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6年 0卷 4期
刊出日期:2006-04-25

论文
 
       论文
0 从《鹿洲公案》看清初知县对乡村社会的控制
王日根,王亚民
有关古代县官,学界过去多从政治制度史的角度加以探讨。此文则试图从乡村社会史的角度出发,通过解读蓝鼎元的《鹿洲公案》,以雍正年间蓝鼎元任知县时审判过的案件为例,分析处在政治国家与民间社会交汇点上的知县,在鲜活的海疆乡村社会里所开展的社会控制实践、实际效果、局限性及其原因所在。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24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近代传统戏剧演进过程的经济学解读——以汉剧、楚剧等为例
姚伟钧,傅才武,李爱国
近代传统戏剧的演进过程折射的不仅仅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近代文化产业的兴衰,更多的是一般商业经济的普遍规律。近代传统戏剧的商业化蜕变主要体现在经济目标、组织变革、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等几个方面。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产业自身的发展和繁荣。市场化,“去政府化”或者民间化也许在某种意义上更能够增强戏剧艺术的生命力和创新性。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16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梁启超对近代中国教育的主要贡献
董方奎
长期以来,由于学术界批判改良主义渐进论的影响,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中对梁启超教育思想的评价与他对中国近代教育开创性的杰出贡献是极不相称的。本文从下述几个方面阐明梁启超对近代中国教育的主要贡献:成功地推动废除八股;倡导成立各类学校;首先提供近代学制的蓝本;首倡教育当定宗旨;系统设计了近代学校管理制度;编译近代教材;首创近代学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思想及成就,家庭教育等。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66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陶行知求真务实的治学理念探析
申国昌,周洪宇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了实现“学为真人”、“为民造福”的夙愿,终生热爱学习,崇尚真理,漂洋过海求学问,东奔西走探真知。在自己广泛涉猎知识、求取学问的同时,善于总结与思考学习的理论与方法,站在中西文化交汇的高度,围绕学习目的、学习主体、学习条件、学习方法和学习精神等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对学习的相关理论作了详实的论述。这些论述字里行间渗透着以民为本、注重实践的主题,充分展示了作为伟大教育家的博大胸襟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爱国情怀,同时也体现了作为教育活动家的实践精神和作为学贯中西学问家的宽阔视野。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32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试论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以湖北省长阳县为个案
刘欣,姚琳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非均衡发展状况十分严重,而发展和改革农村教育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扎根农村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在农村贫困地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为紧迫和重要。本文以湖北省长阳县教师队伍为调研样本,考察了其教师队伍现状,分析了问题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15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2005年中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率统计报告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9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2003—2005年中国高校文科学报摘转率统计报告
田向阳 胡渊 张凡 柯有香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12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主持人语:妻子=领导!?
徐勇,项继权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9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妻子=领导!?
徐勇 项继权
不知从何时何地开始,许多男性习惯于将自己妻子称之为“领导”,将妻子的话称之为“领导指示”。这一话语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当下女性地位与角色的重大变迁。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164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以力治理、性别偏好与女性参与——基于妇女参与乡村治理的地位分析
刘筱红
从普遍的情况看,中国农村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地位不高。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从政策和文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本文从农村治理形式的角度探讨影响农村妇女在乡村治理中地位的因素。农村以能力、权力和暴力为特征的力治形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性别偏好和性别排斥,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妇女参与乡村治理的进程。农村治理形式的转变是提高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作者认为农业税的取消、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的治理形式将发生重大转变,农村妇女的民主参与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27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乡村转型、角色变迁与女性崛起——我国农村女性角色变迁的制度环境分析
张凤华
改革以来,乡村社会的快速转型过程也是制度的变迁过程,在乡村转型、制度变迁中我国农村女性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女性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角色和民主参与中的次要角色。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新农村战略的提出,我国乡村治理和农村女性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农业女性化的情况下,发挥女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强化制度对农村女性民主参与的保护,这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农村女性自身实现转型。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236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社会性别、比例政策与女性参与——以天津川村村委会选举为例
杨翠萍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了比例政策的内容及其运作过程,认为比例政策是一项具备社会性别意识的政策,符合农村妇女的利益需要,能有效提高妇女进入村委会的比例。但其作用也有限度,即无法解决妇女当选职务的性别化、边缘化问题,可能的原因在于比例政策的先天结构性缺陷以及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政策认知、政策执行和政策监控等方面问题。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25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政策失败"、比例失衡与性别和谐——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韩玲梅,黄祖辉
从人数上来说,妇女是农村的半边天;然而,在实际的农村社会参与,尤其是政治参与中,她们却处于非常弱势的位置,处于农村政治资源分配的边缘地位。这种现象对农村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与以往对农村妇女参政的研究视角不同,本文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寻究村民自治在农村妇女参与方面导致“政策失败”的原因,并将其归纳为统治者的偏好和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以及参与个体的成本与收益核算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模式,改变农村妇女在村民自治中的参与现状,以促进妇女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24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公民参与预算:美国地方政府的经验及其借鉴
马骏,罗万平
公共预算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在资源配置中纳入公民参与有助于提高预算决策的合理性和公共责任。目前,我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将公民参与纳入预算资金的分配过程。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公民参与预算的经验,本文分析了美国地方政府公民参与预算的经验。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24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当代美国大都市区治理的争论与启示
张紧跟
20世纪以来,大都市区治理机制选择一直是美国公共政策的关键主题,学界围绕巨人政府论、多中心治理和新区域主义等治理机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是,在治理实践中,任何治理机制都不是全能的。因此,大都市区的治理机制应该是多元化的,而具体的治理机制应该遵循交易费用经济学所主张的“区别性组合”逻辑来选择。这些争论对当代中国区域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14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协商民主在中国的适用性条件及其前景
王道坤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正成为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的新领域。该理论强调在多元社会现实的背景下,通过普通的公民参与,就决策立法达成共识。其核心要素是协商与共识。就中国的实践而言,不仅在经济、社会、政治、体制以及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协商民主的适用性条件,而且还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权威主导、政府对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地方民主新形式的示范、解决权力运行问题的需求以及协商民主在实践中具有成本低、风险小的特点等等,相信协商民主在中国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22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村民自治与阶层博弈
卢福营
村民自治制度为阶层博弈构建了制度平台。根据占有权力资源的多少,村民分为管理者、非管理精英、普通村民三个权力阶层。从一定意义上说,村民自治的运作就是管理者、非管理精英和普通村民三个阶层围绕利益而展开的博弈过程。当前最常见的阶层博弈方式主要有:“权力精英”与普通村民的博弈;干部与群众的博弈。从阶层博弈的特殊视角考察,村庄权力结构大致分为管理者控制型、权力精英主导型、群众自治型三种结构。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20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局部空间统计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陈斐,陈秀山
局部空间关联模式的识别与检验是城市-区域性空间数据分析的重要方面之一,需要采用一些局部空间统计指标识别潜在的显著性局部空间关联。本文在概述局部空间统计的基础上,基于局部空间关联模式分析与区域经济研究的结合,举例说明了局部空间统计在识别与确定经济区之间潜在的局部空间关联模式方面的有效性。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15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基于VAR模型的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李庆华
本文在建立中国消费价格指数、货币供给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脉冲响应函数及其方差分解的研究,一方面得出了消费价格指数对本身的冲击和对滞后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冲击是敏感的,而对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的变化是不敏感的结论;另一方面得到了一个从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到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的传递机制和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的一个不能被公众预测的突发性变化到消费价格指数同方向变化的传导机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在政策层面上仍应以稳健为主。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抑制耕地面积下降的势头,通过灵活运用隐蔽性较强的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给量。加强对政府投资特别是地方政府投资的管理,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非理性因素。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13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基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市场经济的分析与论证
朱宗伟
本文首先提出市场经济体制的理想模式,继而比较分析个人主义市场经济和集体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点,并详细阐述了集体主义市场理论。基于以上分析得出结论:集体主义市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产权体制问题;资本化作为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并不同于资本主义化,且是解决中国目前困境的一种有效途径。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163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消费时代与建构现代新感性——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谈起
杨晓莲
消费时代的来临使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如何消解消费时代带来的社会危机和精神生态困境,已经成为当今一个紧迫的课题。本文试图以马尔库塞对工业社会的批判作为出发点,分析当今消费时代的特征及其影响,并以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为依托,探讨在消费时代建立现代新感性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寻找建立现代新感性的途径等问题。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17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艺术可信,当它摆脱确定性时——阿多诺《美学理论》对康德确定性美学批判述评
许金昕
康德美学无疑是资本主义启蒙运动以来,唯心主义美学的最好标本。从对康德美学的分析中,阿多诺向我们揭示了启蒙辩证法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在美学中的投影。但这种投影在当今的时代却遇到内外两方面的困境。阿多诺带着这样的疑问,在对康德美学的批判中,发展出自己的否定辩证法的美学理论。他的理论对后现代的文化产业和美学批判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140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中国方式:中国当代艺术一个现实的文化策略
肖丰,任建军
中国方式的艺术扮演着中国当代文化的“国际主义”的先锋角色,并且以自身的方式为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现实性的平台。它意在唤醒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智,进行现代性的转型,并以他者能够“读懂”且感兴趣(中国概念)的方式呈现。“中国方式”承载了中国当代文化价值观,使“他者”重新认识中国——一个开放的、现代的、有历史沉淀和当代智慧的中国新文化形象。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167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主持人语:巴蜀文化新论与夜郎族属考述
张正明,蔡靖泉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10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巴蜀文化新论与夜郎族属考述
张正明 蔡靖泉
中国上古民族众多,而西南地区的民族尤多,这一状况至今没有改变。西南的地域化研究,更是与民族问题研究分不开。前两期专栏中发表的张正明和蔡靖泉的章,虽然属于地域化研究的范畴,实际上主要论述的是民族问题。这期专栏中的李绍明《夜郎与巴蜀相关民族的族属问题》一,又主要考述了与巴、蜀民族有密切关系的夜郎的族属。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132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夜郎与巴蜀相关民族的族属问题
李绍明
先秦的巴、蜀和先秦至秦汉的夜郎三个西南方国,疆界连接交错,关系极为密切。古代的巴、蜀、夜郎地区的主要民族所处区域虽先后有别,但秦之时其分布的大体格局就已经形成。整个巴、蜀地区在古代称为“夷越之地”,这里的“夷”是指氐羌族系的民族,而“越”是指濮越族系的民族。“西南夷”中的氐羌族系与现今的藏缅语族有关,濮越族系与现今的壮侗语族有关。时至今日,这种状况仍基本没有改变,即今西南地区除了苗瑶语族的民族外,壮侗语族和藏缅语族的民族基本上仍是当地的主要民族。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17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巴蜀文化"辨证
林向
“巴蜀文化”应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巴蜀文化”,即中国西南地区以古代巴、蜀为主的族群的先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邻近地区,其时代大约相当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前后延续上千年。从考古学上确认巴蜀诸族群的文化、并形成巴蜀文化区,是建国以来两周考古的一大收获。“广义的巴蜀文化”是指包括四川省与重庆市两者及邻近地域在内的、以历史悠久的巴文化和蜀文化为主体的、包括地域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由古至今的地区文化的总汇。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149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从考古新发现看早期巴文化——附论巴蜀文化讨论中的相关问题
赵丛苍
本文据考古新发现,认为早期巴、蜀文化界分时机已经到来,并提出路家河二期后段遗存和宝山文化属于早期巴文化的观点;认为巴、蜀两族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而两者始终存在密切的交流关系;巴、蜀历史的复原,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考古学资料,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的有机结合则是不能忽视的。目前关于蜀文化的研究,进展较深入,而巴文化的研究,是值得重视和加强的。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251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我治中国思想史的经验——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讲演
韦政通
韦政通先生是国际著名的思想家和思想史家,台湾资深学者,著述等身,而最具代表者有《中国思想史》、《中国十九世纪思想史》、《中国文化概论》、《伦理思想的突破》等。2006年4月14日,韦先生应邀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讲学,就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发表了专场演讲;17日又就相关问题与研究所博士生专门座谈。本文是在演讲记录基础上,结合座谈记录,由何卓恩教授整理而成,标题为整理者所加。文章整理后,经韦先生审阅。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28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0 两宋乡村民间慈善活动的多元结构
张文
两宋时期,由于政府性社会救济对乡村社会的忽略,导致民间慈善活动在乡村社会中格外活跃。其中,以血缘性慈善活动为主,地缘性慈善、业缘性慈善、教缘性慈善活动也得以依次展开,由此构成两宋乡村社会民间慈善活动的多元结构。在这种多元结构的背后,是两宋乡村社会结构仍遵循了传统的血缘-地缘模式原则,只是与传统世家大族控制下的垂直型社会结构而言,具有了更多的平行性质。
2006 Vol. 0 (4): 0-0 [摘要] ( 95 ) HTML (1 KB)  PDF  (0 KB)  ( 0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文科学报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位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第5名
22 《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一文引起学界关注
22 学术信息 | 王敬尧教授等《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22 本刊2016年被四大文摘转载75篇次
22 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年)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22 最新公告
  下载中心
“第八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七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第2号)
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第三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会议通知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baidu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