冲突频率与应激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0.533,P<0.01);(3)心理冲突频率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r=-0.158,P<0.01)。因此,过多的心理冲突已构成应激源,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心理冲突问题应予以关注。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8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
任俊 叶浩生
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秉承了它的一贯做法,主张人格心理学研究不仅要研究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更要致力于研究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研究人类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也即研究积极人格。该文对四种积极人格特质做了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培养积极人格的最有效途径。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22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两种活动在两类素质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关系
陈佑清
学生的素质发展是在自身的能动活动中实现的。而活动具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即“知识活动”与“实际活动”。与这两种活动相对应,人的素质也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即“知识活动素质”和“实际活动素质”。在这两类素质的发展中,知识活动与实际活动所发挥的作用及两者间的关系是不同的。对于知识活动素质的发展来讲,知识学习起着主要的作用,而实际活动或直接经验起辅助作用;而在实际活动素质的发展中,知识学习或间接经验的获得只是一个基础和起点,实际活动或直接经验起着关键的作用。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5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中国特殊教育学学科论初探
雷江华
特殊教育学学科论主要探讨特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特殊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特殊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特殊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特殊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历程。特殊教育学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揭示特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应用性学科。它的学科体系包括教材体系和著作体系。它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方法论、一般学科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其学科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目前仍处于发展中的“初级阶段”。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2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为公民社会培养人--公民社会与教育探析
季爱民
公民社会的产生及发展有其历史延续性。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应关照其现代性及本土性特征。尤其在中国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应对其作出合理回应,从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方面作出恰当选择,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培养合格公民。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8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楚学暨地域文化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蔡靖泉教授
蔡靖泉,1954年生,湖南东安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分配至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先在该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87年转入楚文化研究所,曾任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1997年晋升研究员。2001年调入华中师范大学。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另任湖北省屈原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5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敬告作者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2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徐勇 项继权
多少年来,我国亿万农民在狭小的土地上讨生活。土地,寄托着农民的希望,是他们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也是最后的生活保障。然而,土地给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和满足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痛苦。这不仅是自然的变幻无常、市场的诡秘难测,更有社会的风险。尤其是迄今为止,对于自己安身立命的土地,农民似乎一直没有控制能力。有多少农民能说得清自己劳作的土地究竟是归谁所有?又有多少农民能有把握地说自己今天耕种的土地明天不会属于别人?对于农村土地的权属人们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公有制、私有制、永赁制、国有制等等,不一而足。…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4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主持人语: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徐勇 项继权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4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切实保障农民长期和稳定的土地经营权
宋亚平[1,2]
中国问题的根本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农民的土地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认为农民土地承包权具有物权性质,也是农民最基本的财产权;必须切实保障农民长期和稳定的土地经营权,保持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稳定;当前应进一步落实农村土地的确权、确地工作,明确农民土地权属关系,这是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最基础的工程,也是农村安居乐业的一个基本工程。作者以湖北省的土地二轮延包工作为个案,对如何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以及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3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党国英
农村土地制度不仅直接影响到中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和行业效率,也关系到中国农村的政治稳定。由于《农村土地承包法》使所有权在国家、集体和农户之间发生分割,同时,政治权力结构又使乡村干部成为土地所有权的人格化主体,这样,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就不完整,进而导致农民利益的大量流失。因此,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除了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之外,尝试建立“国家失地农民账户”和“国家失地农民保障基金”或许是比较好的配套制度选择。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22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论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真正成为农民的财产权
艾建国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广大农民最重要的一种土地权利。2003年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为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保护农民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然而,由于我国土地制度存在缺陷,与土地相关的各法律法规之间缺乏衔接,且该法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目前并没有成为农民真正的财产权利,因此还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土地制度,强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5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主持人语:村民自治的深化--程序化的民主选举
徐勇 项继权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2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村民自治的深化——程序化的民主选举
徐勇 项继权
与传统国家的乡村自治不同,当今的村民自治是在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村民自治。民主-国家是现代国家的两个重要特征之一。党的十六大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定义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村民自治便是公民参与政治,行使民主-国家赋予的权利,自我管理当地事务的重要形式。而在村民自治运行过程中,村委会选举无疑具有核心意义。它是农村社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和基础。中国村民自治的实质性启动并引起广泛关注,正是以…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5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选举制度的类别及特点
牛铭实
中国正在朝民主的道路摸索前进,全国各级人大和村委会的选举,给人民提供了行使民主权利的训练。在不久的将来,选举的面和层级有可能扩大和升高,为了因应未来即将逐步开放的选举,有必要斟酌各种选举方法。不同的选举方法常会产生不同的选举结果,而且不同性质的选举,也往往需要不同的选举办法来配套。在本文我简单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选举制度的操作方法和特性,其中有些曾经在中国采用过。另外,中国各地在推动村委会选举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些独特的选举制度,本文也将做一系统的介绍。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31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关于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条件问题的思考
唐鸣 王林
我国对候选人规定高于一般选举人的资格条件,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宪法所规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分离、相统一原则的适用范围为县乡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对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规定高于村委会选举一般选民的资格条件并不违宪。在法规中对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规定高于村委会选举一般选民的资格条件,不仅不与民主和村民自治的原则相矛盾,而且是使农村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县乡人大与村委会不同,对县乡人大代表候选人和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要求也应不同。现行省级法规大多只是从积极的肯定的方面规定了村委会成员的资格条件,指标不具体,缺乏硬约束,无法或不太好进行资格审查,应着重从消极的否定的方面规定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限制性资格条件。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20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村民选举中的竞选策略--浙江经验之研究
郎友兴
全国农村经过了多届的村民选举。现在村级选举的问题不是法律程序的执行问题了,选举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不少与竞争有关联,而政治竞争越来越成为村级政治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2002年浙江省临海市T村两委换届选举个案和对浙江省有关村庄选举的调查为基础,描述该村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各路精英与人马的竞选过程,总结与分析村级精英竞争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与策略。指出在选举的博弈过程中精英描绘了村级政治的画卷,而且塑造与深化了村级民主选举的机制,从而改变和重组了村级政治力量的结构。研究村级选举竞争策略无疑是乡村民主研究深入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3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主持人语:楚都的探索与巴文化的考察
张正明 蔡靖泉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9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楚都的探索与巴文化的考察
张正明 蔡靖泉
都城,是一国政治和化的中心。研究一国一地的历史化,也尤为重视对其都城的研究。楚国的都城,数量不止一处,地望也不限一处。其迁建,体现了楚国强弱的发展历史;其兴废,标志着楚化盛衰的发展阶段。然而,由于献语焉未详,楚都的数量和地望乃如神龙玄豹,至今或明或暗地隐现于云雾之中。自上个世纪80年代形成楚化研究热潮以来,楚都的研究便一直是楚化研究的难点。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0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楚国国都地望三题
孙华
楚国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其都城经历了早期的丹阳、中期的郢、后期的陈和寿春三个阶段,除了河南淮阳的陈城外,其余三都的地望和范围都还存在问题。最早的楚都丹阳目前还无考古遗存可寻,从《山海经》等文献记载的丹阳来看,其地望当在陕西商县的丹江北岸。楚都郢所在有湖北江陵纪南城和宜城楚皇城两说,从《左传》记录的楚巴战争所涉及的地名分析,当以纪南城说为是。最后的楚都寿春,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就在今安徽寿县城关,但其范围仅比今寿县旧城略大,过去的认识有误。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68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巴人的流徙与文明的传播
蔡靖泉
巴人起源于汉江上游,流徙往三峡地区和成都平原,乃将文明传播到广大的西南地区,以致西南三地在商代西周时形成了基本面貌一致而根本属性相同的“巴蜀文化”。至春秋战国时代,分居三峡地区和成都平原的巴人因“居峡而峡”、“居蜀而蜀”的长期发展,乃分别创造出看似“类型有异、族别非一”的巴国文化和蜀国文化。巴人的流徙和分居以及相伴的文明传播和文化发展,不仅使得当时广大又荒僻的西南地区受到文明之光的普照,而且为中国在秦汉时期实现天下统一、建成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而文明富强的封建大帝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7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论西陵峡古代日用炊器
杨权喜
日用炊器,是反映考古学文化性质和研究先秦社会经济最重要的器物。新石器时代的西陵峡居民创造了发达的釜鼎文化。夏商时期,西陵峡东、西两系原始民族相互融合,形成特征鲜明的早期巴文化,即罐、釜文化。西周中期以后,西陵峡地区楚民族文化是以鬲、鼎为主体的文化。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3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杜甫诗在写实中的象喻性
叶嘉莹
本文用具体的诗例对杜甫诗歌在写实中的象喻性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这里的“象喻”指的是诗歌中的情意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诗人的内心与外物之间的关系。作者将对外物的认识分为感知、感动和感发三个层次,与此相对应的诗歌内容也可以分为感觉、感情和志意三个层次。杜甫诗歌的象喻性主要体现为他在物象之中表达了一种理念,即诗歌内容的第三个层次——志意,而这种表达是杜甫的人格与志意的自然流露。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7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论中国文学发展的阶段性
王齐洲
中国文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以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以朝代更替作为文学发展阶段划分标准的传统方法是不科学的,它忽视了文学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如果以文学的表达方式及其所呈现的基本形态来划分,中国文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口头文学阶段和书面文学阶段。而口头文学阶段因缺少实证材料无法进行历史性清理,因此只能把重点集中在书面文学阶段。现行文学史均采用这样的叙事策略。如果以书面文学主流文体的生产和消费以及实现这种生产和消费的物质媒介为依据,中国文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贵族文学时代、精英文学时代、市民文学时代、大众文学时代。这些时代虽互有交叉,但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代表性文体,有特有的传播工具和传播手段,有不同的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因而呈现出不同的文学面貌。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5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写实文学"阐释的历史性与当代性
王晖
“写实文学”的涵义本身在文学史或文学理论阐释的历史与当下时空中有其复杂性。写实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写实派等名称都或多或少与“写实文学”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历史上对“写实文学”的阐释主要局限于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的视阈之内,而在当代语境中,“写实文学”的阐释路径与空间,已非“写实文学”历史性阐释的单一和单向所能容纳,它更强烈地体现为一种融合了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新质文学生态,而且它还是一个包容性强、有层次感的符码。
2005 Vol. 0 (4): 0-0 [
摘要
] (
15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编辑部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