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编辑队伍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微信公众号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8年 52卷 2期
刊出日期:2018-04-27

 
155 分数阶不确定四翼混沌系统的自适应滑模同步
程春蕊,朱军辉,王东晓
基于自适应滑模方法研究了一类不确定分数阶四翼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问题.分数阶导数采用Caputo的定义,通过设计非奇异的分数阶滑模面和控制器,给出了系统取得同步的充分性条件.研究表明,选取适当的分数阶滑模面及控制器,不确定分数阶四翼混沌系统的主从系统能取得混沌同步;文中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证明和推理过程,数值仿真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2018 Vol. 52 (2): 155-159 [摘要] ( 249 ) HTML (1 KB)  PDF (2220 KB)  ( 255 )
160 ν(G)=p+1的有限p群的分类
张 慧 玲
通过有限群的非正规子群的共轭类数来确定有限群的结构一直是群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给出ν(G)=p+1的有限p群的分类,其中ν(G)表示有限群G的非正规子群的共轭类数.
2018 Vol. 52 (2): 160-163 [摘要] ( 266 ) HTML (1 KB)  PDF (978 KB)  ( 130 )
164 基于Bates模型的欧式离散障碍期权定价
薛广明,邓国和
在标的资产价格满足Bates模型下讨论离散时间情形的欧式障碍期权定价.应用半鞅It?公式、随机过程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多维联合特征函数、Girsanov测度变换以及Fourier反变换等随机分析方法,给出离散时间情形的欧式障碍期权价格的封闭式解,并利用数值计算实例分析了波动率参数对障碍期权价格的影响.研究结论对连续时间情形的障碍期权定价或其他路径依赖型期权定价十分有借鉴作用.
2018 Vol. 52 (2): 164-171 [摘要] ( 261 ) HTML (1 KB)  PDF (2795 KB)  ( 492 )
172 控制混合方向误差的最优方法
路 万 忠
假定有很多双尾备择假设需要同时检验,一旦零假设被拒绝,就需要进行方向性决策.在这种情况下,相较于常用的错误率FDR,混合方向错误率mdFDR更受欢迎,因为后者控制由所有拒绝所引起的第I类、第III类错误比例之和的期望.现有文献介绍了带方向决策的BH方法(dBH procedure) ,该方法是带有依据检验统计量的符号而作出方向决策的BH线性检验方法,可在显著水平α下控制mdFDR.除dBH方法外,由Sarkar和Zhou提出的一个方法(SZ procedure)也能控制mdFDR.他们从贝叶斯观点证明了其方法的最优性.本文从频率学派观点,即假定假设分布可从数据获知,来讨论SZ方法的最优性.根据讨论,SZ方法在控制mdFDR及正确地断言更多非零假设的意义上依然是最优的.模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分析结果是成立的,并验证了SZ方法较之于dBH方法更为有效.
2018 Vol. 52 (2): 172-182 [摘要] ( 233 ) HTML (1 KB)  PDF (4896 KB)  ( 214 )
183 基于El-Nabulsi分数阶模型的广义Birkhoff系统的积分因子方法
蔡琼辉,张 毅,朱建青
将积分因子方法应用于El-Nabulsi分数阶模型下广义Birkhoff系统.首先,给出了分数阶广义El-Nabulsi-Birkhoff方程的积分因子定义;其次,寻求El-Nabulsi分数阶模型下Birkhoff系统守恒量存在的必要条件,建立了相应的守恒定理;最后,讨论了该系统特例情况下的积分因子方法.
2018 Vol. 52 (2): 183-187 [摘要] ( 288 ) HTML (1 KB)  PDF (1450 KB)  ( 175 )
188 一种非对称多吸引子的共存现象及其硬件实验验证
陆海空,王 露,武花干
具有多稳定状态的共存多吸引子是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一种特殊现象,它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极大的灵活度,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最近文献报道了一种新颖的非对称多吸引子的共存现象.基于文献所提出的一种退化的Jerk动力学系统,本文进行了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并利用分岔图、李雅普诺夫指数谱和相轨图等动力学方法,开展了随系统参数和初始条件变化的分岔分析,由此阐述了共存非对称多吸引子的形成机理;同时设计并制作了硬件电路,实验结果有效验证了共存非对称多吸引子的真实性.
2018 Vol. 52 (2): 188-193 [摘要] ( 304 ) HTML (1 KB)  PDF (5351 KB)  ( 168 )
194 应用于周期间歇性脉冲负载的复合电源机理与实验研究
王 琪,钮燕燕,倪福银,杨益飞,陈太洪,罗印升
针对周期间歇性脉冲负载对蓄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优化蓄电池的工作状态,引入蓄电池-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源解决方案,充分发挥蓄电池比能量大和超级电容器比功率大的优势.选择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直接并联的被动式结构复合电源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被动式结构复合电源结构进行改进.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对应用于周期间歇性脉冲负载的蓄电池单一电源、被动式结构复合电源和改进型被动式结构复合电源进行对比仿真研究,同时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对比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改进型被动式结构复合电源相比于其他两种电源,由于超级电容器对蓄电池功率的充分补偿,蓄电池放电过程得到优化,伴随着放电电流曲线更加平滑.
2018 Vol. 52 (2): 194-200 [摘要] ( 297 ) HTML (1 KB)  PDF (5252 KB)  ( 234 )
201 拐点偏距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分析
秦洪岩,题正义,李 洋,
基于实测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地质、采矿条件等对拐点偏距的影响,并建立了拐点偏距的回归计算模型.通过分析,得出影响拐点偏距的主要因素为覆岩抗压强度、采动程度、煤层倾角、采深和表土层厚度等.同时发现当覆岩中存在大于10 m坚硬岩层时模型计算误差较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重新建立了无大于10 m坚硬岩层的时拐点偏距计算模型.该模型的拟合度、稳定性和精度都较高,能够满足地表移动变形预计的需要.
2018 Vol. 52 (2): 201-206 [摘要] ( 307 ) HTML (1 KB)  PDF (1545 KB)  ( 156 )
207 4-{6-氨基-2-[(4-氰苯基)氨基]吡啶-4-氧}-3,5-二甲基苯腈盐的合成、结构及生物活性
李 珺,黄文邺,蔡 涛,黄年玉,程 凡,王 英,
以2,4,6-三氯嘧啶、3,5-二甲基-4-羟基苯腈、4-氨基苯腈和氨水为原料,经过3步亲核取代反应,得到4-{6-氨基-2-[(4-氰苯基)氨基]吡啶-4-氧}-3,5-二甲基苯腈,2-芳基氨基嘧啶类化合物3.为了进一步研究化合物3的结构及生物活性,将其制备为盐酸盐(化合物4a)和硫酸盐(化合物4b),并经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研究了它们的晶体结构.采用荧光素酶法检测化合物抗HIV活性,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均表现出抑制HIV-1 SF33病毒株复制的活性.
2018 Vol. 52 (2): 207-211 [摘要] ( 380 ) HTML (1 KB)  PDF (4106 KB)  ( 170 )
212 阳极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化学数值分析
蔡东根,蔡熊峰,杨云珍,夏卫生
根据阳极支撑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的工作原理,建立了SOFC的三维热流电化学模型,研究燃料电池进气方式、进气速率、燃料气组成对其温度场、燃料利用率以及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反向进气方式,采用同向进气,电池温度分布更均匀,热应力更小;适当提高阴极侧空气进气速率会降低电池平均温度和热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电池功率密度和燃料利用率;增加燃料气的进气摩尔分数,反应速率、系统温度梯度和功率密度随之加大,由于温度梯度的增大最终导致热应力增加.
2018 Vol. 52 (2): 212-218 [摘要] ( 351 ) HTML (1 KB)  PDF (6488 KB)  ( 224 )
219 红树植物内生真菌Nigrospora sphaerica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李文聪,杨 迪,王 雨,邹 坤,胡为民,王 慧
对红树植物木果楝来源内生真菌Nigrospora sphaerica进行了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分析型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色谱学和化学方法对其大米发酵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分别为:bis-(2-ethylhexyl)-phthalate (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2),1-phenyl-1,2-ethanediol (3),tyrosol (4),单乙酸甘油酯 (5), R-mevalonolactone (6),甘露醇 (7),D-吡喃葡萄糖 (8),亚油酸 (9),3-methylbut-2-enyl-4-hydroxybenzoate (10).除化合物4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种中分离得到.
2018 Vol. 52 (2): 219-223 [摘要] ( 386 ) HTML (1 KB)  PDF (2272 KB)  ( 252 )
224 基于方酸和2,2’联吡啶配体系列一维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三阶非线性光学及荧光性质
郝 睿,肖 思,蒋永强,周建良,颜 军
使用方酸(H2C4O4)和2,2’-联吡啶(C10H8N2)为配体合成了3种中性一维配位聚合物[M(C4O4)(C10H8N2)(H2O)2]·2H2O (M=Zn2+ Cd2+ or Cu2+).所有的配位聚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等测试进行了表征.在这些配位聚合物中,金属中心离子和参与配位的两个吡啶环氮原子、两个方酸氧原子和两个配位水氧原子共同构成了六配位的伪八面体结构.其中拥有d10电子结构的金属离子的配位聚合物在荧光发射光谱中的374.5 nm和464.5 nm处有很强的荧光强度.同时通过Z扫描技术研究了铜离子配位聚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2018 Vol. 52 (2): 224-230 [摘要] ( 396 ) HTML (1 KB)  PDF (3679 KB)  ( 370 )
231 miR-1/133基因簇的进化及其调控网络
陈怡香,岳 虎,张超文,刘 杰
miR-1/133基因簇在心肌和骨骼肌中特异性表达,对心脏以及骨骼肌的发育及生理病理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了miR-1/133基因簇的进化特征,预测了其靶基因及其调控的生物学过程.利用miRBase数据库对23种不同物种间miR-1/133基因簇的序列、组织方式进行了比较.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miR-1/133基因簇的系统进化树,显示该基因簇的进化与物种进化关系有一定差异.利用在线数据库对miR-1/133基因簇上游转录因子及下游靶基因进行预测,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绘制出该基因簇的网络调控图,表明miR-1/133基因簇参与了骨骼肌与心肌发育、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经典Wnt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体内重要生理过程,为进一步阐明miR-1/133基因簇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8 Vol. 52 (2): 231-239 [摘要] ( 209 ) HTML (1 KB)  PDF (6421 KB)  ( 105 )
240 人参多糖通过抑制ROS水平和凋亡保护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田耀博,赵大庆,李香艳,孙立伟,陈雪楠
为探讨人参多糖缓解心肌氧化损伤的功效,利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建立体外心肌氧化损伤模型,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on)比较,H2O2能够使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01);与H2O2诱导组(模型组,Mod)比较,6.25 μg/mL人参多糖预防治疗24 h将细胞存活率由(57.47±5.08)%提高到(85.65±4.28)%(P<0.001),说明人参多糖能够对抗H2O2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DCFH-DA染色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H2O2显著升高细胞ROS水平;而人参多糖预防治疗24 h后细胞ROS水平降低,提示人参多糖能够抑制H2O2诱导的H9c2细胞活性氧水平升高,并通过降低MDA含量及提高SOD活性缓解氧化应激损伤.同时,人参多糖可通过增加H2O2诱导损伤引起的Bcl-2/Bax比值,降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来缓解氧化应激导致的细胞凋亡.总之,人参多糖通过抑制ROS水平和细胞凋亡保护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为阐述人参保护心脏功效机制及产品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2018 Vol. 52 (2): 240-247 [摘要] ( 882 ) HTML (1 KB)  PDF (4559 KB)  ( 355 )
248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居民感知与评价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
李伯华,杨家蕊,刘沛林,陈 驰,刘一曼
以中国传统村落张谷英村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参与式制图法,探讨了传统村落景观价值居民感知的类型差异与空间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张谷英村景观价值分为风景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等4个层次;2)张谷英村居民感知类型可分为原著居民、常住居民、通勤居民和临时居民等4个类型,不同感知类型居民对张谷英村景观价值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3)从价值点的空间分布来看,4种景观价值大部分落于村域范围内,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针对居民景观价值感知特征,提出了若干对策,试图从实践层面建立居民意见表达平台,从理论层面为后续的旅游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2018 Vol. 52 (2): 248-255 [摘要] ( 325 ) HTML (1 KB)  PDF (5238 KB)  ( 279 )
256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消费水平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申鹏鹏,周年兴,张允翔,谢引引,马欢欢,王 坤
扩大内需是维系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对2002年~2013年间江苏省区内消费差异的总体变化与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诊断消费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为针对性提高区域消费水平提供政策依据.结果表明:1)2002年来区内消费差异基本稳定且趋于下降,但空间集聚分异格局加剧.2)区内消费水平呈南高北低抱团式发展,这种空间不均衡是区域自身与周围地区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3)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可有效解析各变量对消费的时空作用方向与影响大小.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人均财政支出及外资利用显著有助于促进地区消费的提高;居民收入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消费;而地区经济发展、公路货运量及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对区域消费的影响显著为负;居民储蓄款及就业率在不同固定效应背景下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方向不一.最后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2018 Vol. 52 (2): 256-263 [摘要] ( 318 ) HTML (1 KB)  PDF (5044 KB)  ( 289 )
264 社会网络视角下海南省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特征及定位研究
鄢慧丽,徐 帆,熊 浩,王 强
伴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各市县旅游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在测度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2005年、2010年、2015年为时间截面,选取网络密度、中心度、核心—边缘等评价指标,通过Ucinet6软件,对海南省旅游经济网络的空间特征及角色定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海南省旅游经济网络联系总体呈现东密西疏的网络布局.2005年~2015年,海南省旅游经济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呈现相互交织的网络形式,联系不断增强,尤其2010年后联系的密度增大较明显,国际旅游岛建设成效显著;海南省旅游经济网络结构中呈现明显的核心区和边缘区,且核心区多居于东部地区,东西部旅游发展差异明显,但近年来差距逐步缩小.
2018 Vol. 52 (2): 264-270 [摘要] ( 225 ) HTML (1 KB)  PDF (4291 KB)  ( 253 )
271 基于供需对比的旅游目的地涉外形象建构特征及提升策略——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
胡孟姣,梁玥琳,张 玥,黄剑锋
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者出游行为决策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日益成为目的地形象宣传的重要途径.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在对旅游目的地供给方的英文网站和海外游客的博客游记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并对比了涉外旅游的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发现黄山市涉外旅游形象侧重于认知形象的构建,忽视了对情感形象的构建,供需双方在认知形象内部也存在明显差异.为此,建议我国类似的旅游目的地应从迎合海外游客的旅游偏好,实现文化旅游的再生产,重视情感形象的构建以及加强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出发,对涉外旅游形象建构进行提升.
2018 Vol. 52 (2): 271-278 [摘要] ( 231 ) HTML (1 KB)  PDF (5265 KB)  ( 294 )
279 基于网络评论的旅游目的地评价研究——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例
龚 箭,杨舒悦,
以创新旅游目的地评价方法为目的,基于旅游网络评论数据,从旅游目的地发展规模和质量两个维度构建旅游目的地关注度—满意度分析(ASA)模型.整合国内8大在线旅游平台评论数据,采集全国23 496个景点的1 368 052条有效评论,建立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基础数据库.通过模型化和可视化的方法对省域旅游目的地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网络旅游关注度呈现长尾和极化特征,约80%的在线旅游评论集中在10%的核心旅游景点;核心旅游景点空间聚集度呈现出由高到低的“东—中—西”格局;2)不同类型景点在网络关注度和满意度上均有明显差异,且游客对不同类型景点具有不同的正负面情感特征.基于上述特征分析,结合31个省市自治区ASA定位分析结果,提出了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发展优化路径.
2018 Vol. 52 (2): 279-286 [摘要] ( 296 ) HTML (1 KB)  PDF (6321 KB)  ( 426 )
287 环城游憩体验价值结构体系研究
李江敏,高 洁
随着体验经济背景下小长假的实施及休假制度的推进,环城游憩发展迅猛,但开发中普遍存在着产品同质化、投资效益低等问题.旅游者重视购买和消费产品过程中所获得的符合自己心理需求的体验,提升环城游憩地竞争力的前提是了解游客体验价值构成.研究在深度访谈和文献分析基础上,对环城游憩体验价值测量指标进行提炼归类.在收集812位环城游憩游客体验价值问卷基础上,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构建环城游憩体验价值结构体系.
2018 Vol. 52 (2): 287-291 [摘要] ( 276 ) HTML (1 KB)  PDF (2428 KB)  ( 136 )
292 评《文化传承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蒋 芳
2018 Vol. 52 (2): 292-292 [摘要] ( 232 ) HTML (1 KB)  PDF (374 KB)  ( 89 )
  编辑部公告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22 我刊参加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 第三届全国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再次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22 关于我刊近期发现假冒网站的声明
22 我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湖北优秀期刊”等多项荣誉称号
22 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办公情况说明及COVID-19专题征稿启事
22 本刊荣获2019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称号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正式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
  下载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征集启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版权授权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学术诚信声明
地图管理规定
作者个人信息修改操作说明
  友情链接
22 华中师范大学
22 OSID
22 知网首发
22 中国编辑学会
22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22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22 中国期刊协会
版权所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武汉市珞瑜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田家炳楼7楼华师学报编辑部 邮编:430079 电话(传真):027-67868127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